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2022课件推荐 《三味书屋》教案1篇
  • 2022课件推荐 《三味书屋》教案1篇

    发表时间:2022-08-24

    初三音乐教案。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2022课件推荐 《三味书屋》教案1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

    (2)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感悟,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

    (2)品味本文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感和感受;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感悟,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本文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感悟,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及鲁迅当时的刻在桌子上的“早”字。

    找学生讲述这段故事,导入“三味书屋”部分的学习。

    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请你为它划分层次。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2.学生齐读第九自然段。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第一句“不知道”三个字,表明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让人反感。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

    (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3.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学生读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4.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

    (1)到三味书屋后园寻乐趣。

    (2)回忆师生读书的场景。

    (3)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5.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找到文章中描写寿先生的句子,读一读。

    思考:寿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

    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

    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6.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

    学生提问说明好奇,有求知欲,应予以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7.“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关于寿镜吾先生】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8.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到三味书屋后园贪玩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9.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

    作者曾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的三味书屋中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从先生来说:先生态度和蔼,长得高而瘦,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品质极“方正、质朴”而且“博学”,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学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有探求新知的欲望;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断可以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这些地方充满着欢乐、天真的情调。总之,这一部分流露出作者儿童时代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知识以及天真、欢乐、幼稚的儿童心理。

    私塾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在启蒙教育阶段,强调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些都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注入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复述、朗读直至背诵。

    9.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10.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六、课堂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七、课后作业

    1.背诵积累文中精彩片段。

    2.写写自己的校园生活。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教学反思】

    课文的两总分内容在教学时应各有侧重。百草园部分,内容贴近学生,写得又很精彩,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三味书屋总分,不必深究生僻词语和难懂的语句,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的自在生活的不同感受即可。在把握主旨上,需要将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的生活联系进来让学生理解。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练笔:请同学们观察校园(或校园的局部),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展开想象,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语文教案示例 三味书屋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语文教案示例: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练笔:请同学们观察校园(或校园的局部),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展开想象,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语文教学设计三味书屋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语文教学设计--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练笔:请同学们观察校园(或校园的局部),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展开想象,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

    1、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2、学习谴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通过引导想像(如百草园的美景)、动手实践(如雪地捕鸟)、模拟表演(如私塾先生读书),并通过口头造句、书面写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变“讲堂”为“学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寻这种甜蜜,特意写了一组回忆性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赏析课文

    1、详学“百草园”部分:

    ⑴作者回忆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以此分为两部分。大家觉得哪部分最有趣?百草园,那我们就重点学习“百草园”部分。能否给这一部分加一个标题?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答案不求一致:有《我的乐园──百草园》、《童年的乐园》、《童年趣事》等。

    ⑵具体描写“百草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

    第2段。

    学生齐读第2段。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百草园”的美景,并给学生时间,将之扩写得更细腻逼真,富有诗情画意的想像引导和扩写训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增添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⑶讨论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⑷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仿例造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⑸春夏时的“百草园”是如此美丽迷人,充满趣味,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如何呢?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捕鸟时紧张而又愉悦的心情。并准备竹筛、短棒、长绳等捕鸟用具,让学生按照文中所指示的方法,动手演示捕鸟过程。这样,既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体会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连贯,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增添了课堂情趣。

    印发或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片断,与课文比较阅读,扩大阅读面。

    2、略学“三味书屋”部分:

    讨论:

    ⑴私塾先生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表现?

    读书的样子。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描写,模仿先生读书的样子。

    ⑵描写了教书先生的哪些方面才使人物形象如此生动形象?

    答案略。

    小结:作者并未表现出对私塾先生的厌恶感,尽管先生有些迂腐、古板,但不失为是一位教学认真,心地善良,值得尊敬的老人。在鲁迅看来,“三味书屋”的生活和“百草园”一样,是值得留恋和回忆的。

    三、拓展延伸

    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四、布置作业

    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鲁迅童年的欢乐,同学们也是刚刚走出童年的大门。童年就像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桃花源”,有青山、绿水、幻想、冒险;有晚归的牛羊,牧童的短笛,更有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童年,浓缩了一段令人回味留恋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美丽迷人的童话。童年的幻想多彩诱人,童年的故事说不完……同学们能不能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把童年的趣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和鲁迅先生一比高低呢?

