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2篇
  •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23-05-10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2篇。

    教师们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借助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的思想。然而,随着课堂的不断变化,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这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教案的合理编写,教师可以更加流畅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编写教案,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的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本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有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紧接着第二乐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唱出了少年儿童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通过四年多音乐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初步形成了自己喜好的风格,他们求知欲较强,好奇心重,接受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在歌曲表演上表现欲不强,对乐理知识也普遍感觉比较枯燥。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音乐素质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对音乐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孩子,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悟性较高的孩子,我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参与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理念]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本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教学中紧紧围绕“童年”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闯关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表现音乐的能力。通过视、听、说、唱、演结合的活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努力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二、能力目标:启发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表演歌曲,体验四季中的欢乐情绪,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从而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能用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情绪,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课件、表演星奖章等。

    [教学过程]

    一、描述童年趣事,感受童年快乐。

    1、课前播放视频《难忘的回忆——童年》,学生欣赏。

    过渡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叫《童年》,也是老师童年的真实写照。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同时也是难忘的,对于老师来说童年是我难忘的回忆。

    2、小组之间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背景音乐播放《童年》)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老师当年最快乐的童年时光,童年是快乐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在你心中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谁来说说,与大家一同分享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欣赏老师难忘的童年回忆,随着媒体播放,让学生视听结合,深入了解到老师的童年,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出童年欢乐、幸福的氛围,迅速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做好准备。

    二、师生和谐互动,学唱童年的歌——《童心是小鸟》。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的故事太有趣了!老师从你们明亮的眼睛,微笑的脸上看到了快乐。而且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能干,为了考验你们,老师特意安排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那就请同学们进入第一关--“快乐智多星”(点击进入--媒体出现两颗星及题目)。

    (一)第一颗星——节奏练习。

    过渡语:“快乐智多星”有两颗星,我们先进行第一颗星的挑战。 (多媒体课件展示歌词:我把小树苗栽到春天的故事里,我把小蜻蜓送回夏天的目光里,我把小鸽子放飞在秋天的歌声里,我把小雪人堆在冬天的童话里。)

    1、读一读。

    (1)师配乐范读歌词,激发学生兴趣。(背景音乐播放《童心是小鸟》)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过渡语:这么美的诗句,你们也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2、按节奏读。

    过渡语:老师把这些句子加上节奏,你们还会读吗? X X X X X ︱ XX0 ︱ XX·X ︱ X X X ﹣︱

    我把 小树 苗栽 到 春 天的故事 里 ,

    (1)生尝试读。

    (2)介绍附点四分音符。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叫的吗?模仿一下。为什么知了的歌声这么动听呢?因为在他的歌声里,有一位好朋友叫附点四分音符,它让知了的歌声更动听、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师板书“X .”)

    师:附点是附点四分音符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通常在歌曲中会有一个八分音符一起出现。(师板书“X”)演唱时前面的音唱长、后面的音唱短,就像知了唱歌那样。

    (3)请学生找出附点四分音符,并读一读。

    (4)完整按节奏读。

    (5)介绍休止符。

    过渡语:哎呀!这下可糟了,有个小家伙他可不服气了!他说:你们怎么能只顾着附点四分音符,却把我给忘了啊,我们快来看看到底是谁!(板书“0”)是啊,在音乐里他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应该怎么样呢?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学生读、“0”处加拍手读、集体读)

    (6)完整出示四句歌词,解决八分休止符“0”的难点。

    ①学生自由读,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练习难点“放飞 0在”,教师加上手势提醒,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③师生接读第三句。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

    ④指导学生完整地按节奏读歌词。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以及休止符的难点教学。教学中打破以往机械传授的模式,创设闯关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

    中轻松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特别是把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拟人化、形象化,加上老师肢体语言的提醒,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难点。

