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米厘米课件精选九篇
  • 米厘米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23

    米厘米课件精选九篇。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是教学反思与改进的基础。如果您想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可以读一本“米厘米课件”,相信这篇文章会给您带来新的认识!

    米厘米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认识,认识厘米。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 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直尺、布尺、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用童话故事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问题

    1、 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师:在桌上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把它举起来,用桌上的工具在四人小组里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2、 学生汇报。

    3、 师:那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为什么会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为什么?

    那如果我们要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答案,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大声告诉老师。

    4、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尺。在你们抽屉里都有一把直尺,拿出来看一看,你们在直尺上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5、 根据学生的发现出示课件。自由的读一读数字。在尺子上最左端的数字是几?0我们以前学过,那你们现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吗?总结:在尺子上0对准的这条刻度线叫做起点,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厘米》。板书,在尺子上你还发现了什么?CM表示什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还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刚才有同学发现尺子上有厘米的标志CM,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数字、CM、长短不同的线)

    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

    1、出示课件,蚂蚁们为了使小桥变得更漂亮,他们给小桥涂上了五彩的颜色,大家猜猜看,绿色这一段可能是多长?到底是多长呢?咱们听听小精灵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这段有多长?那你们能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吗?行不行?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那同学们在仔细看看,在尺子上还有哪段是一厘米长的呢?出示课件让学生指出。

    指着课件提问: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啊?原来啊,尺子上的每一个大格啊就是一厘米。每一个小格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2、 找一找

    (1)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厘米有多长,那在我们身边或者在我们身上有哪些物体是大约一厘米长呢?找找看。也可以比一比,都行。那大家比一比,你哪根指拇的宽度最接近一厘米呢?那你们是这样比的吗?出示课件。那大家再观察一下,还有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一厘米长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比画一下,一厘米大约是多长啊?比画一下。大家互相看一下。大家记住了吗?

    (2)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有多长啊?

    (3)好了,同学们,刚才咱们认识了一厘米,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有多长呢?

    (4)出示课件,提问:这一段长几厘米?2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呢?(出示4厘米的长度),那你们能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6厘米的长度吗?找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找的?那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比画一下,6厘米是多长呢?

    (5)举起桌子上的兰色纸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根蓝纸条大约有几厘米那么长呢?注意,先估计一下,现在不动尺子。究竟是几厘米那么长呢?大家用尺子验证一下。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量的?请一名量得最快的学生介绍经验。大家说他量的好不好?那好在哪儿呢?大家既然都认可他量的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掌声鼓励鼓励他?

    (6)那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呢?请翻开课本,看完之后,把小纸条的长度填在括号里,你们都会量了吗?那咱们赶快帮小蚂蚁量出扶手的长度怎么样?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好呢,同学们大声告诉小蚂蚁,扶手到底有几厘米?

    (7)蚂蚁们知道了扶手的长度,一定能很快的做出一个新扶手来,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咱们出发吧。出示课件

    三、巩固

    1、出示课件,学生判断,对的举对牌,错的举错牌。(看仔细了,请评委亮牌。,请人说为什么正确)

    2、刚才蚂蚁王国的测量比赛结束了,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举行一个测量比赛呀?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还学会了用厘米量。(板书)同学们的表现啊都非常出色,那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一个忙,行不行啊?钱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啊,想知道手腕有多长。那我这样量可以吗?这样量呢?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啊?刚才同学们都大胆的展开了想象,正是有了这种想象啊,人们不仅发明了直尺,还发明了各种卷尺,那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那今天下去后,请同学们量出自己的一柞和一步有多长,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0刻度线:起点

    米厘米课件(篇2)

    1.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2. 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只桃子。

    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

    (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

    (3)请学生们观察:通过刚才的分圆片,几种不同的分法的情况下,左边每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吗?右边呢?

    2.试一试。

    (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情况,并演示。

    (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平均分了呢?

    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

    3.教学例2。

    (1)出示幻灯。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

    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

    (1) 教师演示:

    (3)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样分的?

