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分数的加法教案14篇
  • 分数的加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01

    分数的加法教案14篇。

    想要了解“分数的加法教案”的各个方面来看看教师范文大全小编整理的资料吧。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课本P116例5,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

    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且掌握新知。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同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1、口算。

    0.35+0.55    0.87-0.47    4.8+5.2    10-4.2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说根据什么,不用计算出结果就可以很快判断。

    从而明确:第1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第2题是运用加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上面两题是整数,用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把它改成小数:

    由此看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2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3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将从: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学情、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四个方面去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二、节课的内容。

    学情:本节课既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和通分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展,又是后续将要学习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

    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形成数学思想的典型章节(即转化思想)

    在整个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加深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法则的实际应用及转化思想的渗透

    二、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学生处于思维能力和数学化能力的发展阶段,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有力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启发探究、课堂讨论三个维度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四个环节进行展开: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巩固强化,课堂小结。

    复习旧知:本环节我设计两种题型:通分和同分母分数计算,这样既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巩固又可以运用到下面的教学中。

    情景导入:本环节我会出示一篇关于生活垃圾的文章,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顺利的导入新课。

    探索新知:本环节我设计的思路是:先启发引导,再自主探究。首先我出示生活垃圾分类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出示第一个问题: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中共占几分之几?学生们很快能列出算式1/4+3/10=?但是学生知道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于是我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合作探究,这样一来他们会渗透这样的转化思想:因为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所以先将异分母分数通分再进行加减。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接下来我会用多媒体出示孩子的思考过程及结论,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兴趣。下面自主探究的过程我会出示第二个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让学生自己解决该问题,并通过以上的学习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巩固强化:数学是一门重在练习的学科,所以相应的练习题是很必要的。本环节我会让学生训练做一做的计算和改错以及练习二十二的第四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题目上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课堂小结:一节课最后的总结是很必要的,所以我主要的总结思路是:以“学了什么?怎么用?注意什么?”为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新知识,有效的巩固和掌握要点。

    四、板书设计

    我用简单的文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化异为同

    通分

    取缔以前的概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重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的城市现正在创建卫生城市,每个居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引入新课: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便扔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呢?一般情况我们把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问:从这个表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两三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能说说计算过程吗?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解决问题:纸张和废金属等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②观察比较: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③思考方法:你能想办法把它变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

    ④小组内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

    ⑤学生展示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的方法可能会有化成小数计算、画图计算、先通分在计算等方法。

    (4)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的方法都是要先把单位统一,然后再相加。具体请看——(课件动态演示通分的过程。)

    (5)自主选择二次探究,方法择优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 = + = + =

    引导择优: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不用化成小数的方法、画图的方法?能不能找到一个都通用的方法?

    提问小结: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怎样计算?

    2.自主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

    (1)教师启发引导:我们已经解决了纸张和废金属等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计算出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的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3)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再怎么计算?

    三、深化应用

    1.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只解决了两个,剩下的问题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来解答吗?

    学生选择问题,独立解答问题后交流订正。

    2.完成书第95页做一做第1、2题。

    3.深化应用:练习二十四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2课时(练习课)

    频道小编推荐: |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下三个教学层次: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打基础。

    2、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课堂中安排学生同桌或前后进行交流和操作,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3、巩固内化,拓展创新:让学生通过填空、改错、竞赛等一系列练习,进一步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三、说教法过程

    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我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并让学生说出处理算理,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第一层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特别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1、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①异分母分数加法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②你觉得自己可以算出来吗?可以就试试,还要为你这样算找到道理。

    2、学生交流汇报。学生边说课件演示。

    3、归纳小结: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进行计算。

    4、练一练:(口答形式)进一步强化训练通分的过程。提出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5、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6、总结计算方法

    【第二层次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较容易想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让学生从中自己找出计算的算理,体验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借助媒体演示,让学生看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

    第三层次: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完成教科书112页做一做。

    【第三层次设计意图:编排层次分明的练习,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既落实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

    四、说教学反思

    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在“知识回顾”环节,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在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有序、有规律、有数学思维的状态。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学习任务,让课堂高效。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认识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整理和复习,回顾学习过程和方法,体会将知识条理化的作用,逐步养成整理和反思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算理、算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整体回顾

    1、知识梳理。

    教师:关于分数,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

    (1)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老师补充并同时在黑板上整理,形成下图。

    【设计意图】总复习是对一个学期所学知识的全面整理和巩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整理习惯。

    2、概念回顾。

    (1)复习分数的意义。

    教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教师:单位“1”与分数单位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学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位同学分到这块月饼的。这块月饼就是单位“1”,就是分数单位。

    教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师: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学生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学生2: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学生3:假分数可以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什么相似?

