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统计与概率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 统计与概率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2-14

    【www.jk251.com - 高中概率与统计教案】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写小学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统计与概率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材95页)

    评价检测

    一、自学导航

    专题训练一:

    完成课本94页第1题。

    注意:

    测量时按整厘米计算。

    专题训练二:

    完成课本94页第2题。

    注意:

    先完成数机器人,注意总结不遗漏、不重复的数数方法,再数小火车。

    专题训练三:

    完成课本94页第3题。

    注意:

    如果有困难,可以实际看看。

    专题训练四:

    完成课本94页第4题。

    注意:

    答案不是唯一的。

    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

    1.复习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能够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预习、质疑

    看书p89-93,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先完成的小组选择展示任务。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完善导学案2分钟。

    三、检测与反馈

    6分钟完成当堂检测及点评。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统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县小学数学

    优质课评选教案

    课题:统计

    授课人:

    年级:二年级

    年10月19日

    课题:统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复习统计表和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1格代表2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形的收集整理,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活动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法与教法设计:

    1学生学法:活动探究,小组合作。

    2教法:设置情境,启发引导、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格表示2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课时与课型:

    1、课型:新授课。2、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组图、课堂练习纸等。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探索,课件交互式练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群小朋友,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吧。

    2、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小朋友)

    3、你喜欢哪种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呢?我们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

    (学生讨论,引出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小组合作。

    (一)搜集、整理数据。

    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量?

    (分类数,作记号)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看看每种图形各有多少?

    3、交流汇报。(正方形6个,三角形12个,长方形8个。)

    (二)完成统计表。

    1、填写数量。

    2、你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吗?

    3、除了统计表记录数字以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能让别人看清统计的结果呢?

    (三)探索完成统计图。

    1、讨论交流,用统计图(画格子)表示。

    2、出示统计图,教师板演。(每列7个)

    (1格代表1个)

    3、注意三角形的涂色,涂完了吗?(不够涂)怎么办?

    4、小组讨论。

    5、交流汇报,1格表示2个比较合适。

    6、教师引导:2格表示多少?3格呢?

    7、分发课堂练习纸,学生练习涂一涂统计图。

    8、练习,展示。(不仅要涂得对,还要涂得好。)

    9、你能快速看出它们分别有几个吗?

    (引导:可以在左边标上数字)

    10、当我们的数字很大时,1格还可以表示多少?

    三、巩固深化。

    1、在生活中,你比较喜欢什么动物?

    2、这儿就有一张关于动物的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你看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汇报,解决问题,提出问题。

    四、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马上就要下课了,课后你喜欢什么运动呢?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课后调查收集同学们的体育爱好,完成95页的统计图,好吗?

