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1-25

    【www.jk251.com - 槐乡的孩子教案】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小学的教学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小学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习难点】

    让孩子通过阅读,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若有新词句,应给予适当指导或讨论来解决。

    【学习准备】

    学生收集并回忆自己所从事过的劳动,比如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事。生字卡(做好提前预习生字)将课文读通顺等等预习工作。幻灯片(从事各种劳动的图片)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引发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将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你们有谁知道,什么是略读课文呢?

    生:老师,我想略读课文应该就是简单的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有意思,说的很有道理,所谓略读课文就是将一篇文章简略地、无须细致推敲的略读,能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即可。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槐树的孩子》板书课题,重点出示生字“槐”,读课题。

    师:见过槐树吗?谁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下?

    2、读了课题,你们想从课文里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槐乡的孩子平时都爱干些什么?

    师:好,就顺着你们自己的思索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自读课文

    师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知道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儿,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从课文哪些描述中知道?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请生当小老师,巩固生字、字音。

    2、你们喜欢槐乡的孩子们吗?说一说槐乡的孩子可爱之处。

    归纳:

    ⑴勤劳懂事儿。

    ⑵吃苦耐劳。

    ⑶以苦为乐。

    3、论不懂之处,预测:槐树,槐米(幻灯片图片理解)形象直观。耷拉着,炊烟。

    四、读全文

    去体会一下孩子们的可爱!先自读或同位齐读。你认为可爱的地方?

    再齐读。

    五、课外拓展

    说一说,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是对课文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在学习时我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口语训练和练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精选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会认1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美育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小男孩关爱父母,售货员阿姨和小女孩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并进一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学习这些优良美德.

    二,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

    三,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题.

    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2,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

    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

    1,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干什么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212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句子一: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从妈妈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理解富裕.说说它的反义词.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

    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多懂事啊,此时妈妈的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

    为不能满足孩子心愿的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段话.

    句子二: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抢在谁的前面说

    为什么要抢着说

    3,分角色读212段.

    4,售货员听了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1314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不接受售货员阿姨的礼物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样的品质

    5,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

    轻声读最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感悟句子: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感悟句子: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感情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你准备做一个怎样懂事的孩子

    课堂练习:

    a.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盯着柜台()地看小汽车()找出小汽车

    b.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觉得玩具柜台前的那个孩子是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我觉得售货员阿姨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c.写感想

    1、读了《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准备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业安排: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围绕“金钱的魔力”,体会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以及“我”的改变,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国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品析,体会托德和老板的势力、贪婪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并能初步模仿写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魔力。谈谈“魔力”。

    2.揭示课题,完整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3.介绍课文:马克吐温《百万英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顺,思考:金钱有怎样的魔力?

    2.交流反馈:引导体会托德与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初步感受金钱的魔力。

    三、板块结合,研读人物

    围绕学生的交流,重点研读以下三大板块:

    板块一:精品细读,剖析“托德的笑”

    1.在金钱的魔力下,托德最夸张的表现是什么——“笑”。

    ●研读第一种“笑”:

    (1)对话互动,体会托德的见钱眼开。

    (2)写法对比,感受作者独特细腻的笔调。

    ●研读第二种“笑”

    (1)读通语段,感受笑的丑陋。

    (2)回文想象,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写法,朗读加深理解。

    2.引渡“笑”之根源,介绍“百万英镑”,进一步感受“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本板块我旨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引领学生抓住托德最传神的“笑”理解他的贪婪,初步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神态与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板块二:入情朗读,揣摩“老板的话”

    1.尽情读老板的语言,揣摩老板的个性。

    2.入情朗读,展现老板讨好、奉承的个性。

    3.小结:再一次体会“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有了“板块一”的引领指导,本板块我将扶放结合,在教师预设的引导下,学生重点自主解读老板的语言描写,读中感悟老板的阿谀奉承。)

    板块三:自主探究,感悟“我”之变

    1.回文体会金钱的魔力在“我”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改变?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自主读文,圈圈划划描写“我”的语句。

    2.交流:

    (1)引导学生抓住“颇为胆怯”体会之前的“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

    (2)引导学生想象“我”说话的语气,理解之后的“我”的高傲与神气十足。

    3.学法迁移,随堂练笔

    (1)体会作者刻画“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物时的表现手法的不同。

    (2)对于“我”,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着作者的写法,写上几句:

    “我”站在穿衣镜前,得意地欣赏着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提示:请你试着选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手法来刻画“我”的形象。

    (3)交流学生的写话。

    4.小结:这张百万英镑让一个胆怯的穷光蛋俨然成了一个高傲的阔佬!更深层次地体会“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在前两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抓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因此本板块,教师将放手让学生在读读划划、静思默想中自读自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

    四、点击名著,延伸课外

    介绍马克吐温以及他的语言风格,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

    板书设计:

    金钱的魔力

    托德老板“我”

    笑说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妈妈的账单》,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提高对文本进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3、联系实际,感悟生活,对母爱有更深刻的体验,并从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二、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妈妈的账单》

    2、《母亲》flash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有一首诗是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吗?那就是《游子吟》,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吧!(出示古诗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妈妈的文章,那就是《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账”字是什么部首,与“帐”区分。什么是账单呢?

