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通用10篇
  •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发表时间:2023-04-30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通用10篇。

    教师范文大全精选栏目推选:“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在每天进入课堂授课时,教师早早就会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是老师上课的重要依据。以下是由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你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1

    详细介绍: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2.在掌握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很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你是怎样想的?

    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

    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先分分看)

    (2)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进口述分的过程.

    教师提问:把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枝,还剩1枝.)

    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道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

    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枝.)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道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枝)1(枝)

    教师提问:回答时应怎样写?(每人分2枝,还剩1枝)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

    (3)对比、分析:今天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回答时因有余数需答完整.)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

    (5)反馈练习:

    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

    2.教学例4.

    (1)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2)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入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3)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4)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回答时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第5页例4.

    (5)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袋,余数3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个.

    (6)反馈练习:

    有42棵菜,每筐装8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菜?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重点强调平均分的第二种有余数的应用题计算,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

    三、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总结出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重点强调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完整写出答话.

    随堂练习1.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投影出示)

    9□=□(个)□(个)9□=□(盘)□(个)

    (1)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根据这个图和算式(1),你能说说题意吗?[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个)(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一种方法.]

    类推:把图和算式(2)联系起来,你能理解题意吗?【可讨论,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盘)(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二种方法.】

    比较、归纳:根据图及两个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说出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个算式表示,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还剩1个.

    第二个算式表示.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2盘,还剩1个.

    (2)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写好算式.

    (3)订正,指名口述思维过程.

    2.填空.(投影出示)

    (1)144=32

    143=42

    (2)216=33

    布置作业

    有18个扣子,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

    有37米白布,每5米布做一条被单,可以做几条被单,还剩几米布?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身边的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体会数字编码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并知道数字编码的一般特点。

    2、通过开展对相关编码信息的探索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应用价值,初步体验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感知数字表达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

    教学难点:

    感知数字表达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数字与信息的联系)

    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与数字打交道。比如说,(出示“1”)提问:一件礼物,一个苹果,一张报纸……这里的“1”表示什么?

    提问: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么?你又分别想到了什么?

    (小结:数字组成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它向我们传递了一些信息,也可以用来编码,同样传递了一些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数字和信息。

    二、初识编码,感知特点(说一说)

    交流电话号码信息――感受数码

    ⑴师:像110这样特殊的电话号码,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结:其实不管是特殊的电话号码,还是普通的电话号码,这些由数字组成的编码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三、探索编码,感悟方法(看一看)

    观察:跟上一封相比,有什么区别?(多了邮政编码)

    问:你知道为什么要加上邮政编码呢?(学生回答后放录像)

    问:看完录像谁再说说为什么需要加上邮政编码?

    谈话:邮政编码也是一种数字编码,它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别小看这6个数字,它可是表达了丰富的信息呢。谁大胆试着说说看这6个数字都表达了哪些信息呢?

    介绍邮编的相关信息

    ⑴师:21表示江苏省苏南地区;210表示江苏省苏南地区南京邮区;2100表示南京市邮局表示江苏省苏南地区南京邮区; (板书)规律

    四、解读编码,感受价值(比一比)

    研究身份证数码

    ⑴出示身份证图片

    师:从邮政编码我们知道了一个人所在地的相关信息,如果想了解这个人的个人信息,需要知道什么编码?

    1、你能从这几张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他们的出生日期吗?

    2、猜一猜,哪个是爸爸的?哪个是妈妈的?哪个是小明的?

    ⑵练习解读身份证信息。(出示一张身份证)

    师:你能把身份证上的信息填写完整吗?

    师:你觉得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

    五、总结收获,介绍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其它运用。

    谈话:在生活中,有时候人们还用字母或文字、和数字来组合成编码表达信息?比如……(出示相关图片)

    介绍:条形码火车票Z表示直达车,车牌苏A表示南京,图书I表示文学,/前表示出版社编号,/后表示图书馆流水号。

    ⑵提问:用这些编码来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

    你还在哪里见过用数字编码的呢?

    假如生活没有数字,将会……

    师:数字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编一编呢?编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在一定范围里,简洁,唯一,有规律。

    ⑴ 出示第1个问题

    师:房间的编号中要包含哪些信息?

    一楼第三个房间该怎样编?四楼第十个房间呢?十楼第九个房间呢?

    ⑵ 出示第2个问题

    明确小组活动要求。

    ⑶集体汇报交流。

    请在小组内讨论出方案,再试着编码!交流时写出代表你自己的编码。

    (学生讨论交流,尝试自主编码,同时让部分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设计的编码,并解释说明,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六、回顾过程,总结经验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数字与信息。在活动中你觉得有什么收获?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师板书

    37×8265×3159×6439×43

    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

    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3、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3568×5318×2448×7924×28

    2、一种邮票每套14张,售价38元,今天上午卖出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多重吗?