    3、唱一唱。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有点厉害,这个休止符难不倒大家,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看大屏幕,老师给每句诗加上了动听的旋律,你们会唱吗? 3 1 5 1 3 ︱ 65 0 ︱ ⅰ 6 . 4 ︱ 6 5 5 – ︳ 我把 小树 苗栽 到 春 天的故事 里 , 3 1 5 7 2 ︱ 43 0 ︱ 65.2 ︱ 4 3 3 – ︳ 我把 小蜻 蜓送 回夏 天的目光 里 , 3 1 5 1 3 ︱ 65 0 5 ︱ ⅰ 6 . 4 ︱ 4 5 6 – ︳ 我把 小鸽 子放 飞在 秋 天的歌声 里 ,

    5ⅰ 5 5 3 ︱ 420 ︱ 7 5 ︱ 2 1 1 – ︳ ... 7我把 小雪 人 堆 在 冬 天的童话 里。

    ①指导学生找出相似乐句视唱旋律。

    过渡语:唱之前,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唱一唱。

    ②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模唱。

    ③学生跟琴轻声完整视唱旋律。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感性大于理性, 枯燥的识谱教学常常会冲淡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所以我要求学生从找相同入手,降低学习难度,变难为易,使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掌握歌曲旋律的音准,为下面的歌曲学唱设下铺垫。

    (二)第二颗星——学唱《童心是小鸟》。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2)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1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图片

    五、教学目的:

    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读懂第一段。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启发谈话。

    中国人民历来是勤劳善良、充满着智慧,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其中就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长城、故宫等)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有什么特点呢?

    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拱券净跨37.37米,桥面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公元14世纪,法国在泰克河上建造过一座拱形桥,但已毁坏,赵州桥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崭新一页。

    (二)、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标标(自然段)、圈圈(生字)、划划(用直线划出新词,用波浪线划出能回答上述问题的有关词句。)

    2、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初知课文内容(建造年代久远,坚固而且美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名回答的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记录。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阅读时,要找出这些词句,想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段,大家仔细找找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是哪一句。板书: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3、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经有1300多年了。解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距今1300多年。

    设计上的独特:这座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计上的独特,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将会学到。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练习。

    1、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2、预习课文并想想习题1、2的回答。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找倒数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概念。

    出示例1的一组算式,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通过观察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是颠倒的)

    师:同学们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就做倒数。

    让学生读一读:倒数。

    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 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让学生说说对到数意义的理解。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判断下面的句子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叙述?

    因为3/44/3=1,所以四分之三是倒数,三分之四也是倒数。

    三、运用概念,探讨方法。

    出示例2,找一找那两个数互为倒数?

    汇报找的结果,并说一说怎样找到的?

    1,看两个分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看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分别颠倒了位置。

    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比较快?(第二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得到。)

    通过具体实例总结归纳找倒数的方法。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例:3/55∕3 3∕5的倒数是5∕3

    (2)找倒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例:6=1∕6 6的倒数是1∕6.

    四、出示特例,深入理解

    看一看。例2中的那些数据没有找到倒数?(1,0)

    提问: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小组讨论、汇报。

    1、关于1的倒数。

    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也可以这样推导:1= 1∕1=1,1的倒数是1.

    2、关于0的倒数。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也可以这样推导:0=0∕11∕0,分母不能为0,所以0没有倒数。

    五、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练习六第3题。

    用多媒体或投影逐题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同桌进行互说倒数活动(练习六第2题)。

    六、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什么叫倒数?怎样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两只鸟蛋》这一课意在设计了充满稚气的童真语言,增强了阅读兴趣,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诗意,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增强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小诗,这首诗的内容跟黑板上的这四个字有关两只鸟蛋,谁能读。你真了不起蛋字你是怎样认识的还能组哪些词呢?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读生字,降低识字难度,帮助学生识字)

    二、读文,识记生字

    (1)初读文,扫清障碍

    这首小诗,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试着来读一读,那如果你们在读的时候要是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借助拼音,向同学、老师求助,提示扫清障碍的手段,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自由读,将课文读流利

    办法很不错,下面,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本课的生字。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一定有很大的收获,那谁勇敢的站起来把课文读一读。

    (3)凭借拼音,强化生字

    课文读得真流利,那这么多生字你会读吗?下面同桌互相读一读。

    (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

    (4)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读生字

    ①没有拼音的帮助,你会读吗?(开火车读)