    请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

    4。试一试。

    (1)教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

    (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

    (3)学生填书。

    (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的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1。完成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再填一填。提问:这些饼干我们是怎样去分的?

    (2)生独立完成第2幅图。

    (3)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     )份,12里面有(     )个2。

    (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分成了(     )份,12里面有(     )个6。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看图,了解意。

    (2)请学生用小棒,或直接在图上圈圈,画画的方法来分一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

    1,使学生进行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知道每份是多少。

    1。教学课本第32页例题。

    提问:树上结了几只桃子?要分给几只小猴子?要怎样去分?要求什么?

    “平均分给2只小猴”是什么意思?

    (2)教师示范分法,每只小猴1个。

    提问“现在2只小猴手中桃子的个数是不是一样?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3)请学生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按老师分桃子的方法,先试着分一分。

    (4)引导学生们看书例3的桃子图。

    请学生说说分桃的过程。

    (5)小结:当我们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去分,直到分完,最后分完,最后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的个数同样多。

    2。教学课本第32页“试一试”。

    (1)出示第(1)题。

    C。学生动手分一分。

    D。指名说说分的过程,填写括号。

    (2)出示第(2)题。

    A学生读题。

    B。指名板演,学生分小棒,边分边说分的过程。

    C。分完后看图,说一说:把几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每堆几根;也就是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3)出示第(3)题。

    A。学生读题。

    B。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图意。

    (4)小结: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要按堆数一根一根地分,分的结果是每堆几根,表示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1。完成课本第33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要怎样分这堆胡萝卜?要分给几只小白免也就是要把它们分成几份?

    (2)请学生用学具代替分一分,或用连线的方法连一连,圈一圈。

    (3)填写括号。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小结。

    当我们要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去分,直到分得每份个数同样多。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动手分一分,讨论,交流分的方法。

    今天学习了另一种分法,也就是要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最终分得发结果还是每份同样多。分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分,结果才与每份的个数相同。

    1。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一。复习引入。

    1。指名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10根小棒,每2根分成1份,分成了几份?

    1。教学课本第34页例题。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挂图。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所提的问题。

    (2)自主探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思考方法。

    (3)全班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分法和想法。

    2。小结。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2~6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共同核对。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4。“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先想一想合起来是多少本,再想一想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完成填空。

    5。“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是怎样分的,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1、使学生进一步融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用除法计算,对除法的实际含义有所体会。

    2、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及除号的讲法、写法。

    1、什么是“平均分”

    2、揭示课题。

    当我们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最终每份还是同样多,因此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将在“平均分”的基础 ,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1、教学课本第36页例题。

    (1)出示挂图。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辆车只有坐几个小朋友?

    (2)出示题目,请学生们读题。

    (3)给予时间,请学生们思考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借助手边的学具来分一分。

    根据这个题意,这题应怎样来解答?

    2、介绍除法。

    说明:像刚才这样,把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看看要坐几辆车,实际上就是把6个小朋友每2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这时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

    3、介绍算式的写法和讲法。说明:这种分法的结果是每辆车的人数一样,也就是平均分,因此可以列成一道除法算式。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除法算式。算式中“÷”叫除号。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说明:有3个2人是6人,就说明要坐3辆车,因此这里的算式也就表示6里面有3个2。

    请学生们说说算式的含义。

    5、小结。

    通过这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6、教学课本第36页“试一试”。

    (1)出示小熊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在算式中12表示什么意思?3呢?12÷3表示什么意思?

    1、读一读下面的算式:

    28÷4=7    9÷1= 9            8÷ 2= 4

    1、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你还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请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和今天学到的知识,摆出一幅图,请学生们互相看图,并列出一道除法算式。

    1、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并结合情境,从中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知道除法版式式各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们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一分。

    2、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    )根。

    求每份几根,就是把8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     )。

    1、教学课本第37页例题。

    (1)情境引入。

    有3个小朋友数学学得非常好,而且还在最近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准备了6枝铅笔,如果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多少枝?

