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通用9篇
  •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3-04-23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通用9篇。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通用9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1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多媒体课作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韵文,结合句子认识姓氏,并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认识姓氏。

    教学准备:

    了解周围人的姓氏。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 张 胡 吴 徐 许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2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略)

    二、学习课文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课文《插秧》。(学生在小组内互助读课文,认生字。)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订正读音,老师随机利用卡片指导学生巩固认读生字。)

    师:读得不错,评的也很好。你们能很快背诵吗生:(异口同声)能!(学生读课文,练习背诵。)

    [评析: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找一两名学生读书,然后大家共同评价,指出易错的读音,集中指导巩固。为学生的读书实践扫除了障碍,再让学生自由读书背诵,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师:谁想背给大家听(生背课文。有的学生背错了顺序。)

    师:这篇课文很简短,可是很容易背错了,怎样才能背不错呢读一读,想一想,看哪个小组能想出好办法。(学生读课文,讨论、交流、汇报。)

    生: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顺序正好反着。白云是在蓝天上的,绿树是长在青山上的。

    为了不背错顺序,我看了看,蓝天在白云上面,白云在青山上面,青山比绿树高,是从高到低的顺序,下一段是从低到高的顺序,这样就背不错了。

    师:你们总结的真好,一边想一边再背一背。

    师:背熟了吗下面咱们来看一段电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背一边想,你就能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了。(学生背诵想象。)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节目(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象。)

    生:我想到了:一天,我来到了南方,看到了很多水田,水田平静得像一面大镜子,蓝天、白云、大山和绿树都照在水田里。农民在插秧,把秧苗插在了蓝天上,白云上,大山上,绿树上。我觉得很好玩,也去插秧,把秧苗插在了蓝天上,白云上,大山上,绿树上,还插到了我的笑脸上。

    生:

    [评析: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通过自读、互助读、练习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诗情画意和文字的优美,对课文形成初步的领悟和整体感知。在学生背诵出现困难时,结合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学自悟,自主发现诗歌的描写顺序,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然后利用看电视激发起学生读书想象的兴趣,使课文中的生动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习课文的独特体验也会由此而生。]

    师:水田是镜子,他还能映照出什么在小组内照课文的样子,编一编,写一写。(学生讨论交流,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小组汇报。)

    生:水田是镜子,映照着太阳,映照着飞机,映照着小鸟,映照着楼房,映照着亭台。农民在插秧,插在太阳上,插在飞机上,插在小鸟的翅膀上,插在楼房上,插在亭台上。

    生:水田是镜子,映照着森林,映照着鲜花,映照着小草,映照着飞舞的蜜蜂和蝴蝶。小松鼠在插秧,插在森林上,插在鲜花上,插在小草上,插在飞舞的蜜蜂和蝴蝶上,插在自己的小房子上。

    生:

    师:(出示未插秧的水田图和插了秧的水田图)同学们,观察图画,想想,水田像镜子,还像什么

    生:水田像一块花玻璃,农民像在花玻璃上插秧。水田像我们的学习园地。水田像一幅画,上面画着蓝天白云飞翔的小鸟,还画着高山绿树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水田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农民在插秧就像在编织大地毯。水田还像熊猫的大肚皮。[评析:教师改变以往教学中常见的串讲方式,抓住一个点水田像镜子,带动了整篇课文的学习。教师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余地,营造了思考问题的情景气氛,让学生大胆的想、大胆的说。由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富有创意的语句就随口而出了。]

    三、拓展延伸

    师:南方的水田很美丽,我们北方的田野也很美丽。想想,我们的田野像什么农民在田野里种什么

    生:春天来了,我们的田野像五颜六色的大海。冬天我们的田野像黄地毯,春天来了,冰融化了,大地变得软软的,踩上去像蹦蹦床。

    小草出来了,小花开放了,田野像一床花被子。我们在上面踢足球、打滚,玩累了,晒着太阳睡一觉,可真舒服。农民在田野里种棉花,种玉米,过一段时间,棉花、玉米出来了,像是在黄地毯上绣上了绿色的小花。

    师:南方的田野很美,作者给它配上了插图,我们北方的田野也很美,放学后请同学们,再观察观察,也把咱们美丽的田野画一画、写一写好吗

    [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树立生活就是语文的思想观念。]

    四、总结评价(略)

    总评:本节课体现了教师、学生互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动口、动眼、动手、动脑,把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将以视听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沉闷一扫而光。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适度的兴奋中真切的感受优美诗文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提高语文素养。教师非常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达机会。学生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创新的思维火花才会迸发,再创造的激情和灵感才会闪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3

