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
  •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5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

    本文为教师范文大全推荐专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下面我们给大家分享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您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76鈥?7页内容。两步运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彩色纸条。

    学具准备:

    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同桌之间,找一找,说一说。

    说说一共指的是谁和谁一共。

    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2.解决问题

    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学生列式。

    四、巩固练习

    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学生独立找解题所需要信息,并试着解答。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

    二、新授:

    1、(1)利用直观图一百一百地数:

    五百里面有几个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九百后是多少?

    一千里面有多少个百?(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这些数可以一、十、百、千来数数,一、十、百、千叫计数单位。(板书:一、十、百、千)

    (2)反馈练习:十个一是多少?一百里面有几个十?一千里面有几个百?

    (3)通过刚才的数数你知道了什么?

    2、教学例3: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百一十五。数到一百零九。问:再添一个是多少,该怎么数?

    练:从三百九十六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四百零五。

    (2)从一百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百八十;再接着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二百三十。(指名上台数,数到一百九十问:再怎么数?)

    练:从六百七十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七百一十。

    (3)从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

    (4)从数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3、小结:你今天知道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1)从七百七十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八百四十。

    (2)从九百九十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千。

    (指名数)

    (3)从六百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同位互数)

    2、书上第36页第2、3题。(独立思考,同位交流,指名回答。)

    3、抢答赛:

    (1)3个百是多少?7个百呢?

    (2)在一百九十八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在二百零七后面连续数出四个数。

    (3)四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三个数是什么数?

    四、作业:

    十个一是();十个十是();十个百是()。

    一十里面有()个一;一百里面有()个十;一千里面有()百。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第十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学内容:课本第119~127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119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板书:表内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谈中自然引入了课题。

    二.复习整理:

    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

    324819155

    246427408

    243142

    先独立做在课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2.针对刚才学生容易错的内容,用听算的方法,选拓展练习中的题进行训练。

    在草稿本上听算练习。

    3.复习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可挂图出示,小组讨论后学生口答)

    出示挂图:教材第119页的第1题。(如果没有挂图可让学生看书)

    想一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

    4.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在○填上<>=。引导学生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试一试复习表内除法,并同时找找学生的问题,了解学情。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除法知识来解决。

    三.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第1、2题。

    巡视、评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同桌检查。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四、拓展性学习:

    1.口算。

    155=63=168=93=

    459=567=497=24=

    455=568=637=82=

    2.看图,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

    3.在○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8○4=221○3=7

    20○5=256○9=5430○5=6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及加法、减法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119、120页第3~8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的复习,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呢?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2、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法、减法的复习。(板书课题)

    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二、知识整理: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119页第3题,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3、写一写,再读一读。

    ①千位上是2个千、百位上是5个百、个位上是6个一。

    ②二千五百零六。

    4、下面复习用计数单位表示数,独立完成书上第120页第4题,想一想是怎样做出来的。

    5、复习近似数。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0页第5题,找出这段文字中哪些数是近似数?并画出来。再请同学回答。

    6、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

    (1)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120页第6题,看谁算得都对。开火车订正。

    (2)引导学生做教材第120页第7题。先笔算,再请两个同学到台上板书,并展示。

    (3)通过第6、7题的计算,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4)请各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教材第121页第8题。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处理意见,并在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紧紧围绕万以内数的认识,开展练习。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效果测评:

    1、综合练习教材第123、124页第3~6题。

    2、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道和对学生进行帮助。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拓展性学习:

    在下面各数的前后各写两个相邻的数。

    698

    3299

    9998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加、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各类应用题的分析、解题的思路,能正确地解答三类不同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第8题后两题(加和减)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2、集体订正,让学生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

    3、提问: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加法计算个位满十要怎么办?减法计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二、应用题练习

    1、看图列式

    (1)示线段图。(用线段图分别表示蓝墨水28瓶,红墨水20瓶,求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几瓶)

    请小朋友说说图上是什么意思?

