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Excel初中教案精选
  • Excel初中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4-25

    【www.jk251.com - Excel2000】

    一名优秀的初中老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高质量的教案对初中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对于初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Excel初中教案精选,供大家参考。

    课题:Excel2000(一)

    授课时间:2003-10-15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Excel2000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编辑单元格,内容的修改、插入、删除、单元格的填充。

    教学难点:分数、文本数学的录入;冻结填充;单元格的删除。

    教学内容:

    一、Excel

    1、作用:用于数据处理的软件,由行、列构成。对以此构成的二维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管理(运算、分析、输出结果)。

    2、单元格允许存放字符、数值、变量、公式、图象、声音等。

    3、组成(文件)

    工作表:由排成行、列的单元格组成。一张工作薄中默认有三张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

    单元格:存放具体内容。

    二、Excel窗口的基本组成

    标题栏;

    菜单栏;

    单元格;显示/隐藏工具栏。“视图”

    状态栏;

    滚动条;

    ①单元格:由列标、行号标记。如A1。(即单元格地址)

    工作区②网格线:打印时设置或边框。

    ③行号、列标:左一行号(1~65536),右一列标(A~IV)

    ④滚动条:

    ⑤工作表标签:活动工作表:白色;更名、删除。

    三、编辑单元格

    1、活动单元格:粗框包围。

    2、单元格的填充柄:

    用于复制内容到相邻单元格中。

    3、单元格的移动:(ctrl+X、ctrl+V)注:移动时可试试Shift

    ①选定:左键单击

    ②按住之拖到目的地。

    4、单元格数据输入

    ①选定单元格。

    ②在编辑栏中输入内容。

    ③按Enter或√或在其它单元格内单击或输入文本

    默认左对齐。

    输入数字文本时,数前加“”如0001

    硬回车:Alt+Enter

    输入数字:默认右对齐。

    输入分数时,为了与日期区别。数前加“0”如01/2

    允许出现的合法字符:0~9,+,-,/,(),$,%,E,e

    输入日期和时间:

    年-月-日,年/月/日;时:分:秒

    默认以数字处理,右对齐,可运算。

    同一单元格输入日期与时间,中间需加空格。

    所有内容的对齐方式可通过格式操作进行更改。

    日期、时间格式也可更改。

    5、Excel中的选择。

    单元格:①鼠标②地址

    ③键盘光标移动键

    矩形区域:①鼠标拖出矩形区。

    ②Shift+鼠标多个不相邻单元格:ctrl一行/一列:单击行号或列标。多行/多列:选中多个行号或列标。

    (相邻)

    不相邻多行、列:ctrl+鼠标。

    工作表的选定:同上。

    6、窗口操作。窗口切换、重排:

    拆分窗口:窗口拆分。

    取消拆分:窗口撤消拆分窗口/双击拆分条。

    冻结窗格:窗口

    取消冻结:窗口

    缩放窗口:视图

    四、修改、插入、删除

    1、修改:

    2、清除内容:选中单元格直接录入/选中按Delete

    3、插入:单元格、行、列,工作表。

    ①“插入”“单元格”

    活动单元格右移

    活动单元格下移

    整行

    整列

    ②插入工作表

    4、清除和删除:

    清除:清内容;删除:删信息及单元格

    ①清除:(全部、格式、内容、批注);

    ②删除单元格:

    ③删除工作表:(注:撤消:Ctrl+Z)

    五、单元格的填充

    1、定义: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复制相同的或有规律的数据。

    2、复制步长为1的数据

    3、填充等差序列、等比序列或其它序列。

    4、查找与替换(同Word)

    六、练习

    ①输入P150表3.68。总分栏空着;

    在第一行前插入两行:(输入班级名成绩表;输入本人成绩信息);

    删除D列即班级;

    最后位置增加一行,输入当天日期,时间;

    ②上题,复制起来,到H10位置

    ③将语文成绩改为第一成绩为10,比例为1.5的等比序列。

    ④在语文、数字中间插入一列,编号为星期,填充周一至周六(日期)

    ⑤冻结窗格:姓名。

    七、小结

    八、作业:

    P205第7~10题

    P207第3~5题

    P208第5~7题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EXCEL公式的应用


    按照学校要求,初中老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初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EXCEL公式的应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课程:教学目标:

    1.熟悉公式的基本组成;

    2.掌握公式的创建、修改、复制、删除等方法;

    3.会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财务统计与分析运算;

    4.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公式的创建与复制。

    教学难点: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灵活运用。

    教学设计的原则: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考虑学生实际计算机操作能力,设计相应的达标练习。

    教学模式:采用以"指导--参与"为基本形式的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即教师仅粗线条地讲解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和实践,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和探索。教师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