    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个内容是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后,通过学生操作,初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进而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一些转换与联系。作为“空间与图形”板块的一节重要内容,它对后续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铺垫。本节课我将根据拼组图形的奇妙变化将课题定为《奇妙的图形》。

    如果说一年级上册只是要求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并初步识别,那么这个学期就需要在此基础上从本质来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能够想出一些办法来判断,如折一折、量一量等,继而能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发挥想象,拼组出一些图形。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重点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除此之外,我是学生能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奇妙关系,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大量地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孩子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识别几种图形了,但是各种图形具体本质的特点孩子尚未掌握。所以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边的特点,而难点是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区分与判断,这是有理论上升到应用的过程。我将会组织孩子在拼组中发现奇妙转化进而验证区分来进行难点突破。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活动有 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言语和时间活动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节课又是操作性很强的课,需要要借助具体的学具操作来学习,所以我选择了实验研究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习得新知。为此我要做的准备还真不少,主要是各种图形的折纸和拼片,以及做风车的相关材料。二常用的课件在本节课中有在总结和演示时起辅助作用。

    所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三大环节,充分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体验图形的奇妙转化。首先我将用风车激起学生的兴趣,从猜测风车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来引入四种平面图形,是学生一开始就在一种好奇和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拆开风车寻到答案后顺利进入第一环节:折一折。当然折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折中看,折中说,进而明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在这一关键环节中,我也设计了几个层次。在探索长方形的边的特点时,先引导观察,明白对边概念,再示范折纸,提供方法,到提示总结让学生体验“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发现过程。而在探索正方形边的特征时,我将逐步放手先让学生自己猜测,集中想办法验证到验证得到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发现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时,他们自信心和成就感都会开始膨胀。而这种操作中得带的知识印象又特别深刻。带着这种深刻印象与成就感,我们跟着小精灵从此那个来到了图形城堡接受挑战,悄然进入第二环节:拼一拼。先用2个长方形拼组,发现长方形竟然可以拼出正方形!此时教师可以是适当反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正方形?来引导孩子会顾刚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他们还想到了量一量的办法,真棒!那么4个小正方形又能拼出什么图形呢?他们也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明白:拼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最后是很开放是一个环节:请你用任意几个三角形拼组图形,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创作,感受图形的奇妙,此时,你一定会发现原来孩子们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他们一定能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这是一个相对开放和活跃的环节,很考验老师的组织教学。我会从各方面进行调节,特别是教师语言。第一环节我会较多的采用引导提示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新知,那么在这个环节我更多的采用指示性的语言和赞赏的语气来调控课堂,让他们大胆拼,仔细看,认真听。

    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想要让他们停下来只有找到更吸引他们的东西。我用变魔术(将远行变成正方形)抓紧了学生的注意力。想变成小小魔术师的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圆变成正方形的过程,个个都很兴奋,当然在此过程中细节一定要注意讲清,如:对折、找点、画线,都是决定“魔术”成败的关键。

    “圆片可以变成正方形,而正方形的纸片还可以变成风车!”学生被这个风车吸引住,来到了第三环节“做一做”。对学生来说做成一架风车很重要,但是我的重点却不是做风车,而是给孩子提供清晰的指导和适当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做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奇妙变化,做风车之前,从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而正方形又折成了4个三角形,风车转起来时有出现了圆形。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感受到了奇妙的变化!

    当学生拿着做好的风车,快乐地迎风奔跑时,风车转起来了,学生一定感受到了图形带来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板书课题:1.柳树了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

    (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

    (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学生自由说)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

    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及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

    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

    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

    ⑥成果展示。

    (四)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写好“说、话”两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背诵课文。

    2.写好“朋、友、春、高”四个汉字。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儿童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题目就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和纯真的儿童情趣,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全诗有鲜明的形象性,赋予了春雷春风春雨等生命,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孩子们都很喜欢散发出诗意的《柳树醒了》,课文的插图及课件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春天跳动的生命!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5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了如下设计: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突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地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情境教学贯穿全课始终。

    本节课的教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本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联了起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地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星星图片或其他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三个同学在开心地折小星星,佳佳折了5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7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1)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出示问题:怎么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创设与教材相同的学习情境,不仅复习了连加的实际问题,巩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加深了对连加算理的运用,还自然地引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形成对比,为学习同数连加作铺垫。

    ⊙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77页例4,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数连加问题。

    (1)师:过了几天后,他们三人又在一起折小星星了。

    课件出示情境图: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6个。

    ①你知道了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生1: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也折了6个。

    生2:3个人都折了6个,3个人折的一样多。

    师小结:有3个人,每个人折了6个小星星。

    ②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③怎么列式计算?

