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小石潭记教案【荐】
  • 小石潭记教案【荐】

    发表时间:2022-01-19

    【www.jk251.com - 幼时记趣教案】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按照学校的惯例,我们在新学期要有新的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新学期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学计划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小石潭记》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情。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被贬居生活的孤寂和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我认为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①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了解作家作品的常识,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及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和能力,疏通文意;③学习本文对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的能力;

    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及背诵全文。

    2、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理解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忧伤凄楚的情感;

    ②体会作者笔下的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三、重点及难点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其中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这也是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应是学习的重点。其次,疏通文意是重点之二。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作者这种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是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很多篇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文言文的分析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只是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兴趣。

    五、教法设想

    新课标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课堂上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习,从而达到提高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六、学法指导

    ①教学千法,朗读为本。特别是文言文,“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多读是关键;②质疑法和讨论:有疑才会去探索,讨论能明辨是非;

    ③点拨法:难点的突破要靠教师巧妙的引领和点拨;

    ④卡片制作:知识复习巩固。

    七、课时安排:3课时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华大地,山川秀美。“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多少文人墨客,倾心讴歌。唐代诗人王勃即兴写就《滕王阁序》,使南昌滕王阁顿生光辉;宋代文豪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让滁州醉翁亭名扬天下;范仲淹的应邀之作《岳阳楼记》借景抒情,让人心旷神怡。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贬居永州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便是其中的珍品。让我们跨越时空,与柳宗元一起游览“小石潭”,去领略永州优美的风景吧!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学生参考注释及已收集的资料,了解作者作品以及背景资料,并在小组交流。交流之后,课件呈现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形式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作家的生平介绍,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点的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听范读,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朗读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读熟,读流利。)

    3、抽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朗读为先,诵读是基本方法和基本任务。教会学生读文言文的方法。)

    (四)、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参考资料和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圈点勾画疑难句子,小组讨论,如还不能解决的难句,全班讨论,老师再作点拨,同时老师强调重点词句的理解及翻译。(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五)、课堂检测(课件出示练习题)

    1、给下面的斜体字注音

    ①隔篁竹()②清洌()③为坻、为屿、为嵁()()

    ④青树翠蔓()⑤参差披拂()()⑥佁然不动()

    ⑦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⑧悄怆幽邃()()()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心乐之()④以其境过清()..

    3、一词多义

    “以”、“可”、“乐”、“之”、“为”等

    4、翻译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其岸势犬牙参互,不可知其源。

    ④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⑤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自学情况,调整掌控教学效果。教师插漏补缺、强调重点。)

    (六)、与作者同游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投影问题,引导思考)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小石潭有哪些景物?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探究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清幽。)

    2、学做导游,介绍“小石潭”。(教师先作示范,学生仿写。)

    ①选一处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可以发挥想像,作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游览的兴趣。

    ②请3——5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导游”。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七)、品味文章,与作者对话

    精读感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称赞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哪句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呢?你能不能结合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伤从何而来呢?

    (设计意图:按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理解文中包含的情感,即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八)、师生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作者的了解,你有什么启发?

    (九)、布置作业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2、翻译全文;

    3、收集已学过的写景的古代诗文,并欣赏;

    4、做知识卡片;

    5、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个片段。

    十、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在教学中,我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上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另外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在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想像,才会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本真性灵。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十一、板书设计:

    发现小潭闻声取道见形——移步换景

    潭水:清澈透明——侧面描写

    潭中景物小石潭记游鱼:怡然自乐——动静结合溪流:曲折蜿蜒小潭源流形象比喻岸势:犬牙差互

    潭上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借景抒情

    (在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教案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

    第二篇: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

    2、思想贯通: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4、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重点:

    人文文化熏陶,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学习难点: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之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来了,创作愿望和创作激情更加强烈了。由于对人事变迁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司马迁被宫(比贬谪更残酷),撰成《史记》;李白流放夜郎,许多名诗传于后世;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便诞生了'三吏'、'三别';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近体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流传千年;刘禹锡两度被贬,终成一代大家;苏轼乌台诗案,前后《赤壁赋》闪烁熠熠光华;欧阳修多次被贬,《醉翁亭记》等名作如雨后春笋??被贬官,是当事人的不幸,但却是中国文化的大幸,中国的文采华章因此更有了张力。

    今天,我们就复习一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些孤独而又高贵的灵魂,体验他们发自灵魂深处无奈而不屈的声音??

