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 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发表时间:2022-01-26

    【www.jk251.com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发散思维,导入新课:

    1、假如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

    2、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带给了人们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课件演示,小结,板书课题。学生谈谈对“呼风唤雨”这个词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之间共读课文,相互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做到声音自信、朗读正确、流利。

    2、分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谈一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本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引导。

    4、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边读边交流。

    课件出示辅助练习,全班交流完成:

    ①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世纪。

    ②(谁)靠(什么)呼风唤雨。

    ③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

    ④20世纪人类的科技成就(用一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⑤是(什么)创造了人类的美好生活。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自主学习,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围绕中心段来写的。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找边总结。

    3、全班朗读汇报交流:

    ①读第2自然段,并对比“发明”和“发现”的区别。朗读总结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②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作对比: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③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相关词句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④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总结: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⑤齐读第5段,根据相关语句,师生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1、再次谈谈你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2、结合我们的身边,再次谈谈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1、小练笔:《畅想未来》

    2、手抄报:《科技时代》

    jk251.coM小编推荐

    语文下册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

    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

    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3、质疑问难。

    (二)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的说法吗?

    (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

    2、学生朗读,质疑。

    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五、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我的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影子的变化.

    2.熟读课文,学习丰富的句式.

    3.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去探索,去研究.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影子的变化.

    2培养学生好奇心,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手影激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请大家认真地观察,猜一猜.

    二.感悟课文,引导想象

    过渡:有一位小朋友也带来了他的影子,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走进了他的影子世界.

    (一)学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

    思考:(1.)小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他看到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2出示课件,同桌合作表演读句子,其他同学评议.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同桌讨论:假如你在路灯下,你想做哪些动作,让影子也这样做(出示句子:我,它也.)

    过渡:真是个可爱的影子!瞧,这会儿它又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影子又有了什么变化

    2指名回答.

    师:那么什么情况下,影子变成《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的呢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小人国"里的巨人呢

    3学生思考并反馈.

    师小结:原来,我离路灯远近不一样,影子长短就会随着变化,多有意思啊!谁来读一读

    4出示课件,小组比赛读文.

    过渡:影子还会和我捉迷藏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

    2引导读文.(自由读,集体读,指名读)

    3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学生说)

    5.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影子

    6.看到这调皮有趣的,能像魔术师般变来变去的影子,我们的小作者也有问题要问,谁来帮他问一问

    7.你们认为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课外延伸,总结全文.

    1出示课件,了解影子的用处.

    2你还有什么生活中的问题想问吗

    总结: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神奇有趣的现象,只要你像小作者一样乐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发问,也一定能找到生活中藏着的小问号.

    四,作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勤于思考,敢于发问,并且想办法找到答案,做个有心人.

    板书

    跟我做

    我的影子变长短变来变去(有趣)

    到处跑

    时 教案精选篇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练习十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难点: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游戏、练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53页第3题

    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大家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猜一猜:用动物卡片盖住的那个数字最大是几?

    2.课件出示53页第2题

    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一种包装方法。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面包,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纠正和总结。

    (二)综合练习:

    1.出示54页第5题

    先请学生做做小医生,看看他们做得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2.出示54页第6题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请学生灵活的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3.出示54页第7题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

    (2)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

    (3)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4.出示54页第8题

    (1)问:这是个几边形?每边长多少厘米?

    (2)圈一周是多少厘米?