    目的是为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

    由成绩统计表入手,运用"任务驱动式"导入新课。

    三、展示本课目标

    四、达标导学

    教师结合成绩统计表,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讲解过程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公式的创建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子,边讲边操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学生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请学生演示。

    教师设题导入公式的修改必要性。

    2.公式的编辑修改

    启发学生对照单元格内容的修改,自主学习公式的修改方法。

    学生做练习并演示。

    教师设题导入公式复制。

    3.公式的复制

    (1)连续单元格的复制

    方法:单击需复制公式所在的单元格,将鼠标指针移到所选单元格的右下角黑点上,待鼠标指针变为黑色加号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到目标单元格,释放左键。

    学生简单练习后演示。

    (2)不连续单元格的复制

    教师通过已学过的单元格复制方法相类比,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并请一名同学演示操作。(工具按钮法、菜单法)

    由学生演示出现的问题,导入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问题:

    使用相对地址时,当将公式复制后,公式中的相对地址随地址的变动自动修改,以保证原公式与原参数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复制后的新公式与新参数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若使用绝对地址时,当将公式复制后,公式中的绝对地址不随地址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举例说明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之间的区别,突破难点。

    学生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后让个别学生向全班同学演示以检查学习效果。

    4.公式的删除

    启发学生对照单元格内容的删除,自主学习公式的删除。

    学生简单练习后演示。

    五、小结

    总结学生操作情况,再次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课堂练习】

    (1)计算电视机的年度销售总值。

    (2)只计算二、四季度电视机的销售值,仍放在销售合计列中。

    (3)分别求出各商品的年度销售合计及销售总额。

    (4)先求出空调的销售百分比,再公式复制法计算vcd的销售百分比。

    (5)删除所有计算出的数据,恢复原工作表。

    【思考题】

    分别计算出各班的总收入、节余和支出比例。

    电子表格Excel


    随着初中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怎样才能写好初中教案?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电子表格Excel,供大家参考。

    课型:讲练探索课教学背景

    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Word97的表格处理;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单元格地址、表格自动控制套用格式等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目标

    电子表格Excel97

    1.(复习)表格创建、美化修饰;

    2.字体、字形、颜色设置;

    3.合并单元格和数据居中;

    4.插入行、列;

    5.序列;

    6.公式及公式复制;

    7.文件、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概念。

    主要练习

    本节课围绕着两个表格进行教学;

    课程表(课程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节

    第二节

    课间操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午休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数学用表

    平方

    立方

    平方根

    立方根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形式

    边讲边练实践课。

    素质培养

    边讲边做,通过实践进行学习。

    启发与试误相结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办公现代化的优越性。

    教学媒体

    学生单人单机实验;

    NEWCLASS多媒体教学网。

    教学过程

    (全程两节课,连堂进行。讲一点做一点。)

    一、创建课程表(时间15分钟)

    用幻灯将课程表的样式显示在幻灯屏幕上,要求学生在Excel中建立。

    巡视学生操作,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纠正。

    多数情况是没有标题“课程表”,行列数目不对。

    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插入行、插入列。

    使用菜单中的“插入”。

    对个别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将所有课程输入,并要求使用“复制”、“粘帖”的方式进行,对一般学生只要求行列数目正确并输入标题、首行、首列。

    二、将标题设为红色、大小为60(10分钟)

    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更改标题的字体颜色和大小。

    口头讲解方法:

    1.选中标题;

    2.在工具栏中选择“字体颜色”右侧的下拉列表;

    3.在工具栏中选择“字号”右侧的下拉列表;

    问题:只见48和72,怎么办?答:直接输入60。

    在这一过程中将出现各样各样的问题,主要是标题字号加大后无法对中,甚至破坏表格的整体。不少学生开始输入标题时是一字一个单元格的方式,以至造成严重后果。在教学过程一中并不急于更正,有意让部分学生犯错,留待教学过程第三部中解决。

    三、标题居中(10分钟)

    讲解:

    1.标题的所有文字应该在同一单元格中输入;

    2.从标题开始用鼠标拖动方式,将该行标题范围拖黑(即拖至表格右边);

    3.在工具栏中选择“合并及居中”。(同时讲解“靠左”、“靠右”和“居中”)

    这样标题无论选用多大的字都会保证标题的正确位置。

    操作:凡标题不在同一单元格的,删除标题重做。

    将第一行“星期?”全部“居中”

    四、工作表、工作簿和文件概念(3分钟)

    讲解:

    每一个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文件名们于窗口的左上方,如果我们新建一个Excel文件,计算机自动取名为Book1,再建一个则为Book2,……

    当我们保存文件时要注意选择文件夹和文件名。

    所谓工作簿就好象会计的“帐簿”,级组长的全级登分簿,不是单独一个表格。

    观察与操作:

    在窗口左下方,找到“Sheet1”、“Sheet2”、“Sheet3”