    二、小组探讨

    比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异同。

    提示:1、文体都是“记”2、作者同为贬官,对待被贬的态度有所不同

    3、都有景物描写,作用不同

    三、讲授新课

    (一)复习“记”这一文体。

    1、“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2、学生回忆,梳理所学古代其他文体。

    还学过“说”(《马说》《爱莲说》)、“序”(《送东阳马生序》)、“传”(《五柳先生传》)、“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铭”(《陋室铭》)、“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①“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_______,如《马说》《爱莲说》

    ②《五柳先生传》体裁是“传”,传记是一种用来______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___。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际是作者的自传。③《送东阳马生序》中“序”是一种文体,这是一篇___,是作者为同乡后学马生的_____,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种种艰辛勉励马生学习,文章质朴亲切,极为感人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答案:①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②记载人物生平事迹自传

    ③赠序临别赠言④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二)讲述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与贬官文化

    1、隐士文化(人生准则: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厌倦了世俗中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心境平和,淡泊名利,回归自然本性,或是在优美的大自然中忘记尘世的喧嚣。代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吴均(《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龚自珍(《己亥杂诗》)。

    2、贬官文化(人生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兼济是终生的愿望,独善是无奈的选择。柳宗元支持“永贞革新”,结果是“二王八司马”,一同被贬的还有刘禹锡;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庆历新政”未至一年,被贬邓州;庆历五年,欧阳修为范仲淹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滁州。

    在任时门庭若市,被贬后门前冷落,“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唯一可以对话的是自然,是天地。他们纵情沉醉于山水,只是借山情水意来浇融心中的块垒而已。代表人物: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欧阳修、苏轼??

    3、练习(学生小组讨论,或在相关的参考书上寻觅答案,力求理解)。

    ①《小石潭记》中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②《醉翁亭记》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③《醉翁亭记》中如何理解'太守乐其乐'?

    提示:

    ①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抑郁难平,凄苦是主要的感情基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在尘世中找到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便得到净化和复归,破碎的心灵便得到片刻的抚慰,作者能不感到快乐吗?但这种快乐毕竟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触景伤情,忧伤、悲凉即随之而来。②不同,前为欣赏自然景物的快乐,后为国家富强,百姓富裕后的快乐。

    ③太守虽被贬,然仍励精图治,使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足,太守为此而乐,与民同乐,乐其一也;而仕途失意,有志难伸,纵情山水,暂时排遣抑郁,乐其二也,热闹之中有着难言的寂寥。

    (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学生分析三文中景物描写的写法(新授课之述备矣)。

    2、老师分析三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①《小石潭记》中景物描写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②《岳阳楼记》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但写景本身并不是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人生抱负,并以此规劝、勉励友人。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情景交融,为后文张本,引出议论,阐述作者抱负。③《醉翁亭记》中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景中处处有情,突出了主旨——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3、小组合作练习

    ①大家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一两则加以赏析。

    提示:如《桃花源记》中“桃源之美”,《三峡》中的山美、水美,《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游山西村》《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②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有不少通过写景抒情,来含蓄地表达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力图排解郁闷的心情。找出几篇这样的作品,结合有关背景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疑难字词句的翻译

    出示练习,学生翻译,因以前讲授较细致,老师只做巡回指导。

    1、通假字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⑥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⑦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使动用法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宾语前置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城居者未之知(本站推荐)也。

    4、修辞:(互文)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四、课堂小结

    稻梁发酵以成美酒,少材躬压以成犁辕。范仲淹这些皇宫大臣,在漫长的遭贬过程中受着无理的制约,甚至是无情的摧残,但偏偏成就了另一番学业,那酵成的美酒芳香诱人,那躬成的犁辕带着信念走向春的田野划出美丽的诗文。忘掉仕途的坎坷,抛弃命运的舛错,抚琴吟曲,品酒评诗,也不失为一种极致的风景;更可敬的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了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楷模。

    五、作业:课外文言文阅读两则

    (一)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

    句。

    2.《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

    (二)大龙湫袁枚

    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

    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佚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籍,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仇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3.解释下列加点词

    及前谛视()此其所以异也()

    或远立而濡其首()以为瀑状不过尔尔()

    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大龙湫恰无声响飘散无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

    ②游览大龙湫给作者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

    5.'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这句话中用到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