    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精选


    统计与可能性(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p90—91。教学目标:1、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2、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教学难点:理解任意摸一次球,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设计理念:课堂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习“猜测—验证—结论”这一学习方法。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在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得出可能性相等的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故事导入,复习旧知1、教师讲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在地主巴依老爷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小气的巴依不想付工资给阿凡提,于是想了个歪主意.对阿凡提说:“阿凡提,我这儿这两张纸条让你抽,分别写着“付工资”和“不付工资”,如果你抽到哪一张,我们就按哪一张上写的办,你还是有一半机会的哦”。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怎样想?(引出“可能”)2、复习“一定”“可能。”(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提问:如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样?(一定摸出是红球)(2)往口袋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从这样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样?3、揭题: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只能说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学生说想法。(引出“可能”)学生回答。(一定摸出是红球。可能摸出是红球,可能摸出是黄球)二、活动体验,感受过程1、摸球游戏2、小结并揭示学法1、摸球游戏(1)猜测出示透明袋子:袋子里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遮住眼睛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以后再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多少次?学生自由猜测。(2)验证: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猜测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游戏规则:1、摸前先把袋中球搅一搅,然后转过脸去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回头看一看,给大家看自己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把球再放入口袋中,按这样,大家轮流摸,一共40次。2、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3、摸完后,组长填写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4、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怎样用画“正”的方法来记录,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教师在黑板演示一下。活动体验:(3)归纳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填写。红球黄球合计红球黄球次数提问:统计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吗?我们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会怎样?2、小结:说明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可能性是相等的。提问:(1)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的结果的?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好不好?(2)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可见我们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3)通过试验和统计得到什么结论?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猜测----验证----结论过渡:想不想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做第二个游戏?二、抛小正方体教师出示两个面上都有1、2、3的小正方体。游戏规则:1、上抛小正方形,不宜太高,看落下时“1”“2”“3”朝上的次数,大家轮流抛,一共30次。2、组长派一人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3、抛完后,派一人填写记录表和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各组汇报,学生上台填入数字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在每个数字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越接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学生自由猜测。教师把学生的猜想板书出来)学生回答(摸一摸验证)活动体验:学生分组试验,填写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回答:(红球和黄球个数一样,摸到可能是红,也可能是黄,次数差不多。)学生回答:(记录简便,整理迅速),学生回答:(填入统计表板书:统计)学生回答:(先猜测在摸球验证,最后总结)。体验。填写表格朝上的数字123次数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三、拓展深化1、放一放刚才我们做了2个游戏,学到了不少知识,你们会不会用学过的知识动手放一放?出示想想做做2:布袋里放四枝铅笔。(1)、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袋子里应怎样放铅笔?(2)、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3)、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的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2、如果布袋里放6枝铅笔,上面的3题如何放?3、回顾阿凡提得故事,照应开头。阿凡提非常生气,他一下就看出了巴依的鬼主意,自己无论抽到哪一张都得不到工资。两张纸条上写的是什么?于是,聪明的阿凡提灵机一动,对巴依说:“老爷,我还是让您来先抽吧,您抽完,我就不用再抽了,您也可能有一半的机会的哦”。巴依听了,只好乖乖把工资付给了阿凡提。巴依抽到的一定是什么?看来,阿凡提是运用了可能性的知识战胜了巴依老爷。要求:小组讨论,组长摆放。逐个回答,小组讨论,指名一人回答。学生口答。学生猜测:(两张都是‘不付工资’)(巴依抽到的一定是:“不付工资”)。四、评价总结。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板书“与”),你学会了什么?评价总结。教后反思:

    统计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4页内容:步骤问题怎样想?1、收集整理数据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整理?2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请填书。3分析图、表1、每格代表()人。2、喜欢()的人数最多。3、喜欢兔子比喜欢乌龟的多()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课堂学习1.小组先初步交流课前学习内容。2.汇报,全班互动。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知道1格可以表示几个单位,还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三.练习1、做一做p952、p96第一题。四、检测p97第2题

    旋转与角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四节旋转与角[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重、难点]1、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教学过程]一、认识平角、周角1、动手操作活动角四人小组活动:(1)固定其中一根硬纸条,旋转另一根硬纸条。(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交流。2、汇报总结展示学生经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二、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三、围绕哪一点旋转试一试:第2题说说所给图形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四、作业:练一练1、2[板书设计]旋转与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这两个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9、15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第一部分:统计与可能性

    (一)连线。

    10个红球摸出的肯定不是红球。

    8红2绿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多。

    5红5绿摸出的肯定是红球。

    1红9绿摸出的红球和绿球可能差不多。

    10个绿球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少。

    (二)应用题。

    1、校园里栽了4行树,每行10棵,其中有15棵是杨树,剩下的是柳树。栽了多少棵柳树?

    2、三年级(2)班有28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8个同学分一组,全组可以分成几组?

    3、手工组做了50朵花,送给幼儿园14朵,剩下的每3朵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4、两个小队做纸花,第一小队做了400朵,第二小队有4个队员,平均每人做80朵。这两个小队共做了多少朵?

    5、三(2)班参加农业活动,每个小队有10人,平均每人摘冬瓜5千克。4个小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6、养场有奶牛200头,肉牛的头数比奶牛的3倍还多50头,肉牛有多少头?

    7、每辆面包车坐22人,每辆大客车坐49人三年级有100名学生去公园游览。

    (1)5辆面包车够吗?

    (2)2辆大客车够吗?

    (3)2辆面包车和1辆大客车行吗?

    第二部分:植树问题

    先填空,再列式计算。

    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段。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次。

    2、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一共要锯()分钟。

    3、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隔4米种一棵,一共要种()棵。

    4、6只兔子一排做操,每两个兔子之间相隔2米。队伍长()米。

    5、一条走廊15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如果两头都放,一共要();如果两头不放,一共要();一头放一头不放,一共要()

    6、小明家住四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2级台阶,小明从一楼到四楼要走()级台阶。

    7、一条马路长56米,从头到尾共插8面彩旗,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

    8、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小明家住四楼,要走()级台阶。

    9、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2米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盆。如果在一个长20米的跑道一边,照这样放,一共可以放()盆。

    10、一根50厘米的钢条,锯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要锯()次。

    11、学校通道的一侧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路有()米长。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交通与数学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能运用周长、乘除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具体做到会计算经过的时间,能用乘除法的意义解释所列算式。

    教学重点:1、理解“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要走多少米?”的意思。

    2、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走多少米?

