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2-19

    优秀语文教案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每位教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2)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

    (3)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过程

    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

    (2)引入课题。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出示课题)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

    2.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意思。

    (2)标好自然段序号。

    (3)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轮读新词。

    (2)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浙(zhézhè)江笔墨(mòmù)东北角(jiǎojué)

    来历(lìliè)当(dānɡdànɡ)铺

    (3)卧字字形结构书写指导。

    (4)比一比组词。

    研()药()幅()历()

    现()约()福()厉()

    (5)学生质疑。

    4.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

    (2)课文讲了谁的事?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作业。

    (1)抄写新词。

    (2)完成《作业本》。

    (3)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

    2.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二)教学检查

    1.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2)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拼音写词语。

    2.学习第。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谁能用上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鲁迅、上学这些词语,简单介绍三味书屋。(小黑板出示)引导学生多种角度去思考。如: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鲁迅小时候在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让学生明白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3.学习第2自然段。

    (1)谁能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学法)

    (3)默读课文,划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师生讨论。(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

    (4)课堂作业。(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5)朗读指导。师生串读。(教师读方位词,学生读与之对应的内容。)

    (6)按方位顺序进行说话训练。

    ①打出投影片。

    ②指名优秀生简要说说什么方位有什么。

    ③同桌互说。互评。

    指名比较具体他说说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7)小结: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题、第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2)练习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写句子。

    2.朗读全文,学习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2.学习第3自然段。

    (1)打出投影片,让学生观察鲁迅的书桌。(上面有个早字)

    (2)学习早字的来历。

    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来的。

    ②用引读法理解早字的来历。(教师读1、2句,学生读3、4、5句)

    ③读句子:鲁迅一面上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理解并仿写。(板书:一面一面)

    a.一面一面说明什么?(鲁迅同时干两件事,说明上学不容易。)

    b.一面一面仿说。(前后两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如:小燕一面唱着歌,一面跳起了舞。)

    ④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a.当铺、药铺是什么?

    b.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

    c.联系上下文想想,鲁迅为什么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当时鲁迅家里穷,无钱给父亲治病,只好把家里的东西送进当铺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然后去上学。)

    ⑤设想一下,那大鲁迅可能什么原因迟到了?

    ⑥面对寿老师的严厉批评,鲁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a.读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书:默默地)

    b.想想,鲁迅当时为什么不向老师作说明?选择:(1)因为寿老师很严厉,鲁迅不敢作说明。(2)鲁迅觉得迟到总是不对的,不必作说明。

    c.从中说明什么?(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

    d.谁能用默默地说一句话?

    (3)读课文最后两句,想想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什么作用。

    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②读后想想,这里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样性质的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或一起写,后面一句要用上,也)

    ③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鲁迅把这个早字牢牢地

    记在心里,下决心不再迟到了。)

    ④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7题。

    (4)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段课文讲了鲁迅小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

    (学生学习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课桌上刻一个什么字,教师要注意引导。)

    3.朗读、总结全文。

    (1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

    (2)鲁迅为什么在他那张旧书桌上刻一个早字?

    (3)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了什么作用?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教后感:

    20课《三味书屋》: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学生对于难句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练笔:请同学们观察校园(或校园的局部),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展开想象,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语文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语文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2)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

    (3)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过程

    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

    (2)引入课题。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出示课题)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

    2.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意思。

    (2)标好自然段序号。

    (3)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轮读新词。

    (2)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浙(zhzh)江笔墨(mm)东北角(jiǎoju)

    来历(lli)当(dānɡdnɡ)铺

    (3)卧字字形结构书写指导。

    (4)比一比组词。

    研()药()幅()历()

    现()约()福()厉()

    (5)学生质疑。

    4.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

    (2)课文讲了谁的事?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作业。

    (1)抄写新词。

    (2)完成《作业本》。

    (3)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

    2.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二)教学检查

    1.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2)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拼音写词语。

    2.学习第。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谁能用上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鲁迅、上学这些词语,简单介绍三味书屋。(小黑板出示)引导学生多种角度去思考。如: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鲁迅小时候在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让学生明白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3.学习第2自然段。

    (1)谁能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学法)

    (3)默读课文,划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师生讨论。(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

    (4)课堂作业。(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5)朗读指导。师生串读。(教师读方位词,学生读与之对应的内容。)