    用。

    答案1.怃然亟令询之彻宴席厚赒给之2.不仅忧君而且忧民(意思对即可,能运用互文的知识,联系前句加以说明,可加奖励分。)

    3.仔细看??的原因沾湿??的样子4.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5.排比、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大龙湫是瀑非瀑的特点。

    教学反思: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心常戚然,无论隐居还是被贬,其实都是一种无奈,但艰难困苦,玉汝乃成,正是这种无奈,使得他们的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华。而初中所选的课文又多此两类文章,若想读懂这些文章,并能发掘文中深层意蕴,首先要“知人论世”,对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并且不拘一人一时,把零散的知识点连缀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我把给学生人文文化熏陶,讲清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与贬官文化作为本课的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知识之间的互融性,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知识部分“文体复习”和“疑难字词句复习”采取练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牢记,由于本教案不是侧重于基础知识点的复习,所以疑难字句只要学生心中有数就算达到目的了。写作方面主要复习了景物的写法及作用,如果再与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联系起来就更好了,可又不容易找到这种古散文与现代小说的结合点,只好作罢。作业中两个课外文言阅读,一个侧重思想,一个侧重基础知识,都是对本文学习目标的巩固。

    “边讲解边练习”的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牢固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深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至于成效如何,只能是因人而异了。

    第三篇:小石潭记教案23

    小石潭记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小石潭记》是一篇写景优美,意境丰富,情感复杂的古代记游散文。设计这篇教案,我本着重视学生积累,提高学生能力的原则,把朗读作为课堂的主线,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达到背诵、明意、感悟的目的。文言文教学,词语积累仍然是关键的一部分,所以我的设计中有课内、课外三项积累训练,以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加以巩固;能力方面,除了朗读能力,还注重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说大意、谈感受、写体会,希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提高多方面的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背景资料。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3、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

    4、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受语言,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心境。

    2、学会欣赏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

    2、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难点突破:

    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间的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畅谈读后感受(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赏读课文,体会写法;对比朗读,感悟心情。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检查重点字音、词语的掌握。

    2、抽查背诵。

    二、互动探究

    1、讨论美景,体会写法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景物进行赏析,分析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并归纳出其特点。(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引导、点拨)

    共同明确:

    ①水—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写出了清脆的流水声。作者此时也一定是惊喜万分。(重

    音字落在“闻”上,忽然听见水声,读出惊喜之情)。“水尤清冽全石以

    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水尤清冽”点落在

    “尤”字,也正面写出了水——清(板书)

    ②石—奇“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四个“为”字短语形象地写出了石的千奇百怪(语调应注意抑扬顿挫,读出一种欣喜之感)。

    ③树—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络摇缀”这四个字,精确的刻画了树的美(语调应平缓,语速要慢)。

    ④鱼—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怡然”的“俶尔”“翕忽”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鱼的情态——“乐”,也侧面写出了水之清。(读时要注意“乐”是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语调应是“鱼与人嬉戏”的趣味感)。??作者综合运用了先声夺人、比喻、排比、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等手法,为我们勾勒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

    2、体会感情面对小石潭这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作者为什么又感到“悄怆幽邃”这是为什么呢?(板书:乐凄)

    因为这个小石潭四周都是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所以作者感觉到神色凄凉,寒气透骨。

    前面小石潭的美景让作者感到欢悦,现在却又使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欢悦——凄楚这种感情变化?(请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来理解)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因政治原因被贬到永洲,一贬就是十年,政治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山水,但眼前的景色即使再美,也不能真正解除他心中的忧愁,因为他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忧国忧民的伟大的文人,他时刻牵挂着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他怎能有心情来尽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呢?

    (板书:寄情山水)

    三、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写小石潭的石、水、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痛苦的情感。

    (2)方法归纳:游记里各种描写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作,精炼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

    四、指导背诵

    欣赏这么优美的景色,难道你不想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印入你的脑海吗?下面就请你挑选出你最欣赏的文段来背诵,看谁背得快,背得多,计时(检查两三人)

    五、教师总结

    《小石潭记》是一幅寂静清幽的图画,也是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更是一篇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优美篇章。

    六、作业布置

    1、小石潭在当时称不上美景,也算不上胜地,只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潭,经柳宗元妙笔生花,现在已经成为名胜古迹.发挥你的想像力,假如你和朋友一起去游览,将你看到的风光运用本文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描写出来,不少于200字。