    语文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语文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2)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

    (3)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过程

    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

    (2)引入课题。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出示课题)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

    2.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意思。

    (2)标好自然段序号。

    (3)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轮读新词。

    (2)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浙(zhzh)江笔墨(mm)东北角(jiǎoju)

    来历(lli)当(dānɡdnɡ)铺

    (3)卧字字形结构书写指导。

    (4)比一比组词。

    研()药()幅()历()

    现()约()福()厉()

    (5)学生质疑。

    4.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

    (2)课文讲了谁的事?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作业。

    (1)抄写新词。

    (2)完成《作业本》。

    (3)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

    2.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二)教学检查

    1.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2)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拼音写词语。

    2.学习第。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谁能用上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鲁迅、上学这些词语,简单介绍三味书屋。(小黑板出示)引导学生多种角度去思考。如: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鲁迅小时候在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让学生明白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3.学习第2自然段。

    (1)谁能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学法)

    (3)默读课文,划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师生讨论。(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

    (4)课堂作业。(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5)朗读指导。师生串读。(教师读方位词,学生读与之对应的内容。)

    (6)按方位顺序进行说话训练。

    ①打出投影片。

    ②指名优秀生简要说说什么方位有什么。

    ③同桌互说。互评。

    指名比较具体他说说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7)小结: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题、第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2)练习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写句子。

    2.朗读全文,学习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2.学习第3自然段。

    (1)打出投影片,让学生观察鲁迅的书桌。(上面有个早字)

    (2)学习早字的来历。

    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来的。

    ②用引读法理解早字的来历。(教师读1、2句,学生读3、4、5句)

    ③读句子:鲁迅一面上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理解并仿写。(板书:一面一面)

    a.一面一面说明什么?(鲁迅同时干两件事,说明上学不容易。)

    b.一面一面仿说。(前后两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如:小燕一面唱着歌,一面跳起了舞。)

    ④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a.当铺、药铺是什么?

    b.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

    c.联系上下文想想,鲁迅为什么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当时鲁迅家里穷,无钱给父亲治病,只好把家里的东西送进当铺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然后去上学。)

    ⑤设想一下,那大鲁迅可能什么原因迟到了?

    ⑥面对寿老师的严厉批评,鲁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a.读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书:默默地)

    b.想想,鲁迅当时为什么不向老师作说明?选择:(1)因为寿老师很严厉,鲁迅不敢作说明。(2)鲁迅觉得迟到总是不对的,不必作说明。

    c.从中说明什么?(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

    d.谁能用默默地说一句话?

    (3)读课文最后两句,想想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什么作用。

    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②读后想想,这里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样性质的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或一起写,后面一句要用上,也)

    ③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鲁迅把这个早字牢牢地

    记在心里,下决心不再迟到了。)

    ④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7题。

    (4)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段课文讲了鲁迅小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

    (学生学习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课桌上刻一个什么字,教师要注意引导。)

    3.朗读、总结全文。

    (1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

    (2)鲁迅为什么在他那张旧书桌上刻一个早字?

    (3)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了什么作用?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教后感:

    20课《三味书屋》: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学生对于难句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精选


    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2)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

    (3)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过程

    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②读后想想,这里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样性质的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或一起写,后面一句要用上,也)

    ③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鲁迅把这个早字牢牢地

    记在心里,下决心不再迟到了。)

    ④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7题。

    (4)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段课文讲了鲁迅小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

    (学生学习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课桌上刻一个什么字,教师要注意引导。)

    3.朗读、总结全文。

    (1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

    (2)鲁迅为什么在他那张旧书桌上刻一个早字?