    学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商不变性质相似。

    教师:如果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学生:分母应该加16,因为分子加6之后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也要相应地扩大到原来的3倍,所以应该加16。

    (4)复习约分和通分。

    教师: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学生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便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也便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教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学生: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复习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

    教师:分数如何化成小数?小数如何化成分数?

    学生:分数化小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按要求取近似数;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二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

    教师:怎样的最简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可以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乘若干个2或5,使分母变成整十或整百、整千等,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6)复习分数的加减法。

    教师: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要注意什么?

    学生:要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能简算的要简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概念的回顾与复习,可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内容。例如,约分与通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保持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区别在于,约分只对一个分数进行,而通分至少要对两个分数进行。再比如,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可以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也可以解决分数化小数的问题(分数化小数既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应用拓展,发展技能

    1、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练习。

    (1)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把一条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

    (3)()÷()=0.6=()÷35。

    (4)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估计一下哪个更接近2。

    (5)先填空,再把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下面哪些数是最简分数,哪些数不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第(1)小题至第(6)小题是关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综合练习,其中第(4)小题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并通过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第(5)小题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涉及分数的大小比较,其中与的大小比较需要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2、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设计意图】同时出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旨在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适当增加简便运算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技巧。

    3、拓展练习。

    (1)为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小红捐献了自己压岁钱的,小刚捐献了自己压岁钱的,小刚捐的钱一定比小红多吗?请说明理由。

    (2)在等式=+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设计意图】第(1)小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单位“1”的掌握情况,为六年级学习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做铺垫。第(2)小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括号里填相同的数,那么=+;如果括号里填不同的数,则有多种选择,=+=+=+=+。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需写出所有答案,只要能有意识地先将分子、分母乘以相同的数,再分成两部分,最后化简为最简分数即可。

    (三)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错误?

    2、回忆今天复习的方法,对今后的复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对于复习课,教师要关注两点:一是查漏补缺,发现问题是改进教学的起点,也是帮助学生进步的方向;二是关注反思,培养学生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认识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整理和复习,回顾学习过程和方法,体会将知识条理化的作用,逐步养成整理和反思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算理、算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整体回顾

    1.知识梳理。

    教师:关于分数,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

    (1)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老师补充并同时在黑板上整理,形成下图。

    【设计意图】总复习是对一个学期所学知识的全面整理和巩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整理习惯。

    2.概念回顾。

    (1)复习分数的意义。

    教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教师:单位1与分数单位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学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位同学分到这块月饼的。这块月饼就是单位1,就是分数单位。

    教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学生:。

    (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师: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学生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学生2: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学生3:假分数可以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什么相似?

    学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商不变性质相似。

    教师:如果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学生:分母应该加16,因为分子加6之后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也要相应地扩大到原来的3倍,所以应该加16.

    (4)复习约分和通分。

    教师: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学生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便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也便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教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学生: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复习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

    教师:分数如何化成小数?小数如何化成分数?

    学生:分数化小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按要求取近似数;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二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

    教师:怎样的最简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可以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乘若干个2或5,使分母变成整十或整百、整千等,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6)复习分数的加减法。

    教师: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要注意什么?

    学生:要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能简算的要简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概念的回顾与复习,可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内容。例如,约分与通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保持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区别在于,约分只对一个分数进行,而通分至少要对两个分数进行。再比如,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可以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也可以解决分数化小数的问题(分数化小数既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应用拓展,发展技能

    1.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练习。

    (1)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把一条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

    (3)()()==0.6==()35.

    (4)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估计一下哪个更接近2.

    (5)先填空,再把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下面哪些数是最简分数,哪些数不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参考答案:

    (1),,,,,;,,;;。

    (2),。

    (3)3,5;3;15;21.

    (4)图略;最接近2的是。

    (5)6;4;,;(第4小题答案不唯一);。

    (6)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第(1)小题至第(6)小题是关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综合练习,其中第(4)小题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并通过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第(5)小题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涉及分数的大小比较,其中与的大小比较需要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2.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参考答案:1;;;;;;;。

    【设计意图】同时出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旨在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适当增加简便运算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技巧。

    3.拓展练习。

    (1)为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小红捐献了自己压岁钱的,小刚捐献了自己压岁钱的,小刚捐的钱一定比小红多吗?请说明理由。

    (2)在等式=+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参考答案:(1)不一定。例如:。

    (2)答案不唯一。例如:。

    【设计意图】第(1)小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单位1的掌握情况,为六年级学习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做铺垫。第(2)小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括号里填相同的数,那么=+;如果括号里填不同的数,则有多种选择,=+=+=+=+。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需写出所有答案,只要能有意识地先将分子、分母乘以相同的数,再分成两部分,最后化简为最简分数即可。

    (三)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错误?