    (二)学习词语

    通过预习,同学们划了很多易读错词语,一起交流。

    (出示词语)齐读

    (三)感知、理解课文

    1、通过预习,思考:课文中讲了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同学们多次提到了两份账单,指名读思考:他们有什么区别?(出示账单)

    3、假如你是彼得的妈妈,看到小彼得开出的账单,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交流、体会)

    4、彼得妈妈让小彼得如愿以偿,同时也开出了一份账单,假如你是小彼得,读着读着,你想到了些什么?十年中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小组讨论)

    5、教师引语:而正是这样一慈爱、精心照料孩子的母亲,却在每一款项后面都写了0芬尼。如果这里不填0芬尼,你觉得应该填多少?(学生交流:无限、无价)

    6、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那就是《母亲》(播放动画)

    这一切的一切能用钱来衡量吗?不能!这是一份无价的账单!让我们怀着这份感动、深情来读一读妈妈的账单(齐读账单)

    7、我们被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小彼得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羞愧万分)你从哪里看出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我们整堂课都被爱包围着,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板书爱字,画心

    (四)作业:你打算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把你的话写下来,读给妈妈听

    (五)诵读结束

    鸟语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鸟语》教学设计五

    酒仙桥中心小学汪丽华

    教学目的:

    1、了解“我”跟鸟儿交谈的故事及从中受到的启示,体会“我”的爱鸟之情。

    2、摘录好词好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并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内容:京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5课《鸟语》

    课时分配: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收录一些鸟的叫声。

    2、搜集一些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一棵茂盛的大树,树上停着一些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用我们人类的语言和同伴交流着,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同样,动物们也有各自的语言。

    2、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这只鸟儿在说什么呢?(放鸟叫的音效和课件)。

    3、看来我们同学还都不太懂鸟儿的语言,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不但非常爱鸟,而且还懂鸟儿说话,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吧,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正音、解词:

    1、请同学出声读课文,注意字音要读正确。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作者爱鸟,愿意和鸟交流并与鸟相处的事)

    3、解释词语:软语、怠慢、搏击。

    三、深入理解。

    (一)、“爱鸟”。

    1、请同学默读第1至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儿能看出作者爱鸟?

    2、过渡:正因为作者爱鸟,才能用心和小鸟交谈,懂得它的语言。

    (二)、“懂鸟、学鸟”。

    1、作者和布谷鸟是怎么样对话的,从交谈中学到了什么呢?小声读课文。

    2、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作者与布谷鸟的对话。(教师适时放布谷鸟叫声的音效,让学生明白布谷鸟叫声听起来很像“勤劳刻苦”的声音)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从与布谷鸟交谈中学到了什么?(刻苦学习)

    4、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从喜鹊的语言中得到了什么?(教师适时放喜鹊的叫声)

    5、指名读课文,回答。为什么说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6、小声读课文,作者还从鸟语中学到了什么?

    7、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概括:作者都从哪些鸟的鸟语中得到了启示?

    四、总结课文,展开想象。

    1、作者因为爱鸟,愿意和鸟交谈,成为好朋友,才能懂鸟儿的语言,他又从和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启示,学会了许多道理。(教师随即板书:爱鸟、懂鸟、学鸟)

    2、下面我们再来听听鸟儿们的叫声,请大家用心去聆听,展开想象,听听鸟儿们在说什么呢?(放一些鸟儿叫声的录音)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1、用心观察其他动物,试着了解他们的语言,看看你能从它们的语言中得到什么启示。

    2、摘录好词好句,并背诵。

    板书设计:

    15、鸟语

    爱鸟

    懂鸟

    学鸟(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板书)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一预习检测

    1、上新课之前,我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我会读

    传递陆地彼此托起星辰洁白的帆

    2、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我们的手能做什么动作呢?我们用手做的动作有的代表加油,有的代表胜利。有的指点迷津,有的传递关爱,我们的手多么神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诗歌《我们的手》板书课题

    二交流释疑:

    1、出示课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手所传递的感情,进行仿照编写活动,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现在请大家用手翻开书,齐读这首诗歌。

    3、出示课件:将这几句话中的是可以换成哪个字。学生自由读金钥匙。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4、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诗歌,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小节,并批注喜欢的原因。

    (2)、带着自己的感受,同桌互相读一读。

    5、自由学习,5分钟后检查。

    6、交流汇报

    (1)、师:谁来谈谈自己喜欢的小节。

    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小节并谈感悟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请同学们看插图,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去散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们很幸福。

    师:你有过这样的幸福时刻吗?