    用鼠标单击这几个字,就出现不同的工作表,当然除了第一个表是“课程表”外,其余都是空白的。

    五、序列(20分钟)

    操作与观察:

    1.选择第二个工作表“Sheet2”;

    2.在A1单元格输入“星期一”;

    3.将鼠标指向A1单元格的右下角,注意鼠标形状的变化;

    4.看到鼠标形状变成细十字时,按下鼠标向下拖动;

    5.你发现了什么?啊,计算机自动填上“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序列了。

    评论: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继续试验:

    序列:一月、二月……

    序列:SundayMonday……

    序列:July……

    序列:甲、乙……

    序列:子、丑……

    问题:“第一节、第二节、……”可以吗?试试看。

    答案:不行。

    评论: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它不懂的东西你不能勉强它去做,你得都会它,它会认真学习的。

    六、自定义序列(15分钟)

    操作;选择菜单的“工具”/“选项”/“自定义序列”

    观察:在“自定义序列”中你知道它掌握了多少知识吗?

    操作:选择“添加”输入“第一节”、“第二节”直到“第八节”。

    注意:中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操作:输入完成后,在工作表中试试看。

    七、自然数序列(10分钟)

    问题:自然数序列可以吗?不可以。这是不可能的事?计算机没有理由不掌握这个序列。

    操作:

    1.在单元格上输入“1”

    2.将鼠标移到该单元格的右下角,鼠标变成细十字;

    3.按下[Ctrl]键,拖动鼠标。

    啊!原来如此。

    操作:

    将第3步改为:按下鼠标右键拖动。

    屏幕将弹出一个对话框。

    分别选择“以序列方式填充”和“序列……”观察效果。

    “序列”中有等差序列、等比序列……

    留意“序列”中的“步长值”和“终止值”

    操作:

    1.选择第三个工作表;

    2.在A2单元格中输入1.1;

    3.用鼠标右键方式复制;

    4.选择“等差序列”,“步长值”填0.1,“终止值”填2.0。

    产生1.1,1.2,1.3……2.0序列

    八、公式(10分钟)

    操作:

    1.在B2单元格输入公式“=A2*A2”,回车,观察结果。

    2.用鼠标拖动方法,复制公式,得到1.1到2.0的平方值。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表格2。

    提示:乘方符号“^”;开立方表达式“A1^(1/3)”。

    总结:根据课堂上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备注:本节课内容较多,必须在下节课进行复习巩固。

    初中教案精选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记住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使学生理解季风活动对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影响,并记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使学生知道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4.使学生学会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

    5.使学生学会运用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学会运用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分析、概括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季风活动、锋面雨带与降水的关系

    [教具准备]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气温和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要素。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和温度带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讲授新课)

    [提问]让学生看本节课文前面的“想一想”小栏目,提问:七月份正值雨季,这时候出差去吐鲁番是否需要带雨具?九月份我国多数地方秋高气爽,这时期出差去广州是否要带雨具?为什么?(答案:七月份出差去吐鲁番不需要带雨具,因为吐鲁番的全年降水很少,即使在七月份也很少降雨;九月份出差去广州应该带上雨具,因为这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地方秋高气爽,但广州雨季还没有结束,经常有阴雨天气。)

    [讲述]从上面回答的问题可以看出,了解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生活实际中是有用处的。在生产建设中也要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如修建水库或建桥梁时,要考虑当地夏季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否则,遇有特大暴雨,水库有溢洪、桥梁有坍塌的危险。

    [读图]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一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致的?

    (答案:①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线,西接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②0℃等温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答案:大致从大兴安岭斜向西南,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答案: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西部、北部)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答案:略)

    4.比较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答案:东南沿海的房屋多有屋脊,房顶坡度较大,上面砌有防水的砖瓦,并留有流水沟,易于排水。西北内陆地区房屋多为平顶,上面也没有流水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特点。)

    [提问]从以上读图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可让学生讨论,然后再回答)

    [归纳]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一、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东亚、南亚降水的影响。

    [提问]为什么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

    [归纳]主要是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板书]1.原因: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本图4·11和图4·12,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答案:①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②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考虑,为什么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答案:①深居内陆,距海远。②地形闭塞,有山脉阻挡)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可辅以《中国地形图》,或使用叠加投影片效果会更好。)

    (答案: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讲述]习惯上,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显著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一般来讲,季风区内降水较多,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西北是非季风区,此线东南是季风区。

    [板书]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四个城市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答案:广州5~9月,武汉5~8月,北京7、8两月,哈尔滨7、8两月。)

    2.比较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答案: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7、8两月降水多。不同点是广州、武汉雨季时间长,年降水量比较大;北京和哈尔滨雨季时间短,年降水量比较小。)

    [小结]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这个时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

    各地的雨季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二、降水集中夏秋两季

    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承转]那么,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雨季长短不一样呢?