    (3)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了什么作用?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教后感:

    20课《三味书屋》: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学生对于难句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二)教学检查

    1.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2)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拼音写词语。

    2.学习第。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谁能用上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鲁迅、上学这些词语,简单介绍三味书屋。(小黑板出示)引导学生多种角度去思考。如: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鲁迅小时候在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让学生明白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3.学习第2自然段。

    (1)谁能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学法)

    (3)默读课文,划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师生讨论。(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

    (4)课堂作业。(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5)朗读指导。师生串读。(教师读方位词,学生读与之对应的内容。)

    (6)按方位顺序进行说话训练。

    ①打出投影片。

    ②指名优秀生简要说说什么方位有什么。

    ③同桌互说。互评。

    指名比较具体他说说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7)小结: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题、第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2)练习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写句子。

    2.朗读全文,学习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2.学习第3自然段。

    (1)打出投影片,让学生观察鲁迅的书桌。(上面有个早字)

    (2)学习早字的来历。

    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来的。

    ②用引读法理解早字的来历。(教师读1、2句,学生读3、4、5句)

    ③读句子:鲁迅一面上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理解并仿写。(板书:一面一面)

    a.一面一面说明什么?(鲁迅同时干两件事,说明上学不容易。)

    b.一面一面仿说。(前后两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如:小燕一面唱着歌,一面跳起了舞。)

    ④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a.当铺、药铺是什么?

    b.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

    c.联系上下文想想,鲁迅为什么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当时鲁迅家里穷,无钱给父亲治病,只好把家里的东西送进当铺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然后去上学。)

    ⑤设想一下,那大鲁迅可能什么原因迟到了?

    ⑥面对寿老师的严厉批评,鲁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a.读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书:默默地)

    b.想想,鲁迅当时为什么不向老师作说明?选择:(1)因为寿老师很严厉,鲁迅不敢作说明。(2)鲁迅觉得迟到总是不对的,不必作说明。

    c.从中说明什么?(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

    d.谁能用默默地说一句话?

    (3)读课文最后两句,想想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什么作用。

    (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

    (2)引入课题。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出示课题)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

    2.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意思。

    (2)标好自然段序号。

    (3)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轮读新词。

    (2)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浙(zhzh)江笔墨(mm)东北角(jiǎoju)

    来历(lli)当(dānɡdnɡ)铺

    (3)卧字字形结构书写指导。

    (4)比一比组词。

    研()药()幅()历()

    现()约()福()厉()

    (5)学生质疑。

    4.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

    (2)课文讲了谁的事?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作业。

    (1)抄写新词。

    (2)完成《作业本》。

    (3)读课文。

    2022教案推荐 《谁的本领大》教案1篇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2022教案推荐 《谁的本领大》教案1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有一些词语,谁会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呦!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上节课,小朋友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谁和谁比本领?(风和太阳)(出示风和太阳图片)

    师:有一天呀,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而且它们谁也不肯让步,究竟是谁的本领大呢?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风和太阳一共比了几次,每次比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出示填空题)(按序出示)

    ①风和太阳共比了次。

    ②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写的是他们第一次比本领。

    ③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写的是他们第二次比本领。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师:请小朋友和同桌一起读读第1-3自然段,读后互相说说风和太阳第一次比的是什么?是谁出的题目?

    学生读后交流。(板书:脱下孩子的外衣)

    2.学习第1自然段

    师:谁能来用书上的话告诉老师这是谁出的题目?

    出示: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1)指导读:这句话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读出自信的语气)

    (2)同桌练习,指名读,齐读。

    师:在这一自然段中,还告诉了我们风和太阳比本领的原因,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出示: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指导朗读。

    师小结:太阳和风都说自己的本领大,都很骄傲,所以他们决定比本领

    3.学习第2、3自然段

    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它们第一次是怎么比本领的?

    (1)风和太阳对这场比本领的胜利,它们各自都有把握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出示:风说:“那还不容易!”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

    (指导读风和太阳的话。)

    请两个学生分角色读这两句话。(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师:老师当那个骄傲的风,小朋友当书上的那个孩子,咱们把书上写风使出自己本领的这句话来演一演,好吗?(师生共同表演)

    师:看到这一切,太阳是用什么方法的?结果怎么样?