    2.观察你上学路上的景色,用移步换景或定点特写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石——奇

    乐水——清寄情山水凄鱼——欢

    第四篇:《小石潭记》教案设计一

    《小石潭记》教案设计一

    一、目标与要求

    1.通晓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3.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教与导设计

    ①学法指导

    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多,但其中不少字和词不大好认,也不大好懂,因此,先要过文字关,理解各个字同、各个句子了含义,做到能够通泽全文。然后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的理解上,思考一下,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忧伤之情,在文中哪些语句中得到体现。同时,还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这种特写镜头与总写景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①重点与难点

    1.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2课文的语言特点。

    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以下特点: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因此,从语言上看,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3.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请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这种情感,从文中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造邃中可以看出。

    但是,文中表现的又不完全是郁郁寡欢的心情,在抑郁忧愁的基调中,仍可见一些乐意,这从鱼儿“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中隐约可知。

    问题与方法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从小山丘向西边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见水的声音,非常悦耳,好像佩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一样,心中高兴而好奇,想看看究意是怎样的一片水,于是砍倒竹子,辟开一条道,这样就发现了隔着竹林的小石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小石潭的全貌是: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部分,有的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四周树长得很茂密,高高低低,随风飘摇;潭水很清,有鱼儿游动。

    3.“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上文哪句话相呼应?

    这句话与上文中的“水尤清洌’相呼应。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作者这样描写潭上景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三、学与练设计

    ①识记与理解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chi2(),为yu2(),为kan1(),为yan2()。

    2)影布石上,yi2然不动。

    (3)chu4()尔远逝,往来xi1()忽。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隔篁()竹(2)参()差()披拂3)水尤清冽()(4)悄怆幽邃()

    3.解释加点的字。

    1)伐竹取道_(2)蒙络摇缀_3)水尤清冽_(4)隶而从者_4.翻译。

    1)全石以为底(2)闻水声,如鸣佩环3)卷石底以出

    ①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加点的字。

    其: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其境过清()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2.翻译下列句子。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凄神寒骨,悄怆幽送。

    3.小石潭的景与作者的情是如何统一的?

    4.“似与游者相乐”写到了“乐”,与后文的“凄神寒骨,悄怆幽违”是否矛盾?为什么?

    拓展与迁移

    丰乐亭记欧阳修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激幽芳而南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送书以其名亭焉。

    1.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写景不多,其中写四时之景的语句是:

    2.从文中找出叙写“与民同乐”的语句。

    3.文中说明人民能够喜获丰收、过上安定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

    第五篇:苏教版小石潭记教案

    十六、小石潭记(柳宗元)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部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2、难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1、导入:中国独特的贬官文化

    被贬官,能做出政绩,心中苦闷,寄情山水,传世名文。

    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3、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事或某物有所感受,然后写文记录下来。常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二.疏通课文:读

    采取1个学生读,大家找生字词——老师读,学生小声跟读——全班大声齐读注意读音:参差(cēncī)寂寥(liáo)摇缀(zhuì)隶(lì)

    三、译

    注意文言现象(用教材1+1)

    四、精读课文。

    (一)请找到作者描写小石潭的顺序。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氛围——离开小潭。

    以作者的行踪(游览的先后顺序)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写,像看一部山水风光片,有极强的动态感。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动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小石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作者选取了潭中的水(清)、石(奇)、树(蔓美)等景物描绘出了小石潭的概貌。

    作者由潭写到水,由水写到石,由石写到树和蔓,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最大的特点是“石”。(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水声、水色、植物的生长姿态)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这是全文写景物最精彩的一段。

    作者首先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又使人感到象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则从另一个角度写水澄澈空明。

    “似与游者同乐”,把鱼儿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句句写鱼亦句句写水,既写了鱼的形态,又衬出潭中水的清冽,一笔两写,互相点缀,写来诗情画意,写出了大自然美景。一扫作者被贬后郁闷沉痛的心情,而对小石潭这一奇趣感到轻松、快慰。(注意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写法)

    ④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分别抓住了哪些东西,写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溪水——曲折、蜿蜒、一动一静

    岸势——参差不齐比喻

    ⑤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这样的景物给作者以什么样的感受?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过清)明确:借景抒情

    ⑥看全文,作者观赏景物时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开头心情是快乐的“心乐之”“与游者相乐”可看出,最后的心情是凄凉忧伤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前面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积郁着愤懑和痛苦。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故而游览小石潭所获得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⑦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最后补叙同游者,作为游记的结束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也可以看作游记的附文。

