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汇集10篇
  •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9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汇集10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大家是不是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如果您想读一篇好文章小编建议您看看“教师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时下,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造型各异的高层建筑已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发达与否的标志,并到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幼儿所熟悉。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们选择了这一幼儿易于表现的事物――房屋。让幼儿在认识和熟悉一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拼贴等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几何体的简单知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做做、玩玩、讲讲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房屋建筑的外形特征,运用几何形组合,拼贴出各种简单的房屋平面造型。

    2、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发挥一定的想象力进行初步的建构和创造。

    三、活动准备:

    1、房屋展览图片四幅,小动物形象图片若干。

    2、泡沫板两人或三人一块,几何图形片若干,水盆若干。

    3、请一位老师扮狮王形象,熟悉对话。

    4、录音机及有关录音。

    四、活动过程:

    (一)丰富幼儿对房屋外形的认识,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房屋简单的外形特征。

    1、老师幼儿一同参观房屋建筑展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狮王出现)讲话:听说娃娃城新建了许多漂亮的城堡,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参观好吗?

    2、分析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样的房子?房子上面的部分是什么?(屋顶。)下面呢?(墙。)墙上有什么?为什么要有门和窗?

    3、激发幼儿为小动物建造房子的欲望。狮王作伤心状。老师问为什么这么伤心?(狮王说:前一阵森林里发生了水灾,把小动物们的房子都给淹没了,小动物们没房子住可伤心了。)老师安慰狮王:“狮王别着急,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你们好吗?”“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尝试个别操作,了解幼儿拼贴建构情况,鼓励幼儿创新大胆想象。出示许多小动物及建筑材料(吹塑纸片),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操作,根据情况老师和幼儿及时评价。

    (三)幼儿分组建构。

    1、想一想你想给小动物构造什么样的房子?帮谁造?

    2、要求,造的房子要牢固,方便进出,让小动物们满意。

    全体幼儿两人合用一块泡沫板,进行建构活动。鼓励幼儿为小动物造一座、两座或更多的房子,并且造得不一样。在此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四)讲评。

    1、相互参观,说说哪座房子造得好?为什么?

    2、把房子送给小动物。

    3、狮王代小动物致谢,与小朋友共舞。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区域活动中继续用图形建构房屋或其他物,也可提供立体积木让幼儿进行立体构造。

    六、效果分析:

    活动中幼儿想象丰富,思维开阔。他们不但能将长方形的纸片横摆,而且还将它竖排成并列的几间房子,而且对门、窗所装位置也掌握得很好。还有的小朋友想象更大胆,将梯形的图片斜放当作房子上的滑梯,将长方形竖放当电梯。总之,这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小数的面积模型,探索简单的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探索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

    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生在学习“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算理,这为学习该内容奠定了基础.但小数乘小数,学生也能理解其算理,但计算出结果后,小数点的位数应放在哪个位置上合适,是学生常拿不准的问题,也是该课应该重点关注的.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课件页码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

    0.86×10

    3.5÷100

    你会计算上面的算式吗?能说说理由吗?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的乘法.学生回顾知识后回答.

    0.86×10就是把0.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5÷100就是把3.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习激活原有认知,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由已知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以上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吗?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你能告诉我求面积需要注意什么吗?

    请分别求出图中各部分的面积.

    2、汇报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30×20=600

    3×2=6

    0.3×0.2=0.06

    师生总结积和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观察思考后回答: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中心花坛长3米,宽2米

    广场上的地砖长0.3米,宽0.2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顾反思.

    学生独立计算.

    首先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

    观察乘数和积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厘清小数乘小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离不开小数乘法.

    三、课末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总结回顾形成知识体系.巩固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

    街心广场

    30×20=600

    3×2=6

    0.3×0.2=0.06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数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数也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扩大10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0)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4题

    选做:练一练的第5题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科学活动《排一排》。

    下面,我将从说幼儿、说教材、说目标、说准备、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说延伸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幼儿

    科学活动的内容具有启蒙性、探索性和生活性。它重在操作,以实物吸引幼儿的兴趣,在学习中显得更加轻松,幼儿更加愿意主动探索,让整个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在整个过程中学习排一排,让幼儿在积极主动地体验过程中享受参与活动的乐趣。为发挥排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设计了此活动。

    二、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能够按照形状特征进行分类与排列,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不仅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很适应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说目标

    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因此,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二点尝试。

    1、运用变“魔术”的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用看不见的瓶子引起幼儿的兴趣,用串好的扣子逐渐引导幼儿注意珠子的排序。

    2、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它们都是图形宝宝,并能细细地,有顺序地操作。所以该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总结,对此活动起着向导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以下该活动的目标;

    (1)、初步感知图形排列的规律,并进行ABAB间隔模式的排列。

    (2)、能仔细观察排列的规律,清晰的进行表达。

    (3)、对排序活动感兴趣,愿意并积极的参加操作活动。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3个目标,幼儿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与排列,能积极参加到操作活动中。

    四、说准备

    穿好的扣子教具不同颜色图片(小动物图片)

    各种图形若干(圆形)

    重点: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难点:按一定顺序排序。

    五、说教法

    (一)、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之外,还从中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示范法

    通过示范把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的圆形排成一横排,引导幼儿观察说出他们都是怎么排列的。

    2、游戏法:

    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把几何图形按形状分类。

    六、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角,要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更多的探索活动,这不仅提高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七、说过程

    1、游戏“开火车”