    (2)请学生装们用小棒分一分。

    (3)提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4)通过刚才分小棒,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 ÷ 3= 2

    说明:这道算式结合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指名学生说说算式含义。

    2、教学除法算式里各部分名称。

    边讲边把“被除数”“除数”“商”写在算式相应的数下。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3、小结。

    通过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1、完成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可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

    (1)学生们动手操作,指名板演。

    (2)学生填写算式,每填一个算式都说说算式的含义。

    (3)比较:这两题分别要求我们怎么分的?得出的两道算式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在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小结:每几个一份,求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都用什么方法计算?想一想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哪两种意思?

    3、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结合今天的学习,说说题中各个算式的含义。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9~41页“练习四”第1~10题。

    1、“练习四”第1题。

    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进行操作和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得数,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3、“练习四”第3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后再列算式。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4、“练习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

    5、“练习四”第5题。

    可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完成填空。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如果部分学生列式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用学具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6、“练习四”第6题。

    要求学生根据抽象的数学语言写出除法算式。由于学生还不会计算除法,所以这里给出结果。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集体订正。

    7、“练习四”第7题。

    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空。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再组织讨论、体会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8、“练习四”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9、“练习四”第9题。

    这题是应用乘、除法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说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情境图说出计算结果。

    10、“练习四”第10题。

    这里提供了三组索材,要引导学生先仔细看懂图意,再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几组信息,分别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并结合图意说说这些算式的实际意义。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薄,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米厘米课件(篇3)

    1. 初步认识四边形 五边形式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 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提高观察能力 比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时,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 实践出真知交流工作经验通过观察员动口若悬河动手工劳动动脑,在愉悦的心情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4.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项目交流意识。

    教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形纸和一个正方形纸片。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张纸片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其他的平面图形。

    1 认识到四边形。

    出示课本第26页地砖图。

    教师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块长方形地砖和一块正方形地砖。

    (1) 摸一摸,数一数。

    (3) 深入拓展。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6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 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合理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四边形不仅仅有长方形 正方形,还有其他形状的平面图形。

    3. 认识到五边形六边形。

    (1) 看一看。数一数。

    让学生对着图形先数一数,再根据图中的问题互相说一说。

    (2)讨论 交流。

    针对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在上面的图形中:

    左上方的两个图形 各有五条边,都是五边形,右下方的两个图形各有6条边,都是六边形。

    (3)深入拓展。

    师:想一想,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怎样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片刻,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

    出示一个七边形和八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并进一步体会上面的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想一想”第2~6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棒按题意要求搭一搭,然后引导学生回答题目中所提的问题。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体会五边形有五条边,六边形有六条边。

    2.“想想做做”第3题。

    本题是在认识图形特征的同时,填下面的表时,可提醒学生认真点数,有能重复和遗漏。

    3.“想想做做”第4题。

    本题体现了图形的变换,有利于学生认识多边形,练习时,可以先由师折,学生看,说出折出的是几边形。再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着样子自己动手折一折,填一填。

    4.“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本题中每个图形可以从不同的点开始分割,但结果都一样。

    5.“想想做做”第6题民。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本题是开放性的问题,全班交流时,老师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剪的,且让学生演示剪的过程。

    1.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出平面图形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3. 通过“玩乐”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有趣。

    师: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七巧板”进行一次有趣的活动。

    1. 深入认识七巧板。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七巧板,认真观察。

    师:在七巧板里,有几种不同的图形?每一种图形有几个?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的结构。

    2. 拼组图形。

    (1) 用两块拼。

    A. 让学生拿出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B. 展示,交流拼法。

    (2) 用三块拼。

    A. 让学生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已认识的图形。

    B. 展示,交流拼法。

    (3) 用四块,五块或六块拼。

    A. 让学生拿出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拼出自己认识的图形。

    B. 展示,交流拼法。

    (4) 用七巧板。

    A让学生用七巧板的七块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让学生对自己他人在课堂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教师建议:用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图形,全班同学一起开个展览会。

    米厘米课件(篇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知识相贯通,会数线段。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线段,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线段。

    4、培养学生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线段的产生,体会线段与直线的关系,理解线段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1、小朋友,你们喜欢念儿歌吗?谁愿意念给大家听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喜欢吗?一起大声念念看。

    2、仔细观察儿歌里的两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桌子上的毛线是什么样子的?能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操作)

    3、师:把线拉直,这两手间的一段在数学上还有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8、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今天学到了什么?线段有哪些特点?