    五、中心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贬官的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小石潭记的象征意义:小石潭景色清幽秀丽,却被世人遗忘,无人欣赏。这正象征着作者怀才不遇,被贬谪的处境。这也是永州八记的一大风格,即用被遗弃于荒郊野外,不被发现的美好景物象征自身处境,从而表达复杂的感情。

    六、写作特点:

    1、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水——清潭——石鱼——游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移步换景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jK251.COm精选阅读

    游褒禅山记教案(关于教师的工作总结精选)


    第一篇: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备课时间:20xx-10-1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的2、3

    教学难点:目的1、4。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五、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背诵课文

    六、讲练习篇子。

    七、课堂检测

    八、作业做《步步高》

    九、课后总结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

    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题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但是思想感情。游记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六、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美,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利,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七、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3.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4.第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5.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八、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资料库

    一、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最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

    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第三篇:《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虚词“以”“其”的意义用法。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尽吾志”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习时数】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提示:(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基础梳理

    (见学案。梳理学案上的文言基础知识)

    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

    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传:名:归纳;分析以上词类活用,你得出那些规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如1);前面有能愿动词(如11)。

    2、名词作状语:前面有主语,后面有动词(如3)

    3、形容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如10)4、动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前面有“其”。

    多义词:

    1.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2.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

    4.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5.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归纳:请把以上“其”的用法归类,归纳其有哪些用法?

    1、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

    2、第一人称代词“我”。

    3、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如18);语气副词还有其他用法,如推测语气“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表期望语气“一定”,如: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6、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而,连状)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状)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连状)

    (6).火尚足以明也。(连状)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归纳:请把以上“以”的用法归类,归纳有哪些用法?

    1、介词“因为”(1)(11)

    2、连词“因为”(2)3、连词,表目的“来”(4)(6)(5)(10);相当于“而”(3)(8)(9)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

    今义:

    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四)品读课文

    1、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2、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小结: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志”、“力”、“物”,关键是“志”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第四篇: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一般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

    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2、学生就以上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并发言,教师作适当补充与小结。1

    提示:(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五、重点分析,研究探讨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六、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七、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道

    ①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④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c.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d.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e.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f.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词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2.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①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⑤好游者亦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⑥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⑦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⑧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⑨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⑩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②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

    ⑤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⑥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状语后置

    ①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⑥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⑦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出“)

    (3)文言固定句式

    ①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②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第五篇: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山东省寿光中学刘艳君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章。从体裁上说,它是一篇游记,是宋代王安石写作的。宋人在游山玩水之余,常会运用学问思考辨析,因而创作的游记充满了理性的色彩。《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它通过叙述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坚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思路】

    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不仅要重视文言现象的积累,还要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而在此篇文章的处理上,为了更好地兼顾两者,要借助预学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地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标记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现象,同时要标记疑难知识点,能够大体疏通文意。

    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文言词等文言现象的处理,要贯穿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中,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在初中时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吗?(生答:《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能告诉我,在学过的这几篇文章中,你认为游记写了哪些内容吗?(抓住景物特点,精细描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向我们阐发了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究竟向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游褒禅山记》。

    二、点名诵读文章(可以找两名同学),其目的是正音、断句。

    三、走进文本,品味研读。

    (一)齐读第一段(因为第一段较短),读完后,让学生提出疑难文言词,可以先由学生处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纠正或强调重点。

    1、词类活用:舍、名(这一部分要记得板书)

    2、其他重要的文言词:盖

    3、判断句式: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特别注意句子“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翻译。

    内容概括:由褒禅山引出华山洞,介绍华山洞的概况——仆碑。(板书重点内容)

    (二)学生自由诵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疑难文言词,由学生解决,再由教师点拨或补充。

    ①词类活用:侧、穷、明(这一部分要记得板书)

    ②其他重点文言词:咎、极

    2、内容概括: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游华山洞的经过,其中重点写了后洞。其特点是:窈、寒、深。所以进入此洞后,发现愈深、愈难、愈奇。在此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出,可是结果却是“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游玩应该是让人尽兴,可作者却以“悔”来结束此游。于是诸多感慨涌上心头。(以此过渡到第三段)