    哪种墨水的瓶数多?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算?28-20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提?为什么?

    (2)在图上改变已知数和问题,成为求蓝墨水瓶数的题。

    让学生说说现在图里的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谁能改变和问题,成为求红墨水瓶数的题?(根据改变两个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

    2、针对性练习

    现在,说说第一句中是哪种数量多,它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1)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几只?

    (2)公鸡比母鸡少几只?

    (3)松树比杨树少10棵。

    (4)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条。

    师:我们分清了谁多、谁少,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先做第一题,做完后提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提?

    想一想,这道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张芳养17只,徐军养26只,徐军比张芳多养9只)

    根据三个数量,还可以编成另外两道应用题。

    做第(2)(3)题

    做完后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三个数量都一样,但由于条件和问题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样。因此,解答应用题先要分清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用什么方法算。

    4、做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和绿旗面数都是与哪种旗比的。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一样?

    三、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前4道计算题,第11题、12题。

    相差关系应用题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练习十二第13~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和解答。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简单应用题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培养初步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3题

    (1)读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口答算式,每一题分别提问为什么这样做。

    3、口答列式

    (1)明明看40页书,东东看46页,东东比明明多看多少页?

    (2)明明看40页书,东东比明明多看6页,东东看了多少页?

    (3)东东看46页书,明明比东东少看6页,明明看了多少页?

    二、应用题训练

    刚才,我们已经练习了相差关系的三类应用题。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这些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是怎样联系的。

    1、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1)用小黑板出示第14题,说明要求。

    (2)请小朋友读第一组条件。哪种鱼的条数多?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后面什么问题?为什么能求这个问题?现在把这两个条件与问题大鱼有多少条连起来。

    (3)让学生完成余下的题目。

    2、做练习十二第15题

    (1)小黑板出示,明确要求。

    (2)第(1)题已知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能求什么问题?为什么能求这个问题?怎样算?

    (3)这两个条件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4)指出:这道题已经知道这两个数,既可以提这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来算,还可以提这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算。

    (5)第(2)题已知什么条件和什么问题?知道了蓖麻25棵,要求向日葵多少棵,发补怎样的条件?这个条件里谁的棵数多?请小朋友把这道题连起来读一读。

    提问:这里补成了几道应用题?

    4、做练习十二第16题。让学生说说题意,弄清小军、小虎都是和谁比的。

    三、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5题第(2)题。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例6及练习十六第1、2、4题。授课日期__年__月_日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教学准备:

    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

    (1)569()()()

    (2)1998()()()

    (3)9997()()()

    2、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第五位是()。

    (2)读出下面的数。

    368读作()820读作()409读作()500读作()4758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三写作六百写作

    四百五十写作三百零六写作

    五千七百三十写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5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1206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63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师:这些数同学们都知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6。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1206读作:一千二百零六。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巩固练习

    1、第76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学生核对。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800795003207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五千零四七千零六十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4、同桌拨数,读写。

    一同学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总结读写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连减应用题.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什么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什么样的应用题,该怎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什么?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什么?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什么?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什么.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第一步该算什么.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什么.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什么.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方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再解答.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笔算

    1、做复习第1题。

    (1)做第一组加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提问:笔算加法要怎样算?

    (2)做第二组减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

    (4)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复习第2题第一行,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把三道题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复习题第3题里的第一组题

    三、复习加减法的验算

    1、做复习题第4题,指名两人板演。

    2、引导学生小结:加法和减法怎样验算、wwW.JK251.com

    四、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笔算加法和减法各要怎样算?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五、作业:复习第2题余下的六道题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教师:瞧!小明、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

    (课件播放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lkg等)。

    教师: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斤、公斤、两等。

    教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究讨论,获得方法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

    教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中掂一掂。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教师板书:克(g)。

    教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教师: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1克。