    ②由学生当小考官,指名读

    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采用多种方法认字,避免了学习汉字的枯燥性)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生字我们都会读了,相信在读课文时你一定能把课文读通顺,读出感情来。

    (1)读第一节,渗透爱鸟、护鸟教育。

    老师这里有两只鸟蛋,想不想摸一摸,说一说摸的感觉。并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读文。

    (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鸟蛋的好玩,然后带着喜爱之情去读文,有助于学生把情感读出来。)

    读文后,再引导学生懂得,这小小的凉凉的,这么好玩的鸟蛋,你们想不想亲自去找一找,玩一玩吗?这种行为对错,并说明理由,(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意识到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要有爱鸟的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采用自主的方式学习其它三节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能拿鸟蛋玩。为什么?快快读剩下的三节吧!采用你喜欢的方法,然后把你最喜欢读的小节,读给同桌听,并悄悄告诉你的同伴为什么喜欢。你认为你的同伴读得好,那你还可以推荐他读。

    (让学生学会评价。通过赞美,可以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

    四、指导看图

    这篇课文还有一幅图,这个小男孩,望着蓝天在想什么?谁能猜到,课内有时间可以动手把小男孩想到的景象画下来。

    五、整体读文,借用游戏巩固生字

    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可以拍手读、互相读,也可以背着读。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为本课生字找出正确音节,贴在生字下面,看一看哪个小组先完成任务,最后齐读成果。

    (孩子需要游戏,喜爱游戏,借用游戏,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巩固识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六、总结谈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这篇课文,课文读熟了这些生字都学会了,祝贺大家又胜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不自由,毋宁死》可看作是其中演讲活动的具体材料。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时,既不能纯粹从文本鉴赏的角度去处理,也不能完全抛开文本组织演讲。而要把理解文本与训练演讲结合起来。于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内容,背诵文章的最后两段,为课堂演讲训练做准备。上课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在此基础上针对文本进行具体的演讲训练与如何运用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等演讲技巧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在师生共同演讲文本的高潮部分中也将课堂活动效果推向高潮。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学会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效果。

    2、学生能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演讲的能力,并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展现自我个性与风度和大方的仪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积累,充分体会文本中作者的观点与情感,为具体的演讲活动服务。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并对其演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并恰当地进行演讲技巧的传授。

    四、学情分析

    对于作者学生很陌生,要介绍作者生活与背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组织演讲

    六、课前准备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好的演讲,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它可以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同学们,一副好口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好口才是令人羡慕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就的。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起来实践!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好的演讲对于我们实际生活的作用,增强其学习与实践演讲技巧的动力;二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即演讲训练。)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介绍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作者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大时代背景,让他们初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文中的观点,为何会有如此坚决、高昂的斗志,演讲最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这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

    2、针对学生的具体演讲过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气、语调和手势来增强演讲说服力、感染力。

    a、 抓住学生演讲中代表妥协势力的观点句:我的观点是,不要战争。

    b、首先请学生在讲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观点。然后建议他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弗吉尼亚州议会现场,作为妥协势力的代表发言,大胆、自信地把观点再表达一遍,注意语气、语调。最后拿起话筒,更有力、坚决地再次表达这一观点,调整语气、语调,使自己的发言既较好表达观点,又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其他同学通过其不同的语气、语调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示例:我的观点是(语调自然、果断,口语化,说完停顿片刻),不要战争。(字字响亮,声韵饱满。语气恳切,有力度。)

    c、在语气、语调的训练中加入适当的手势。建议学生在刚才的情境中用另一只手加上一个手势动作,把观点句的语气再强化一下,不断调整手势,反复实践三次,揣摩怎样使手势的表现效果达到最佳。针对手势的不到位,进行指导:

    ①动作是语言的延伸和补充,该出手时再伸出手,不能过早。但也不能过晚,否则动作的意义就不大了,甚至会阻碍语言的表达。

    ②手势是为加强语言效果而设计的,所以手势要集中。一般是以自己的心脏为中心,以前臂长左右为半径,表示决心或否定性的就向里收,号召性的可以向外扬,手指并拢稍向内曲,也可以握拳。在表达特殊或强烈感情时可以动作幅度大一些。