    3、动脑筋,找规律填数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情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出示图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师逐一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题。

    出示例题。

    师: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表述题意。(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6=12(元)

    125=60(元)

    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乒乓球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其实在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一下生活中的问题。

    1、想想做做1

    出现4个小动物,推着小车。出示图如书本。

    你们看了图知道了什么? 那你们能用自己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

    指明解题:

    (板书:)方法一: 42=8(筐)

    208=160(千克)

    方法二:202=40(千克)

    404=160(千克)

    分别请学生说说每一种方法求的是什么。

    2、想想做做2

    学生齐读 。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方法一:34=12(个)(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笼子)

    126=72(只)

    方法二:64=24(只)(我先算每行有多少只兔子)

    243=72(只)

    方法三:63=18(只)(我先算每列有多少只兔子)

    184=72(只)

    3、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思考)

    (板书)方法一:45=20(个)(我先算一共有几个教室)

    206=120(盆)

    方法二:56=30(盆)(我先算每层放了多少花)

    304=120(盆)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5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

    2、能判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用分数表示。

    3、在判断、讨论可能性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提出:袋子里有一白一黑两个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有几种可能?让全班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话题引入,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中。)

    二、求可能性

    1、教师用激励性启发性的谈话,提出“摸到白子和黑子各占所有可能性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概述。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初步懂得事件发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感受有些实际问题可借助数学表述。)

    2、提出问题(2),让学生讨论有几种可能,都是什么。列举出来。(设计意图:讨论有几种可能,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作准备。)

    3、教师启发性提出“每一种可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出:每种可能都可以用1/3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尝试练习

    1、教师谈话并拿出骰子,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观察骰子特征,为后面用分数表示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作铺垫。)

    2、提出“议一议”中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知道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用1/6表示。

    (设计意图:结合掷骰子事情,给学生自主发展、有条理思考、表达问题的机会。形成用分数表示事件的等可能性的思维过程。)

    四、设计游戏

    1、教师提出用扑克牌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游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并试做。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动手试做的空间,考查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

    2、交流学生设计的,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五、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思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揭题展标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这节课我们复习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梳理、沟通

    1、沟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1)出示苹果图,求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板书:6+6+6+6=24

    (2)用乘法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板书:4×6=246×4=244个6相加

    (3)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4)意义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板书:意义

    2、读法:谁会读这两道算式?板书:读法:4乘6等于244乘6等于24

    3、回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6叫什么,得数24叫什么?

    板书:名称因数因数积

    5、复习乘法口诀

    (1)4×6等于24用那句口诀?板书: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2)补充乘法口诀表:

    在乘法表中“四六二十四”这一横行还缺少哪一句口诀?

    竖着看“四六二十四”这一列还缺少着哪句口诀?表格中缺少哪些口诀?

    (3)全班拐弯背乘法口诀。

    (4)对口令

    二四()()十二xxx()()二十四

    三九()()九六十三七八()六七()

    (5)说说哪几句口诀最容易几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6)选两句口诀写出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不是)请按照顺序把它们说出来。

    三、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乘法的意义、读法、各部分名称和口诀表,下面我们重点复习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

    四、练习

    1、摘苹果先说口诀,在说算式及得数。

    7×98×67×63×57×56×7

    3×78×59×69×82×94×4

    2、填空

    (1)、2×7=()读作(),表示()。

    (2)、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算式()。

    (3)、7×5+7=()×()。

    (4)、()里最大能填几?

    ()×65×()9×()

    3、选择题

    (1)2个5相乘的算式是()

    ①5+2②2×5③5×5

    (2)2×8可以表示()①2个8相加②8个2相加

    (3)积是63的算式是()

    ①60+3②4×9③9×7

    4、判断

    1、2×5和2×5的意义不同。()

    2、7×9读作:七乘九。()

    3、6和8相加是48。()

    五、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7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

    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外作业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8

    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在认识1~5 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10以内的数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把1~5各数和6~9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学,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适时安排几和第几,=、>和<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数的意义。0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含义。10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材把0和10的认识单独安排。 1.把认识1~10各数的教学都安排成四个环节。

    学生认、读、写1~10各数并不困难,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后者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教材把认数教学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下面以1~5各数的教学为例,分析这四个环节。

    (1) 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例题的主题图中有人和许多物体,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获得认数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感受数(shù)产生于数(shǔ)。数图中的物体,可以看到什么数什么。如1块黑板,上面有5个字;3个女孩跳舞,1个男孩拉手风琴……通过指出物体及其数量的活动,体会数能反映物体的量的属性。