    2.回忆今天复习的方法,对今后的复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对于复习课,教师要关注两点:一是查漏补缺,发现问题是改进教学的起点,也是帮助学生进步的方向;二是关注反思,培养学生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准备:PPT课件、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7和1411和9

    3、将下列各级分数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抢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淘气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们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间。

    A、0—1/2B、1/2—1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3)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异分母分数相加,能直接计算吗?

    同桌交流。小结:异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自主尝试:1/2—1/4。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

    完成课本“试一试”。(3/4+5/89/10—1/6)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6、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PPT出示)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独立思考。

    (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

    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拓展延伸:

    1、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3/4米,蓝棒比黄棒短1/6米。

    (1)红棒与黄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1/6米,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观察特点;B.计算,找规律;C.举例应用。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师: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计算

    1/2—1/4=2/4—1/4=1/4

    教学反思:

    《折纸》这一课主要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反思本课节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

    1、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两个小同学在手工课上进行折纸。分别用去了张纸的1/2和1/4。通过比较两个人用纸的多少,引发了学生对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数学信息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学生们遇到了困惑,正是因为这一困惑的出现引起了学生对这种算式该如何计算思考。通过观察、分析、估算和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不同必须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的探究计算法则的过程中,体会一步步推理,理解算理。

    2、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感知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技能。

    本课教学中借助折纸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提问解答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生猜测、验证算式结果并归纳总结出法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知识相关的数学模型,激发并满足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

    3、进行估算,注重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中在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前都设计了让学生先估一估的环节,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充分调动感官,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加减法算式结果进行估算。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估测知识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感知。

    本堂课也出现一些不足,如:个别学生以往的“找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分”知识中间有缺漏。折纸过程中,时间过多导致学生练习时间少,练习量不足。以后在新课前事先准备一些旧知识,以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学生容易走进新课堂,容易掌握知识。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本单元选择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这些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

    3、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4、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 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5、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 同。

    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3、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 力。

    4、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 算。

    5、能够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

    3、依托知识的迁移,探求“以学生的自主研讨为主,以教师的宏观调控为 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意义。

    2. 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难点:

    1、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3、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4、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复习

    1、先说出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通分时应该用什么数作公分母,然后再通分。

    2/3和1/4 1/5和3/10 1/6和3/8

    2、情境导入

    五一期间,五(1)班用彩纸布置教室。出示课件:有一张彩色纸,五(1)在布置教室时,第一次用去这张纸的2/7,第二次用去这张纸的3/7。两次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列式口答。设问:2/7+3/7,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直接相加减?说说你的想法。(因为分数单位相同,2个1/7和3个1/7合起来就是5个1/7,也就是5/7)

    二、新课学习

    (一)建构加法

    1、过渡:五(2)也对教室进行了布置。课件出示图与题目:有一张彩色纸,五(2)在布置教室时,第一次用去这张纸的1/2,第二次用去这张纸的1/4。两次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列出算式。

    3、这题与刚才的一题有什么不同?指出这是异分母分数加法。(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4、这题能不能直接把分子相加减?为什么?

    5、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经会做了,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研究研究,看看你们能不能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先引导学生独立尝试算一算,然后同桌交流,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不同的算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折一折,画一画。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验证思路:先折出1/4,再折出1/2,再合起来,就是——3/4。

    (2)化成小数。

    (3)通分。老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这一种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配合多媒体演示,首先将1/2化成2/4,明确将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2/4+1/4=3/4。

    设问: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通分后怎么计算?引导学生理解2/4+1/4的算理: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后,就是1个1/4加2个1/4等于3个1/4,也就是3/4。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计算。

    理解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价值。

    [重点难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意义。

    2.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

    3.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4.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5.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6.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教学建议]: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引入同坟墓分数相加减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第一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引入

    1、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分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习题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导入。

    师:同学们,过生日时高兴吗?(生:高兴)哎呦,怎么这么高兴,快说给我听听,也让我高兴高兴。

    生1:我又长大了1岁。

    生2:可以有很多朋友聚在一起,边吃边聊。

    生3:我能收到很多礼物。

    生4:我可以吃蛋糕。

    生5:我可以买一本书。

    ……

    师: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也替你们高兴,同时我也希望你们天天这么高兴!