    [板书]2.季风活动与锋面雨带

    [讲述]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季风活动、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锋面雨带示意图”: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教师可边讲述边画出冷、暖气流交汇和锋面雨带形成的示意图。)

    [板书]3.雨带推移与各地雨季

    [读图填表]阅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图17~20),并结合课文内容,填出下表:

    [提问]说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和雨带移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归纳]一般年份,从五月中旬开始夏季风便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随着夏季风势力增强北进,锋面雨带随之向北推移。六月中旬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我国由南向北开始进入雨季。九月,夏季风势力减弱南退,雨带随之迅速南撤,我国由北向南雨季雨带结束。因此,我国各地雨季长短差别很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读图]看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示意图,说出六月和七、八两月雨带的分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关系。

    [讲述]六月,夏季风北进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相持,使锋面雨带在这里徘徊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形成连绵细雨。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七、八月份,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随之出现晴朗天气,降水相对减少,形成伏旱。伏旱时期,炎暑骄阳,蒸发旺盛,又正是水稻生长旺盛、极需要水的时期。因此,伏旱往往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布置作业)

    选做复习题第1、2题。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新课引入)

    我国年降水量在时间上分布,除了表现在季节上分配之外,还表现在年与年之间的变化上,这就是降水的年际变化。

    (讲授新课)

    [读图]让学生阅读“北京1951~198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其降水量约是多少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是多少毫米?

    (答案:1959年最多,降水量达1600多毫米;1965年最少,只有250毫米。)

    2.对照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答案:600毫米左右。)

    3.结论是什么?

    (答案:北京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板书]三、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讲述]总的来看,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但相对而言,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内陆干旱区更大。

    我国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年份季风活动不规律,夏季风进退反常。例如:在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而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从而使得我国各地各年的降水量差别很大。如果某些地方在某一年的降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出现水灾或旱灾。

    [提问]近几年来,我们这里每年降水量的多少都一样吗?降水量年际变化如何?请举例说明。(学生议论,教师再用当地的降水资料加以说明。)

    [板书]四、干湿地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怎样的?

    2.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分布在哪一线?

    [讲述]由于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因此各地的水分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方湿润,有的地方干旱。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是由这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所决定的。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就湿润;反之,气候则干旱。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板书]1.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读图]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并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归纳]通过读图我们可以看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可将我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半湿润地区,西部是半干旱、干旱地区。东部地区又大致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为湿润地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西部则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可分为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板书]2.干湿地区的分布

    [读图填表]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并对照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填写下表:

    [讲述]不同的干湿地区,反映了不同的水分条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十分明显。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大致相当于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耕作农业区。湿润地区以水田耕作农业为主,半湿润地区以旱地耕作农业为主。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是我国主要的草原牧业地区。

    (复习巩固)

    1.课文“想一想”: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考虑,为什么我国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北方还是南方,发展农业生产都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利措施呢?(答案: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水利灌溉。东部地区,即使是南方湿润地区,由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在少雨季节和降水偏少的年份,天然降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同样要依靠水利措施,才能保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2.课文“做一做”练习:①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的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的_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0℃;800毫米;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②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黑龙江省最北部干旱地区

    中温带华北平原

    暖温带珠江三角洲半干旱地区

    亚热带塔里木盆地

    热带内蒙古高原半湿润地区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湿润地区

    (布置作业)

    选做复习题第3、4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原因: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降水集中夏秋两季

    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季风活动与锋面雨带

    3.雨带推移与各地雨季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伏旱

    三、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四、干湿地区

    1.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干湿地区的分布

    综合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1、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从而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5、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板书:自然形

    人工形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板书:造型要素:(约18分钟)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见《苹果树》之二、《小提琴手》)。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见《苹果树》之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见《即兴》、《岩石间的小镇》)

    第三课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步骤

    (一)引言与组织教学

    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板书课题,挂出画卷,约3分钟)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早期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舟船、车马、人物、街市、城郭等。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侍诏(画院最高职称)。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画》、《西湖争标画》、《武夷图卷》等。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十世纪后期(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国,建立了北宋皇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农业上注重了精耕细作、使用良种;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畅销国外;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等科学技术使对外贸易和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城市集镇不断出现,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了专营经商的(商店)、(剧场)、娱乐场”等。当时的京城汴梁(今开封市)则更显繁华。但北宋后期各代皇帝为求苟安(亦称偏安),向辽国接受屈辱的澶渊之盟。给西夏纳“岁币”。向金割地、纳银、贡绢,宋徽宗时期则更甚,虽联金灭了辽国,次年金兵大肆攻宋,徽宗为求苟安,主张议和投降,罢免了主战派将领。终在1127年,徽宗成了金兵的俘虏,北宋王朝被灭亡。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期。皇帝宋徽宗赵佶虽昏庸腐朽,却是一个出色的画家。在位期间是宋代画院的极盛时期。招录了不少有才华的画师入画院供职。宋徽宗很注重写生,他诏令翰林画院的画师都要写生。张择端根据京城汴梁繁华的集市贸易与街景(一是说清明时节,但清明时节的景象描写不多,另一说法是从清明坊到虹桥一汴河上河的街景。后者则更有说服力。人物中有赤膊的、戴斗笠的、轿上插树技遮荫的、摊位上的遮阳伞、遮荫篷等可以作证)写生而创作了蜚声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四)欣赏《清明上河图》

