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11篇
  •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

    发表时间:2023-05-10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11篇。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当与时俱进,还需包含各个知识点。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11篇",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1)

    教学内容

    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件演示成语《水涨船高》的动画,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一则什么成语。

    提问:(1)你是怎么想到的呢?(船的高度随着水的高度而上升)

    师:也就是说船的高度随着水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数学上,我们就把这样的两种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

    过渡:我们发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相关联的量,那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1.情境一: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2.情境二:(出示课件)

    买同一型号的钢笔,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如下图。

    (1)观察图,把数据填在表中

    (2)通过观察上图和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有总价和数量,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总价和相对应数量的比值(就是单价)一定,

    3.思考这个题和上面正方形的哪种情况是类似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6.观察思考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

    三、基础练习,加深理解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一些人买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3.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

    (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与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在老师的小结中感受并总结正比例关系的特征。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3)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2.根据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判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3.买邮票的枚数与应付的钱数成正比例吗?填写表格。先填写表格,再说明理由

    应付的钱数随购买的枚数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比值不便。所以应付的钱数与买邮票的枚数成正比例。

    4.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

    5.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说理由。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总价支数=单价总价/支数=单价(一定)1、相关联的量或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比值一定

    y/x=k(一定)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2)

    教材分析:正比例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浙教版第十二册第3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分数和比的知识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通过实例说明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并且从具体的数据中看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总是一定的,写成关系式就是:xy=k(一定)

    从而给出正比例的意义。通过正比例意义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1、使学生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及字母表达式,会正确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

    2、通过对比、观察、归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为了使学生掌握好反比例的意义这部分知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突破以上教学重难点,教师采用迁移法、对比法、引导法、讲解法、联系法、自主探索法来进行教学。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旧知构建新知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小结的方法等等。

    第一部分:复习三量关系,为本节内容引路。

    第二部分:新课从创设正比例表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分析、概括,紧紧围绕判断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两个量、商一定展开思路,结合例题中的数据整理知识,发现规律,由讨论表象到抽象概念,使知识得到深化。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由此验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最后指导学生看书,抓住本节重点,突破难点。安排适当的练习题,在反复的练习中,加强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住判断的方法。合理安排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力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使学生认识结构不断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做到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节课通过具体实例,借助事物表象,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索规律的积极性,重视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练习设计,具有坡度,深化拓宽了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3、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顾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怎样求比值?(指名口答)

    2、出示求比值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发现其中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二、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在胜利小学度过了六年的美好时光,在即将毕业之际,老师想放大一张咱们同台表演的照片作为纪念,却出现了这三种情况(课件出示三张师生同台表演的照片,其中两张照片变形了,另一张照片按比例放大)说说你的看法。

    2、师:这张没有变形的照片是老师按比例放大的,(板书“比例”两个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许多新的概念都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同学们猜猜,比例和什么知识有关联?(指名口答)究竟比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成为比例呢?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按比例放大的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数据,说出长和宽的比,明确按比例缩放的照片场合宽的比相等。

    2、多媒体出示三面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

    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

    师:这些形状相同,大小各异的国旗,是不是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你能写出它们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指名板演)

    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口答)

    4、既然比值相等,那我们就可以把这几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同学们这就是比例,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

    5、打开书找到比例的意义,并多几遍。

    6、在这三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数据中,还有哪些数据能组成比例,自己试着写一写。(生写比例,师巡视)。指名汇报写出的比例。

    四、课堂练习

    1、判断哪些是比例?

    指名判断,并说明理由,明确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2、教材40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明确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就是计算它们的比值,看看是否相等。

    3、教材40页做一做第二题。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写出的比例。

    4、教材43页练习八第一题。

    明确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并写出能组成的比例。

    5、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写出比值是0、2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小组比赛哪个小组写得多。

    五、课外拓展

    介绍黄金比例

    六、作业

    练习八第二题、第三题。

    七、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4)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经,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复习了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在新授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比例的意义,运用比例的意义进行的练习;第二部分是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三部分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四部分给出四个数让学生写出比例、和给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