    理解“强烈”。

    师:为了赢得胜利,太阳也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那么“强烈的光”是像现在春天一样的温暖的阳光吗?(不是)什么时候的太阳最强烈?(像夏天,有许多强度的光)

    师:老师有一张图,你从图中什么地方看出孩子觉得热极了?(满头大汗)

    出示“觉得”,谁能用“觉得”说一句话?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学生带头饰分角色朗读,奖励读得好的学生。

    三、学习第4-8自然段

    1.师: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这时候的太阳感到怎么样呢?

    出示:第二天,风太阳又碰到了一起。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生回答后,师红笔标出“得意”。

    师指导读好太阳的话:你能用得意地读读风说的话吗?

    2.师:第一次比本领太阳赢了,它自然非常得意,就在它得意的时候,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它忽然想到了一个建议,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出示并引读第5自然段)

    师:谁再来说说风提出了什么建议?(板书:让船走得快些)

    3.师:听到这个提议,太阳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自学第六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一点都不难、这很简单)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生读句子)

    师:太阳又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它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为什么?

    指名说。

    师:是啊!这么热的天气,船夫那有力气划船呀。(板书:哪有力气摇船)

    你有信心读好这句话吗?

    4.师:这时,风却“呼呼”地吹了起风,没想到的是,船夫突然变得很高兴,我们一起和船夫把话高兴地喊出来——(出示:起风了!快挂帆吧!)

    师:你们知道船夫为什么会变得很高兴?(指名说)

    (出示: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指导朗读。

    5.师:看到这一切,太阳感到怎样?(很惊讶)为什么?(因为太阳总觉得自己比风厉害)他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没有)谁来读好这句话。

    出示: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惊讶的语气。

    6.师:看来,风的本领也是挺大的,愿意给风奖一颗五角星吗?

    7.生带头饰分角色朗读第4-8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师:小朋友们,读了这篇课文后,谁来告诉大家风和太阳谁的本领大呀?

    (1比1平、比不出高低、各有各的本领、一样大……)

    师:其实,风和太阳它俩各有各的本领。(板书:各有各的本领)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材简解:《谁的本领大》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故事,讲了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最后它们都明白各有各的长处的道理。课文层次分明,难易适中,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明白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觉得”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设计理念:语文是一门艺术,也是学生容易感兴趣的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身心获得愉快、和谐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成功体验的关键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

    设计思路:初读课文时,我利用提问激趣,导入新课:“风和太阳有什么本领?究竟谁的本领大呢?”细读课文时,第一次比赛,我以师生共同分析为主。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理解风和太阳的自大、骄傲和目中无人,再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第二次比赛,我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扶到放,有第一次的学习基础,我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再填表格,最后选择个别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投影仪出示。

    2022课件推荐 找春天教案之三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2022课件推荐 找春天教案之三》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学习目标】

    1、会认9 个生字,会写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 的急切心情。

    课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课堂上让学生放手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教具准备:春游录像;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3、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一年四季中,有一个最害羞的季节,她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大自然的模样。你们猜这是那个季节?

    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这个害羞的季节就是春天!同学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走进春天,去领略春天独特的美啊?

    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过渡: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 )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 )交流识字情况。(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不用教了。)

    (3 )演示识字方法。

    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

    (4 )汇报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画图认字(嫩)

    5、出示词语。(屏幕打出)

    开火车认读。

    6. 默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

    1、指名读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脱、冻、溪、掩、探、摇: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类学习。

    野、躲、解:左右一样宽,笔画较多,重点指导。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4、学生交流。体会字体美观、规范。

    5、教师范写。“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相加法:躲=身+朵 解=角+刀+牛

    6、学生仿写。在书上仿写两个,身坐端正,字写规范、美观。

    四、轻声齐读,整体感知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板书图画,学生贴词语)

    2、学生交流。

    3、学生质疑,合作研究。

    五、朗读课文,扩展活动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xi ǎo x ī ji ě d òng ti án y ě mi án hua

    ( ) ( ) ( ) ( )

    第二课 时

    (设计思路:在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节课重点指导品读课文,背诵课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过程中感受美,体会美。)

    一、 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走进了春天,通过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发现了春天大自然有很大变化。

    问:春姑娘找到了什么?