    (3)怎样求彩带的长?(“3×8+2=?”)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二第1题,第4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家作业:随堂练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夜晚的实验时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实验的过程和意义。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辨析重点字词、句等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积累语汇。3、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夜晚的实验》(齐读课题)2、通过上一课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可用上谁通过终于揭开了这样的句式。(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3、课文的题目是夜晚的实验,那么围绕一次实验,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实验起因、实验经过、实验结果、实验产生的影响)二、精读第一部分,探究实验原由。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次实验的起因吧。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斯帕拉捷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呢?2、生回答,出示句子: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讨论:(1)这个现象,是指什么现象呢?读课文有关句子。板书:现象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从来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2)句中哪一个词写出了蝙蝠飞行的特点?(灵活)为了说明蝙蝠飞行的灵活,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进行描述,从中你读出了什么?(飞来飞去,夜里虽然黑,却飞得很自在;从来不会,一次也不会撞;很多许多蝙蝠都这样;常常不是偶然,是经常看到。蝙蝠在夜空中飞来飞去,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看到。可唯独斯帕拉捷留意到了它们在夜间飞行时的这些细节,而且不是一次两次看到,是常常看到,从中你读出了什么?(3)再读这一句,把刚才读懂的几层意思读出来。2、看到这个现象,斯帕拉捷怎么想的?出示句子: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1)指名读,斯帕拉捷在习以为常的现象面前,善于观察,产生好奇。这就是他在夜晚做实验的原因。板书:好奇(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3、过渡:为了揭开蝙蝠夜间自由飞行的秘密,斯帕拉捷在1793年的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开始了实验。板书:实验三、精读第二部分,了解实验过程。1、默读2-6自然段,思考:斯帕拉捷一共做了几次实验?并在有关语段旁标注上序号。(4次)那几小节写了第一次实验?(2、3小节)(1)自己读2-3小节,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第一次实验的?(2)交流:作者先写了实验的什么?(实验结果)指名读句子你能否有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实验的结果?(轻盈敏捷来回飞翔)(3)还写了什么?(实验的方法)哪一句话?指名读。方法是什么?(眼睛蒙上)对呀,被蒙上眼睛的蝙蝠这下就成了瞎子了。什么是瞎子?(双眼失明的人)加上引号后这个瞎子特指什么?(特指被蒙上眼睛的蝙蝠)看,引号使这个词语有了特殊的含义。谁再来读这句话。(4)接着作者写了什么?(实验的原因、作者是怎么想的。)指名读。(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假如它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5)这也就是斯帕拉捷为什么要将蝙蝠的眼睛蒙上来做实验的原因呀。齐读(6)这一小节还写了实验的什么?(第一次实验后斯帕拉捷的思考。)指名读: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7)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所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8)一个又一个现象,引起了斯帕拉捷一次又一次地思考,从中看出斯帕拉捷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断思考,认真思考的人。)(9)对照课件小结:第一次实验,作者先写了(实验结果),再写了(实验方法),最后写(实验原因),以及实验以后的(思考)。让我们对第一次实验的过程一目了然,仿佛亲临现场,亲眼见证。(15)齐读课文的2、3小节,在朗读中加深印象。2、那么后面的第二、第三、第四次实验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又是如何?自己学习课文的4-6小节?读书上有关语句,再对照表格,找到关键词语概括后填表。合作探究,填写表格:(1)交流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原因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第一次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蒙上眼睛轻盈敏捷来回飞翔第二次难道能用鼻子来辨别方向吗?堵住鼻子敏捷、轻松第三次翅膀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涂满油漆没有影响飞行第四次难道是用耳朵辨别方向吗?堵住耳朵东碰西撞跌落地上