    教学难点:理解“家住6楼,每上一层”实际是要上几层?

    课前小研究

    第()组研究者

    填空。

    8:10——8:30经过了()分。

    9:50——10:00经过了()分。

    小东上学,7:10出发,7:20到校,他每分走65米。

    (1)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想:从题目“7:10出发,7:20到校”可以知道小东走了()分,又知道“他每分走65米”,要求“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就是求()个()。列式计算:

    (2)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大约走多少米?

    想:要求“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大约走多少米?”就是求()。

    列式计算:

    (3)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走多少米?

    想:要求“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走多少米?”就是求()。

    列式计算:

    二、课堂学习

    (一)1、交流课前准备情况,

    2、试做第四问。通过画图、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明白“从1楼到6楼工上5层”这个道理。

    (二)1、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理解题意。直到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不变。

    2、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

    1、有几条路可走?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2、找最近的路。

    引导学生先观察、估计,再计算。

    (四)找一找交通标志,说一说,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北师大版数学上册单元统计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九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分析1、让学生能体会学习统计图的必要性。2、增强学生的感知操作经验,使学生比较直观的认识象形统计图。

    课时划分

    2课时

    题目最喜欢的水果

    备课人

    教学

    目标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2、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实物整理、统计的过程。教学难点:体验数据、实物整理、统计的过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教学,实践体会。我们班要举行元旦联欢会,需要习一些水果,现在市场上苹果、梨、香蕉、桔子这四种水果最多,咱们调查一下到底习哪种水果吧!第组一张白纸,四种水果画片。每人选一种最喜欢吃的水果,贴在纸上,让大家一眼看出你们组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同学们评议哪个组的图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帮助我们班决定习哪些水果。通过讨论,得出贴图片时要一边对齐,按种类顺序排列,左右也要对齐,并允许贴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组重新调整。小组的统计图进行汇总,制成全班爱吃的水果统计图及统计表,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二、练一练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1)喜欢吃苹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2)香蕉比梨少多少个?2.最多的是什么说一说:(1)哪样东西最多?最样东西最少?(2)哪两样东西同样多?(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最少的是什么?3、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体会数据的整理过程,再动手画图,完成填空。4、第2题,先让学生把书后附页上的水果图剪下来,再独立。解决问题5、第3题,通过学习独立的调查,整理数据,表达结果,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6、迎新年。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去观察图。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班如何过新年,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最喜欢的水果统计苹果梨香蕉桔子()个()个()个()个

    时间与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时间与数学(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体会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创设了一家人休息时间的情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探索研究的材料,后面还配有相应的练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可以是:

    (1)让学生按要求在日历上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可以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然后进行反馈。

    (2)教师提出问题:哪天父母同时休息?哪天飞飞和父亲同时休息?请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3)指导学生将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应的圆圈图中。

    (4)引导学生根据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集合图表示出“父母共同休息日”“母子共同休息日”“父子共同休息日”“全家共同休息日”,并交流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奥数辅导”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这类问题的解决归结为“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要求学生“套规则”。这样做要求偏高、难度偏大、内容“单调”,不利于学生学习,不宜提倡,更不能作为考试要求。通常情况下,像教材上的处理,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做得了,少数学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利用教材提供的9月份的日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规律,这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当年9月份的日历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加框的4个数有如下规律:横向,12比11多1,19比18多1;纵向,18比11多7,19比12多7;对角,11+19=12+18=30。

    请学生再换几组数进行观察,验证得出的规律。

    时间与数学(二)教学目标

    1、尝试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研究的过程,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年龄,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小红帮助妈妈做迎客准备,怎样科学安排时间,渗透统筹的思想;第二个活动,计算一个人一个月、半年、一年至少喝多少杯水,运用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第三个活动,进行科学小实验,计算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使学生接触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研究。教学时,要认真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研究能力,初步感受一些数学思想。

    【统计与概率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