    (6)按方位顺序进行说话训练。

    ①打出投影片。

    ②指名优秀生简要说说什么方位有什么。

    ③同桌互说。互评。

    指名比较具体他说说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7)小结: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题、第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2)练习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写句子。

    2.朗读全文,学习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2.学习第3自然段。

    (1)打出投影片,让学生观察鲁迅的书桌。(上面有个早字)

    (2)学习早字的来历。

    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来的。

    ②用引读法理解早字的来历。(教师读1、2句,学生读3、4、5句)

    ③读句子:鲁迅一面上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理解并仿写。(板书:一面一面)

    a.一面一面说明什么?(鲁迅同时干两件事,说明上学不容易。)

    b.一面一面仿说。(前后两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如:小燕一面唱着歌,一面跳起了舞。)

    ④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a.当铺、药铺是什么?

    b.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

    c.联系上下文想想,鲁迅为什么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当时鲁迅家里穷,无钱给父亲治病,只好把家里的东西送进当铺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然后去上学。)

    ⑤设想一下,那大鲁迅可能什么原因迟到了?

    ⑥面对寿老师的严厉批评,鲁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a.读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书:默默地)

    b.想想,鲁迅当时为什么不向老师作说明?选择:(1)因为寿老师很严厉,鲁迅不敢作说明。(2)鲁迅觉得迟到总是不对的,不必作说明。

    c.从中说明什么?(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

    d.谁能用默默地说一句话?

    (3)读课文最后两句,想想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什么作用。

    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②读后想想,这里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样性质的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或一起写,后面一句要用上,也)

    ③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鲁迅把这个早字牢牢地

    记在心里,下决心不再迟到了。)

    ④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7题。

    (4)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段课文讲了鲁迅小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

    (学生学习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课桌上刻一个什么字,教师要注意引导。)

    3.朗读、总结全文。

    (1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

    (2)鲁迅为什么在他那张旧书桌上刻一个早字?

    (3)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了什么作用?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教后感:

    20课《三味书屋》: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学生对于难句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语文教学设计三味书屋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语文教学设计--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练笔:请同学们观察校园(或校园的局部),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展开想象,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精选


    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2)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

    (3)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过程

    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②读后想想,这里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样性质的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或一起写,后面一句要用上,也)

    ③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鲁迅把这个早字牢牢地

    记在心里,下决心不再迟到了。)

    ④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7题。

    (4)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段课文讲了鲁迅小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

    (学生学习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课桌上刻一个什么字,教师要注意引导。)

    3.朗读、总结全文。

    (1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

    (2)鲁迅为什么在他那张旧书桌上刻一个早字?

    (3)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了什么作用?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教后感:

    20课《三味书屋》: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学生对于难句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二)教学检查

    1.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2)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拼音写词语。

    2.学习第。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谁能用上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鲁迅、上学这些词语,简单介绍三味书屋。(小黑板出示)引导学生多种角度去思考。如: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鲁迅小时候在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让学生明白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3.学习第2自然段。

    (1)谁能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学法)

    (3)默读课文,划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师生讨论。(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

    (4)课堂作业。(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5)朗读指导。师生串读。(教师读方位词,学生读与之对应的内容。)

    (6)按方位顺序进行说话训练。

    ①打出投影片。

    ②指名优秀生简要说说什么方位有什么。

    ③同桌互说。互评。

    指名比较具体他说说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7)小结: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题、第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2)练习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写句子。

    2.朗读全文,学习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2.学习第3自然段。

    (1)打出投影片,让学生观察鲁迅的书桌。(上面有个早字)

    (2)学习早字的来历。

    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来的。

    ②用引读法理解早字的来历。(教师读1、2句,学生读3、4、5句)

    ③读句子:鲁迅一面上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理解并仿写。(板书:一面一面)

    a.一面一面说明什么?(鲁迅同时干两件事,说明上学不容易。)

    b.一面一面仿说。(前后两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如:小燕一面唱着歌,一面跳起了舞。)

    ④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a.当铺、药铺是什么?

    b.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

    c.联系上下文想想,鲁迅为什么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当时鲁迅家里穷,无钱给父亲治病,只好把家里的东西送进当铺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然后去上学。)

    ⑤设想一下,那大鲁迅可能什么原因迟到了?