    (生一边说,师一边画、一边写。)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二、品读,品味佳句

    1. 出示“害羞”一词,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2、指名读4 -7 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特点。

    3、看读,体会感情。

    (1 )教师读课文,学生看表情、听声音。学习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学生读课文,教师看读、指导。

    4、自由读。可以找伙伴读,找老师读,带动作表演读,体会春天来了,万物急切来到大自然的心情。

    5、观察板画,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练习说话。练习“……像……”句式。6、自由交流,说说喜欢的句子,再画下来,记在积累本上。

    6、出示填空题:

    (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7、读读第8 自然段,特别是第3 句“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9、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

    三、欣赏,自主表达

    1、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屏幕打出课文插图动画。尝试背课文。

    2、教师将准备的道具摆在教室里,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一边找一边复述课文。

    3、毛遂自荐背诵课文。

    4、引读。

    师:春天来了!生:我们……,我们……,我们……,我们……

    师:她在……,生:在……;

    师:她在……,生:在……

    5、集体齐背。

    四、拓展:“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月度课件精选 美术教案1篇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这篇《月度课件精选 美术教案1篇》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一、课型:

    工艺课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教学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

    四、教具准备:

    范画、示范包装盒若干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包装装潢的作用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让学生将已学的装潢美术知识作一次应用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装潢美术的兴趣与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讲清包装盒的构造特点和用途。

    2.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从平面设计转化到立体设计,并达到内容与图形相统一,解决造型符合陈设环境统一的问题。

    七、教学具体措施:

    1.教师在课外收集资料,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2.当堂示范以讲清包装盒的构造方法。

    3.举例子说明图形,色彩和环境的关系。

    4.让学生积极提意见和动手创造,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每位学生在课前准备小剪刀、铅笔、直尺,橡皮等工具,40cm×30cm白卡纸两张)

    2.讲述上节课的作业情况。(总结前几节课的平面设计知识)

    (二)讲解新课

    1.出示包装盒,导入新课。说明每一面的平面设计图案,总结学习装饰画的目的在于应用。现在怎样把平面设计应用到包装盒上。

    2.商品包装的定义与作用

    商品包装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3.怎样的商品包装能使消费者满意,达到商品包装的装潢目的?提问,然后总结:(有以下特点)

    (1)介绍商品的名称,用途、性能和用法。

    (2)形式新颖,具有视觉吸引力,同时方便消费者与同类商品进行直观比较。

    (3)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包括携带、储存、使用以至保护、维修等。

    (4)富有装饰艺术性,能为消费者增添美的享受。

    4.简介三大类包装的特点和作用。

    (1)运输包装(又称"外包装")是以运输和保护商品为目的,一般采用木箱、瓦椤纸箱、箩筐、塑料袋等,将商品装入,其装潢可以从简。例:电视机的外包装,整箱的萍果等。

    (2)销售包装(又称"内包装"或"原包装")是商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外貌,其包装装潢要力求精美。目的是为了销售,除了保护商品外,还要起美化、宣传商品,方便商品陈列展销,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等作用。例:洗衣粉、牙膏、茶叶等。

    (3)陈列包装(又称"展销包装")是在销售包装的基础上外加宣传广告,或设置的包装盖能撑起来露出商品部分陈列,以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的包装形式。例:名酒包装,咖啡包装等。

    5.包装设计的思路和要求:

    (1)思想性:符合经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2)商品包装的造型及视觉设计;(3)是选择简便、省时、省料的包装方法。(4)是选择适合包装档次的包装材料。

    6.包装盒的设计形成(分包装盒和包装袋)

    请同学回答所知道的几种盒的形式,然后总结:

    (1)折叠纸盒──是用厚纸制成的盒状容器。厚纸先按盒展开的图形裁切,并在折叠处作压痕(可用小刀背刻划),再折叠成可启口的纸盒(课本第18页中的“曹素功墨汁”、“永生两用彩色笔”的包装盒)。