    在第一部分里,我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比写成等式的形式,为揭示比例的意义做铺垫。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有意识的将比值相等的比写在一行上,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培养了学生从多中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探究的能力,教师给了学生一个自学提示,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顺序,有目的。在汇报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性质时都让学生举例说明,达到全体学生都能理解的目的。比例和比的区别是小组内研究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能从意义、性质、名称上去区分,从而使学生正确的区分比和比例。

    第三部分: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样的题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第四部分:用四个数组比例,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要把题做对,而且要善于总结方法,指导自己更好的去做题。有了这道题,在下一题中,让学生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式,就稍微容易些了,让小组内交流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

    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一个回顾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练习中出了一个比灵活的开放题,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用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维的空间。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

    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

    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

    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比例)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

    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动手写比、求比值)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比例的意义

    (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

    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

    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

    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小练习,课件出示)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自学比例的名称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生自学名称,汇报,师板书名称)

    (2)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特性呢!你们想去发现这个特性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指名读,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合作学习发现的规律。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呢?分组验证课前写出的比例式。

    师:问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什么去判断?(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是什么样的?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见课件)

    四、汇报学习收获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6)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例2,练习一第1、2、3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关键:

    观察众多的实例,概括出比例意义的过程;找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的规律。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一)教师出示投影,结合画面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看了我们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美吗?我们的祖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幅员之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科学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细胞时,想清楚地看见细胞各部分,就要借助显微镜将细胞按比例放大。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页复习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5:2.7。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合作互动,探求共性。

    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活动内容1”。

    活动内容1: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量写有意义的比。

    (2)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

    (3)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这样的式子还可以怎样写?

    然后让学生汇报活动情况,小学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任意板书几个比例式。(如80:2=200:5, = ,2:5=80:200,5:200=2:80……)并指出这些式子就是比例。

    2.抽象概括,及时巩固。

    (l)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以上比例式,概括出共性。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完成第2页“做一做”,并说明理由。

    (4)让学生自己举出两个比例,并说明理由。

    (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l)让学生查阅教材,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内项”、“外项”。

    (2)让学生观察自己刚才举的比例,找出它的内项、外项。

    (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让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以下活动内容2:

    活动内容2: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如上面发现的规律?

    ③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④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活动情况,认识到任何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都存在相等的关系。

    (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完成板书。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完成练习一第1题区别比与比例。

    2.先让学生解答第2页“做一做”第l题,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不仅可以应用比例的意义,而且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四、全课总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7)

    【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2-3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明确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熟练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不同要求,正确的列出比例式。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今天是星期天,小瑜和小丽一起到文具店去买东西。

    (1)小瑜用12元买了4本数学本,小丽用9元买了3本,谁买的本子便宜些?

    (2)反馈:

    ①谁买的本子便宜些?说说你的理由。

    ②还有别的方法吗?

    ③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二、关键点拨

    1、比例的意义。

    出示课件: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25

    路程(千米)80200

    根据表中的数量你能写出几个比例?你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比值分别表示什么?

    2、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最关键是看什么?

    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生讨论汇报: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课本第33页“做一做”第1题。

    2、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后反馈交流。

    3、5:8和1:5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给5:8找个朋友组成比例吗?

    反馈:

    (1)你给5:8找的朋友是(),组成的比例是(),向大家介绍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

    (2)想一想,能与5:8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几个?你认为这无数个朋友有什么共同特点?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1页正比例的意义,练习六的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初步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投影片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板书:=单价

    3.己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板书:

    =工作效率

    4,已知总产量和公顷数,怎样求公顷产量板书:=公顷产量

    二、导人新课

    教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板书课题:正比例的意义)

    三、新课

    1.教学例1。

    用小黑板出示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提问:

    谁来讲讲例1的意思(火车1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行驶120千米)

    表中有哪几种量

    当时间是1小时,路程是多少当时间是2小时,路程又是多少

    这说明时间这种量变化了,路程这种量怎么样了(也变化了。)

    教师说明: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呢

    教师指着表格:我们从左往右观察(边讲边在表格上画箭头),时间扩大2倍,对应的路程也扩大2倍3时间扩大3倍,对应的路程也扩大3倍从右往左观察(边讲边在表格上画反方向的箭头),时间缩小8倍,对应的路程也缩小8倍;时间缩小7倍,对应的路程也缩小7倍时间缩小2倍,对应的路程也缩小2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怎么样的呢