    ③动作是为语言服务的,所以不能过多,也不要过于花哨。否则就喧宾夺主,也显得做作,要追求自然、恰当。

    ④请每位学生自己试着练习,体会手势在演讲的作用。

    (此环节是针对学生演讲具体情况,进行语气语调和手势这些演讲技巧的指导。既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对同一内容的语气语调和手势的不同处理带来了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这些因素对于演讲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技巧为自己的演讲服务。)

    3、演讲文章的第四段,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及感情。

    a、第四段比较长,为了使演讲时思路更清晰,也为了防止遗忘,指导学生对其划分层次:批驳妥协派的观点,指出强大并非指日可待;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地利、人和与正义;战争已经无法避免,我们已别无选择。

    b、学生分小组分别进行演练。四人一组,推选一位同学,组织好自由演练活动的地 点、秩序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每位同学都必须脱稿在小组认真演讲,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相互指导。

    c、全班展示。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逐层指导演讲。

    ① 第一层:关注关键性词句与语气:“他们说……但是……是……还是……难道……”,作者用一系列反问句有力地指出放弃斗争就惟有束手就擒。让听众能客观地认清当时的现实与危急,为下文高潮部分的号召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尽力表现出作者那份正义而焦急以及不愿受辱、受奴役的强烈感情。

    ②第二层:“如果……如果……此外……”,三种假设充满了作者对胜利的信心。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6)

    一、课前活动,猜小动物的谜语

    1.身披绿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谜底】青蛙

    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谜底】燕子

    3.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谜底】蜜蜂

    二、直接揭题,激兴趣认课题

    1.师:课前,我们猜了很多谜语,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小动物。看老师写(板书:小动物)物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生:牛字旁)牛字作部首的时候,要有变化――(“横”变成“提”)右边是个——(勿)请勿吸烟、请勿打扰的“勿”,合起来还读(物)。三个字合起来就是(生读)。

    2.师:今天,燕子、青蛙和小蜜蜂这三个小动物就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在他们之中,你最喜欢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卡,帮学生正音。)

    (1)出示“小蜜蜂”。师:蜜蜂是小小的虫儿,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虫字旁”。“蜜蜂妹妹”:让我们热情地和小蜜蜂打招呼。

    (2)出示“小燕子”。指名读。

    “燕子姐姐”:小燕子到处飞,见识广,我们亲热地称呼它--(齐读)

    (3)出示“小青蛙”。指名读。

    “青蛙哥哥”:让我们和青蛙打个招呼--(齐读)

    3.三个小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先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读)

    三、初读课文,创设情境识生字

    1.谁来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小动物商量过冬)

    师板书:过冬。齐读课题。

    2.师:青蛙哥哥、燕子姐姐和蜜蜂妹妹,多亲热的称呼啊!老师告诉你们,这三个小动物还是好朋友呢!(出示课件)看,它们在干什么?

    出示:他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齐读。

    他们还会在一起干什么?你能这样说吗?(课件出示句式:三个好朋友常常在一起,日子过得。)

    (出示课件)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3.师:快乐的时光总是走得那么快,转眼间,秋天到了。(课件出示动画:秋风吹,树叶落。)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说话练习的同时,指导学生认识“刮”字。)秋风的力气真大呀,把树叶都吹下来了,又大又冷的风,我们就说—刮,指名读。

    4.师:是啊,秋风刮起来,天气渐渐凉了。三个好朋友该怎么过冬呢?于是,他们就商量开了。(出示“商量”的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并用联系字义法识记“商”的字形。)

    (1)出示“商”:瞧,这个字怎么读?

    (2)出示“量”:谁来读这个字?

    (3)出示“商量”:这两个字合起来你会读吗?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商量,所以你们看“商”字中间是个“口”,一个人能商量吗?所以“口”字上面是个“八”。闭上眼睛想一想,“商”字里面是什么?

