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敬业与乐业教案集合9篇
  • 敬业与乐业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25

    敬业与乐业教案集合9篇。

    关于“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师范文大全编辑进行了深入研究精心汇总了相关资料。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愿这些参考资料可以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帮助的参考!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正音、义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明确: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朗读第3、4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次。

    思考:

    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3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朗读第5、6段,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层。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6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四、小结第二部分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算是敬业。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6段

    3、探究练习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书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朗读第7段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做事情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2

    课文说明:选自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九上,此文是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

    一、学生自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章资料。

    设计说明:学生直入文本,感受语言,感受文章资料,感受哲人风采。

    2.文中引用的格言名句。

    做法:在文中画出这些句子,说说什么意思,并摘抄在摘抄本上。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设计说明:这是对“读一读、写一写”的一个调整和扩展。说调整,也就是把教材安排的最后一项练习提前至比较靠前的学习活动,理解、积累了词句才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说扩展,不单指词语增加了几个,更为突出的是有了格言名句的积累。语文的学习紧紧抓住了语言。

    引导学生继续深思:

    1.课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又谈了“有业”的问题呢?

    2.摘录文中表达“敬业”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3.摘录文中表达“乐业”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设计说明:这是课后习题一的第一问,是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文意的。那里有两个亮点:一是“继续深思”的第一题,是探究结构的问题,也是说理严密的问题(即表达一个观点是在什么前提下或在什么背景下);二是后两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抓住语句深深研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怎样来写的”。

    四、议一议:

    演讲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把这句话改为“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如此”,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结:

    1.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心怀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2.“就应”表示理所当然,“总该”表示无论怎样必须如此,“总该”比“就应”更有强调的意味,表现出一代伟人对生活的强烈的职责心和钟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的高尚情操。

    设计说明:这是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那里又设计成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是很好做答的,是一个梳理、概括的学习活动,也是一个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活动;第二个小问题透过对词语的推敲、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追寻梁先生对人生和事业至高的精神境界。

    一、研讨课后习题二。

    1.读题目。弄清题意和要求。

    2.读例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揣摩两处的写法有何异同。

    那里,在学生读书、揣摩的基础上,要穿插议论文小知识的介绍:

    相同点:都是来表达一个观点,或者说都是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观点和看法叫论点。

    不同点:前者是举一些事例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举例论证(又叫摆事实);

    后者是讲一些道理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又叫讲道理)。

    3.写小文。把阅读学到的方法透过实践运用加以消化吸收。学生思考“有业之必要”的理由和能证明“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例子,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成一段话,再口头交流。

    设计说明:分三个步骤集中研讨课后习题二,拾级而上,层层深入。从读题目到读例文,从读例文到写小文,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能够说,这是一次针对性很强的微型写作训练。还穿插介绍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掌握几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字词:

    旁骛(wù )亵渎(xiè dú )骈(pián)进强聒(guō )不舍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亵渎:轻慢,不尊重。

    二、导入新课:

    结合“知识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后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提示:引论——本论——结论)

    明确: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4、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5、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8-9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自己做一些短小议论文的练习。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一)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二)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反思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汇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了解演讲词的文体特点,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通过速读,感知文意,明确文章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

    3.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并反思自我的生活、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进校学习已有近十年了,大家中间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抱怨学习很累,其实老师有时也会抱怨教书这工作太辛苦。怎样才能让我们把学习与工作当成一件乐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梁启超先生有关人生与事业的宣讲——敬业与乐业,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板书课题)(节日祝福网 ZR120.com)

    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创作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二、文体知识:

    1.演讲词

    2.议论文常识 (多媒体出示:1.演讲的概念及要求;2.议论文三要素。)

    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 :大声准确地读出这些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旁骛 解剖 亵渎 骈进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百行业为先

    2.整体感知:《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现在请大家速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有何作用?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主学习、探究,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由此看出“有业”应是前提。“第一要敬业”,“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敬业应是人生的基础。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教师在此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明确文章思路。(多媒体出示课文结构图)

    四、研读揣摩,合作探究。

    学生合作交流,解读文本,探究以下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1.跳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再次跳读文章,结合问题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点拨: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文中作者对于“敬业”是如何论说的?作者认为在工作与生活中怎样才能感受到快乐呢?)