    在游戏中,让幼儿观察说出它们都是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巩固学习三种几何图形。

    2、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圆形图形分类排一排。

    八、说延伸

    益智区中,提供木珠,各种塑料雪花片,图形片,可供{色、形状、大小进行ABAB间隔模式的排列。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前 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 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

    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

    让学生看图答 三、 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

    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 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分析;通过学习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指南针

    2.年历卡

    3.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4.面积单位卡片

    5.简易天平

    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除法…………………………………3课时左右

    二、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操作练习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四、活动结束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7

    一、培训目标:

    开展好校本项目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争创东宝区学习型学校,打造一支科研型、学习型和学者型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使我校教育事业向全面、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领导小组及培训对象:

    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1、进一步开展“班班通”应用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班班通”应用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2、结合“比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研究,开展好校本项目“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上有所作为。

    3、结合“访万家”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话题讨论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4、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远程资源应用的操作和运用,能开展推荐平台的话题发布及讨论活动。

    5、利用网络平台“教育博客”“论坛平台”打造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6、组织和督促教师参与并顺利完成“国培计划”。

    7、组织教师认真有效的开展周工作反思活动。

    8、建立好“学校资源库”,指导教师会用和用好资源库,并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四、组织与管理:

    1、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

    2、“班班通”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在微机室举行,由远教室、教科室负责落实具体的培训内容,聘请培训主讲教师;“高效课堂模式理论”研究由教导处和教科室组织实施;自主研修由各教师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按进度进行。

    3、由德育室、安全室、教导处、教科室联合开展期末检查评比,并做好各类文字、网络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培训效果的评价:

    1、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感受,提出疑问。

    2、利用网络平台查实绩,按要求完成教育博客撰写任务、积极参与话题发布和话题讨论活动。

    3、根据教师的参与程度、教师完成工作情况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公顷、平方分米的含义。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体会1公顷、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出示教学目标

    是师生共同读出目标,确立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师精讲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天,小明高兴的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新家参观。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

    3、观察画面,你发现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

    ⑴、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

    ⑵、如果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⑶、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那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

    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⑵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

    ⑶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

    ⑷ 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现在你能想象出1公顷的大小吗?

    3、生活中感受1公顷

    如果大家还不能体会1公顷的大小,那么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找一找1公顷,再来体会1公顷的大小。

    ①问:你看出这是哪了吗?4、认识平方千米

    ⑴我们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⑵小结: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不知不觉,大家把所带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认识了平方千米,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出了这样的几道题,你能帮他填一填吗?

    2公顷=(_)平方米50000平方米=(_)公顷3平方千米=(_)公顷90000公顷=(_)平方千米

    五、出示达标题

    __x

    六、课后拓展、巩固应用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认识了几个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七、作业布置

    课后,请你调查一下,你所居住的地方占地面积以及位桥镇的占地面积,好吗?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9

    _平教授在今天的讲座中提出了一个关于课堂问题的新观点:“大步提问”。何谓“大步提问”呢?按_教授的说法,“大步提问”是需要学生展开思考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它在一节课中往往处于中心位置,且一节课中一般只有一到两个“大步提问”的问题。他说课堂上如果没有“大步提问”,课堂就会比较琐碎,只有借助“大步提问”,才能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大的活动,学生才能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充分讨论、交流,思维才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由于孔教授是穿插在其它内容中谈的,不是很清晰,因而,听后总感觉话说得不是很透,回来后围绕着孔教授的观点也做了一些思考。我认为可否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大步提问”的观点。

    第一个层面,“大步提问”是改革当前课堂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小步子”,即心理学上的“搭脚手架”,通过一个一个台阶,帮助学生一点一点地理解需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迅速、准确地掌握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学习缺乏挑战性,思维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也就难以真正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第二个层面,“大步提问”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借助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大步提问”,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逐步锤炼了他们的数学思考,渗透数学教育价值。

    “大步提问”思维跨度大,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迅速地解决,这必然会有效地调动他们自身的.思维潜力,同时,个体之间的思维差异也为他们交流提供了可能,最终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个层面,“大步提问”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

    要想在一节课中设计一至两个“大步提问”,教师必须要有精心的设计,而精心设计的前提就是对教材与学生的深度挖掘,只能深入挖掘教材的蕴涵的数学价值,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提出的问题才有针对性、深刻性。同时,驾驭“大步提问”也需要教师有超出常规的课堂教学能力。以上两个方面清晰地告诉我们,课堂中的“大步提问”必然会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物体,掌握测量的方法。

    2、尝试用数字记录测量的结果。

    3、能积极参加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

    【活动准备】筷子,铅笔,吸管,粉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小朋友看,我们这里有台电脑,可是在不用的时候,它会有很多的灰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做套子要知道它的长度,那我们应该怎么样知道它有多长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测量员吧。

    二、幼儿尝试进行测量活动。

    请你取出我给你们准备的东西,来试着量一量你坐的小椅子的边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么样量才是最正确的呢?(幼儿尝试用铅笔进行测量活动)

    提问:你是怎么样进行测量的?你量出它有多长?

    三、讨论测量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种测量的方法,那到底什么方法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示范测量黑板: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测好一段就用粉笔做一个记号,首尾相连。最后数一数就知道我们测的东西到底有多长了。

    四、幼儿自主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粉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并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除了刚才我为小朋友准备的东西?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跨步

    现在我们一起来用脚大跨步的走,测一测从我们坐的地方到门口有多少距离吧。

    【教师小学数学教案汇集10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