    1、主题思想:通过对北宋都城汴梁繁荣的经济生活与民俗风物的描绘,歌颂了创造历史和社会财富的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作品介绍:

    《清明上河图》全长5278厘米,高248厘米,绢本白描淡色长卷风俗画,现藏故宫博物院。

    全画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场面复杂,结构严谨,为全景式构图。总体上看,可分为田野、汴河、街市三个地方。情节连绵不断,高潮迭起。图中街市,屋宇栉比,货摊沿街,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人喧马嚣,车轿穿梭。正是这番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百货俱陈,百态俱备的情景,呈现了北宋末期工商业发达的社会面貌。从商业、交通、澶运建筑等几个具典型意义的角度,集中概括地再现了十二世纪我国都市生活状况。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俗。构成了一件内容丰富的完整的艺术品,成为研究北宋社会的综合性形象史料。

    画卷共画不同阶层的人物550佘人(教材上虹桥部分就有130佘人),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牲畜五、六十匹,不同类型的车轿二十佘辆(顶),房屋三十佘幢,大小船只三十佘艘。无论状物写人,还是写动描静,对每个细节都求一丝不苟于浩大工程之中。画家具有非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写生功底。用默写的手法,把游汴河两岸街景时遇到的典型事件描绘出来。如全画的中心---虹桥部分,表现出桥上喧哗、桥下沸腾的热烈场面。桥头货摊相连,左侧桥栏边的人物在观景赏流,桥右侧人物扶栏观船逆流过桥。桥中达官贵人的轿马相遇,双方的豪奴都在呼喝让道,可见骑者勒马,;轿夫阻步。表现出统治阶级的骄横。并使桥上出现拥挤阻塞现象。桥下水流湍急。一大船头已过桥面,船身尚在桥下,船橹末端尚露出在桥右侧一方。另一货船正要过桥,船身已横,船头已被激流冲下。船夫们手忙脚乱,有的奋力撑船,有的挥手呼号,不进则退,船身已横,船夫们手手忙脚乱。这种人声鼎沸、激浪奔腾的热烈场面,在画家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全景式构图的古代现实主义艺术大作,从远郊河野,一直至城郭街市,不但能鸟瞰繁华的街市,还可极目郊野;楼宇舟桥树木横列于近处,河道原野延伸至天边。景物的大、小、远、近、疏、密、动、静、简、繁,通过画家传神之笔,都得到准确、慎密、生动、妥贴的有机表现。使画卷具有长而不冗、繁而不乱、紧凑严密、起伏有节的鲜明的艺术节奏感。充满“方寸之内,体百里之回“的宏伟气慨。表现了画家在运思立意过程中,概括生活和选取题材方面的高度艺术才华。以及在布局上不受固定视点的限制,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的娴熟技巧。

    (五)《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

    1,作品体现了我国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古代画家“目识心记”深厚的默写功能。

    2,线描技法已臻和谐完美的高水平。突出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绘画以线造型的技法特色。

    3,是人物刻划、景物描绘达到形神毕肖、生动准确的神品之作。

    4,是中国画传统的“散点透视”的布局的典型。

    5,是界画、山水、人物融为一体的以工带写,以写润工的典范。

    6,是显示画家高度的组织技巧和概括现实生活能力的范例。

    7,是研究宋代社会的综合形象史料。

    (六)结论

    《清明上河图》是闻名世界的绢本白描淡色长卷风俗画。是我国古代写实主义的杰作(早欧洲七百余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是中国美术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Unit初中教案精选


    lessonthree(一)大声读单词:dropn.(液体的)珠,滴tornadon.龙卷风damagev.破坏,损坏traditionaladj.传统的withoutperp.无,没有unkindadj.不亲切的,不和蔼的stayv.停留holdv.拿住,抱住(二)重点词组:dropsofrain雨滴takeatrip旅行cleanyourbedroom打扫你的卧室(三)语法提示:1.should作为情态动词,通常用来表示现在或将来的责任或义务,译作”应该”、”应当”。youshouldfinishyourhomeworkintime.你应该按时做完你的作业。youshouldtellyourmotheraboutitatonce.你应该立即把此事告诉你妈妈。2.should作为情态动词,可以表示谦逊、客气、委婉之意,译为”可……”、”倒……”。ishouldsaythatitwouldbebettertotryitagain.我倒是认为最好再试一试。shouldyoulikesometea?你可喜欢喝茶?3.should作为情态动词,可以用来表示意外、惊喜或者在说话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尤其在以why,who,how等开头的修辞疑问句或某些感叹句中常常译为“竟会”、“居然”。howshouldiknowit?我怎么会知道这件事?whyshouldyoubesolatetoday?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4.should的否定形式为shouldnot=shouldn’t

