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5篇
  • 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6-29

    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5篇。

    以下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您精心挑选的“二年级数学教案”,绝不能错过!在上课之前,老师需要准备教学教案和课件,这是对工作的责任表现。每天都要用心编写每份教案和课件,仔细准备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

    课题: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3、学生在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同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知道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预设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活动效果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角都是直角,你是怎样判断的?

    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锐角和钝角)你瞧!这两个角是直角吗?也直角有什么不同?

    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角。(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锐角和钝角

    (1)比一比

    课件出示例5中的队旗和红领巾图。

    问:同学们这是少年先锋队队旗和红领巾,上面有这样两个角,老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它们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介绍并板书:

    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2)动手做角

    强调学生做角时:一只手动,另一只手不动。

    ①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一样吗?(锐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小)

    ②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直角的大小一样吗?(一样)

    ③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一样吗?(钝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大)

    (3)连一连(教材41页做一做第2题)

    课件出示,说说是什么角,再连一连。

    提出问题:怎样验证?

    引出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

    教师小结: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为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补充课题)

    三、深入感知

    1、认一认

    (1)认真观察你手中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

    小结: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2、练习八第9、10、11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2、举生活中的例子。

    ①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

    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

    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平移的本质:

    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

    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

    5、练习:动手完成p43第1题。

    三、用平移的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

    3、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你能运用平移改进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方我们的生活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参考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相关教材。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混合运算吗?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

    像这样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从左往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周末,小军和小红来到了书店,瞧,它们正在买学习用品。

    (一)提取信息、揭示问题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问题:小军买1个文件夹和3本作业本,一共用去多少钱?

    (二)解决问题(1),学习含有加、乘法综合算式的脱式计算。

    1.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和同桌交流想法。

    3.请生板演,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①分步计算???4×3=12(元)

    12+5=22(元)

    ②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

    4×3+5

    5+4×3

    =12+5

    =5+12

    =17(元)

    =17(元)

    4.汇报交流:

    ①请分步计算的学生说说想法。

    ②重点突出:为什么要先算3本作业本的钱?买3本作业本用多少元?为什么用4×3计算?

    ③请列4×3+5?的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一次对比:两位同学都认为要先算4×3,他们列式方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④请列5+4×3的学生说想法。

    这个算式如果先算5+4,算的什么和什么的钱?再乘3呢?(结合课件演示)

    所以在这道题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对比:看看这两个综合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计算时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3+5

    5+4×3

    =12+5

    =5+12

    =17(元)

    =17(元)

    5.

    学习4×3+5和5+4×3的脱式计算。

    哇,你们学会了用脱式计算帮小军算出买学习用品的钱,真了不起!我们来看看小红想买什么?

    (三)解决问题(2),学习含有减、除法综合算式的脱式计算。

    哦,小红可能想买钢笔,出示问题,你能帮她解决吗?

    1.明确问题:1个订书机比1支钢笔贵多少元?

    2.初步梳理: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1支钢笔的钱有直接告诉我们吗?得动动脑筋了。

    3.区分对比,明确运算顺序。

    小精灵为我们送来了3个同学列的算式,哪个算式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对错都要能说出理由哦。

    8÷2-10

    10-8÷2

    10-8÷2

    =4-10

    =10-4

    =2÷2

    =6(元)

    =6(元)

    =1(元)

    第一个算式错在哪里呀?哦,那就是要改成10-4,10是谁的钱,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1个订书机的钱减去1支钢笔的钱等于多出来的钱。

    小结:像这样问谁比谁贵多少就要用较多的钱减较少的钱等于多出来的钱。

    第二、三个算式对比:你们都认为第2个算式是对的,可老师看第3个算式列的`不是和第2个一样吗?

    所以减法和除法在一起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第2个算式是怎么算的,你们看懂了吗?我们一起把这个算式请到黑板上。

    三、观察对比,总结运算顺序

    1.初步梳理

    一起来看一下今天认识的3位新朋友,当有乘法和加法时,我们先算?(乘法),有减法和除法时,我们先算?(除法)

    2.和同级运算对比

    我们把这3个新朋友请到课件上来,和前面认识的这两位老朋友对比一下,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什么加、减法。

    4.提炼

    综合算式在进行脱式计算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要做到一看,看什么?对,看清楚运算顺序。二算,然后再进行脱式计算。

    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下面我们就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挑战几道题。

    圈一圈: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15-2×5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9÷3

    2+9÷3

    两题中都有除法,为什么这题要先算除法,而这题要先算乘法呢?

    真不错!能把新旧知识进行区别,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辨一辨: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

    6×4-2

    6+4÷2

    =24

    =10÷2

    =22

    =5

    ★★★算一算:用脱式计算完成下面各题。

    10+8×2

    18-8÷2

    =

    =

    =

    =

    ★★★★连一连:把算式和正确答案连起来。

    4+4+4

    20

    4×4+4

    5

    4+4÷4

    12

    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哇!这些运算符号可真神奇呀!

    再给你两组算式,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吗?