    5.师:瞧,小燕子扑棱着翅膀来了,小青蛙一蹦一跳也赶来了,小蜜蜂当然也少不了。(课件出示动画:三个小动物赶来商量。)这就是??(出示“聚到一起”的词卡,指导学生认读。)

    6.师:丁老师老师也和大家聚到一起学习《小动物过冬》。(指黑板,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7、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四、读通课文,分角色明知识

    1.师:小动物们到底是怎么商量,又是怎么过冬的呢?请小朋友拿出课本,大声地读课文。(要求:从第三自然段开始读,边读边想想,小动物各是怎样过冬的?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师:小动物们是怎么商量的?先是谁和谁商量?然后呢?(带领学生根据板画梳理结构。)

    3.师:你记住他们的商量结果了吗?他们各是怎么过冬的?你记住了谁的过冬方式??小燕子

    (1)师:小燕子要飞到暖和的南方去。(出示“暖和”的词卡,指导学生认读。)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感觉暖和。学习“暖”:左半部分是什么?和太阳公公有关。左半部分特别难写,一起来学一学。

    (2)师:这儿冷了,就换个暖和的地方过冬,小燕子多聪明啊!哪只小燕子来给我们读一读?

    (3)师:小燕子,我们可舍不得你,你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出示“春暖花开”的词卡,指导学生认读。)你知道春暖花开是什么意思吗?把每一个字的意思弄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看,春天的花儿开得多美啊!这就是--(齐读)

    (4)师:让我们记住这个美好的时刻,等待小燕子早日归来。(引导学生齐读。)?小青蛙

    (1)师:同样是吃虫子,小青蛙可不搬家,它有自己的过冬办法。我请一个神气的青蛙哥哥大声地给我们说说。

    (2)师:哪只小青蛙能边做动作,边给我们说说啊?(出示“钻”的字卡,指导学生认读,用表演法理解字义。)钻到泥土里才能好好睡上一大觉。

    (3)师:青蛙哥哥们,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说一说。

    ?小蜜蜂

    (1)师:小蜜蜂早有准备。勤劳的小蜜蜂在哪里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2)师:蜂巢是什么啊?“巢”就是“窝”的意思。鸟巢就是鸟窝,蜂巢就是蜂窝,是蜜蜂的家。冬天我们见不到小蜜蜂是因为它怎么样啊?(出示“藏在蜂巢里”)吃着早就准备好的蜂蜜。小蜜蜂的过冬方式,让我们联想到了哪些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3)师:让我们成为勤劳的小蜜蜂!一起读。

    4.师: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事多商量还是挺不错的!

    五、同桌合作,读对话识问句

    1.师:我是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们来商量商量。(与学生合作朗读课文,并指导听的学生学会在心里跟着读。)师:我还想和小蜜蜂商量商量?谁来当小蜜蜂?

    2.师:你们能像我们这样商量吗?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可以是小燕子和小青蛙,也可以是小燕子和小蜜蜂。(学生同桌合作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师:会商量的小燕子和小青蛙在哪里?(学生朗读。)

    4.师:瞧,一商量小燕子就不担心小青蛙了,在没听小青蛙讲之前,小燕子的心里可充满了担心。谁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文字:小燕子的两句问句,指导学生读书要关注标点符号。)

    5.师:小燕子和小蜜蜂是怎么商量的?(学生朗读。)

    6.师:最后,我要请一个最关心朋友的小燕子,最神气的小青蛙和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量商量。(学生朗读。)

    7.师:朋友间遇事互相商量,彼此关心,多么美好啊!

    六、词串学习,知约定悟情感

    1.师:它们知道了各自有各自的过冬方法,并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你有什么好

    办法记住“第”字?

    2.师:课文中还有两个词语和“第二年”的意思是一样的,你找得到吗?