    ①.文中“业”的含义并不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业”在此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出示图片:1.热情的乘务员2.快乐的邮递员。)

    从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我们可以充分感知到“乐业”的含义包括四方面: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②.“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二是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提示:紧密联系有业、敬业、乐业三点来理解。)

    五、课堂拓展,质疑辩论。

    课堂讨论: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读了文章,在作者的启发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列举文章中的观点: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3.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4.不论自己的才能、境地如何,凡做一种劳作就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出示图文,便于学生直观地去感知。)

    5.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6.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7.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质疑问题较多的是第2、3条,许多学生对此有疑问,例如:人活着就要每天都劳作吗,那不就很容易身心疲劳吗?不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吗,每个星期都要放假休息两天吗?作者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恶德。”那节假日休息放松,外出游玩,娱乐都是恶人了?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去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胆的质疑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六、当堂检测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

    例如,“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深山信使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以一匹马为伴,风雨无阻、跋山涉水,为山民们传送信件,孤独了自己,温暖了他人。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明确了文章阐述的三大问题:有业、敬业、乐业,并进而分析了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在课堂讨论中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课堂检测中掌握了议论文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即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本节课后请大家各自完成一篇短文,利用本文所学到的去劝说你身边仍在抱怨生活的人。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显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

    【多媒体显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一读课文,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

    ①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guō ”不能念成“kuō”“鹜”不能写成“骛”。

    ② 亵渎()(): 轻慢、不敬。

    ③ 征引:引用

    ④ 骈()进:一同前进。“pían”不能念成“ bían”

    ⑤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⑥ 断章取义: 断,截取;章,篇章。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⑦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⑧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⑨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⑩ 安其居,乐其业:

    ⒒ 佝偻 ( )( ):鸡胸驼背。“gāulàu”不能念成“ júlǘ”

    12、承蜩( ):捕蝉

    四、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多媒体显示】

    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②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③主一无适便是敬。——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业。

    ④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自知。——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

    ⑤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坐在这座山上,又想着那座山,结果一事无成、

    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⑦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⑨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做人要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五、三读课文,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多媒体显示】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六、学生讨论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复习提问: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议论文的结构。

    【多媒体显示】

    明确: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提示:引论——本论——结论)

    明确: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有业 :做人之本;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乐业:生活的最高境界)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七、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前提。(2—5自然段)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论证“敬业”时,(6—7自然段)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说明“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以“为什么该敬呢”和“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得圆满呢”设问,分别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和“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

    【多媒体显示】

    (1)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答案】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

    例如,“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2)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辩证地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不必强求他们达到某种程度。

    【参考答案】:

    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3、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多媒体显示】

    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5、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6、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7、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答案】

    1、乐业

    2、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3、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4、引出话题

    5、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6抓住“乐业”进行想象,根据实况评改

    7、多用口语,注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

    八、四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多媒体显示】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作者提出“业”的含义是不是局限于人们常说的“职业”?

    【多媒体显示】

    明确: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人们所理解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所以,“业”并不局限于正式谋生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三)、作者在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明确:作者的这种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正如“不是为了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四)、作者在文中提到“合理生活”应如何理解?

    明确:综合全文的意思,作者的所谓“合理生活”是:首先要有业,不能“绝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鹜,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乐以忘忧”。

    (五)、选出自己影响最深的句段品味。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品味: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并且进行组合再造,开明宗义地提出“敬业乐业”的主旨,言简意赅、观点鲜明。

    2.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品味:引用孔子《论语·阳货》和《论语·卫灵公》里的话,由此延伸出孔子对“无业游民”的态度,再用“可见”自然得出自己的观点:“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强调“有业”之重要,为下文说“百行业为先”作好铺垫。

    3.他每日除上堂说法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多岁,日日如此。

    品味:“每日”与“日日”说明了百丈禅师从切实行动出发,坚持不断劳作,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与前文中“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相印证。

    4.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

    品味:本句承上启下,“儒门”与上文“孔子”相照应,“佛门”与上文“百丈禅师”相呼应,“正当职业”与上文孔子话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相呼应,同时引出下文“百行业为先”的观点。“不断地劳作”与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相呼应,同时引出下文“万恶懒为首”的结论。

    5.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品味:用“蛀米虫”和“盗贼”的比喻,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无业之懒人”彻底讨伐的态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有业”之必要。

    6.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品味:“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也就是说凡可以称做一件正当职业的,不管是当大总统,还是拉黄包车,就职业性质来说,都是神圣的,劳动价值是相同的,对社会对大众都是有益的。所以说“其性质是可敬的”。

    7.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品味:前句是由上文事例得出的结论,后句是由结论得出的观点,自然回答上文设问:“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双重否定句更显立场鲜明。