    想一想: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4○4

    =4

    4○4○4

    =3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想知道老师的收获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但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需要及时提醒和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为什么?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大家要多参加。

    2.出示图片,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跳绳和拔河要用到什么?这两根绳子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3.出示图片,你能给图上的这些线分一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

    4.你能把弯弯的线变直吗?

    活动2【讲授】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操作,把弯线变直。师指出,拉直的这段线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2.观察线段图,线段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汇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4.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线段,举例,学生找线段。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一张长方形白纸上你能找到几条线段?你能再变出一条吗?学生折纸,师说明折痕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同桌比较折出的线段,发现什么不同吗?得出结论:线段有长短。

    2.线段可以测量吗?怎样测量?学生说测量方法。

    3.出示一横一竖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同样长。

    4.测量书中第五页三条线段的长度。汇报,订正。

    5.总结线段的三个特点: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活动4【练习】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连接两点能画出几条线段?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三个点呢?完成书第五页做一做的第二题,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四个点呢?两种方法不遗漏。一种是从外到内,一种是从一点出发。按照这两种方法完成五个点,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出几条线段,是什么图形。

    3.小明要去小红家,有四条路,请同学们帮小明找最近的那条路。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挑的路是最近的呢?

    4.消防员接到任务是怎么样迅速到达的?房间的管子是直的,滑下来可以节省时间。

    思想教育:他们的工作很辛苦,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5.为什么乘坐电梯?因为电梯的运动轨迹是直的,省时省力。安全教育:乘坐电梯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5【测试】及时反馈,发展思维。

    1.填空: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 )量出长度。

    2.选择:下面哪些是线段?

    3.量一量下面图形的边长,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6【作业】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数学书第九页第6题,第7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决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决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能够发现乘法口决的排列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

    教具准备:

    纸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学法:

    1.教法:本节是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通过实际的看一看、数一数,自己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2.学情:我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很多孩子都没有乘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对于这一特点,要多组织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学法: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动笔完成表格,动脑编制并且记忆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通过同桌练习乘法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图片三轮车)同学们,你们见过三轮车? 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三轮车需要6个轮子,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板书:需要几个轮子)

    【设计意图:从孩子的生活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3的乘法。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把本课的主要研究问题引了出来。】

    二、实践,编写3的乘法口诀。

    1、填一填

    (电脑出示表格)

    说清楚表格的意思。每个数字代表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用三根小棒来代替三个轮子。三根小棒就组成了三角形。那么有几辆车就要摆几个三角形。接下去,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一边摆三角形,一边完成表格。全班反馈。

    (电脑填好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表格的意思,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2、说一说,写一写

    根据表格,一辆车有3个轮子,让学生说是1个3。并且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先让学生说一说编制乘法口诀注意的方面再编制乘法口

    诀。2辆车需要6个轮子,也就是几个3?学生列2个乘法算式并编制乘法口诀。说一说口诀的意思。接下去,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全班反馈。(师板书3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真正的让孩子动手去画、去说、去写。教师在一三得三、二三得六的时候可以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引导孩子编制口诀。以后的口诀完全放手教给孩子自己去做。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注意找2-3个孩子说,加深理解,也有利于记忆。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巡视,了解口诀的编制情况。】

    3、集体交流并记忆。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3的乘法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提出问题:如果你记住了三五十五,不知道三四多少怎么办?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口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记忆乘法口诀。进一步体会3的乘法口决的规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也可以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

    4、巩固练习

    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活动

    (1)小兔过河,蜗牛找家,找朋友,采蜜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同桌练习

    一生说口诀,同桌说两个乘法算式。看谁说得好。练习2-3组。

    【设计意图:用学生所熟悉的汉字进行3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动乘法转盘,动用了孩子的眼和脑,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顺便也对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复习。同桌练习加深了对3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既是复习的过程,也可以看到哪个知识点学生有困难,练习课重点复习。】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4×3=12 三四十二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材简析试商方法

    学生已经掌握除法竖式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能力目标: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

    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 16÷5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学生说情境图。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7)下面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1.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

    2.体会试商过程

    3.第4题改错练习。

    4.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独立探究,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学生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的结果。

    2.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交流开展统计活动的体验与技巧,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练习统计表的有关知识。

    二、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张力在班上调查的原始材料。

    提问:张力同学调查了自己班级中的同学的什么情况?一共调查了多少位同学?