    3.师: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文字:第二年明年来年)

    4.师:这是好朋友间美丽的约定,友情的约定,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还在这里相见,到时候还会有许多令人高兴的事情发生,下节课我们会接着学习第二年发生的事。

    5.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读词语,记一记藏在其中的生字。(课件出示文字:三组词串)第一组:商量暖和哥哥接着刮起来

    第二组:钻到泥土里飞到南方去藏在蜂巢里

    第三组:第二年明年来年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7)

    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为 了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尽快提升我校教师对教材的自主研读能力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更好地锤炼教师备课基本功,实现教 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构建我校教师成长的平台,结合 我校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经研究,决定举办以“优化教学设计, 实施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顺 利进行,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校本培训计划,促进我校教师 的专业成长,展现我校教师风采,特举办我校教师现场“教学设计” 比赛。比赛宗旨在于提高我校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课标理解和运用能 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组织机构

    组 长:李宗英

    成 员:杨生贤 杨洪武 王正虎 马勇裁 李 青 马元斌 马玉江

    王正虎 李宗军 杨 东 杨自成 马彦明 王正宝 马全平 李宗发 虎旭东 马彦全 买耀玺 邢彦明 罗风科 罗进财 丁生波 马金平

    三、参加对象

    全镇所有在岗教师(学生在3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1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2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

    名以上的学校拟报送6名教师参赛。拟定参加中心学校复赛教师名单10月31日之前上报中心学校办公室,与此同时上报本校活动资料。)

    四、竞赛学科

    语文、数学

    五、比赛时间

    1、初赛时间:

    2、复赛时间:

    六、复赛地点

    中心学校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七、比赛内容

    本学期课本中某一内容(篇章)的一课时内容,赛前5分钟公布。

    八、比赛形式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不得带任何资料。

    九、比赛要求

    现场教学设计时间为60分钟,请老师们在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比赛地点。比赛只允许带书写和绘图工具,不允许带书本、教参、教案等参考资料。赛前10分钟抽取考号,答卷上不得写真实姓名,只能写考号。

    十、教学设计要求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环节:

    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课时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作业布置

    8、板书设计

    (二)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能按新课改 的要求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标准 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 性。教学过程步骤清晰,对主要教学环节要求写清教师活动的内容与 方式以及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设与应对策略。

    十一、评奖办法

    1、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奖。

    2、评审方法:学校邀请具有专业水平的老师根据评审内容和标 准对所有教学设计进行评比,比赛将综合考虑各学科参赛人数按语文组、数学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十二、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要重视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

    2、在岗教师要全员参加这次大赛活动,做到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岗位练兵、在职培训,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全学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赛者,需提前向中心学校办公室请假、备案。

    3、本次活动要和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起来,要和校本研训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教师的业务评价结合起来。

    附件1: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王团镇中心学校 20xx年9月20日

    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学科:撰写教师:

    教学设计课题 :

    评委(签名):

    日期: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8)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庭生活,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3、初步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

    1、写好6个字。

    2、认识14个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你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节目?

    (指名回答)

    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

    (指名回答)

    老师发现你爱看的节目和你爸爸妈妈爱看的节目不一样,如果你们看的电视节目有冲突,你们会怎么做呢?

    2、有一家人也爱看电视,不过他们看电视有些奇妙,想知道吗?赶紧读课文吧!

    看电视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对看电视有许多亲身经历。教师通过“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什么节目?”这两个问题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乐意回答,而且有许多话可以说。“你知道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如果你们看的节目有冲突,你们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本文的学习中。这个引入设计可谓滴水不漏。

    3、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标准不标准,一起来把课文读一读。

    4、教师评点,总结:

    只有过了生字这一关,才能把课文读流畅。

    二、 认记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

    勾画出课文的生字。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指导认读:

    齐读。

    男女生对读。

    小组读。

    一排排读。

    3、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认记的方法:

    反馈:(课件)

    全:人+王 奇:大+可 员:口+贝

    妙:女+少 精:米+青 音:立+日

    (生字卡片、归类识字)

    宝盖头:赛、完

    提手旁:掉、换

    有特点的字的教学:

    赛: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贝,中间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更清楚它的笔顺和笔画。

    掉: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是“朝”字左半个掉了一点,所以它读“掉”。

    换: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上面一个刀,下面不是“央”,一撇没有长出头。 因为上面有个刀,就像同桌两个人坐座位一样,我们要互相谦让,不能长出去。

