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实用教案:《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篇)
  • 实用教案:《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篇)

    发表时间:2022-07-16

    圆柱的认识教案。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实用教案:《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1页的内容,练习七第1题。

    1.使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他们的特征及区别。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几个圆柱形的实物,其中一个能将表面的包装纸裁剪下来,再准备用纸做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各一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两三个,一个小纸箱。

    学生准备几个圆柱形的实物,一张白纸,直尺等。

    一、摸猜游戏,引入课题

    (1)(教师用纸箱,装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教师:老师这个纸箱中有几个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物体,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摸一摸,一边摸一边描述自己摸着的几何体的特征,其他同学边听他描述,边猜测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2)让一位学生上来摸,其余学生猜。

    提醒学生从棱的多少、长短,面的大小、形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来进行描述。学生猜的时候可以在学生摸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去猜测,这样,可以根据物体特征的完善而接近正确答案。

    例如:圆圆的——球体

    长长的,有六个面,每个面是平平的——长方体

    (3)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过渡,引入课题。

    教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圆柱的特征。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并探索特征

    教师出示圆柱。

    教师:这就是圆柱。各小组的同学拿出你们(或老师准备)的圆柱,摸一摸,了解一下圆柱由几部分组成。

    学生按小组互相交流,感知圆柱的特征。

    全班交流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两个圆,一个曲面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一下子就看清了圆柱的各个部分及其形状,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特征。在我们手里有这么多的圆柱,大家有什么办法知道圆柱的上下两个圆的关系?

    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办法。

    教师:大家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试一试。

    学生分小组操作。(可以涂上颜色、墨水在纸上印,可以量圆的周长,可以量直径等)

    交流探索方法和结果,教师引导总结。

    板书:相等的(在“两个圆”板书基础上补充)

    2.测量圆柱的高

    教师:同学们办法真多,动手的能力也很强,证明了圆柱两个底面是相等的。(教师出示两个底面相等但高矮不同的圆柱)大家再来比较,这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高矮不同。

    教师: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引导小结: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

    观察实物,讨论:圆柱有多少条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观察得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它们都相等。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圆柱的高。学生拿出各种圆柱进行测量。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3.探究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师:大家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那这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请拿出准备好的罐头盒,把它的商标纸剪开,再展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沿高剪开后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也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展开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把展开后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板书)1.判断下面那些是圆柱,并说明理由

    教科书第32页练习七第1题。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

    教师:今天我们探究了圆柱的特征,大家说说,圆柱有些什么特征?

    JK251.com延伸阅读

    圆柱圆锥的认识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它的展开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判断出圆柱和圆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圆锥特征,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对策: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若干个。

    2、学生按练习五第3题样做好小旗。

    3、教师准备教学光盘、圆柱、圆锥体教具。

    教学预设:

    一、复习准备

    1.师:你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哪些立体图形我们已经重点研究过了?

    2.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新的立体图形:圆柱,(板书:圆柱,出示图)

    二、新授教学(一)认识圆柱

    (一)初步感知圆柱

    1.教师提问:现在找找请你们带来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请把圆柱举起来。

    2、举出学生带来的东西中不是圆柱的例子。

    3.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

    (二)认识圆柱的面.。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

    3.教师明确: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三)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三、新授教学(二)认识圆锥

    1、在刚才的图片中,还看到其他几种物体,如房屋屋顶、蛋筒等,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揭示:圆锥(板书,并出示图形)

    2、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3、根据教材中的物体插图,抽象出立体图。

    4、利用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让学生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5、组织交流,教师板书: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一个曲面。

    6、重点认识圆锥的高(图略)

    (1)看图介绍圆锥的高。

    (2)讨论:如何量出老师手中圆锥体的高?

    (3)组织交流,指名测量。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学生独立思考,组织交流,说明判断方法。

    2、练习五第2题:先从圆柱的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再从圆锥的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然后根据第2题上观察到的图进行连线。

    3、练习五第3题:先想象各种小旗快速旋转后的形状,将结果告诉同桌。再旋转验证。

    4、练习五第4题:按要求进行操作,并计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五、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体。

    数学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10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59页的主题图中,想找到它吗?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9页,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从主题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数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1个十。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提供的资源,先让学生充分地数数,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头脑中初步形成有关10的具体数量,丰富了对数10的感性认识;再由具体事物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接着抽象出数字10,经过两次抽象概括,初步建立10的数概念;最后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找“10”,使学生知道每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

    5、数字顺序。

    (1)出示计数器。师:我们来数一数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吧!(9颗)

    仔细看,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拨了一颗珠子,现在是10颗珠子),刚才的过程说明了什么?(9添1是10)。

    (2)出示尺子。数字朋友已经在上面排好队了,你能帮助10找到它的位置吗?(10在9的后面)

    (3)请学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6、比较10与9的大小。

    (1)10和9谁大呢?为什么?

    (2)结合着点子图来说一说10和9谁大?

    (3)用式子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过的数字进行排队,使学生更为清晰地知道数的顺序,了解数的大小。】

    7、10的组成

    (1)师:我们的好朋友聪聪和明明还给我们准备了礼物,快数数有多少个?但是礼物太重了,需要分装在两个袋子里,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用10根小棒代替10个礼物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有几种分法,是怎样分的?

    (2)学生汇报分法,教师板书。

    (3)看到每一组算式,你还能想到什么?