    (2)扣盖式折叠纸盒──这是盒身和盒盖分离的折叠纸盒。在不盛装产品时,纸盒可折叠成片状,使用时拉开成盒,盖扣在盒自上。

    (3)抽屉式折叠纸盒──又称屉匣盒,由盒身与抽匣两部分组成。押匣像抽屉状要能塞进盒身(外壳),所以设计时盒身要比抽匣稍大一点.折叠后用粘合剂粘在折叠处的边角即成。

    (4)手提式折叠纸盒──在包装盒体上装有提手,便于携带。(课本第18页下图中的"宝宝桔味饼干")。

    (5)固定纸盒──形体比较固定的包装纸盒,一般用纸较厚,刚性比折叠纸盒强。(如课本第18页彩图中的"王一品斋笔庄笔盒"、"中国书画墨盒"、中国楹联盒"等。

    7.制作步骤:

    (1)构思立意:首先想好是为什么目的而设计的,设计时,先要考虑放什么物品,决定它的高、宽、长,采用哪种盒子的形式,然后用铅笔画出折叠纸盒示意图,(教师提供资料)。

    (2)折盒:把示意图中的实线用剪力剪掉,把虚线用小刀背刻一痕迹,然后折叠盒子。

    (3)盒面设计:(下节课具体讲解)

    (三)布置作业

    要求同学设计并制作一只放置美术用品的专用盒,可在课后完成。

    (四)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布置下节课需带的工具(毛笔、颜料、调色盒、水罐等)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2.教师讲评上节课作业情况,并展示制作较完整、较精美的作业,指出优缺点。

    (二)讲解新课:

    1.总结上节课内容,引导下文。

    2.包装装潢的社会意义:

    包装装潢是商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3.首先介绍盒面设计要求

    (1)盒面的文字(商品名称、企业名称等)、标志、图形必须与企业、商品性质相符。文字要求醒目,易认,具有诱惑力。

    (2)盒面装饰形状是受盒的形状所制约的,图形宜用适合纹样,可运用均齐式或均衡式构成。并要具有装饰意味。

    (3)色彩的配置方法与书籍封面色彩、装饰画色彩、手帕装潢色彩、招贴广告色彩等基本一致。

    让学生回答几种色彩配置方法,然后总结,复述:

    A.装潢美术所采用的装饰色彩带有共同特点,一般都运用对比色协调或类似色、同类色配置法。

    B.色彩和图形一样受到所放置内容的性质所决定,必须研究其个性特点,才会使作品形式新颖,具有独特的诱人魅力。包装盒要求色调明快,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和陈设环境的协调。

    C.内容决定色彩的依据。

    包装盒的色彩应根据所放置物品的性质来考虑:

    放置儿童用品:色彩应以鲜艳的对比色调为主,符合儿童的天真、活泼性格,并用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放置日常用品:应以大方,明快的色彩。

    放置贵重物品:色彩应以丽的细纹纹样为宜。

    放置学习用品:色彩应文静,大方的和谐色调为主。

    D.几种常见的色彩配置方法:

    调和色配置法:这是一种色相性质相近的色彩配置法,分同种色的同类色两种配置方法。如绿和粉绿、涂绿的配置。

    对比色配置法:是指性质不同的色彩配置法,如红与绿、青蓝与黄橙色等的配置,运用对比色配置,效果强烈、醒目、鲜艳。

    (三)布置作业

    在上节课制作方盒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确定图形,上好色彩。(只画盒面)要求:着色要均匀,边缘颜色要整齐,画面保持整洁,图形和色彩并能符合内容。

    (四)学生练,教师巡回辅导

    九、总结:

    教师把方盒制作较好,图形和色彩较理想的作业向班里展示,并对全班作业加以讲评。布置下节课的内容和所需工具。(讲评时,优秀的指名表扬,以加强学习兴趣;较差的作品不指名,指出缺点,以改正)

    【2022课件推荐 《三味书屋》教案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