    预设

    生1:6+6=12(个) 12+6=18(个)

    生2:6+6+6=18(个)

    师:第一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相同,那么第二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这3个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上把它们圈起来。

    (2)结合图示完成表格。

    ①出示1个圈,提问:这个圈表示什么?(表示1个6)

    ②出示2个圈,提问:这2个圈表示什么?(表示2个6,2个6就是12)

    ③出示3个圈,提问:这3个圈表示什么?(表示3个6,3个6就是18)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④读表格。

    师:表格中的6,12,18分别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对话。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部首,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理解青蛙妈妈说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你认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自由读。

    2、小组讨论: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汇报: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分析生字,理解词语,口头组词。

    四、导书写:师范写,生描写、仿写。

    五、作业:每个生字写一行。

    教学后记:学生能很快地认识这些生字,并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青蛙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本领?

    二、读课文

    1、范读第1小节,问:小青蛙会想些什么?

    2、看动画,边看边想:小青蛙跳到什么地方问谁去了?

    (1)出示对话,指名读,评议。

    (2)分角色朗读,想想怎么读好它们的对话?

    3、自读课文34小节。

    想:小青蛙又去问谁了?别人又是怎样说的确良?

    4、看动画片,反馈交流:互相练读,指名读,评议,再读,分角色朗读。

    5、小青蛙还会问谁?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自读第五小节)

    6、指名读妈妈与小青蛙的对话。

    问:你明白妈妈的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齐读课文。问:如果你是小青蛙,你现在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了吗?

    四、课后拓展:

    1、分角色表演课文。

    2、你认为你做什么事最快乐?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7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松鼠的聪明之处。

    【教学难点】

    理解小松鼠为什么要吃一个埋一个。

    【抓一点,析深刻,论透彻】

    我们认为《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应抓住小松鼠的聪明进行教学。为了突破这一点,应重点分析小松鼠为什么要吃一个,埋一个?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小松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小松鼠有松果吃;是为了让家园更美丽。并让学生想像其他的小动物看了会怎么做,经过小动物的努力,将来的家园会怎样。经过这样的教学,我们相信一定会突破这一关键点。

    【教学建议】

    1、识字写字:

    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编儿歌、做动作、小组合作等。

    2、朗读感悟:

    本课是一篇活泼有趣的童话,应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让学生在听和读中感悟。

    3、实践活动:

    画未来绘画展:

    让学生想像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并把它画下来。

    可以画小松鼠住的这片松树林的未来,也可以画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未来。

    【教学设计】

    一、猜谜揭题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出示课件)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⑵ 想像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会说些什么?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⑴ 出示描写小松鼠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讨论:

    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指导朗读:

    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理解小松鼠的好主意,讨论:

    好主意好在哪里。

    ⑵ 朗读体会。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⑴ 感情朗读,体会美好的结果。

    ⑵ 讨论:

    小松鼠以后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5、扩展活动:

    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四、巩固积累

    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或段朗读,看谁能记住自己读的句或段。

    五、朗读并复述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生复述童话。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8

    一、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三种现象:

    1.小学生上课时,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准随便动,要站稳,要记住自己的位置不要讲话等等,而学生总是熙熙攘攘,仿佛充耳不闻。

    2.小学生上课时,教师好不容易让前边的学生站好了,可后边的又乱了,左边的站好了右边的又乱了,排队时又叽叽喳喳地吵,给人的感觉非常混乱。

    3.小学生上课时,星期一排好的队伍到星期二上课时就忘记了,不知道自己站在哪个位置,教师只好让他们重新排队,在队列队形教学上花费很多时间。

    二、学习队列队形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小学生上课,首先要学会站队,通过队列队形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可以让学生形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和良好作风;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队列队形练习,能正确、准确指挥学生迅速集合,能合理的组织学生活动,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3.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课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使学生逐渐养成动作正确,反应迅速,整齐一致,服从集体,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我们跟应该教学生做好队列队形。

    三、队列队形的教法

    学习队列队形,我们应该先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但都是极短的时间,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他们不喜欢枯燥、乏味的事,没有兴趣的事,他们都不喜欢去做,做也是一会儿劲头。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看看军人的站姿和坐姿,还有他们的队列队形,这样会让学生喜欢学习。

    1.用游戏来引导学生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和同学做一些有趣的事,这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就更应该利用游戏来引导学生做活动,组织学生来做游戏,并上好课,上好队列队形。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不仅能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快乐。利用不同的游戏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这样才能克服学生学习队列队形的枯燥和乏味,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有了兴趣,以后的学习才能顺利进行。