    1、通过操作活动,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懂得了线段有长有短之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刻度尺”。

    1、学习量物体的长度。

    (1)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51页例题“量一量”的教学情境图。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说一说( )里应填什么数,然后教师强调:

    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这个物体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线”。

    B、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哪一条刻度线,如铅笔刀的另一端对准刻度线“7”,所以,这只铅笔刀长是7厘米,图中的线段是5厘米。

    (2)演示,直观感知。

    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详细了解测量铅笔刀的长和线段的长的过程。

    (3)操作、亲自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和长度。

    2、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51页例题的“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

    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4’的地方。

    (2)演示,直观感知。

    为了学生看更清楚,教师可演示。

    师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3)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画完后与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1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3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题中测量方法的正误,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出:今后遇到量线段或物体的边的长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时,就可以用“大约”来表明长度。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1)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说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B、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这么长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找一找。

    让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1~5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核对。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做题时,可利用已有的各种表象作为参照来估计,估计的长度与实际长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学生的估计。

    6、“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对方所画的线段的长。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量比较短、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太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1、认识长度单位“米”。

    (2)请学生将一米长的绳子去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A、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C、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D、学生齐读两遍。

    2、教学课本第53页“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

    (2)请学生用米尺去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

    (4)出示“试一试”第2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A、先请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是多少米。

    B、再请学生量一量,检查自己所估计的是否正确。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请学生张开双臂,比划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填写。

    (2)集体订正,对于有错的题目与实际事物相联系说明。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分小组分别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口答,并说明原因,

    (2)提问:如果这辆车高5米,能通过吗?为什么?如果一座桥高3米,而一艘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为什么?

    今天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双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到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请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在课前准备的一种尺。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用学生尺量一量长方形纸,并填在书上。

    (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小结。

    2、将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

    学生量后,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拃有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来量?如果要量一步、一庹呢?

    2、学生们分组合作测量,汇报测量方法的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量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4、组织学生估测一下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先请学生一拃一拃地量,再说出估测的结果。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吗?

    按方案到球场上去实地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评选出最佳测量方案。

    3、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就量出球架的高?

    4、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的哪些线段的长度?

    学生测量后说说所选用的工具、所测量的长度。

    米厘米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 通过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重点与难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啊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一 。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书上第36页的例题。

    讲述:小朋友,星期天你们假日小队经常活动吗?今天小明的假日小队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①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6÷2=3)

    ②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③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36页的“试一试”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 、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教学第37页的例题。

    (1) 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板书:6枝铅笔 3人 每人枝]

    讲述: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6÷3=2)

    读除法算式,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3、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做第38页的“想想,做做”第1、2、3、4题。

    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填写出来的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结合这道题,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说说这道除法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内填什么数,这个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分的平均分的活动,并抽象出除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除号,指导读法、写法。

    练习从“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实际意义。

    米厘米课件(篇6)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教科书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认识线段的特征,了解线段是有长短的,学会正确地画线段,体会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培养比较、抽象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实际;能积极参与观察、交流等活动。

    教学重点

    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线段的表象。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根毛线、直尺和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比较曲直

    出示运动场上的直线跑道、曲线跑道,跳绳、拔河的图片。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里的跑道和绳子,比一比两幅跑道线的形状和两根绳子的形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曲的)

    指出:对,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像这样的线,它们的形状有些事直的,有些事弯曲的。

    二、观察操作,认识线段

    1、操作、观察

    (1)让学生把一根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观察是什么形状。

    提问: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这条线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那你能把这条线拉紧看一看,原来弯曲的线变得怎样了吗?(学生拉紧毛线)

    (2)提问:现在小朋友手里的线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固定在小黑板上的一根线:拉直、两端用图钉固定)

    说明:现在两手拉紧的这条线是直的,(板书:直的)这两端的点(指图钉)叫作端点。(板书:端点)