    (2)第二次实验,作者是怎么写的?(先写实验方法,再写实验结果,省略了实验的原因)实验的方法是什么?(堵住鼻子)结果呢?(敏捷、轻松地飞行)第三次呢?(先写实验原因,再写实验方法,最后写实验结果)方法是?(涂满油漆)结果如何?(还是没有影响飞行)第四次?(先写实验方法,再写实验结果,省略了实验的原因)方法?(堵住耳朵)结果?(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地上)(4)在文中作者省略了第二和第四次实验的原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采访一下斯帕拉捷先生。师创设情境:来,斯帕拉捷先生,请问,你为什么要把蝙蝠的鼻子堵住呢?(不是靠眼睛辨别方向,难道是靠鼻子来辨别的吗?)斯帕拉捷先生,你又是怎么想到要用油漆涂满蝙蝠的全身的呢?(不是眼睛,也不是鼻子,难道它那薄膜似的翅膀,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先生,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何要堵住蝙蝠的耳朵呢?(不是眼睛,也不是鼻子或翅膀,莫非它是靠耳朵来辨别方向的吗?)(5)填写表格中的原因一栏。看,这一个又一个实验的原因,其实就是斯帕拉捷在看到这一现象后的思考呀,看来,实验的成功,除了离不开仔细的观察之外,也离不开认真的思考呀。(6)师引读表格:当斯帕拉捷常常看到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时,他想: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于是他给蝙蝠(蒙上眼睛),结果蝙蝠依然(轻盈敏捷,来回飞翔)。难道蝙蝠能用鼻子来辨别方向吗?于是他给蝙蝠(堵住鼻子),结果蝙蝠在夜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蝙蝠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于是他给蝙蝠全身(涂满油漆),结果还是(没有影响飞行)。难道蝙蝠是用耳朵来辨别方向吗?于是他给蝙蝠(堵住耳朵),结果它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地上。)(7)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谁来为我们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一共三句话,实验方法只用了一句,而实验结果却用了两句。)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小结:四次实验,作者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写法。(9)请你任意选择后三次实验中的其中一次,来仿照第一次实验的写法进行改写。(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还是飞得那么轻快敏捷时,不由得惊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鼻子都被堵住了呀。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鼻子堵住呢?原来,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地飞翔时,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只特别敏感的鼻子。假如它们的鼻子被堵住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斯帕拉捷很奇怪:不是眼睛,也不是鼻子,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10)在一篇课文中,我们能否每一次实验都如此详细地进行描写?为什么?(这样一来重点就不够突出了。也无法体现文章的详与略)是的,一次实验,要让人觉得清晰简洁,不重复,就必须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11)四次实验,终于解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此时斯帕拉捷的心情怎样?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不自禁、欢天喜地)(12)斯帕拉捷的这种欣喜若狂,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读第6自然段。(两个感叹号!一个啊字!)(13)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实验的结论,而且通过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之情。齐读3、小结:课文第二部分,生动地记叙了斯帕拉捷反复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4、有人说,前三次的实验是不成功的,你同意吗?①每次实验都推出什么结论?用一句话归纳实验的结论蝙蝠夜间飞行,捕捉食物,不是靠眼睛(视觉);蝙蝠夜间飞行,捕捉食物,不是靠鼻子(嗅觉);蝙蝠夜间飞行,捕捉食物,不是靠薄膜似的翅膀(触觉);蝙蝠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蝙蝠夜间飞行,捕捉食物,不是靠视觉,也不是靠嗅觉或触觉,而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而这,就是斯帕拉捷在四次夜晚的实验以后得到的结论。板书:结论②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确实,在观察现象、产生好奇、进行实验以后,斯帕拉捷成功揭开蝙蝠夜间灵活飞行的秘密,从他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你读出了他身上的什么品质?(执著、不放弃、不断探究)过渡:结合板书,课文写到这里为止,作者把实验的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写好一次实验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做到简洁明了,详略得当。同时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我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文可以戛然而止,不必再写下去。但是作者却没有停笔。他接着又写了什么?(实验产生的影响)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斯帕拉捷的这个夜晚的实验不是个普通的实验,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板书:贡献人类四、精读第三部分,了解实验的意义。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想想它对科学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2、读后交流:(1)出示句子,指名读: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双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斯帕拉捷的实验引发了人们怎样的思考?(蝙蝠的耳朵双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过渡:在深入思考,继续研究过后,人们发现了什么?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八小节,试着完成填空:(2)出示句子: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收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作出判断,灵巧地自由飞翔,捕捉食物。蝙蝠靠耳朵接收从喉咙发出的超声波,从而帮助自己迅速作出判断,灵巧地自由飞翔,捕捉食物。(3)这超声波的作用可不小,读最后一段。讨论:为什么说超声波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呢?我们先看几幅图片。(4)交流:你还知道超声波应用于哪些方面?(超声洗衣机超声波驱蚊器:它采用放射超声波和音频的手段,模仿最能捕杀蚊子的蜻蜓所发出的声音和频率,达到驱蚊效果。超声气象站:采用高频超声波来测量风速和风向,解决了传统机械式测风仪机械磨损的难题,没有移动部件,测量精度更高,性能更加可靠。)3、是呀,超声波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它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便利,超声波能够为人类带来如此大的恩惠,作出如此卓越的贡献,是斯帕拉捷一开始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六、作业1.写一次实验。2.查阅资料,了解仿生学相关知识。

    苏教版册次时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第八课》.

    三.初度感知: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预习的生字和生词(出示课件,生开火车读)【侵略英勇失败信心磨房蜘蛛灰心终于感动动员抵抗成功】

    多音字:几磨

    学生读熟之后:读课文的情况"看来词语已经掌握的不错了,再让我们来检查一下.

    2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5)(指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帮他们找一找错误.(一起纠正错误)

    3同学们看着这些词(课件),再读读课文,能不能简单的讲述一下课文内容

    先联系讲

    再指名讲(2-3人)

    四.精读课文

    1.现在听老师讲一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用心记住,一会让你们起来说说.

    (讲蜘蛛结网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谁能起来像老师这样讲一讲

    其实故事就在我们要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赶快打开书,自己来看一看,读一读.