    生:自由说。

    师:出示图片。你就是父母生命的全部,一头牵着爸爸的心,一头牵着妈妈的心。在他们之间传递着爱,传递着幸福,谁能带着幸福的感觉把这小节读一读。

    评语:(!)这道爱的光芒,比灯还要明亮,亮的令人耀眼。

    (2)从你那绯红的小脸上,老师感到了你们很幸福。

    2、谁还想说说你喜欢那个小节?(指三名学生读并谈自己的感悟)

    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

    出示图片(汶川大地震、接见外宾)

    是呀,孩子们,在发生大地震时世界各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在国与国之间搭起一座友谊之桥。接见外宾也搭起一座友谊之桥。

    3、谁还想说说你喜欢那个小节?

    师:为什么说在心灵与心灵之间托起洁白的帆?

    生:同桌交流。带着自己的理解同桌互读。

    4、请同学们齐读第四小节.

    师:指三名学生说说自己是带着什么语气读的,并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带着欢乐地语气读第四小节。

    三、巩固拓展:

    我们的手是电线,我们的是桥,我们的手是船,我们的手是小鸟,我们的手还可以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仿写一小节(出示课件)。

    是啊,因为亲情无限,所以作者说第一节。(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因为友谊无界,所以作者说第二节。(学生齐读第二小节)

    因为心灵无暇,所以作者说第三节。(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因为欢乐无边,所以作者说第四节。(学生齐读第四小节)

    四、课堂检测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比赛背诵诗歌。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认识扩大、缩小

    出示书中练习

    37×10=400÷10=

    37×100=400÷100=

    师:观察37×10=370。我们还可以说“把37扩大10倍后是370。”那37×100我们还可以怎么说?(把37扩大100倍后是3700。)

    师:说得不错,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5×10=350,把35扩大10倍是350。38×100=3800,把38扩大100倍后是3800。)

    师:你能不能举出不同的例子?(25×2=50,把25扩大2倍是50。25×4=100,把25扩大4倍是100。)

    师:再看400÷10=40,试着说一下。(400÷10=40,把400缩小10倍是40。)

    师:那400÷100呢?(400÷100=4,把400缩小100倍后是4。)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500÷10=50,把500缩小10倍是50,500÷100=5,把500缩小100倍后是5。)

    师:能举出不同的例子吗?(120÷2=60,把120缩小2倍是60。120÷3=40,把120缩小3倍是40。)

    二、积变化的规律。

    出示两组算式。

    (1)4×2=825×40=1000

    40×2=8025×20=500

    400×2=80025×10=250

    师:这两组题首先我们先看第一组。竖着观察你发现什么?

    (其中一个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扩大10倍、100倍,积8也跟着扩大10倍、100倍。)学生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的说出师可引导说出规范的话。

    师:再看第二组你有发现什么?

    (其中一个因数25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10倍、100倍,积1000也跟着缩小10倍、100倍。)

    师可引导说出规范的话。

    师:说得不错。好同学们当我们发现这些之后我们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话总结一下?

    小组讨论。

    师巡视

    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师可适时指导规范学生的话。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师指多名同学说。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一规律做几道题。(师板书15×6=90)

    师:根据15×6=90老师再写一个算式让你算一算得数,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好准。(师板书:15×24=

    指明说答案,并说思考过程。

    师:说得不错,通过用积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好,下面我们再看一题——师板书

    15×30=15×48=15×36=15×54=

    (让学生逐个按“积变化的规律”表述。)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说出23×4=

    师指明说答案,并用积变化的规律来表述。

    然后师接着出题:230×40=23×40=

    三、练一练

    做第一题:生独立做,师巡视。集体订正时着重然学生通过比较用积变化的规律来表述。

    做第二题:说出判断理由。

    四、总结

    练习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练习七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2、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组合学生解答练习七中的习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5、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1、第2题“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第4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1)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2)再过一年(即小孩7岁时),老人的年龄是小孩的几倍?小孩8岁时呢?(3)有什么规律吗?3、第5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周存的钱数越多,存的周数就越少”的规律。4、第7题数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比较“谁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字数多。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看1分谁打字多。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看6分谁打字多。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5、第8题数学中要结合这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可以:(1)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购货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6、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7、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周长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教材数学第五册《周长》(p66~p68)