    设计意图:用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新知。

    师:刚才说到过生日吃蛋糕,下面是小红过生日时,妈妈特意为她准备的一个大蛋糕(如图),首先,妈妈把它平均分成8份,小红吃了3块(在图的上边涂鸿的处写上“小红吃了3块),爸爸吃了1块(在右边涂绿色处写上爸爸“吃了1块红),妈妈吃了1块(在右边涂黄色处写上“妈妈吃了1块”)提问:小红、爸爸、妈妈各吃了多少个蛋糕?(如图所示)

    生:小红吃了 个,爸爸吃了 个,妈妈也吃了 个。

    师: 表示什么?

    生: 表示把“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师: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生: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根据我给你们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2:小红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3: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4:小红一家三口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5:小红比爸爸多吃了多少蛋糕?

    生6:还剩下多少蛋糕?

    生7:一共吃的比剩下的多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能!

    师:那赶快动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之间画像学习、互相探讨,从中解决一些困惑,实现“兵教兵,兵强兵”,提高课堂效率。

    二、 放手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开始自己解答以上问题,教师巡视。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 收集信息,总结规律

    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没有。

    师:你们没有,我可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你们,我的问题是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 +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生: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也就是把小红吃的和爸爸吃的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好。这是应用率什么的意义来列的计算?

    生:整数加法的意义。

    师:谁还记得整数加法的意义?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师:整数加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师:谢谢你们帮我解答了第一个问题。我的第二个问题:从图上我们知道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 个蛋糕,假设我告诉你们爸爸吃了 个蛋糕,如何求小红吃了多少个蛋糕?

    生: = (个)

    师: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生:知道了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 个蛋糕,也就是知道了小红和爸爸吃的蛋糕的和,又知道了爸爸吃了 个蛋糕,也就是告诉了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减法来计算。

    师:分析的真好。这就是根据前面学习过的整数减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减法也同样适用。

    师:我的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 + = ?

    生: 是3个 , 是1个 ,3个 加上1个 就是4个 , 是1个 ,也就是 。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 = =

    3个 1个 4个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小红吃了3块,爸爸吃了1块,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8块中的4块,所以是 个。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 = = =

    师: 也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二分之一。

    师:凡是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的,如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定要月份化成最简分数。

    师:会计算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了吗?

    生异口同声的说:会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坟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反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学生总结规律中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便于及时补救,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看上面的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分母相同。

    师:这就叫做同坟墓的分数。今天学习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联系刚才做的题,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小组讨论,小组长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或想减。

    师: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生:前面加上一句:“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这样就完整了。

    生: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师:这就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请同学们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词最关键?还有什么疑问?

    生:老师,为什么分母不变?

    师:你的问题提的很好!谁能来解答?

    生: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数单位没有变。

    四、 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师: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学的法则来做几个练习题,好吗?同时比一比,哪些同学做得好,掌握的扎实!

    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

    学成做完后小组检查,让出错的学生说明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做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法则,并灵活、熟练地运用法则。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要约分。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2课时(新授课)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1

    一、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第1小节例1、例2中,利用一家三口分吃一块大饼和小朋友喝矿泉水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例3中,以观看少儿节目为背景,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学习。

    *第2节中,以处理当今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为背景,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这样选材,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计算算理的难度,利于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

    *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

    *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由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类推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

    *第1节中,例1、例2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第2节中,例1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吗?又一次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第1节中例3的教学,如何计算分数连加、连减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算法吗?

    *第3节例1的教学,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

    *第112页的你知道吗?,通过阅读这段材料,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分数四则计算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这一方面的睿智与成果,体会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分数对分数计算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体会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数的重要性。

    *第11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阅读这份材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看到分数在五线谱中的灵活应用,体会数学与音乐、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具体编排

    标题

    例题安排

    第1节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例2

    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3

    连加、连减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1)异分母分数加法

    (2)异分母分数减法

    第3节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1

    (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2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本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连加、连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上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但当时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总结一般的计算方法。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

    本小节系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本节教材共安排3道例题。

    例1(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

    *由一家三口分吃大饼引入。

    *利用整数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利用已有的分数加法知识进行计算。

    *给出规范的书写过程,其中,计算熟练后可省略。

    *利用直观图,清楚地看到就是。由此引出结果的表达要求: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加法的含义。