    (三)齐读第三段。

    读完后,问:作者在最后一句写道:此予之所得也。“得”是什么意思?(得到)这句话是说:(由学生说出)这就是我所得到的。

    这一段第一行有句“往往有得”,这一“得”是什么意思?(收获)

    作者在这一段两次提到有“收获”,那么作者究竟收获了什么呢?(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提示: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首先突出的是“志”的重要性。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至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讥”。

    “志”“力”“物”三者的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然后还要有“物”。其中,“志”是最根本的,但要取得成功,三者缺一不可。

    总之,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板书重点内容)

    (四)对于倒在路旁的石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快速诵读此段,用一句话概括。(治学要“深思而慎取”。)(板书重点内容)

    问题探讨:

    作者由“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互相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若学生答不出或争执不下,教师要做一提示:古之人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借此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两者关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可以由此联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吾志”。)

    (五)文章到此就已经完成了任务,第5、6段是否有些多余?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两部分补叙了同游者的籍贯、姓名、作记的时间,以及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四、课堂小结:

    作者由游山经历看到治学的关键,告诉我们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五、当堂巩固:(以学案为主)

    六、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其他内容。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解决疑难文言词,学会依据语境来推断词义。只有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诵读这一环节;课堂气氛整体而言,比较活跃。

    同时,在本节课的处理过程中,不但重视了重点文言词的处理,同时重视了文章内容的分析,即充分考虑了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文”与“言”的处理。这样课堂容量就比较丰富,当然只依赖于课前学生的充分预习。

    离骚教案【荐】


    第一篇:20xx离骚教案

    《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多媒体出示对联一副,请判断这副挽联是悼念谁的?并说明理由。)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提示:①“招魂”“九歌”都是屈原作品的名字。②屈原作品中多写到“香草”。③“三户地”是“楚地”的别称,项羽曾说“楚虽三户,亡秦必矣”。④“呵壁”“湘流”,屈原曾经被流放到湘水一带。

    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

    (要求学生三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1.字音:

    苗裔(yì)孟陬(zōu)揆(kuí)又重之以修能(chóng)肇(zhào)汨余若将不及兮(yù)搴阰(qiānpí)弃秽(huì)蕙茝(chǎi)昌被(pī)窘步(jiǒng)舆车(yú)踵武(zhǒng)惮(dàn)荃(quán)謇(jiǎn)

    2.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结合以往学过的文言知识解决重点,难点。

    1)古今异义词

    ①惟夫党人之偷乐兮。(偷乐:古:苟且偷安;今:私下里自己乐)

    ②朕皇考曰伯庸。(朕:秦以前泛指“我”或“我的”;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

    ③纫秋兰以为佩。(以为:古为两个词,“以”是介词,“为”是动词,意思是“把??当作/看作”;今为一个词,意思是“认为”。)

    ④春与秋其代序(代序:古为“依次”义;今为“代替序言的文章”)

    ⑤昔三后之纯粹兮(纯粹:古为“品德精美无疵”;今指“不掺杂别的成分”)

    ⑥夫惟捷径以窘步。(捷径:古为“斜出的小路”;今指“近路”)

    2)词类活用

    指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如:

    ①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名词用为动词,意为“命名”;“字”也是名词用为动词,意为“起字”)

    ②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秽”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秽政”。)

    3)掌握重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以”文中多次出现,了解其作为连词、介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乘骐骥以驰骋兮,(连词,相当于“而”,前后为修饰关系)

    ②路幽昧以险隘。(连词,相当于“而”,前后为并列关系)

    ③又重之以修能。(介词)

    “之”作为代词和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又重之以修能。(代词)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其”作为代词和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兮代序。(助词,无意义,凑足音节。)

    4)注意通假字的用法

    ①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②来吾道夫先路。(“道”通“导”)

    ③岂惟纫夫蕙茝?(“惟”通“唯”)④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⑤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僻”)

    5)特殊句式(古今使用不同)

    a.倒装句

    a.介词结构后置

    古代介词结构在动词后作补语,今放在动词后作状语。如:

    ①又重之以修能。②肇锡余以嘉名。③忽奔走以先后兮。

    b.宾语前置句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b.省略句:在古代文中多见,一定能根据上下文文意补充完整,这对理解文意关系甚大。

    ①纫秋兰以为佩。(“以”和“为”之间省略了宾语“秋兰”)

    ②乘骐骥以驰骋兮,(“乘”前省略了主语“君王”)