    ⑥面对寿老师的严厉批评,鲁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a.读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书:默默地)

    b.想想,鲁迅当时为什么不向老师作说明?选择:(1)因为寿老师很严厉,鲁迅不敢作说明。(2)鲁迅觉得迟到总是不对的,不必作说明。

    c.从中说明什么?(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

    d.谁能用默默地说一句话?

    (3)读课文最后两句,想想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什么作用。

    (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

    (2)引入课题。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出示课题)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

    2.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意思。

    (2)标好自然段序号。

    (3)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轮读新词。

    (2)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浙(zhzh)江笔墨(mm)东北角(jiǎoju)

    来历(lli)当(dānɡdnɡ)铺

    (3)卧字字形结构书写指导。

    (4)比一比组词。

    研()药()幅()历()

    现()约()福()厉()

    (5)学生质疑。

    4.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

    (2)课文讲了谁的事?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作业。

    (1)抄写新词。

    (2)完成《作业本》。

    (3)读课文。

    语文教案示例 三味书屋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语文教案示例: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练笔:请同学们观察校园(或校园的局部),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展开想象,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2022课件推荐 《三味书屋》教案1篇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2022课件推荐 《三味书屋》教案1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

    (2)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感悟,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

    (2)品味本文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感和感受;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感悟,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本文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感悟,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及鲁迅当时的刻在桌子上的“早”字。

    找学生讲述这段故事,导入“三味书屋”部分的学习。

    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请你为它划分层次。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2.学生齐读第九自然段。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第一句“不知道”三个字,表明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让人反感。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

    (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3.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学生读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4.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

    (1)到三味书屋后园寻乐趣。

    (2)回忆师生读书的场景。

    (3)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5.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找到文章中描写寿先生的句子,读一读。

    思考:寿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

    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

    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6.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

    学生提问说明好奇,有求知欲,应予以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7.“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关于寿镜吾先生】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8.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到三味书屋后园贪玩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9.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

    作者曾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的三味书屋中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从先生来说:先生态度和蔼,长得高而瘦,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品质极“方正、质朴”而且“博学”,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学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有探求新知的欲望;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断可以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这些地方充满着欢乐、天真的情调。总之,这一部分流露出作者儿童时代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知识以及天真、欢乐、幼稚的儿童心理。

    私塾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在启蒙教育阶段,强调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些都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注入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复述、朗读直至背诵。

    9.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10.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六、课堂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七、课后作业

    1.背诵积累文中精彩片段。

    2.写写自己的校园生活。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教学反思】

    课文的两总分内容在教学时应各有侧重。百草园部分,内容贴近学生,写得又很精彩,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三味书屋总分,不必深究生僻词语和难懂的语句,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的自在生活的不同感受即可。在把握主旨上,需要将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的生活联系进来让学生理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

    1、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2、学习谴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通过引导想像(如百草园的美景)、动手实践(如雪地捕鸟)、模拟表演(如私塾先生读书),并通过口头造句、书面写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变“讲堂”为“学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寻这种甜蜜,特意写了一组回忆性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赏析课文

    1、详学“百草园”部分:

    ⑴作者回忆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以此分为两部分。大家觉得哪部分最有趣?百草园,那我们就重点学习“百草园”部分。能否给这一部分加一个标题?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答案不求一致:有《我的乐园──百草园》、《童年的乐园》、《童年趣事》等。

    ⑵具体描写“百草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

    第2段。

    学生齐读第2段。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百草园”的美景,并给学生时间,将之扩写得更细腻逼真,富有诗情画意的想像引导和扩写训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增添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⑶讨论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⑷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仿例造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⑸春夏时的“百草园”是如此美丽迷人,充满趣味,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如何呢?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捕鸟时紧张而又愉悦的心情。并准备竹筛、短棒、长绳等捕鸟用具,让学生按照文中所指示的方法,动手演示捕鸟过程。这样,既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体会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连贯,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增添了课堂情趣。

    印发或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片断,与课文比较阅读,扩大阅读面。

    2、略学“三味书屋”部分:

    讨论:

    ⑴私塾先生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表现?

    读书的样子。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描写,模仿先生读书的样子。

    ⑵描写了教书先生的哪些方面才使人物形象如此生动形象?