    8.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品味:作者认为凡是职业都是神圣的、可敬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都又是社会性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同,“并没有高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9.“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

    品味:从司空见惯的叹气声“做工好苦呀!”谈起,使文章更进一步贴近生活,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10、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

    品味:“但是我要问他”结合演讲的情境与听者交流,有一种面对面说话的语气,容易引发听者共鸣。一个反问“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是上文“做工苦”的假设推论,接着作者举了“我”劳作苦,别人不劳作“赌钱吃酒”也苦推翻了“不做工就不苦”的假设,说理充分。两个“难道”领起的反问句增强了辩驳的气势。

    11.我生平最受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起受用。

    品味:课文的总结句。作者之前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最后把“敬业”和“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简而言之,“合理的生活”首先应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含义深刻、简洁明了地总结了全文,回应了首段中的“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六)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7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提示:同学们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1课文是怎样开头的?2课文中说理时,举了哪些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的?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4、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课后记:掌握字词,梳理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但必须注意板书地清晰。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1)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课后记: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议论文,如果更好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给予学生议论文方面充分的指导,这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

    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

    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

    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

    (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

    ⑴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

    (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⑵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

    趋之若鹜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亵渎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⑴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⑵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⑶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⑷“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⑸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⑹《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⑺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⑻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⑴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⑵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

    (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⑶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资料宝藏】

    梁启超:数十年“饮冰”凉不了的热血

    祥子

    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五四”的文化变革产生的文化领袖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虽然对传统都有愤激之言,却都不曾完全与旧学绝缘。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最有影响的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他们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观念是“五四”思潮的先声。当思想史进入“五四”阶段,严、康、章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保守的象征,而梁启超则奋力追赶时代风潮。

    当时的风潮若惊雷迅雨,十年前的“另类”,今日便成为“老朽”,梁启超侧身其间,可谓两岸渺茫,被时人讽为“多变”。1929年,梁启超以57岁之龄逝于北京,当时的舆论界甚为冷淡,吴宓事后表示了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之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

    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对吴宓那代人来说,并非是夸张之语。鲁迅说自己在少年时受过严复的感召,而胡适说严复的文章太古雅,还是梁启超的影响来得直接。梁启超本是白话文运动的先贤,他当时创作的简明、激昂的文言文章,是一时代之文体,气势恢宏。据左舜生回忆,他少年时与一位同学读一篇两万四千余字的梁著长文,以至涕泪交加、抱头痛哭。“在那个时代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一个人不受他的震荡感动的。”(胡适语)就这样,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说梁启超“多变”,一般是指政见。晚清时的维新运动,使年轻的梁启超声名鹊起,时康、梁并称,几与其师平分秋色。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政见与新起的“革命派”对立,陈天华的蹈海多少与他有点关系。但无可置疑,他是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尖锐批判者,是西方宪x学说的严肃研究者和讨伐积极传播者,辛亥革命后,他是政党政治的实践者,也是讨伐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两次军事行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五四运动的发生也与梁启超有莫大的关系。几经政坛沉浮,梁启超最终还是退出政界,专心于学术领域了。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于历史用力最勤,发宏愿独著一部《中国文化史》,未竟而殁。这本是梁启超最适合的工作,他向来善于将专门的学问通俗化,将不易整理就绪的材料排比得有条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都是这类的著作,后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学方法论的奠基石,立意、见识极高。一般说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这其中也该有梁启超的一笔,只是梁善综合,好高瞻远瞩;王善分析比较,求片言定案;梁贵通,王贵专。到了学术界愈来愈重视专家之学时,梁启超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以梁漱溟的说法,他对于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术极能吸收,最善发挥,但缺乏含蓄深厚之致,因而不能绵历久远,是典型的“但开风气不为师”式的人物。

    无论是从政还是治学,梁启超的特异处是感应迅速,并能发皇于外,乐于传达。顺便说一句,梁启超还是在中国最早提起马克思的人。他被人诟病的,则是急于致用,因此政学皆不能深入,可谓成也“心热”、败也“心热”。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文章主旨鲜明,层次清楚,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是一篇杰出的演讲词。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积累经典语句、格言,提高语言感悟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议论文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在上这节课之前,要先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议论文的知识,知道什么是议论文,以及议论文结构分几部分。在这节课上,让学生学习“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演讲词的口语特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3.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关于梁启超的图片与事例工具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敬业与乐业教案集合9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