    2.用数字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数字,对于数字,他们才开始学习,不是很了解,我们利用他们学习的1―10的数字引导,学生会很高兴的说出这些数字,并掌握这些数字。比如:我们在集合站队时,会让学生从一数到十来集合队伍,然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完成集合的任务,同学们个个都精神饱满,站姿准确。

    3.用数字游戏来让学生加深记忆

    一年级的学生,记不住自己所站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来让学生记住自己的位置,学生从1―10依次按身高的高矮来站队,让学生记住自己是几号,这样会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自己所在位置,使得学生站好队。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们在学习中利用了比赛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积极的站好队,并记住自己的位置。

    4.用语言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刚刚入学的学生虽然对一些事很感兴趣,但是时间长了会失去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年级的学生不能向军人一样高标准的去学习,只能是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都要鼓励,使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并喜欢上体育课,这样还能让学生很好的学会队列队形。高标准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地学习。因此,用语言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做好队列队形的练习。

    5.和学生交流

    队列队形的练习,也要和学生进行交流,问问学生对学习队列队形有什么好的办法,比如,唱歌、听录音机。和学生进行交流会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会很高兴的跟老师在一起交谈。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很高兴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

    总之,队列队形对学生来说,具有提高学生的纪律性,自觉性,自制力,坚韧性,因此,我们就更应该把队列队形给学生教好,让所有学生参与运动,学好队列队形,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质。

    走好每一步,可以至千里。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从小学会队列队形,才能使我们能很好的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走好每一步。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有着广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探索,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所熟悉的“六一”儿童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包含着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同时还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3、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因此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基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与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4、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结合农远资源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说学情分析

    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班孩子们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风格——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敏捷。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习题,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我班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规律,领悟规律的内涵,将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图文结合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环节: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以“动作接龙”的游戏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引入,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增强了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寻找规律

    1、看图找规律

    创设情境:“六一”到了,学校组织联欢会,这是同学们布置的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然后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图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设计意图:借助农远资源我利用主题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六一”联欢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在农远资源的辅助下,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学生找到图中有规律的事物之后,再去完成例1,轻而易举。(课件出示例1)

    最后师生共同小结:这些图形、物体和小朋友都是两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逐步发展其动手、观察及推理能力,初步感知规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规律的高潮。】

    2、摆图找规律

    这个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活动来探索规律,创造规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学习例2做准备的,我并没有先出示例2,而是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借助给定的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一摆,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学生们大胆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进行相互间交流,创造性的摆出多种方法,在操作和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操作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组是怎么摆的,按照什么规律,紧接着完成例2学习,水到渠成。(课件出示例2)

    3、涂色找规律

    请学生合作探究:根据从中发现的规律继续涂下去,看哪个小组涂得又快,又准,又好?涂完后,派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是按照什么规律涂色的。(课件出示例3)

    【设计意图:我从学生的爱好—画画入手,为学生

    创设了他们喜爱的涂色比赛情境,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在活动中又一次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4、师生互动找规律

    这个环节我利用掌声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掌声来找规律,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寻找身边规律的欲望,为后面生活中找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1、生活中找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找出身边的规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造规律

    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创造出美丽的图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用涂色活动来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大胆创作中加深了对规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3、欣赏作品

    将学生有特色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学生们边欣赏边评价,并说说作品是按照什么规律创作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互间欣赏作品,开阔了视野。在欣赏和评价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取长补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

    (四)尝试练习,应用规律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为了巩固新知,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此环节,我设计了三种类型的练习题。(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习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富有情趣,富有挑战性,此环节,我设计了不同梯度的练习题,循序渐进,在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驱使下,学生们积极思考,参与创作,增强了应有创新意识。】

    (五)课堂小结,欣赏和畅谈规律

    1、欣赏有规律的图片。(播放课件)

    只要我们留心地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比如斑马身上有规律的条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保护自己;马路上的斑马线,提醒我们过马路的时候注意安全;还有春天生机勃勃,夏日晴空万里,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大雪纷飞,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四季有规律的变换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有了农远资源库提供的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感受规律美,学会欣赏规律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课堂小结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一起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然后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精彩。希望同学们能够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孩子!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整个黑板主要用于展示学生涂画规律和动手创造规律的作品。这样安排既便于学生观察,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例1例3

    红黄一组,重复出现。绿黄一组,重复出现。

    绿紫一组,重复出现。蓝黄红一组,重复出现。

    紫红一组,重复出现。

    女男一组,重复出现。

    例2

    正方体、圆柱体一组,重复出现。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一组,重复出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通用9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