    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编排同例1。

    *由小朋友倒矿泉水引入。

    *利用已有的分数减法知识进行计算,说出算理。

    *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减法的含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结合例1、例2,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教学建议:

    *在教学例1、例2时,要注意突出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注意分数单位的复习。

    例3(教学连加连减)

    *以儿童喜爱的少儿节目播放时间为背景引入连加、连减。

    *连加呈现了多种算法,通过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计算更简便。

    *连减让学生自主完成,连减两种思路都可以。

    *教学时,应说明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如把1--改成1--,启发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出0除以任何正整数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本小节只安排一个例题,含两个小题。第(1)题是异分母分数加法,第(2)题是异分母分数减法。

    从数学与环保关系的角度入手,引出例题的教学。

    例1(1)(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

    *用扇形统计图给出了几种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有量。通过计算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

    *直接提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通过小组研讨活动,使学生明确: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例1(2)(教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通过比较危险垃圾和食物残渣的多少,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利用类推,不再出直观图,让学生自主把握计算的关键--通分,填出通分后的两个分数,并算出最后结果。

    练习二十二

    *第10题

    是探索规律、激发兴趣的练习。是由杨辉三角改编来的。(如下图)

    1

    11

    121

    1331

    14641

    15101051

    ................................................

    练习时,可先介绍杨辉三角,让学生算一算每一横行各数的和(1,2,4,8,16......)概括出和的规律,然后将其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

    *第12*题

    此题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来解决。如学生可能会这样操作: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48=(个),再将剩下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28=(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这实际上是埃及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的一个有趣性质任何一个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的应用。

    教学建议:

    *重点要放手让学生探索如何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计算。

    *注意加强通过的单项练习。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教材安排两个例题。

    例1(教学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第(1)题,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第(2)题,是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教材以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与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为背景,引入两种类型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1(1)

    *由解决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引入不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说明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呈现了不同的方法,对比两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哪种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算法的优势,逐步培养优化的思想方法。

    例1(2)

    *由解决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引出连减和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明确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最后由你能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要培养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步骤在两步以上,学生在按步写出每一次计算的过程时,应严格要求按教科书中呈现的格式书写,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时提醒学生,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归纳。

    教材给出通过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算式的关系,得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推广到若干个数相加

    为了充分发挥运算定律对于运算的依据作用,在做一做中安排了4个数相加的练习:+++,通过这类练习,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并不限制加数的个数,合理、灵活地运用它,会使计算十分的简便。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如,第2节中的例1(1):

    上述过程中,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用整数加法的方法将分子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得出最后的和。

    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紧紧扣住学生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的一般计算方法。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①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如教学第1节例1计算、例2计算、例3计算时,应让每一位学生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又如教学第2节例1(1)计算(2)计算时,首先应让每一位学生思考: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行吗?试一试。在学生充分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领意会的目的。

    4.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埃及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特点和性质:任何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练习二十二中,第12*题的结果就是埃及分数的有趣性质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又如1可以表示为项数很多的埃及分数的和。如:

    1=1(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

    =(1-)+()+()+()+...+()+

    =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2

    三年级(上册)教材已经教学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第80~82页教学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重点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83~85页教学三个分数的加、减计算,积累一些计算经验。

    第86~87页实践与综合应用,介绍一些有关图形密铺的知识。

    1在现实的情境里体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要先通分。

    在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重点在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计算。教材把先通分不单看成法则,还看作策略,设计了体验--迁移--总结的教学线索。

    例1在计算12+14的情境中体验为什么要先通分。第一种方法是根据12和14的意义,用折纸和涂色的方法计算。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涂色表示这张纸的12,如果表示14,还要把这张纸再对折一次。经过两次对折,12变成24,12+14变成24+14。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可以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加。第二种方法是考虑12和14的分母不同,如果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可以用分子相加、分母不变的方法写出结果,由此诱发出先通分再计算的方法。

    在理出计算12+14的思路后,用填空的形式完成计算,教学了异分母分数相加的算法。试一试对学生是有挑战性的,先是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经验迁移到异分母分数减法中来。然后联系1可以写成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的知识,计算1-49。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是以前没有遇到的情况。教材要求验算两道减法的计算,除了确认或纠正计算外,还有两个目的:一是在验算56-13=12时再进行一次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从而巩固算法;二是让学生体会49+59=99=1,并应用到以后的计算中去。