    提问:这条拉直的线有几个端点?(补充板书成:两个端点)

    请小朋友互相指一指,你手里拉直的线两个端点在哪里,指着说一说端点。

    大家看这条拉紧的线,能说出它有什么特点吗?(回答后齐说:直的、两个端点)

    (3)指出:把线拉紧,两手之间的一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

    追问: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回答后齐读两遍:线段)

    (4)变式。

    教师两手把线拉紧,连续变换方向、长短,每次要求学生思考:现在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直的、两个端点)

    指出:我们把线拉紧,不管它的方向、位置、长短怎样变化,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可以看成是线段。

    2、认识线段。

    说明: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它是直的(教师画直的线),有两个端点(教师在两端点上点)。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追问:你知道线段有什么特点吗?端点应该怎样表示?(强调两端要点上点表示端点)

    引导:你认识线段了吗?你能闭上眼睛,在头脑里画一条线段,记住它是什么样的吗?试试看。(教师描述,让学生想象:我们在脑子里想,一条直的线,有两个端点,这就是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题图形(可以补充增加直线、射线的'图形)。

    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说说理由。

    4、举例反馈。

    引导:现在小朋友明白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里,像直尺的边、课本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用实物指边和端点)所以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找一找,找到后我们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并指出: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都可以看成线段。

    三、比长短,画线段

    1、认识线段长短。

    (1)师生都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见教材),找出折痕。

    提问:对折时的折痕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这条线段短的呢?(学生折纸,交流折法)

    引导:折出的线段哪条长一些,哪条短一些?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一些,有的线段短一些,也就是说,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线段有长有短)

    2、画线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线段吗?(学生自己画线段)

    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评价学生画法,并示范画线段:我们可以用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两端要画点表示端点。

    请小朋友用直尺再画一条比刚才长一些或者短一些的线段,再和同桌说说你画的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

    3、学习反馈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识了线段的哪些特点?怎样画线段?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填写(),再交流。

    引导:我们来看这里的图形,多边形的每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四边形由——(4条线段)围成,五边形由——(5条线段)围成。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连点画出三条线段。

    提问:画了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说明: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了解题意,并提问:“每两点之间”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就画成几条。

    交流:你画了几条?条数最多的小朋友画了几条?

    引导:(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大部分小朋友画了4条线段。请小朋友观察,还有哪两点间没有连接成线段吗?可以看图先讨论讨论,再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要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凡是两点间就要连接成线段。那怎样可以不遗漏呢?可以按顺序,每次从一点开始连接其他三点,这样可以画成6条线段。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你能说说自己认识线段的过程吗?(把线拉紧知道看成线段——认识表示线段的图形——比较长短知道线段有长有短——学习画线段)

    你还有什么收获或者体会?

    米厘米课件(篇7)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厘米和米,包括与之相关的线段、度量单位等知识。全单元分四个部分:线段的认识、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认识米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以及实践活动“量一量”。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

    1、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时,让学生捏一捏一根线的两端,然后拉直,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再如,在认识度量单位厘米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这些方式,既是生活中用得着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客观需要。

    2、注重1厘米、1米的长度表象的建立。对1厘米、1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撑。因此,教材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表象。教材根据需要安排了一定的实践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会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

    3、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准确观念,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材中经常要求学生先估测再测量,然后进行比照,积累经验。

    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和量长度的长度(限整厘米)。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知道“米”和“厘米”间的进率。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测量,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发展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第一,线段是测量长度的对象,它的“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线段的“直”使测量长度比较容易。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从认识线段开始。另外,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二年级(上册)教学“线”,也体现图形知识的发展。

    第二,学生使用的直尺上都有厘米,接触厘米的机会较多,形成1厘米的观念,掌握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或画线段的方法都比较容易。先认识厘米,然后教学米,便教利学。

    第三,教学厘米和米,要用它们计量物体的长度。编排实践活动《量一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