    黄河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的关键。

    4.通过对水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的源流概况”、“之利”、“之害”和“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泥沙多)

    结合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第12页

    建筑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情意:了解古今建筑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建筑的形式美感。

    认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计有特色的未来建筑。

    操作:了解现代建筑的建筑材料和外形特征等。用画笔描绘或用纸张、黏土等材料来表现各自心中的未来建筑。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努力创造别具一格的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用纸张、废旧材料或粘土等材料制作制作独特的未来建筑物。

    1.思考建筑的不同形式。

    2.欣赏世界各地的建筑,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的外形、房顶、门、窗各是怎样的。学生说说这些建筑的特点与功能。

    3.启发想像。

    启发学生讨论:未来的城市是怎样的?未来的建筑会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结果:未来建筑不仅有在地面上的,还会有向地下的

    海底的、太空中的发展。

    启发学生讨论:这些建筑主要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外形像什么?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功能?教师介绍一些具有科学知识的未来建筑:摩天大楼、悬挂建筑、生长着的房屋、海底超市、月球上的房屋、太空城等等。

    欣赏一组学生优秀作品,如外形像机器人的房子、会走的房子、海底城、太空中转站等。

    4.构思设计.

    你想设计的未来建筑是造在哪里的?外形像什么?有哪些特征功能?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设计步骤:

    1外形。2功能。3环境

    作业要求: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先用绘画的方法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未来建筑。然后选用各种材料,独立制作或小组合作创作立体的未来建筑模型。

    用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彩笔、油画棒等)在纸上设计未来建筑,可画线描,也可画成彩色的。

    4交流品评

    举办“未来建筑作品展“在作品卡上填写设计者留言和观赏者赠言。

    5.扩张延伸.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纸盒、旧挂历等)建造一座未来的建筑模型,将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

    星初中教案精选


    江苏省海门市秀山初级中学陈君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6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欣赏星空,感受星空的美丽;了解星空的有关知识;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技能目标:用各种表现手段从美学的角度去创造星空;学会运用网页浏览的技能自己去获取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讨论、表达等活动。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从审美的角度欣赏星空;善于探究,善于表现以及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教学难点: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创造性地表现星空。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制备:

    1.通过Intemet网络,搜集有关星空内容的网站、网页,寻找有关星空的知识点和有趣的故事;

    2.网络学习资料极为丰富,为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效率,减少无关网络内容的干扰,教师必须认真筛选和组织学生的学习资料。因此课前将搜集的内容使用Frontpage2000制作成虚拟网站《美丽的星空》。包括“星曲悠扬”“星知博识”“星河览胜”“星画赏鉴”“星灵物语”等内容。

    教学设计及分析:

    课前准备:

    电脑室中,所有电脑显示屏上都显示网页课件《美丽的星空》的首页,悠扬的轻音乐在飘荡。

    (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中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课时: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

    (引导学生点击“星曲悠扬”)这是一首英语歌曲,歌名是《Twinkle,Twinkle,LittleStar》,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好吗?

    (师生一起唱歌)

    教师:Twinkle一闪一闪,Little小小的,Star星星,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所唱的是什么内容吗?

    学生:星星。

    教师:其中有一句歌词“howlwonderwhatyouare”的意思是“我多么想了解你的奥秘”,你们想不想了解它的奥秘?

    学生:想。(很大声)

    教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内容,美丽的星空。

    设计意图: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欢快的导入情境,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给孩子们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开场白;

    2.美丽的视觉形象加上动听的听觉效果,这是传统的教学工具所无法企及的,也是网页课件的一大特点。

    [欣赏、感悟]

    教师:我们来欣赏一幅照片,(引导学生点击首页上的照片)深蓝色的天空,星光灿烂,点点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上,闪闪地发着光。这时候的夜空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学生:美丽、寂静、旷阔、神秘……

    设计意图:

    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激起他们的已有的审美经验。

    [上网查资料,交流资料]

    教师:神秘而美丽的星空,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你们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一下子提了好多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好,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还一下子答不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去“星知博识”里去看一看,也许你会在那里得到答案的。

    (让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自己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过,老师也有个问题:美丽的星空,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它的美丽呢?