    经过例1和试一试,对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有了体验,教材通过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及时总结算法,掌握新知识。

    练习十四配合例1的教学,在安排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重视对计算法则的掌握。第1题通过在图形中涂色写得数,再次体验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再相加。第2题通过题组比较,尤其是前两组题参加运算的两个分数相同,进一步体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都要先通分。第5题是特殊的分数相加、减,这些分数的特殊表现在两点上:它们的分子都是1;同一道题里的两个分数的公分母是这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这些题都要先通分,再加、减。如果能发现并理解下面的规律,是非常好的收获:这样的特殊分数相加,和的分子是两个加数的分母相加,和的分母是两个加数的分母相乘;这样的特殊分数相减,差的分子是减数的分母减被减数的分母,差的分母是被减数与减数的分母相乘。二是重视培养数感。第6题在八个分数中找出最接近0、1和12的分数,最接近0的应该是这些分数中最小的那一个;最接近1的应该是其中最大的1个;最接近12的是分子乘2最接近分母的那一个。这些经验的获得,是关于数感的体验,也是进行第7题的估计所需要的经验。

    2通过三个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培养计算能力。

    例2教学三个分数的加、减计算,而且被减数是1。这道例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把被减数写成1,二是怎样计算。

    本册教材第36页在概括分数的意义时说: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把它看作单位1。这道例题里把花园的面积看作单位1,所以它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围绕大象卡通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不仅要找到看作单位1的量,还要把它表示为数1,参与列式和计算。

    例2在列出算式以后,把计算留给学生完成。这是由于他们已经能计算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已有的计算知识解决新颖的计算问题,能积累计算经验,发展计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实践中创新。计算列出的两个式子,要把1写成分子、分母相等的假分数,在例1的试一试里已经这样做了。计算1-14+13,由于先算14+13=712,因此把1写成1212是毫无疑问的。计算1-14-13,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那么把1写成44,先减14得34,再算34-13;如果先把14和13通分,分别化成312和412,那么1只要写成1212。这两种算法都是好的,也是教材预计到的,允许学生喜欢怎样算就怎样算。

    在此基础上计算练一练里的59+23-25,学生中可能出现两种算法:

    59+23-25

    =119-25

    =3745

    59+23-25

    =2545+3045-1845

    =3745

    前一种算法比较适宜多数学生,因为按运算顺序可以分两步计算,而且每一步计算都是两个异分母分数加法或减法,和例1是衔接的,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一种算法要把三个分数同时通分,而第三单元只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第六单元只教学两个异分母分数的通分。如果学生有能力这样算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则不必勉强。更不要补充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三个异分母分数的通分等内容。

    练习十五第1~4题配合例2的教学。可以看到,安排的纯计算题不多,仅第1题中有4道。这是因为对三个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只要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得比较好,达到这样的要求并不困难,完全不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有两点要提醒学生注意:如果最后的得数不是最简分数,应该约分;如果最后的得数是假分数,不必一定化成带分数。

    在练习十五第6~9题里进一步培养计算技能,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包括三方面内容。一个内容是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第6题里有两道分数连加的题,要求都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方法是按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算法计算,另一种方法是应用加法运算律计算。从中体会两种算法的得数相同,后一种方法的计算简便,并研究计算简便的原因。从而得到两点收获:一是确认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二是为第8题的简便计算作充分的准备。第二个内容是体会减法的性质。第7题中同组两道题的运算顺序不同,得数相同。说明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被减数逐个减这两个数。反之,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用被减数减两个减数的和。在整数减法和小数减法中,都让学生体验过这样的规律。现在再次体验,可以加强感受。但暂时不要求应用于简便计算。第三个内容是第9题的解方程。以前只在整数和小数范围内解这些方程,把解方程扩展到分数范围,是新知识的灵活应用。

    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生活里的事情从发生到结束总是有过程的,事情发生的过程或是在数量的多少上发生变化,或是在方向、路线、时间等方面发生变化,或是在其他方面发生变化。研究这些事情里的数学问题经常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事情的起始状态,根据将要发生的变化,推断结束时的状态;另一条是从事情的结束状态,联系已经发生的变化,追溯起始状态。学生比较习惯用前一条线索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有些问题用后一种思路去解决是比较方便的。本单元教学逆推策略,通俗地讲就是倒过去想,即从事情的结果倒过去想它在开始的时候是怎样的。