    5、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摘果子游戏。

    教学生字一般提倡随文识字,但是本文中的生字跟课文的句子或内容没有很大的联系,而是生字与生字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点,于是我觉得还是集中归类识字比较好。比如可以用分一分方法来识记的生字就有全、奇、妙、精、员、音等,教师就设计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这6个生字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在生字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生动活泼,抓住生字的一些特点进行编故事或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记忆深刻。总之,低段的生字教学不一定要采用固定的、单一的形式,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才更有效。

    三、 初读课文

    1、把这些生字放到课文中,我们在来读读课文,你的感觉肯定会不一样。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4、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刚才老师为什么教你们用那样的语气读课文呢?这些问题下堂课再解决。

    四、写字指导

    1、讨论:

    要把一个字写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

    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并指导。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再练写。

    4、教师个别指导。

    书写指导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感觉书写指导时该如何把字写好,不能用很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写,而是先出示这个字的不同写法,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怎样写更好,再让学生形象地观察教师的范写,接着学生练写,最后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并再度练写。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好这个字应注意的地方。也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样的教学太费时间,但是汉字很多地方是相同和相通的,教师举个例子,学生就能举一反三。

    五、延伸

    你关心你的家人吗?请你做个调查,并写下来。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9)

    一、基本情况:

    我校1---6年级有8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由8位数学教师组成。数学教研组工作有一定特色,现代教研教学工作力度有所加强,并取得初步成效,素质教育和教改已进入更深阶段。数学教学质量有一定提高。

    二、指导思想:

    继续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执教。尽量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转变教学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我校数学教学、教研质量更进一步提高。

    三、目标任务:

    1、发展上期数学教学成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年级数学成绩达到上级规定的"三率"标准。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采用先进教学技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狠抓创新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根据量训工作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全组教师力争在"五等级"考核中人人合格,并正确,适时运用于教学工作中。

    5、以数学组为单位,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协助教导处抓好毕业班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四、主要措施:

    1、教研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课堂常规"为突破口,严格执行部颁计划,杜绝挤课、占课,提前下课的现象发生。

    2、协助教导处不定时深入课堂检查"常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六认真"检查,尤其是备课质量、作业批发和辅导学生的情况检查。本期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互相听课不少于15节。

    3、配合教导处组织好数学教学观摩、评课活动。45岁以下教师学会自制课件。

    4、协助教导处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研、教改理论,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5、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教学计划和辅导学生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歧视、压制、挖苦学生。

    主要工作安排:

    时间:

    主要工作:

    执行部门:

    二 月

    1、拟定教学计划

    全组成员

    2、拟定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组 长

    三 月

    1、教研组学习教育理论 全组成员

    2、协助教导处进行教学"六认真"检查 组 长

    3、协助教导处进行业务检查 组 长

    4、参加教学技能培训 全组成员

    5、教师听评课活动

    全组成员

    四 月

    1、教学观摩活动 全组成员

    2、建立数学兴趣小组 全组成员

    3、协助教导处进行业务检查

    组 长

    五 月

    1、教学"十字"方针检查 教研组

    2、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全组成员

    3、协助教导处进行业务检查 全组成员

    六 月

    1、迎接中心校检测和期末检测 全组成员

    2、教研组工作总结 组长

    3、教师进行学科总结

    全组成员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10)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体会它塑造的意境

    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教学设想: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总是感觉很茫然,似乎鉴赏诗歌没有规律可循。通过对杜甫的《登高》一诗的鉴赏分析,以及对有类似特点的诗歌《送友人》的鉴赏,使同学们把握两点学习诗歌的规律,为他们以后学习与《登高》类似的诗歌时提供一些借鉴。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它的作者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简介:因为以前同学们都学过他的一些诗歌,所以对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诗歌因为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所以又称他的诗为“诗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被称为唐朝三大诗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34岁时,抱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应试求官。适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应试人无一录取。杜甫困守长安达十年。又值安史之乱。他颠沛流离。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军捉住,押回长安。后来逃出,一人到达唐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皇上授他左拾遗的官职。上任不久,因为宰相房琯被罢官。他上疏营救,触怒皇帝,被贬官到华州。公元759年他辞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军叛乱,他又开始漂泊流浪。后来在节度使严武的保荐下,做了节度使参谋等职,严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辗转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带。公元770年冬天,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条小船里,时年59岁。(投影)