    学生:……(很疑惑)

    教师:我们去“星河览胜”看一看,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星空的美丽。

    (以问题学习法引导学生去浏览网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

    教师:由于时间关系,我分配一下任务:第一第二排的同学请你们点击“星知博识”,代替老师回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们愿意吗?(生)……第三、四排的同学请你们点击“星河览胜”,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行不行?

    教师引导学生上网(课件)查资料:

    1.学生上网查资料,填写课笺;

    2.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由第一、二排同学交流有关星空的知识;

    教师小结:当然,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多关注。

    教师:接下去,该第三第四排的同学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星河留给我们太多的美丽,大家一起来谈谈星空的美丽吧。

    学生活动:由第三第四排同学谈星空的美丽(从星空的色彩、星球的形状与布局、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变化、形态与明暗的对比等方面交流,从而获得色彩美、节奏美、造型美体验……)。

    (在交流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善于表现以及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情感)

    教师小结:各种形态的行星、闪烁的星星、一掠而过的彗星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图片,使我们感受到星空的美丽,那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通过什么手段取得的呢?

    学生:天文望远镜、人造卫星等……

    教师:是啊,人们利用这些现代高科技手段,获取了大量丰富的视觉形象,激发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灵感,可以说现代艺术离不开科学,科学为艺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让学生理解现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设计意图:

    1.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形式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结果的过程,而是学生亲自参与、合作探究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

    2.对美的体验和表述。审美是美术教育的基本功能,美术教育也因美术这一基本特质而更具人文价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以体验的方式来感知美、发现美,从而交流美的启示。这种学习是生动的,这就使美术教育具有了生命力,也更具有个性特征。

    3.此环节也体现了多元综合。既超越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扩展了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升华了教材的内容主题;又超越了形式,把美术同地理天文相结合,把美术同音乐相结合,把美术同信息技术相结合,确立了多元综合教学模式,这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4.网页课件使学生有了查寻资料的自主性,这是其他课件形式无法完成的,更是传统教学形式所望尘莫及的。

    第二课时:

    [欣赏绘画作品]

    教师:星空美丽而神秘,如果把它表现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点击“星画赏鉴”)

    教师:不过在欣赏前,老师有任务给你们:通过浏览网页,你了解了哪些表现方法与手段?你比较喜欢哪几件绘画作品?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欣赏绘画作品,填写课笺。

    2.全班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1.采用任务驱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有目的地浏览网页来达到此环节的教学目标;

    2.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学习方式。

    ㈠、组合作共创星空]

    教师:通过鼠标点击,我们了解了星空,鉴赏了星空,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幅表现美丽星空的作品呢?

    学生活动:划分了小组,合作完成作业,表现方法不限。

    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体验的方式感知美、表现美,增加直接经验;也是一个展现学生个性特征的过程。

    [评价]

    教师活动:教师迅速用数码相机把学生手绘作品拍摄下来,输入电脑,用AcdSee把学生的手绘作品和电脑绘画作品展现出来,点评学生作业;

    学生活动:自评,互评。

    1.电脑绘画作品评价;

    2.其他方法表现的作品评价;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形象语言,表达自己对星空的理解或借助星空的题材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以用刚才学过的表现手法,装点自己的生活(教师举例),通过这些方法,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丽。

    设计意图:

    注重质性评价,张扬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注重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现时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关注自己也关注同学。

    [升华]

    教师:欣赏了你们创造的美丽星空,我想起了我曾看过的一篇文章,现在我把它推荐给大家。(引导学生点击“星灵物语”)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学生:……(很有感情)

    教师:好,读得很有感情。老师希望我们班每位同学都是一颗明亮的星,人人都有一颗最美的心。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美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把德育、情感教育熔铸其中。