    1在简单的事情中初步体会逆推是一种策略。

    例1用图画呈现了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里的果汁同样多。这是一件事情的开始、变化、结果三个时段的主要状况。甲杯里的部分果汁倒入乙杯后,两杯果汁才同样多,如果把甲杯倒入乙杯的那些果汁仍然倒回甲杯,就恢复了两杯果汁的原状。这是人们的经验,也是学生能够想到的办法,教材用图画展示了这样的思考和问题的答案。

    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在体验逆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此,还安排了两项活动。一是在表格里先填写甲杯和乙杯现在各有果汁200毫升,再填写它们原来有多少毫升果汁,通过填表反思倒回去的过程。利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倒入和倒出的问题,能进一步理解倒回去的意思,体会它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二是组织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先回顾例题是怎样的实际问题,它是怎样解决的;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特点,以及对这种方法的感受。这样,就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了思想方法。

    2举一反三,运用逆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例2中小明的邮票经过两次变化最后还剩52张,问题是他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学生会感到,这题的事情虽然和例1不同,但都要从现在的数量追溯原来的数量。教材通过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倒过去想,即如果跟小华要回30张邮票,那么小明就有52+30=82(张);如果不收集24张邮票,那么小明只有82-24=58(张)。倒过去想需要整理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变化过程,排出各次变化的次序。还要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倒过去的方法。如送出的应要回,收集的应去掉。在倒过去想的时候,还要逆着事情变化的顺序进行,先把后发生的变化倒回去,再把先发生的变化倒回去,直至事情的原来情况。这些都落实在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列式解答之中。教材给出的第二种方法没有完全按照事情发生变化的次序一步步地逆推,而是先分析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两次变化对小明邮票张数造成的总的影响。由于今年收集的邮票比送给小军的邮票少6张,所以现在的邮票应该比原来少6张。然后逆推:如果现在的邮票再多6张,就是原来邮票的张数。教学时要提倡第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清楚地体现了逆推的策略,思考和操作比较顺畅,适宜多数学生应用。根据求出的答案,顺推过去,看看剩下的是52张吗?一方面能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再次体验事情的变化是有次序的。顺着变化一步一步地推,是从开始推向结果;逆着变化一步一步地推,是从结果推向起始。无论顺推还是逆推,有条理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本单元的例题只是提出现实的情境或问题、引发解题思路,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在解题活动中体验方法,并在练习十六里主动运用逆推策略。练习十六的习题有四个特点:一是题材宽广。有些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收集画片、折纸鹤、买东西等活动;有些联系已经学过的方向、路线、确定位置以及同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还有一天里的气温变化、银行里存钱和支钱的事情和玩扑克牌游戏等。在各种现实问题中都应用逆推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积累倒过去想的经验,更好地体会逆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把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有条理地讲清楚。有些用文字讲述,有些用图画表达,还有表格、图文结合和对话等呈现方式。学生容易整理事情有哪些变化,是怎样变化的,以及变化的次序。不仅理解了题意,更为逆推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各题的逆推步数一般是2~3步,只有少量需要4步逆推的题。如第3题,只要根据方向的变化逆推,即使多1步也不会有困难。四是解题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几题需要列式解答,如第1、7、8、9题;有些可以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如第3题;许多题只要说一说或在方框里填一填,如第2、4、5、6、10题。总之,习题的这些特点,都是为了学生能主动地运用逆推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内化体会,逐渐升华成策略。

    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它还需要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相配合,尤其是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册)教学的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能使学生清晰地认识事情的发展线索和各次变化的情况。整理信息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例2中第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是从左往右列出了事情从开始到结果的一次次变化,从右往左是解决问题逆推时的一步步思考,这种整理形式在本单元可能更适用。当然,有些题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整理,如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题可以画图整理,第7题可以直接看着三幅图画逆推。

    另外,练习十六第9题表格右上方的结单余额280元是4月份在银行里的结单余额,它是3月份的结单余额依次支付电话费52元、收存款300元、支付水费28元、支付电费86元后的结余款。因为4月份三笔支出的合计数比存款数少,所以4月份的结单余额比3月份多。3月份的结单余额可以通过计算280+86+28-300+52得出。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得更普遍。因此,它是分数加减法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整册教材的学习重点。本小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了只有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学生自主尝试体验教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数下册P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2、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归纳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受到环保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正确计算和应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回忆旧知,做好铺垫

    师:前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分数,(板书: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知识?