    ③指九天以为正兮,(“以为”之间省略了宾语“九天”)

    (4)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

    第一节: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第二节: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第三节: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表达了这种观点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

    (5)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二课时

    一、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

    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3)分析特色:

    象征手法的运用

    芳草香木:象征高尚的品德佩带香草:表明屈原追求美好的事物,品格高洁

    美人芳草:比喻贤臣

    对比手法的运用

    尧、舜:“耿介”——桀、纣:“猖披”吾:“恐年岁之不与”——党人:“偷乐”

    灵活的诗歌体式

    “骚体诗”:将“兮”放在单句的末尾,两句一韵。

    三、探究阅读

    (1)《离骚》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明确】《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纯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全诗始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表示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强意志。诗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富有优美的理想,把主人公品格刻画得异常崇高。

    (2)(多媒体课件播放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投江的镜头)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3)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4)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请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课堂小结《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作品表现了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宏大的艺术空间和开阔的画面,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驰骋于仙界。柳宗元惊叹地说:“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比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征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春兰秋菊、飘风云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马迁称其:“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第二篇:离骚教案

    <离骚>讲学稿

    主备教师:高晓霞

    时间:20xx年11月20——22日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锁定重难点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二)自主合作探究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

    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2.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①重要词语苗裔(y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岭上骐骥(qíjì)骏马申椒(jiāo)申地产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惮(dān):害怕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踵(zhǒng):脚后跟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作业:识记字词,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4)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4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3)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5探究阅读(1)

    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2)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3)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请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附《离骚》节选原文和译文

    离骚(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译文

    我是古代帝王颛顼高阳的后代,我的伟大先父名叫熊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

    父亲端量我初降仪表,通过卜卦赐予我美名:给我本名叫做正则,给我表字叫做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又兼备外表的端丽姿容。身披芳香的江离和白芷,编织秋天的兰花当佩缨。

    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

    日月飞驰一刻也不停,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

    为何不趁壮年摈弃污秽,为何不改变原先的法度?快乘上骐骥勇敢地驰骋,让我来为你在前方引路。

    古代三王品德纯洁无瑕,众芳都荟萃于他们周围。花椒丛菌桂树杂糅相间,岂只把蕙草白芷来连缀。

    那尧舜是多么耿直光明,既遵循正道又走对了路。桀与纣是如此猖獗恣肆,只因走邪道而难以行步。

    那些小人只晓偷安享乐,使国家的前途黑暗险隘。岂是我害怕自身遭祸殃,只恐国家败亡犹车毁坏。

    我为君王鞍前马后奔走,想让你追及前王的脚步;楚王你不体察我的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嗔怒。

    我本知忠言会招来祸患,想隐忍不语却难舍难割;遥指九天叫它给我作证,全都是为你君王的缘故。

    当初你与我曾山盟海誓,后来竟然翻悔另有他想;我倒不难与你离别疏远,伤心的是君王反复无常。

    我已滋育了九畹春兰,我又种下了百亩惠草;分垄栽培留夷和揭车,还套植了杜衡和芳芷。

    希冀枝繁叶茂花红叶绿,但愿待成熟时我将收割;

    即便叶萎花谢也不悲伤,只痛心众芳的芜秽变质。

    众人争相钻营贪婪成性,个个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他们对内恕己外责他人,彼此勾心斗角互相嫉妒。

    急奔驰追逐权势财富,这不是我心中之所急;老境慢慢地将要到来,我唯恐美名不能建立。

    清晨我饮木兰花的甘露,傍晚再餐山菊花的花瓣;只要我的情操确实完美,长期饥饿憔悴何须伤感。

    采木兰的根须联结白芷,再贯串薜荔含露的花蕊;举起菌桂嫩枝缝蕙草,把胡绳揉搓得又长又美。

    我真城地效法前贤楷模,并非世俗之人所戴所穿;虽然不合于今人的时尚,

    我只愿依照彭咸的风范。第三课时:讲评《创新教程》练习

    第三篇: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掌握“修姱”、“羁”、“谇”、“怨”、“浩荡”、“溘”、“尤”、“反”、“忳”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过程与方法: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赋与比的写法;

    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媒体设计:

    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导入

    1、简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骚》。(板书课题:《离骚》)

    二、解题

    1、简介屈原:

    (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

    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简介“楚辞”: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1

    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3、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372句,93节,2464字,课文是节选。

