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新苏教版识字2教学反思精选
发表时间:2022-02-15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新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是一篇以足球比赛为主题的词串识字,词串组成的韵文识字采用的是集中识字的方法,这是传统蒙学识字成功经验在现代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课文还营造了比赛的真实情境,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有生活体验,降低了集中识字的难度。于是,这篇韵文努力体现了韵文识字有兴趣,有情境,好学易会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以为应该努力循着这个特点来教学既发挥了韵文识字的特点,又能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识字写字。《识字2》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会写的7个,5个新偏旁,基本体现了《课标》修订后提出的多认少写,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生字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会认的就不要求会写,基本记住字形即可,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这些生字还会出现,因此不要过于着力学习生字字形,转而关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初步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对于会写的生字,则要从音形义写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生字识记方法,比如部件法换一换字谜法数笔画等办法自主识记字形,乐于分享自己的识记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新偏旁的名称,足字的学习可以展示字形演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更加深刻地了解足这个字的字形意义和变形为足旁的意义,并积累足旁的生字。简单的字要观察好字的每个笔画,特别是平捺和走之单立人的书写指导要细致,结构比较复杂的字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抓住关键字和关键笔画来指导书写。认真学习教参中关于生字关键笔画的学习提示,活用关于偏旁书写的儿歌走之弯曲似小路,捺画舒展向远方,利用单人伸手臂,靠左写得窄来指导书写。
2.朗读理解。《识字2》是以词串形式编写的韵文,二四排押韵,二三排内容联系更紧密,表现了足球比赛的激烈场面,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观看视频、回忆生活体验来进入课文的情境,并通过有节奏地朗读,读出韵味,读出词语的意思,读出场面,读出生活。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白词串间的关系:第一排写足球比赛的场地和看台;第二、三排描绘了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高超技艺;第四排反映了观众的热情表现。通过朗读,讲字词的学习与朗读指导结合起来。通过重音强调让学生感受到足球比赛的场面的精彩、激烈、热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爱踢球,从小锻炼身体的意识。
3.情感体验。当下足球进校园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不少学校里都有足球社团或者足球队,这就为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兴趣点、体验点。老师课前如果组织学生观看足球训练或者足球比赛,让孩子自然地亲近足球,触摸足球,这对学习课文地兴趣,理解课文的生字词,复习巩固都非常有益。如果学之前能看足球训练,第一二课时间看足球训练,相信课堂中会避免许多讲解,只需引导学生来回忆体验,在反思中自然地理解,自然地激趣。我以为这是学习这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上网搜一些足球比赛的剪辑视频也是可以的,不过效果应该没有亲身观察效果好。
总的来说,词串教学要突出趣、读、写,要扎根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抓住学生学习真实需求来教学,这样的识字教学才更有趣。
Jk251.coM编辑推荐
一年级新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范文精选)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2姓氏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一年级下册新苏教版语文识字1春天春风春雨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精选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春天春风春雨》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识字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掌握4个新偏旁,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8个生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韵文,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生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极了,老师带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在哪儿找到春天?请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细细的、像牛毛)
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谷布谷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叫声?
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读课文情况。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布、谷、芽。
2.学习新偏旁。
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认识艹,像泥土中冒出的草叶,认识巾,像佩巾下垂的样子。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一年级下册新苏教版语文识字7青清请晴情睛蜻教学设计板书教案精选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7青清请晴情睛蜻》教学设计板书教案识字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学会9个生字,正确书写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用卡通图加以修饰的转盘;课文插图;音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可用《识字4》的谜语导入,教师可先叙述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对于这个谜语学生耳熟能详,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新课。
2.导入。
复习了《识字4》的谜语后,教师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和《识字4》同类的形声字。(板书课题:识字7)
二、创设情境,转盘演示,识字、识词
运用转盘识字、识词,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愉快,教师课前可先在转盘上稍加修饰。在青字和三点水、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下衬上小孩子喜爱的卡通图,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1.教师扶,教学清字。
教师演示转盘,指着青字,配上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青。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找呀找呀,(师转动转盘)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呀。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师板书:清)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三点水’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板书:清洁)通过这种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
2.教师放,学生学习晴、睛、请、情、蜻。
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和清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这五个形声字时,教师在原来扶的基础上,充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上面学习清的方法自编青和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交朋友的故事,故事编得好坏不要紧,只要让学生在故事中相机学习到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等词和事、洁、眼、蜓这4个字,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扶放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无需多作讲解,只要稍加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巩固所学的字词。
通过转盘讲故事识字、识词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识字8》的新字、新词,这是,教师就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字词。如读法有: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打乱顺序读还可加入一些小游戏,如:考考你、摘苹果、贴书皮等。
4.指导书写:在学生充分掌握字音、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手机端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