    (4)这么多的式子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

    (5)游戏:找朋友。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把10个礼物分别装成两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助人的欲望,于是对“10的组成”的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此时,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了最佳激活状态,不言而喻,“10的组成”将迎刃而解;随之,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10的组成”,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掌握“10的组成”,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8、指导书写10.

    三、巩固练习

    1、练习:60页做一做。

    2、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教案收藏】 《阳光》教学设计(一篇)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怎样才能写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收藏】 《阳光》教学设计(一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清楚广播操正确的路线走向;

    2.能跟着老师较慢的口令做出相应正确的动作;

    3.在心情愉悦中尽量做到协调、到位。

    4.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并能在学练中相互交流,和同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

    1.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第六节《腹背运动》

    2.游戏:《往返接力》

    教学重点:清楚广播操正确的路线走向。

    教学难点:能跟着老师较慢的口令做出相应正确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练习队列。

    2.跟随音乐,集体做准备活动。所需辅材兔子舞.mp3

    学生活动:

    1.看教师手势,听教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现“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和小伙伴一起进行简单的舞蹈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二)基本部分:

    学习广播操——七彩阳光

    教师活动:

    1.示范、讲解第六节“腹背运动”的动作方法,并让学生记住操名。

    2.跟着老师反复练习分解动作。

    3.集体随着老师的口令练习。

    4. 以自荐的形式展示学练成果,老师给予评价。

    5.试着随音乐节拍练习。所需辅材第三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口令录音.mp3

    学生活动:

    1.认真听、仔细看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2.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分解动作练习。

    3.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4.能随着教师的口令及音乐节拍完整的做操(预备节和前五节)。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游戏:往返接力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往返接力 游戏活动,讲解时语言简单明了,示范正确,让学生能明白。

    2.教师带领大家练习,同时强调安全。

    3.以哨声为信号,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完成的最好。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解,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3.精神饱满,反映灵敏,动作迅速,全力投入到戏中去。

    三、结束部分

    教师活动:

    1.进行放松练习,带领学生进行柔韧性练习。

    2.组织学生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3.师生再见。

    学生活动:

    1.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行练习。

    2.配合老师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3.向老师道再见。

    [教案范本] 《会变的颜色》教学设计一篇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教案范本] 《会变的颜色》教学设计一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设计理念:

    在平时的美术活动时,老师都要求幼儿在使用水粉颜料时,水粉笔不要从这个颜料盒拿到另一个颜料盒,以免将颜色混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班上有小朋友大叫:老师,潘峻把水粉笔乱放。我走过去,正想制止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小家伙却抬头对我说:老师,颜料会变的。小家伙一说完,周围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大家都看着一瓶黄色颜料因为放进了红色笔,上面都变成了橙色。孩子们都很惊奇地叫着:“老师,颜色会变!”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此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大胆创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喜悦。

    活动准备:

    红、黄、蓝颜料若干,小桶(每组一个),每位幼儿一个大的调色盘,人手一支调色笔。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红色,黄色,蓝色颜料。请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2、告诉幼儿:“我们今天都是小小魔法师,要变魔术。

    3、老师操作实验,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将红色颜料(部分)到入一个干净的杯子里,然后再到入黄色颜料。用搅拌棒搅拌,请幼儿仔细观察颜料发生的变化,并与原来的红色和黄色的颜料做比较。

    4、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回忆实验过程,说出实验发生的变化。

    5给幼儿提供颜料,鼓励幼儿自己变色,比比谁的颜色变得多。

    6给幼儿提供大幅白纸,让幼儿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

    7和幼儿一起将作品进行展示。

    活动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玩颜色

    给孩子准备一些管状的水彩颜科或水粉颜料,调色盘若干,毛笔、油画笔、纸以及围裙。

    让孩子自由摆弄颜料,如将颜料挤到调色盘里,用笔蘸颜料在纸上画,或用手蘸颜科,做手指画或手印画等。

    成人引导孩子用两种颜色的颜料调出新的颜色,以让他自由探索,并在纸上涂画。不用考虑他涂画了什么,像不像什么物品等。

    说明:成人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并且谈论一下对各种颜料的感受和认识,或谈论一下自己涂画的东西。让孩子画画或玩颜色,并不是要把他培养成美术人才,而是让他尝试和学习一种表现的方式,激发他对颜色和绘画的兴趣。

    游戏目的:

    学习辨认颜色,发展宝宝知觉能力,思维能力。

    游戏过程:

    (1)取一件宝宝喜爱的有色玩具,如红色球,不断地告诉他“这是红色球。”然后问他:“红色的球呢?”如果宝宝能很快地从几种不同的球中找出红色的球,便进行下一步,同时给宝宝以奖励。

    (2)再拿出另一个红色的积木玩具,告诉他“这也是红色的”,当宝宝不理解的时候,可把上次拿的小红球和红积木放在一起,并告诉宝宝:“这是红色的。”

    (3)把上述物品再多拿几件放在一起,告诉宝宝“把红的拿给我”,看宝宝是否能够把红的都挑出来,如果宝宝挑不出来,可用手指着再一次告诉他,直到他取完为止。

    家长提示:

    在运用指导语的时候,应尽量使用红色这个词,而避免提到其它颜色,以使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颜色上,待宝宝完全掌握以后再学习其他颜色。

    —的认识集体备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XX年秋季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1~5基数含义的理解。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三.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教后反思:
    【实用教案:《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