    1. 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

    “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第48页例题中一根线放在桌上是弯曲的,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在首次引出线段的时候,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线段是直的,也感受线段是有端点的,长度是有限的。接着画出线段的图形,形象地表示出线段是直的,是有端点的。由于线段具有“直”的特点,所以画线段要沿直尺的边,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想想做做”第1题在四个图形中看出哪些是线段,要根据“直”的特征作出判断,从而加强对这个特征的认识。

    每条线段都有“确定的长度”,是可以比较或度量的。教材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折痕是一段直的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再要求学生分别折出比这条折痕长些的和短些的折痕。通过折和比,体会每条线段都有长度,而且长短不同,可以比较。

    许多物体的边、许多图形的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有确定的长度。把这些边抽象地看成线段,是数学化的表现。

    “想想做做”第3~5题都是在两点之间画线段。第3题只给出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第4题给出三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能画出3条。第5题给出四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出6条。这些题一方面能进一步体会线段的特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长度最短”等知识作了渗透。另外,从第3题到第5题,问题的挑战性逐渐增加,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第50页例题量课桌的长,这时还没有教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尺量长度。因此,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度量。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长短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 一是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导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

    认识厘米在直尺上进行,因为直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用具,上面有厘米。通过看尺上的1厘米,知道它是多长;用手指在尺上比画1厘米,体会它的长度;联想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把1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逐步深入,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直尺上看2厘米和5厘米的长度,能增强1厘米的观念,也为量长度和画线段作准备。因为2厘米(或5厘米)是2个(或5个)1厘米连起来的长度,量物体的长是看这个长度里面有几个1厘米,画若干厘米长的线段是连续画出若干个1厘米长。这样,在认识几厘米的过程中,加强了对1厘米的体验。估计长度的时候,如果估计它里面大约有多少个1厘米,不仅易于操作,而且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3.教学米,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第52页例题教学“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8厘米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该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寻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米。

    能不能在简单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楚和牢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高中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部分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巩固。

    4. 掌握长度单位,要用于实际测量。

    在认识厘米的教材里,教学用尺量长度的方法,第51页第一道例题用图画作出示范。还设计了“想想做做”第1题,只有中间那幅图的量法是对的,另两幅图里的量法都不正确。通过辨别与判断,进一步明白用尺量长度的时候,应该把尺的边和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且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接着通过第2题量线段长度和第6题画7厘米长的线段,学会正确地使用直尺。在认识米的教材里,安排了用米尺量黑板的长、量教室门的高,掌握使用尺的方法。

    实践活动《量一量》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观念,培养测量技能,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

    一是认识卷尺和选择测量工具。在量相当长的距离的时候,如量篮球场的边长,用米尺也是不方便的,这就需要卷尺。在量1拃、1步、1庹的长,以及量肩宽、腰围、裤长、袖长的时候,提出“各用什么尺比较合适”的问题,引导从实际出发选用测量工具,并通过测量获得体验。

    二是培养量长度的技能。用学生尺分别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四条边的长度,把上、下,左、右各边的长度填在教材指定的地方,初步体会长方形边的特点。用适当的尺量1拃、1步、1庹以及肩宽、腰围等,解决了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是继续开展以前进行的活动,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认识线段时,学生曾经折过长方形纸,把折痕看成线段,并直观比较几条折痕的长短。现在再折长方形纸,还要折出最长的折痕,量出长度,从而体会线段的长短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还可以通过测量进行比较。四是渗透步测。步测是估计长度的一种方法,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时候经常使用。先走10步,量量大约是几米。再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数数步数,量量长度。在数出从一端到另一端走的步数以后,如果根据10步走的米数,估计篮球场边的长度,就有了步测的意思。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用卷尺量长度,步测仅是渗透。

    估计较短线段或较短物体的长度是一种能力,教材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在第51~52页“想想做做”里有细致的安排。第3题在看出直尺上面的红色线段长8厘米多一些、蓝色线段长8厘米少一些以后,指出它们都是大约长8厘米,初步体会“大约”的含义。第4题用直尺量自己的手掌宽和食指长,往往得不到整厘米数,需要说成大约多少厘米,从而了解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第5题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量出实际长度进行对照,这里并不要求学生估计得怎么准确,而是体验估计长度的方法。