    (2) 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1个男孩、1架手风琴、1块黑板的个数都是1,都可以用1粒算珠来表示。2盆花、2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的个数都是2,都可以用2粒算珠来表示。教材通过1粒、2粒……5粒算珠,分别表示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哪些物体是1个、哪些物体是2个……再分别用1粒、2粒……算珠表示个数。

    2粒算珠表示2的时候,1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3粒算珠表示3的时候,2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4粒算珠、5粒算珠里也各有1粒深色的算珠。这是因为教学1~5各数,是先认识1,再依次认识2、3、4、5。1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1添上1是2;2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2添1是3……这里的1粒深色珠表达了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学的时候,要渗透这样的关系。

    (3) 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还能用数表示。男孩、手风琴、黑板的数量都用“1”表示,盆花、红气球、黄气球都是“2”个……学生从中体会1~5各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对这些符号意义的体会,就是建立数的概念。

    (4) 写数指导。通过示范、描红、独立书写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规范、工整地在“日”字格上写数。教材十分注重学生把数写好,除了本单元的写数指导与练习,在第七单元仍然安排了写数的练习。

    2.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

    非“0”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一共有几个),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是第几个)。教学几和第几,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学生在认识1~5各数时,已经能够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1)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①例题中先数出有几个人排队买票,再数出戴帽子的男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在数的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它们的区别。②“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与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③“想想做做”其他题,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回答实际问题。

    (2)所有学生都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象与问题。教学几和第几,要提取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理解。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分别排在第几。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同样,“想想做做”第1题里涂4个和涂第4个,从两次涂的个数不同,两次涂色的灯笼表示的意思不同,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

    (3)正确表述或判断第几要联系方位,离开方位讲的第几往往是不确定的。教材中有三种情况: 一是规定了方位,如“从左边起”涂第4个,“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二是遵循生活习惯。如在队伍里一般“从前往后”数,楼房的层数都是“从下往上”数。三是允许多样,给学生空间。如猴子捞月亮的图中,戴帽子的那只猴,可以是从上往下第2只,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第4只。教学时,除已经约定俗成的外,讲第几的同时,应该讲方位。

    3.0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

    (1)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这个内容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里三只兔都采到了蘑菇,分别用3、2、1表示蘑菇的个数。还有一只兔没有采到蘑菇,可以用0表示个数。学生在这个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第二道例题中,地上原有4个萝卜,都拔掉后,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让学生用0表示萝卜的个数。从4个到0个,渗透了“有”与“无”的相对关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结合直尺教学0。直尺上有0~5六个数,0在直尺的左端,直观显示出0在直尺上的意思:从这里开始。这是数轴上表示数和用直尺量长度必须具备的认识。从0开始,向右依次是1、2、3、4、5,按顺序整合了0~5各数,这也是“想想做做”第3题按顺序写数的基础。

    (3)“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了0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要学生有所体会,不必解释其中0的具体含义。

    4.在=、>和<的教材中突出两点内容。

    =、>和<都是数学里的关系符号。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数学概念,认识和使用这三个符号外,还要培养符号化思想。

    (1)例题从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图中分别提取兔与猴、松鼠与熊的只数进行比较,是让学生知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比一比。这是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后继学习中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从现在起就要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体验。

    (2)例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和×同样多”“×比×多”“×比×少”等数量关系,分别用符号=、>、<表示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关系比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教材把>和<同时教学,5>3和3<5都表示松鼠与熊的只数关系,让学生体会符号和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这些都是最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想想做做”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加强数的概念。两道题设计成两个认知层次,第1题在图形直观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题目要求先“摆一摆”,目的是经历两种图形对齐着排排、比比的活动,体会并初步学会这种比较的思想方法。教学时不能仅看教材里的图画就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再根据图形的数量写出数,从图形个数的有多有少,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在这些活动中能再次体验数的意义。第2题没有具体情境的支持,直接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借助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里获得的经验,也可以依据数的排列顺序进行思考,使数的概念得到再次加强。

    练习一是0~5认数的综合练习。有三个特点: 一是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1题看直线上的点写数,回忆各个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数的排列顺序。第5题写0、2、3和5,这些数比1和4难写,给学生多一些练习机会。二是重视知识的现实应用。第2题在数出三种动物套中圈的个数以后,比较这些数的大小才能得出名次。这里就应用了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3题应用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回答现实情境里的问题。图中蜻蜓的只数是0,把0和3比大小,知识有了扩展。三是适度地开放。第4题除5=外,其他题都有多个答案。通过自己填写和相互交流,体会思考问题要全面。