    三、新授

    1、放配乐朗读磁带,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对照注释,弄清课文内容。

    3、学生质疑。

    要求:对自己不能理解、小组讨论也不能理解的疑难字、词、句进

    行提问。老师作出回答。

    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姱:修洁而美好。

    羁: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

    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

    “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

    忳:忧闷。

    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陆离:修长的样子。(“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之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2)以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竞周容以为度

    (3)虽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一、指导朗读

    1、注意节拍如:长太息/以掩涕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注意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顾以游目兮——

    讲解:“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3、注意重音

    4、注意感情

    讲解: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

    二、

    三、当堂背诵研讨课文

    1、理解思想内容分析、讨论、概括:§(1-7):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8-13):反省,表现为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2、赏析重点诗句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明确:(幻灯打出)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1、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比兴手法。

    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析“比”)四、分析特色

    (幻灯打出)(1)王逸《楚辞章句》评《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2)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思考:王逸、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在《离骚》这首诗中所运用的比兴手法的?讨论,明确: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茝,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讽、悲秋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2.请学生找出以下语言知识点,教师疏通重要词语(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圆凿。忳郁邑..余侘傺兮通“郁悒”,忧愁苦闷。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2)同类活用

    步.

    余马于兰皋兮使动用法,使??步行高.

    余冠之岌岌兮形——动,加高。长.

    余佩之陆离形——动,加长。固前圣之所厚.

    形——动,推重。哀.

    民生之多艰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鸷鸟之不群.

    兮名——动,合群。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名,淫荡,纵欲之事。屈.心而抑.志兮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四、理解文章

    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

    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能力提升

    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②比喻手法的运用。如:蕙纕、兰茝、峨眉—高尚德行,灵修—怀王,众女—小人,绳墨—准则,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时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译文: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第四篇:《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目标:

    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知识目标:

    1、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

    2、掌握“修姱”、“羁”、“谇”、“怨”、“浩荡”、“溘”、“尤”、“反”、“忳”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三、能力目标:

    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赋与比的写法;

    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

    的名篇《离骚》。(板书课题:《离骚》)

    二、屈原与楚辞

    1、简介屈原:

    (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

    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

    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简介“楚辞”: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

    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

    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

    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新授

    1、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

    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

    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

    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

    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

    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

    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

    的影响。全诗372句,93节,2464字,课文是节选。

    2、课文朗读,扫除文字障碍。

    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姱:修洁而美好。

    羁: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

    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

    忳:忧闷。

    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陆离:修长的样子。(“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四、作业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

    1、注意节拍如:长太息/以掩涕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注意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顾以游目兮——

    讲解:“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3、注意重音

    4、注意感情

    讲解: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

    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

    “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

    二、整体把握

    1、(1-7):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2、(8-13):反省,表现为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

    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三、课文赏析

    1、第1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

    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d.“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

    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

    志。

    2、第2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

    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

    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

    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

    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

    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

    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第3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

    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

    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

    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

    《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

    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4、第13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四、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

    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

    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

    五、文章特色

    1、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比兴手法。

    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析“比”)

    (1)王逸《楚辞章句》评《离骚》: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2)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

    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在《离骚》这首诗中所运用的比兴手法的?讨论,明确: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茝,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讽、悲秋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5、“移情”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五、布置作业

    1、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你最喜欢《离骚》中哪两句诗,哪句或哪几句诗引起了你的共鸣,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点即可。

    3、课外阅读《语文读本》《屈原诗两首》(《涉江》、《国殇》)。

    第五篇:高二语文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

    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胗(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

    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习。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习,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党人只图享乐,结果祸国殃民,既表示对党人的痛恨又替君王国家担忧,告诉楚往要远小人,任用真正的贤才,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

    10、自己忠而被谤的遭遇。

    踵:脚后跟,武:足迹,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评析)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却受到众女的嫉妒谗毁,终于被抛弃。

    11、患而不舍为灵修。

    謇謇:忠贞的样子,正:证,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明知尽忠的为患,但不忍舍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

    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12、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总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嫉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动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课时

    一、艺术欣赏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

    1、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关于军事的

    3、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4、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小石潭记教案【荐】】相关推荐
    小学新学期语文老师课堂减负计划 【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依旧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在平时教学时还需要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可以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比较好呢?下面是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新学期语文老师课堂减负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英语教师工作计划3篇优秀文章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本文是初二英语教师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初二英语教师工作计划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