    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考虑到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比较陌生,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熟悉的小布艺这件物品,结合实际生活中,工厂生产小布艺前都要先剪好材料的实际需要,提出“生产两种小布艺,怎样确定每个小布艺的共边需要剪多长?”的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合作研究解决。在交流小组不同测量方法基础上,通过“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引出周长的概念。接着设计了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活动,进而告诉学生“它们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学情分析:

    从“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而且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城市的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流程预案:

    一、情景导入:

    (课件):秋天到了,秋姑娘带着礼物来到了我们身边,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出示:叶子)秋天到,落叶飘,秋姑娘用这美丽的叶子来装点我们的生活,装扮我们的秋天。这份礼物,你喜欢吗?快拿出你的来看看吧!

    二、实践探究:

    (一)描周长

    1、选择出你最喜欢的一片叶子,把它的轮廓描在纸上。

    2、说说你是怎样描的?

    3、刚才我们所描的叶子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叶子的周长。

    4、看蚂蚁爬叶子和蜻蜓的图形,介绍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二)摸周长

    选择身边物体某一个面,摸一摸它的周长。

    (三)量周长

    1、量生活中的周长:腰围和头围。

    2、量老师给的物品的周长: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知道它们的周长是多少。先估一估,再实际去量一量,算一算。

    小结: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就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3、量一量、

    估计测量

    铅笔盒盖面的周长

    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鞋底面的周长

    三、拓展练习:

    看来,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可真不少!现在,小蚂蚁就遇到了困难,你能来帮助它吗?秋天,小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它背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有两条回家的路,就请你帮它选一条吧!

    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正处在人生的春季,希望大家能从现在开始,走好每一步,来迎接人生最灿烂的丰收季节!

    的葬礼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一

    《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

    作者:陈建忠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愫。

    能力目标:想象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受,描述场面;设计、完成相关的作业。

    二、教材处理:

    重难点: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

    创新点:在理解课文描写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的胆魄。

    德育点:学生在感受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后,环保意识自然增强。

    空白点:如果你在葬礼现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出课题13《特殊的葬礼》

    2、体会这一场葬礼的特殊之处

    二、精读课文

    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用“因为……所以……”说话。

    2、文图转换,并分别用词语概括。

    3、品读原来的瀑布。

    (1)课件欣赏谈感受。

    (2)练读。

    4、品读现在的瀑布。

    (1)导入读文。

    (2)如果你是老师,现在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可以用不同的话来表达同样的感受)

    (3)师生共同目睹现在的瀑布。课件出示。

    (4)联系生活谈感受。

    (5)刚才我们一起心痛地看了现在的赛特凯达斯瀑布,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段让人心酸的文字,齐读第5节。

    三、小结延伸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板书“魅力”,指名读。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课文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有魅力?

    二、自由读全文:

    读后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摘出重点句:

    通过读书,你认为没有魅力的语言是哪一句?(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有魅力的语言又是哪一句?(用红笔在其上方补充“春天到了,可是”)

    四、默读课文:

    1、从哪看出这句话没有魅力?(读好第1-3自然段)

    自读、画批,读后全班交流,谈谈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

    (1)抓住“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等词语体会。

    (2)从老人的神态、语言去体会。

    (3)从老人收入的情况去体会。

    2、从哪看出添上几个字以后就变成了有魅力的语言?(读好第4、5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老人神态的变化、收入的变化去体会。

    师过渡:还是这条繁华的巴黎大街,还是这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前后却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这里我们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去探究呢?(引导学生提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教师勾画板书。(用木牌形状把这句话框起来)

    学生齐读板书: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读。(读出感情,给学生以示范。)

    学生再读。

    五、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边演播描绘春天美景的课件,边深情地说:的确,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这一切多美呀,多么令人陶醉呀!可是,对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却是一片添黑(屏幕随之变黑)

    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试背。

    师小结:改动后的这句,使人从无动于衷(板书)到纷纷相助(板书),这句话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能——打动人心(板书)。

    六、语言实践活动。

    出示课后的三幅图,用有魅力的语言给图配上警示语。

    给出空白的一句,让学生写自己选定的内容。

    要求:能够打动人心,以情感人。

    写好后,全班交流。

    七、全文小结:

    诗人让?彼浩勒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帮助了一个盲老人,同学们,你们看,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呀,学好它,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幸福。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