    盼归初中教案精选


    ……

    胡桥学校三(2)中队执教:金嘉英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队员了解台湾的地理、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台湾和祖国大陆从古至今的鱼水联系,认识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二、活动准备:录音带、队旗、队歌,有关台湾知识,各小队口号、诗歌、投影片、奖品等。三、主持人:姚雪娇吴磊四、活动过程:(一)整队汇报,出旗敬礼,唱队歌。(二)宣布队会开始,进入主题。1、主持人甲:从太空俯瞰地球,你会发现在祖国大陆东南浩瀚的海面上,镶嵌着许多晶莹的宝石般的岛屿。(手指雄鸡图一角)主持人乙:(投影出示台湾岛)其中有一个状若芭蕉叶片的狭长型岛屿,这就是美丽富饶,迷人多姿的台湾岛。(放投影台湾的美景物产)甲:曾几何时,台湾与祖国母亲是血脉相连,密不可分。乙:曾几何时,这血脉变得模糊,叫人痛心、无奈。甲:在欢庆祖国母亲51周年华诞,昂首迈向新世纪的时刻,我们多么思念海外的游子啊!我们抑制不住满腔热情,盼望着祖国完全统一的那一天,让同一血脉的双臂紧紧地相拥在一起。2、(在乐声中,两名队员上台朗诵)“台湾飞来的大雁。”(出示有关投影)3、甲:台湾有一座阿里山,阿里山的山美、水美、人更美,请看舞蹈。“阿里山的姑娘”4、乙:台湾,美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回归是全中国人民的热切盼望,作为祖国的少年儿童,你们对台湾了解多少呢?甲:我们不妨来一个台湾知识竞赛,队员们,你们说怎么样?合:好!甲:那么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四个小队,这是阳光小队的队员们。(阳光小队):“阳光小队有爱心;,永把台湾记心间。”合“拍手鼓掌。乙:接下来,是卫星小队的队员们。(卫星小队):“卫星小队志气高,台湾知识显神通。”甲:小博士队的队员们,你们好!(小博士队):“小博士队有智慧,争取第一有实力。”乙:最后认识一下不倒翁队。(不倒翁队):“不倒翁队永不倒,台湾知识由你考。”(宣布比赛规则)5、乙:紧闭几十年的台湾大门,怎挡得住历史大潮,人为屏障,终割不断两岸亲情。甲: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四十多年前被迫去了台湾,今天又千里寻亲重返故乡的俞老爷爷,(扶老爷爷上台,并送鲜花)。(小记者干俞贞出场),老爷爷,请您给我们谈谈台湾的一些情况,大家热烈欢迎。(齐鼓掌)场上的队员向老爷爷提问:(1)讲讲如何去的台湾?(2)大陆、台湾有哪些不同的习惯用语?(3)现在大陆人民盼望祖国统一,请问台湾人民有什么愿望?小记者再采访几个队员。(1)听了老爷爷的话有何感想?(2)刚才的知识竞赛你有些什么收获?(3)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4)谢谢老爷爷,谢谢大家。(小记者下场)6、甲:两岸本是一家人,分离要结束,亲情隔不断,圆了回乡梦,祖国要统一,全中国儿童是一家。请听小快板“全中国儿童是一家”。乙: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愿,怀着对祖国妈妈的爱,携起手来,共创锦绣的明天。甲:我建议:请老爷爷和我们一起合照一张像,让老爷爷把这份美好的祝愿捎给台湾的小朋友吧!(队员与老爷爷拍照同时放歌曲《故乡的云》—(三)辅导员讲话。队员们,看来你们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国家大事。老师很高兴。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老师希望你们勤奋学习,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懈努力,台湾这个美丽的宝岛,就一定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四)全体立正,辅导员领呼号。(五)退旗敬礼(六)宣布结束。“……”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梯形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判定.

    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判定,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它的性质定理是怎样证明的?

    3.在研究解决梯形问题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常用的辅助线有哪几种?

    我们已经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又如何来判定一个梯形是否是等腰梯形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引人新课】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前面我们用等腰三角形的定理证明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现在我们也可以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来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例1已知:如图,在梯形中,,,求证:.

    分析:我们学过“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因此,我们只要能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定理就容易证明了.

    (引导学生口述证明方法,然后利用投影仪出示三种证明方法)

    (1)如图,过点作、,交于,得,所以得.

    又由得,因此可得.

    (2)作高、,通过证推出.

    (3)分别延长、交于点,则与都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可得.

    (证明过程略).

    例3求证: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如图,在梯形中,,.

    求证:.

    分析:证明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对角线相等的条件来构造等腰三角形.

    在和中,已有两边对应相等,别人要能证,就可通过证得到.

    (引导学生说出证明思路,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证明:过点作,交延长线于,得,

    ∴.

    ∵,∴

    ∵,∴

    又∵、,∴

    ∴.

    说明:如果、交于点,那么由可得,,即等腰梯形对角线相交,可以得到以交点为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结论虽不能直接引用,但可以为以后解题提供思路.

    例4画一等腰梯形,使它上、下底长分别5cm,高为4cm,并计算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如图,先算出长,可画等腰三角形,然后完成的画图.

    画法:①画,使.

    .

    ②延长到使.

    ③分别过、作,,、交于点.

    四边形就是所求的等腰梯形.

    解:梯形周长.

    答:梯形周长为26cm,面积为.

    【总结、扩展】

    小结:(由学生总结)

    (l)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①先判定它是梯形②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2)梯形的画图:一般先画出有关的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再画出有关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得到所求图形.(三角形奠基法)

    八、布置作业

    l.已知:如图,梯形中,,、分别为、中点,且,求证:梯形为等腰梯形.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77中l;P179中B组2

    【Excel初中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