    (2)根据这个调查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进行分类?出示书中的两个统计表。

    (3)让学生独立分类,并填写。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如画“○”或画“正”字等。

    (4)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在这两张统计表里分别知道了什么,回答菜椒先生的问题,回答第一个问题要看第一张统计表,回答第二个问题要看第张统计表。

    (5):同样一张调查表,但根据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分类后的数据比原始数据更清楚地反映相关的信息。

    2.“想想做做”第4题。

    (1)根据张力同学的调查,我们了解了他班同学的一些情况,我们也来进行一个类似的调查。

    (2)以小组为单位,先调查组内每位同学的年龄及出生月份。

    (3)全班汇总,算出合计数,请学生完成第97页上的统计表。

    3.“想想做做”第5题。

    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按图片颜色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类,可以按图片上动物的只数分为1只、2只和3只三类,也可以按拍摄照片的方式分为横拍和竖拍两类。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填写统计表,并正确算出相应的“合计数”。

    三、课堂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学会了分类统计并填写统计表格,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学习独立能力。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为接下去学习8、9的乘法口诀和计算关于7的乘除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供了有力帮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归纳总结能力,低年级的孩子主要以现象思维为主,而单单的说口诀有些单一,要想上好这节课就需要创设更生动的情景,采用小游戏或者小故事等环节,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教学策略:本课我采用故事情境法、激励法、多媒体等教学法,充分让学生在问题情景的教学过程中讨论交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看、填、想、做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中归纳7的乘法口诀及口诀规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学案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通过对话引入新课。

    师问一:同学们,笑笑和淘气遇到了麻烦,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师问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说:“再过2个星期就开运动会了。”笑笑说:“再过3个星期就是我的生日。”)

    师问三: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说一说,填一填。

    师:结合刚才的回答,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清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增加一个星期就增加7天。所以表格中后一个数会比前一个数多7。

    2、编口诀。

    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根据前面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结合刚才的表格的计算过程,共同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关于7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7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自由背诵7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说说你是如何记忆7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知道“六七四十二”,那么7个7就比6个7多1个7,42+7=49,所以“七七四十九”,以此类推就容易记住7的乘法口诀了。

    生2:我是这样记住7×8的,因为6个7再加2个7就是8个7,也就是用“六七四十二”中的42加“二七十四”里面的14,结果是56,所以“七八五十六”。……对于学生的记忆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不仅促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达标检测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练一练2)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七七四十九

    四、课堂小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加1,积依次加7。

    五、教学板书:一共有多少天1×7=7一七得七2×7=14二七十四3×7=21三七二十一4×7=28四七二十八5×7=35五七三十五6×7=42六七四十二7×7=49七七四十九7×8=56七八五十六7×9=63七九六十

    六、教学反思:《一共有多少天》是第八单元的第2节课,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本课通过“一共有多少天”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巩固编制口诀的方法,体会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但是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平时已经带领学生背诵过乘法口诀,认为学生对口诀已经掌握的很熟练,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识记,没有照顾到个别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第16页和第17页例1,练习三第1~4题。不退位减

    教学目标:

    1、由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的笔算算理,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并能够正确计算。

    3、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5、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的问题。

    教、学具:

    磁板、圆片。生:数位板,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与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有4个城市提出了申请,经过国际奥委会成员投票,你看,这些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北京赢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相信到了那一天,我们国家将会更加强盛。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进行爱国主义和好好学习的教育)

    三、新授

    1、提出问题

    根据4个城市的不同票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1)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板书)

    (2)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56-18(板书)

    (3)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56-9=47

    (4)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22-18(板书)

    (5)多伦多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22-9=13

    (6)巴黎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18-9=9

    ……此外还有一些加法题。

    2、教学例1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等于多少?

    可以怎样计算?

    (1)50-20=30,3-2=4,30+4=34,用口算。

    (2)可以笔算

    用竖式怎样算?先用圆片摆一摆。

    A: 拿出数位板,用圆片表示56,再从去掉22,观察还剩多少?

    一生到前面摆,边摆边说。

    B:试着列出竖式来。说一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

    5 6 5 6 5 6

    — 2 2 — 2 2 — 2 2

    43 4

    四、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第2题

    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第4题

    说说图意。

    树上有32个桃,摘了11个,还剩多少个? 口头列式。

    五、课堂

    在写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六、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3、4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感性认识3的乘法口诀,然后记住3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类推、概括、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各式和样的练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争先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

    对“数学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学准备:

    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说你会用自己的这双小手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周末,方方想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

    二、问题探究

    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

    三、体验感悟

    1、拿小棒摆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

    3、板书:1×3=3;一三得三。

    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1题:找朋友。

    2题:找规律填数。

    3题:动物运动会。

    数学故事。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10页。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1×3=3;2×3=6;3×3=9;3×4=12。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

    3×5=15;3×6=18;3×7=21;3×8=24。

    三五一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掌得不错,记忆方法也能掌握。口诀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背出来。应用方面还有欠缺。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82~83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帮助长颈鹿解决了问题。如果有48只小鸟,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二、问题探究

    1. 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 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6= 想:六( )四十二

    48÷6= 想:六( )四十八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故事: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休息,小狗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狗还是不听,最后小熊只好艰难地爬上了上铺。

    看图片提问:

    A、小狗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最后睡在了哪里?(上铺)

    三、新授:

    1.认读上下。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认识上下。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冰箱、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xx,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xx、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1)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2)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集体反馈,评价课堂活动。

    [点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3)挑战题:看图思考。

    10箱里面有多少个乒乓球?

    四、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第2课时

    数数(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

    “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xx,20xx。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xx到20xx,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5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