    板书:一枚2分硬币重1克。

    (2)掂一掂,感知1克。

    教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那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教师:下面请大家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盘子里面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1克。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之后通过交流汇报,提炼出找的方法:用一枚2分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对比着来掂一掂就找到了。为后面的估量作铺垫。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教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1克的

    教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认识天平

    教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教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举起1克的砝码)这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O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

    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教师:瞧,7粒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大家都取出1克重的黄豆,掂一掂。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考验大家,有信心吗

    教师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3.认识千克

    (1)认识千克。

    教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的实物。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谁到黑板前来拿拿这两样物品

    教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

    教师板书:千克(kg)。

    教师:有谁知道多少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教师:对,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教师:老师这里有2袋盐,每袋都重500克,那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

    学生1:1000克。

    学生2:1千克。

    教师:很正确!现在,同学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2袋盐,请大家先拿起其中一袋,掂一掂。

    教师:再将这2袋盐都放在同一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很好!再闭上眼睛,掂一掂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凭借刚才的感觉,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

    教师:看看藏在物品里的标签,谁找得最准

    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吗

    教师:现在请大家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拿1克重的物品,每个同学都来掂一掂、比一比,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教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盘秤的刻度盘。

    教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盘秤。谁来说说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盘秤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

    教师(用课件演示放入1千克装的洗衣粉后,指针指着1)现在表示洗衣粉有多重如果指针指着5呢

    教师:很好,仔细观察盘秤的刻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有多种表述,只要合理即可,重在使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以1千克为标准去量。

    教师用课件出示弹簧秤。

    教师:这是弹簧秤,看看弹簧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后,指针指着10

    教师:谁能说出现在称的西红柿有多重有几个

    教师: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用课件出示体重秤。

    教师:看看这台体重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站上之后,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的刻度处。

    教师:这名学生有多重当指针指在20和25这两个数之间时,就要从20开始往后数。指着30呢

    教师:通过对这三种秤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回答,都以千克作单位,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1千克等,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1.口答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重150()一个西瓜重6()一个鸡蛋重50()

    一只公鸡重2()一个汉堡重280()一桶油重5()

    一支铅笔约重180()

    2.完成第106页第6题

    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3.一抓准

    (1)介绍全国劳模张秉贵。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非常能干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比如全国劳模张秉贵,他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大家都叫他一抓准,无论顾客要多重的糖,他用手就能够抓出来,他的手就像一台秤!

    (2)明确要求:我们每组都有一篮橘子,一会儿请大家从这个塑料袋里往外抓橘子,不用秤,看看哪组同学取出的橘子最接近1千克。

    四、回忆交流,总结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通过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和学具

    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

    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

    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

    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

    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73=2168=4878=56

    37=2186=4887=56

    213=7486=8568=7

    217=3488=6567=8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1

    课题:数学广角

    1、主要内容

    (1)排列、组合

    (2)简单的推理

    2、地位于作用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有关逻辑推理知识也是人们在生活和研究中很重要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试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

    单元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经历简单推理的经过。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不同。推理依据的叙述。

    本单元主要教学与设计

    1、教具利用:

    投影仪、动物卡片、

    各种教科书等。

    2、主要方法:

    (1)首先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

    (3)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动手去做,动脑趋想。

    (4)创设真实情景,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教师为学生创设观察、猜测、实验的情境,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二课时: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分课时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是重点。

    初步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时难点。

    第二课时: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是重点。

    推理依据的叙述是难点。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练习二十三1、2题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三3、4题

    集体备课教案

    中心发言人崔振梅时间20xx年9月讨论意见

    课题: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2、地位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本册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是难点。

    本单元主要教法与设计

    1、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即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学习,亲自调查家庭人口数,喜欢的玩具等,体会数据的作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有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1、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分课时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体验了解统计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是重点。

    学会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统计方法是难点。

    第二课时:

    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的方法是难点。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练习二十二1、2题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二4、5题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