    让每一小组(8个小组)的同学选一组相对应的数据,计算出它们的比值。教师板书出来:=60.=60,=60让学生双察这些比和它们的比值,看有什么规律。教师板书: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然后教师指着=60,=60=60问:比值60,实际上是火车的什么:你能将这些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写成一个关系式吗板书:=速度(定)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知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什么样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呢(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速度)总是一定的。)

    2.教学例2。

    出示例2: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让学生观察上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米数扩大,总价怎样米数缩小,总价怎样

    (3)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当学生回答完第二个问题后,教师板书:=3.1,=3.1,=3.1

    然后进一步问:

    这个比值实际上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关系式表.示它们的关系吗板书:=单价(一定)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思考和分析,我们知道总价和米数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米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米数扩大,总价也随着扩大;米数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总价和米数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刚才这两个例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都有几种量

    (2)这两种量有没有关系

    (3)这两种量的比值都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看出上面两个例题,有一些共同特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板书出教科书上第20页的倒数第二段。)

    接着指着例1的表格说明:在例1中,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随后让学生想一想:在例2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

    最后教师提出:如果我们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你能将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K(一定)

    4,教学例3。

    出示例3: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师引导:

    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有什么关系它们的比的比值是什么这个比值是否定(板书:=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

    已知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就是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成正比例。

    5.巩固练习。

    让学生试做第2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其中(3)要求学生说明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学生说成是生产效率和每天生产的吨数都可以。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

    第1题,做题前,让学生想一想:成正比例的量要满足哪几个条件然后让学生算出各表中两种相对应的数的比的比值,看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如果比值相等就可以列出关系式进行判断。第(3)小题,要问一问学生为什么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比例。(因为相对应的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的比的比值不相等。)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判断,再订正。其中(1)一(5)、(7)、(8)成正比例,(6)和(9)不成正比例。

    第3题,可先让同桌的同学互相举例,然后再指名举出成正比例的例子。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9)

    一、教学简介:

    分析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是相互关联的变量。用数量关系式揭示其规律,使学生逐步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用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3.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

    4.探索生活现象中的数学知识,增强发现数学规律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理解两种量是否相关联

    2.正比例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教学过程:

    1、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80千米

    (2)苹果每千克6.5元

    (3)妈妈买6千克苹果

    (4)小张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2小时

    (5)小红每分钟打字120个

    2、提问学生解决时用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式?

    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第五个条件不能与上面的条件发生联系?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

    4、全班对小组讨论内容进行交流。

    结论总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当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5、拓展延伸

    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组织学生讨论,明确:随着正方形面积的变化,正方形的边长也在变化,这里的边长不是一个确定的值,也就是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比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4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你能根据下面各组相关联的量,分别组成两个正比例关系式吗?

    (1)单价、数量和总价。

    (2)筑路总米数、筑路天数和每天筑路米数。

    六、教学结束:

    要求学生每人回去搜寻一道正比例的试题,下节课进行个人讲解。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 法:

    启发引导法

    学 法:

    自主探究法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4、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

    5、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二、自主学习(8分)

    自学内容:书上45页例1

    自学时间:8分钟

    自学方法:读书法、自学法

    自学思考:

    1、举例说明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成正比例的量要具备几个条件?

    2、正比例关系式是什么?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例如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正比例。

    (2)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二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三是比值(商)一定

    (3)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y/x=k(一定)

    (4)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么水的体积是175立方米?225立方厘米的水有9厘米。

    2、归类提升

    引导学生小结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和关系式。

    三、合作交流(5分)

    第46页正比例图像

    1、正比例图像是什么样子的?

    2、完成46页做一做

    3、各组的b1同学上台讲解

    四、质疑探究(5分)

    1、第49页第1题

    2、第49页第2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小结检测(8分)

    1、什么是正比例关系?如何判断是不是正比例关系?

    2、检测

    1、49页第3题。

    六、堂清作业(9分)

    练习九页第4、5题。

    板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关系式:

    y/x=k

    (一定)

    【比例的意义教案课件1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