    答案略。

    小结:作者并未表现出对私塾先生的厌恶感,尽管先生有些迂腐、古板,但不失为是一位教学认真,心地善良,值得尊敬的老人。在鲁迅看来,“三味书屋”的生活和“百草园”一样,是值得留恋和回忆的。

    三、拓展延伸

    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四、布置作业

    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鲁迅童年的欢乐,同学们也是刚刚走出童年的大门。童年就像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桃花源”,有青山、绿水、幻想、冒险;有晚归的牛羊,牧童的短笛,更有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童年,浓缩了一段令人回味留恋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美丽迷人的童话。童年的幻想多彩诱人,童年的故事说不完……同学们能不能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把童年的趣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和鲁迅先生一比高低呢?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语文教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读懂课文以木匣为线索,按埋木匣,挖木匣,得到的启示分为三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科利亚是一个外国小朋友,他的木匣怎么样了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易错字:亚匣避挖

    2、组词:

    锯()避()倍()

    据()僻()陪()

    剧()辟()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是怎样埋的?妈妈怎么埋的?

    2、四年后,科利亚和妈妈又是怎么挖的?

    3、通过挖木匣科利亚懂得了什么?

    (二)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3)科利亚和妈妈埋木匣。

    第二部分:(412)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部分:(13)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三)提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总结

    全文叙述了科利亚在战争到来时埋木匣,四年后又挖出木匣,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的一件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2、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木匣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埋木匣?

    (3)科利亚与妈妈埋木匣有什么不同?

    2、学生默读,在书上勾画。

    3、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妈妈又是怎样埋的?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4、学生质疑。

    5、学生动手画出埋木匣的简笔画。

    6、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默读第三段思考:科利亚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的?他和妈妈是怎样挖的?结果呢?

    (2)讨论思考题

    (3)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或简笔画)

    (4)提问:从幻灯片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十步,四年后长大了,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

    板书:

    五岁十步埋步子小

    九岁五步挖步子大

    (5)小结:科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是他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

    7、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8、提问:挖到木匣使科利亚懂得了什么?他为什么说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板书:一切都在变化)

    9、小结: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

    10、提问: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附:板书设计

    18.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五岁埋步子小十步

    四年后十岁挖步子大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将心比心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将心比心语文教学设计(3篇)《将心比心》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时,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或主动向老师询问。

    2.初读时,要求理出我所经历的两件事。同桌之间相互口述,再让几个学生在班上复述。

    3.再读时,拟采用移情体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要是你是那位阿姨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针对上述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复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加深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的本身。如语言中人称的指代要明白,层次要分清,交代要清楚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可提供一些情景进行迁移训练。如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让座,一位老人在种树,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4.文中的最后一段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记诵,然后说说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

    5.课后,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将心比心》A、B案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将心比心语文教学设计A案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②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③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③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活,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⑤学习第三: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⑦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语文教学设计B案

    ●自学课文

    ①自由朗读全文。

    ②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

    ③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感知内容

    ①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②指名复述课文叙述的两个生活小镜头。

    ●交流体会

    ①你对课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母亲想说些什么?

    ②你平时生活中有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例)

    ●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给老人让座。

    ②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忙着在山上种树。

    ●课外作业

    读名言,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欧绪成宇桦)

    语文教学设计 观潮优秀模板


    语文教学设计:观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

    3.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

    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裂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学习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

    2.讲读第一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明确: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

    明确:大家昂着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

    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

    明确:越往西越窄。

    湖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

    明确:潮水越往西越急。

    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最大。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人们的心情怎样?

    明确: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

    3.讲读第二层

    (1)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

    (2)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明确:声音大,浪大

    (3)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4)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

    明确:由远至近

    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

    明确: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写远处的声音。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是此时此刻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移动、拉长、变粗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

    一瞬间,白浪翻滚,形成一首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

    大海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

    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

    (5)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

    明确:人声鼎沸,都在喊:潮来了,潮来了!都踮起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当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兴,又惊叹不已。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明确:一眨眼的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2)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

    (3)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练习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明确: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一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2.设问: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

    明确:奇。

    奇在什么地方?

    明确: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

    什么是天下奇观?

    明确: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小结:

    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给下面画线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观潮(choco)坦克(tǎntǎng)

    笼罩(zozho)颤动(zhnchn)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若()若现漫天()地风平浪()

    人声()沸水()相接

    3.根据课文填空

    《观潮》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写出了观潮的经过,课文重点写了_______,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出泪来之时的_______和_______。

    (五)板书设计

    潮来之前

    教案点评:

    【三味书屋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