    通过回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做好新课铺垫。

    2、设趣导入,提出问题

    ⑴学生自报最简分数

    师:现在,闭上眼睛,想好一个自己喜欢的最简分数。好了吗?谁来说一个?(及时板书)

    闭上眼睛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最简分数,新鲜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⑵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师:如果选择这两个分数,(圈出两个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异分母分数)我们可以研究他们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分数加减法。板书:加减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组合算式,培养能力

    ⑴组合算式

    师:请看黑板,在这三个分数中,(在前面圈出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基础上再圈一个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任意选两个组成加法和减法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算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答案。)

    从三个分数中任意选择两个组成未知算式,富有挑战性,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组合搭配的能力

    ⑵汇报算式:

    4、引导比较,揭示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跟前面刚学的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异分母

    引入这个环节,教师创造性的处理了教材,改变了传统的例题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尝试体验,得出方法

    (一)质疑问题,渗透方法

    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碰到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初次尝试,体验方法

    师:那么请大家选择第一道来做一做。

    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结果、(师:谁来说一下?)

    两种情况:

    A: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若没有过程,教师应提醒学生把过程写出来)

    研究通分

    师:(指着通分过程问。)这一步我们在干吗?为什么要通分?(强调: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减。)

    B:化成小数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板书学生回答并提问:他(她)是怎么算的?最后比较:这个小数就是几分之几。)

    3、总结多种方法

    师:我们班同学真了不起!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或转化成了小数加减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算一下第二道题(还是能化成有限小数的)。

    (三)二次尝试,熟悉方法(计算第二题)

    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结果。

    (四)三次尝试,优化方法

    1、提出问题。

    师:如果是这两个分数(连线一下,出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又该怎么求他们的和呢?

    2、反馈交流。

    师:谁来反馈一下,同时板书。追问:有化成小数计算的吗?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教学环节的探究采用了尝试教学的方法,完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首先第一次尝试,让学生得出了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第二次尝试让学生熟悉并强化方法,第三次尝试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得出通分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性。优化了算法。

    (五)自选计算,巩固方法。

    师: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任选一题做在自己本子上,注意格式!

    汇报反馈(学生口答形式)

    在学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再次练习,起到巩固的作用,扎实、有效。

    (六)引导验算,培养习惯

    师: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可以怎么办?怎么验算?(挑最后一道题验算)学生说,教师板书。

    验算教学,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回顾课堂,整理知识,增强意识

    师: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怎么算的?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课堂小结的设计有知识的小结,也有学习习惯、技能方面的提醒。显得科学、合理、全面。能够增强学生细心计算,重视验算的意识

    过渡:看来我们X X班同学真的很会学习!老师真佩服你们!下面,就让我们一鼓作气,来看看今天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请看大屏幕。

    四、联系实际,应用知识,提升能力(课件出示)

    1、【生活题】:

    根据图上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吗?

    习题贴近生活,亲切自然。培养了学生发现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

    2、【对比题】:

    是非审判庭。逐题出示

    2/3—4/9=2/9() 7/10—3/5=4/5()

    3/5+4/7=7/12()1/2+3/7=13/14()

    师:对的请你说说怎么算的?错的说明理由。

    是非判断,对比鲜明,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3、【拓展题】:

    比比谁算得快

    A、发现规律

    ⑴、教师出一题,学生做一题,(题目类型是分子是1,分母是互质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如:1/3+1/4 1/5—1/6)

    ⑵、让学生出题(4题过后)

    师问:你也能像老师那样来说几个算式吗?学生说,其他人解答。

    追问:为什么有些人算得那么快?有什么奥秘吗?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B、应用规

    分数的加法教案 篇14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学法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

    (一)导入

    1、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2、课题的引入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2、巩固和复习

    3、课堂总结

    (三)练习

    1、做一做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2/95/9=1/83/8=5/6–3/6=4/5–3/5=)其中还有复习了约分的知识,检验同学们课后的学习。

    2、课题的引入

    根据课本的知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学生的惯性思维让他们自己提出“1/43/10=”式子,这就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内容不同,让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通分化为同分母”这个关键点,然后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2、巩固和复习

    首先我在其中穿插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然后再巩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其实都贯彻着“只有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

    3、课堂总结

    让同学自我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首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然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三)练习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做一做

    让同学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习,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五、教学效果分析

    回顾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本次对课堂评价实效性的探索还是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评价的服务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等功能。

    复习引入环节中,在收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阶段,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渴求赞扬和鼓励的心理特点,给予合理的,积极的,肯定的课堂即时评价。教师主要应用准确、巧妙、富有感染力、充满真情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热情地给予褒奖。

    【分数的加法教案1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