    5.教学数10,丰富学生的认识。

    认识10的教学仍然按“数物体个数—用算珠表示个数—用数表示个数—写数指导与练习”的线索进行。“想想做做”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认识。

    (1)渗透10个一是1个十。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这项活动中感受10根和1捆的关系,直观接触10个一和1个十,为以后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作些铺垫。

    (2)学习按群数数。引导学生2个2个地数樱桃的个数,5个5个地数手指的个数,既提高数物体个数的效率,又具体感受10与2、10与5的关系。

    (3)体会双数和单数。10只鸭排成一行,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一一间隔。从左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2、第4……第10只,这些数都是双数。从右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1、第3……第9只,这些数都是单数。学生照这样数一数,感受了双数和单数。

    (4)辨认左和右。在数物体的个数时,联系左边和右边等内容,帮助学生正确分辨左和右。

    (5)直观看出相差数。正方形和三角形上下两行对齐着排列,不但能比出哪种图形的个数多,哪种图形的个数少,还能数出正方形比三角形少3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3个。这些都是以后探索相差数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6.培养数感。

    数感是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强的人,在遇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主动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进行思考、解释和交流。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与具有的数学知识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例。数感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尤其要从小培养。

    本单元主要从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和用数表达、交流信息三个方面培养数感。

    (1)理解数的意义。一方面根据已有的物体,通过数一数,用适宜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如第12页第1题、第13页第5题、第21页第1题等。另一方面根据已有的数,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它的含义。如第12页第2题、第22页第2、3题等。

    (2)体会数之间的关系。不仅用=、>和<等符号表示数与数的大小关系,还体会数与数的接近程度。如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又如>3,方框里可以填许多数,最小应填4。<10,方框里也可以填许多数,最大应填9。

    (3)用数交流、表达信息。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描述。如果缺少数,交流就不清楚,表达就不准确。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法则.

    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二)演示动画:复习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一)理解意义

    1.出示例2

    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2.演示动画:1

    3.引导学生理解的意义.

    教师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

    13.50.5

    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单价数量=总价

    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练习: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小结

    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5.练习

    (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0.7 8.50.4 7.20.86 180.23

    (2)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副标题#e#

    (二)学习法则

    引导讨论:理解了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演示动画:2

    3.学生独立完成.

    4.练习:670.3 2.146.2

    5.归纳法则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反馈练习

    (一)根据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0.18=

    (二)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质疑调节

    (一)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

    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五、巩固发展

    (一)不要计算,说出下表各栏的积有几位小数.

    副标题#e#

    (二)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地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

    (三)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5625

    (四)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课后作业

    (一)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56.738=2154.6 0.370.94=3.478

    41.29.2=3790.4 0.786.1=47.58

    (二)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的

    1.3倍,身高约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多少?

    七、板书设计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2.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教案点评:

    是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复习中通过动画演示,从观察整数乘法算式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为理解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和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篇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106页,例3。练习二十三第7,8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环形,理解和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逻辑思维及动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环形的解答方法,会计算有关环形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环形的解答方法,会计算有关环形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引入。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1,引导学生画环形,剪环形,认识环形的特征,加深理解。

    先画一个大圆,在大圆内再画一个同心圆,动手剪下小圆。

    2,观察:剩余部分是什么图形?

    3,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认为这个图形的面积应该和谁的面积有关?

    4,我们把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叫环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图形,圆环。

    板书课题。

    二, 学习新知。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见过环形?

    讲述:看来,环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结合刚才的动手操作,说说你是怎么剪的吗?

    介绍几种剪环形简便,快捷的方法。

    2,进一步加强学生环形特征的认识,深化概念。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来提问,并让学生回答所问的问题。

    提问:环形中的大圆和小圆是什么关系?

    讲述: 刚才同学们不但画出了环形,而且剪出了环形,你们还想多了解一些有关环形的知识吗?你们都想了解哪些知识?有同学想知道环形面积,有谁知道环形面积怎么求吗?

    学生:动脑思考后回答自己想了解环形的其他有关知识。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回答: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讲述:(1)这种方法行吗?能求出环形面积吗?

    (2)现在就利用这种方法,算一算你们刚才自己剪出的环形的面积。

    (3)想一想,你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师:我也剪了一个圆环,你们愿意帮助我计算出这个圆环的面积吗?

    出示例题,规范解题过程。

    图:

    提问:你们有多少人用的是这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方法2:

    提问:谁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做的?

    教师:看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环形的面积,你愿意选择哪种方法?与同伴相互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练习。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实际测量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通用10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