    2、通过自主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3.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点与难点: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初步借用工具画出线段。

    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教师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动手操作,变曲为直,直观认识线段。

    通过实物感知,认识线段的特征。

    通过举例证明,教师的归纳总结,明晰线段的特征。

    通过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动手操作画线段,进一步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通过练习1、2、3、4、5题,理解“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的意思,进一步巩固线段的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重点与难点: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初步借用工具画出线段。

    通过自己想办法动手测量课桌的宽有多长,认识到为了测量更加准确,必须有统一标准,从而产生了认识厘米的需求。

    通过自主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发现刻度尺上的结构,自然地认识 “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通过观察学生尺,再讨论,交流,深刻理解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几厘米。并会运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会用直尺画线段。

    通过想想做做4、5、6题的练习,加强学生的目测能力和利用工具测量能力的培养,提高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形成1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通过估测活动,培养估测能力。

    重点与难点: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表象。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一、复习通过复习,为认识长度单位“米”作铺垫,渗透“米”和“厘米”的联系。

    通过在新授中,让学生先进行1米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米的长度表象。

    通过量不同物体长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米的含义,建立1米的表象。

    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建立把新知与生活实际建立有机联系,加深对“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各种常用尺,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2. 通过对长方形各条边以及折痕的测量,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测量,培养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重点与难点: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表象认识。能合理利用测量工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测量方法的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米尺一把、卷尺一把、学生尺一把、三角尺一副、一张长方形纸。

    通过认识尺的活动,达到以下目标:一就是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二就是如何来看这些工具的刻度。

    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长方形边的特征,让学生明确用什么工具量。如何量。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要渗透估测的意识。

    通过实际测量,除了让学生量出长度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当身边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我们的手脚来进行估测。

    通过组织学生测量篮球场,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米厘米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

    4、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5、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课件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桌上这块白色积木的每条棱长是多少?是正方体吗?

    师:这块白色积木是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

    【说明:让学生测量小正方体的棱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一)让学生体验1立方厘米。

    1、这块小正方体的体积有多大呢?(课件演示)

    2、师:刚才同学们量的这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可以记作1cm3.

    板书:1立方厘米1cm33、请学生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的大小。

    【说明:通过实物感受1立方厘米,并掌握1立方厘米的记作方法。】

    (二)搭一搭

    1、2个1立方厘米

    (1)请同学们用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搭一搭。

    (2)师:它的体积有多大呢?还可以怎样搭一搭?

    (3)师小结:用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立体图形,它的体积就是2立方厘米,也可以记住2cm3.

    2、3个1立方厘米

    (1)师:请同学们用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搭一搭。

    (2)师:它的体积有多大呢?可以怎样搭一搭?

    生:用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立体图形,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也可以记作(3cm3)。

    (3)请同学们展示搭出的各种形状。

    (4)小结。

    【说明:通过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各种不同的立体来进一步积累体积的经验。】

    三、试一试

    (一)搭一搭

    1、小胖用5~6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如下立体图形,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哪些是6立方厘米?

    ⑴学生可以利用学具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⑵让学生把5~6块的小正方体排列成其他形状,请互相讲出体积有多少?

    ⑶小结。

    (二)比一比

    1、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是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体积是多少?(课件演示)

    ⑴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借助旁边的学具帮助理解。

    ⑵讨论交流,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得?

    ⑶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请比一比图中每个积木块的体积都是1立方厘米,甲乙两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不是一样大?

    2、小丁丁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排出下面的图形,你知道他是怎样排的,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体积?小丁丁是这样排列的:用16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最下一层,再用12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第二层,再用8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第三层,再用4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第四层,它一共由40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组成,体积是40立方厘米。

    3、小结。

    四、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米厘米课件(篇9)

    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整理了小学数学厘米的ppt课件,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从刻度“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

    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在教学本课时我的思路如下:

    一、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愿望。 在新授课教学开始之前,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询问学生身体高度导入新课。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厘米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也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习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

    (一)抓住重点,认识“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三、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米厘米课件精选九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