    (生讲1—2人)

    2.你们想对这只蜘蛛说什么呢

    (生:不灰心,坚持不懈......)

    理解得很好,想不想通过朗读来表达你对蛛的赞美

    (生:练习读课文)找同学起来读,多读,体会,以读促解.

    3.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真觉得这是一直只了不起的蜘蛛!

    4.蜘蛛结网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可我们一般不会在意,更不会有所启发,而对于布鲁斯王子来说就不一样了,他是多么有心的一个啊!

    5.他:(课件)

    【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6.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感动"

    (生读第5小节)

    (1)我没有看出布鲁斯的感动,也没有听出他的信心,谁能把布鲁斯的感动读的更到位

    (2)我想看看布鲁斯在喊的时候是个什么表情什么动作

    (生演)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布鲁斯看到蜘蛛结网后受到启发,决心也要干第八次.但他在没有看到蜘蛛结网前,是个怎样的情形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生自读1,2自然段)

    8你明白了什么

    9从哪里看出他的英勇

    "唉声叹气"什么意思

    【他失去了信心】

    【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两者有什么区别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几乎"说明了什么

    10.布鲁斯七战七败,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到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了启发――――生读:"我也要干第八次!"

    11.他是怎样做的成功了吗

    (1)自由读第5自然段

    (2)指名读

    12.假如你现在就是布鲁斯,现在要来动员你的人民和军队与你一起抵抗外国侵略,你会怎么样动员他们呢他们与你一样,也是一连失败了7次,也几乎失去了信心,你该怎样说服他们,激励他们呢

    开头可以这样写:亲爱的同胞们或亲爱的父老乡亲们......

    谁愿意来发布

    被打动了的同学请举手欢呼,没有被打动的就不出声音.

    13.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成功的原因.

    14.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在人生得到道路上,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失败是暂时的挫折也是难免的,只要我们留有那份信心,鼓足勇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愿你们都做生活的强者!

    板书:信心蜘蛛结网信心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围绕“金钱的魔力”,体会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以及“我”的改变,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国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品析,体会托德和老板的势力、贪婪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并能初步模仿写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魔力。谈谈“魔力”。

    2.揭示课题,完整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3.介绍课文:马克吐温《百万英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顺,思考:金钱有怎样的魔力?

    2.交流反馈:引导体会托德与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初步感受金钱的魔力。

    三、板块结合,研读人物

    围绕学生的交流,重点研读以下三大板块:

    板块一:精品细读,剖析“托德的笑”

    1.在金钱的魔力下,托德最夸张的表现是什么——“笑”。

    ●研读第一种“笑”:

    (1)对话互动,体会托德的见钱眼开。

    (2)写法对比,感受作者独特细腻的笔调。

    ●研读第二种“笑”

    (1)读通语段,感受笑的丑陋。

    (2)回文想象,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写法,朗读加深理解。

    2.引渡“笑”之根源,介绍“百万英镑”,进一步感受“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本板块我旨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引领学生抓住托德最传神的“笑”理解他的贪婪,初步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神态与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板块二:入情朗读,揣摩“老板的话”

    1.尽情读老板的语言,揣摩老板的个性。

    2.入情朗读,展现老板讨好、奉承的个性。

    3.小结:再一次体会“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有了“板块一”的引领指导,本板块我将扶放结合,在教师预设的引导下,学生重点自主解读老板的语言描写,读中感悟老板的阿谀奉承。)

    板块三:自主探究,感悟“我”之变

    1.回文体会金钱的魔力在“我”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改变?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自主读文,圈圈划划描写“我”的语句。

    2.交流:

    (1)引导学生抓住“颇为胆怯”体会之前的“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

    (2)引导学生想象“我”说话的语气,理解之后的“我”的高傲与神气十足。

    3.学法迁移,随堂练笔

    (1)体会作者刻画“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物时的表现手法的不同。

    (2)对于“我”,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着作者的写法,写上几句:

    “我”站在穿衣镜前,得意地欣赏着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提示:请你试着选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手法来刻画“我”的形象。

    (3)交流学生的写话。

    4.小结:这张百万英镑让一个胆怯的穷光蛋俨然成了一个高傲的阔佬!更深层次地体会“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在前两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抓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因此本板块,教师将放手让学生在读读划划、静思默想中自读自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

    四、点击名著,延伸课外

    介绍马克吐温以及他的语言风格,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

    板书设计:

    金钱的魔力

    托德老板“我”

    笑说

    【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