    杜甫的一生四处漂流。他的诗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处漂流时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这首《登高》,看看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养成能鉴赏类似诗歌的能力。(投影)

    所谓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对这些景物赋予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投影)

    我们举个例子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大家都学过吧?现在齐背一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投影)

    在这首元曲中写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8个字写了9处景物。前三句一个名词一处景物,这些景物写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凄凉的画面。面对着这样的景物,远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产生出一种思乡之情。曲中的这些景物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赋予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这就是意象。

    现在大家听我读一遍,注意我读的感情、节奏。

    找几个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同学们再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感情。

    鉴赏诗歌:

    同学们来说一说看完这首诗,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来说一说)

    现在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教师: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

    教师:这六种景物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

    明确:急风在猛烈地吹着,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鸣。水中青色的小洲,沙滩上白色的沙子,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听来却是一种哀鸣,鸟儿和雄鹰展翅飞翔还不一样,而是在盘旋。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

    教师:我们把对景物的领悟与杜甫当时的处境和命运联系起来思考,说说这些景物在诗人看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冷清而凄凉的画面。

    教师:咱们再来鉴赏一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落叶纷纷而下,长江波涛滚滚,向东流去。在这样的情境下,想一想诗人能联想到什么呢?

    明确:无边的落叶,纷纷落下。遍地一片荒凉的景象。面对滔滔不绝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华就这样逝去,却没有建立功业。不由得使人悲上心头。

    教师:颈联中有一个字可以说很明显的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虑是哪一个字?

    明确:“悲”字。作客在外,已经是够可悲的了,却又是离家万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伤而愁苦。“百年多病独登台,年岁已大,却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个人登高台,作者的心情怎样,自然不难理解。

    登高台想到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一生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现在却已两鬓斑白,岁月已逝。壮志不得申,如果有酒来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办法,可是却已戒酒了,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种痛苦。

    教师总结:对于这首诗,它的首联和颔联,选取了八种景物,来渲染出一种冷清而悲凉的气氛。为本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在颔联中,一个“悲”字,把作者的悲伤感情直白的表现了出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点规律,一是抓住诗中的意象的特点。不同的意象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这些意象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明显的“猿啸哀、鸟飞还、落木、长江滚滚。”这些意象及其特点明显的为本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投影)

    其次,就是抓住关键性的字词,颔联中的“悲”字,就是本诗的诗眼。通过这个字,进一步了解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投影)

    教师: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读几遍,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由学生齐背一遍。

    鉴赏《送友人》:刚才我们总结了学习诗歌的两点规律,现在大家就来鉴赏一下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投影)。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由学生来鉴赏讨论。

    然后由学生来发言。(略)教师略加指导、分析。

    总结本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学到大量的诗歌,对于诗歌的学习,本课只是为同学们学习诗歌提供点借鉴,知道些鉴赏诗歌的方法。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及鉴赏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出一些规律,从而能更好的鉴赏诗歌。

    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

    登高

    杜甫

    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关键字:悲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11)

    六年制语文十册阅读课文《火烧云》,写得生动活泼,刻画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细观察外,无疑得益于独到的写作方法。

    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

    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学这一段时,可采取如下步骤:

    1.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2.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3.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

    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

    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

    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是跪着的……”前者描写动态,后者刻画静态。“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句中“两三秒钟”显示变化之快,但前加“过了”一词,又说明“跑马”一动不动。这些动态和静态描写,把火烧云的形状多姿和变化万端刻画得入神,读者能在纷至沓来、瞬间万变的形态中,获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缭乱、不可捉摸,强化了火烧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这一部分时,可采取以下步骤:

    1.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状变化按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5.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三、结篇自然,耐人寻味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既照应了课题和篇首,又点明该文是刹那间的实录,同时显示了火烧云变化之神速。末段的两个“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感觉;拟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词,突出了火烧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达出孩子懊恼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恋向往的感情。为了解除孩子这种懊悔的心情,教学时可让学生合拢课文,想象回忆火烧云的景象,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篇12)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

    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2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