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音乐教案-桑塔路琪亚教学设计
  • 音乐教案-桑塔路琪亚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2-04-03

    【www.jk251.com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优秀的初中教案是什么样子的?本站收集了《音乐教案-桑塔路琪亚教学设计》,供您参考。

    《桑塔路琪亚》教学设计

    (双流县三星中学设计者:卢华林)

    一、教学内容:歌曲《桑塔路琪亚》

    二、教学目的

    1、学会演唱歌曲《桑塔路琪亚》

    2、学会3拍子歌曲的指挥图示

    3、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

    4、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味音乐的魅力,明白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电视机、DVD、钢琴、音像资料、地球仪

    五、教材分析:《桑塔路琪亚》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所以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应该先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个国家的音乐风格。

    《桑塔路琪亚》是一首3拍子的歌曲,学生在以前接触比较少,应该让学生了解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大家以前学过《水上城市威尼斯》这篇课文没有?

    威尼斯是哪一个国家的城市?她属于哪一个洲?

    生:回答问题并在地球仪上面找到这个国家——意大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师:意大利是歌剧之乡,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大家听过美声唱法演唱的歌曲吗?(教师可稍作讲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用美声唱法、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今夜无人入睡》,这首歌曲选自普契尼的歌剧《弄臣》。(教师可穿插剧情的简单介绍)

    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欣赏(由欣赏入手,先让学生感受意大利歌曲的魅力)

    2、歌曲学习

    师:好,我们刚才听了这一首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大家觉得怎么样?(可让学生简单评价)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教师板书《桑塔路琪亚》这是一首3拍子的歌曲,3拍子的强弱关系是:一个强拍,两个弱拍。

    教师用手拍出强弱关系,学生跟着练习。(师生互动)

    师:下面我给大家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大家帮我打节奏。

    教师范唱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我用钢琴弹出旋律,大家加入歌词(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

    学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后,一起来演唱一遍。(教师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从歌曲意境出发,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用手击打节奏)

    师:好,大家也唱了这么久了,我们接下来再欣赏一首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让学生休息的同时,再一次感受意大利歌曲的风格,加深印象。

    教师播放

    学生欣赏

    师:大家听懂了他唱的内容了吗?没有的话,我给大家用中文来演唱一遍,好不好?

    教师演唱

    师:其实,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我相信大家从刚才的意大利语演唱,也能感受到歌曲带给我们的震撼。

    3、指挥学习

    师:好,大家在刚才的影片中也看到了,在乐队的前面有一个手拿短棍挥舞的人,他是在干啥呢?wWw.jk251.COM

    对了,那是乐队的指挥,帅不帅?

    那么我们也来学习一下指挥,好不好?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我们就来学习一下3拍子的指挥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指挥图示)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师:好,我们一起来指挥一下今天学习的歌曲。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并且学习了意大利的歌曲,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她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语言。所以,我们以后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还应该多接触、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让我们通过音乐来和世界接轨。

    jk251.cOm扩展阅读

    经典初中教案黑人非洲音乐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与学唱体会非洲黑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与音乐风格,体会非洲黑人音乐浓郁的地方特色。

    2、体验非洲特有的节奏型,学唱《达姆、达姆》

    3、能够完整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运用所学节奏为歌唱伴奏。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程

    1、导语: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到底是哪呢?一起来看看。(播放介绍非洲的视频)

    2、师生齐齐说非洲。

    二、欣赏《沙克舍提》,体会黑人非洲音乐的特点。

    1、欣赏并思考

    a主奏乐器是什么?

    b节奏、唱腔各有什么特点?

    c营造了怎样的情境?

    教师小结:特殊的节奏是黑人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因素。非洲音乐中的节奏强烈奔放,复杂多变。要表现这些节奏则要通过灵魂乐器——鼓

    2、介绍非洲鼓及其社会功能(播放幻灯片)

    3、节奏练习

    列出非洲音乐常见节奏型,学生用盆或饭盒当非洲鼓,自选一段节奏进行练习,随后跟随音乐一起演奏。

    常见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达姆,达姆》并用所学节奏为其伴奏

    1、初听,学生边欣赏边阅读歌词

    2、复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身体自由律动。

    3、学生跟伴奏完整学唱一边,找出难点

    4、就提出的难点教师进行细节教唱

    如:

    切分音

    附点节奏

    长音的拍数

    教师教唱:

    a根据歌曲节奏带领学生边打节拍边念歌词

    b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的情绪,保证唱够长音的拍数

    c休止、附点处用吸气动作来控制掌握时值

    5、分组自行练习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一遍,并让学生用所学节奏为歌唱伴奏

    四、教师小结

    五、下课了解非洲风土,为导入非洲黑人音乐及欣赏作品作好铺垫

    边欣赏边思考,归纳出本段音乐的特点,敦促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击打节奏,体会节奏赋予非洲音乐的韵律,并对音乐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在此环节一边跟唱一边寻找难点,提出难点,老师教唱

    与上半截教学内容衔接,将节奏运用到歌唱中,丰富表演的同时再一次强调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作用

    青春舞曲音乐教案设计


    《青春舞曲》教案设计

    卢燕

    山西临汾平阳中学

    教学内容:

    唱歌《青春舞曲》

    教学年级:

    初一年级

    教学目的: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3、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雪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青春舞曲》伴奏。

    教学方法:

    听唱式、表演式、创造式。

    教学用具:

    钢琴、中国地图、多媒体教学光盘、打击乐器。

    教学设计:

    1、歌唱知识

    (1)歌唱的发声状态

    口鼻同时吸气,呼吸要求敏捷无声,不耸肩,肺部、胸膛自然挺起,腰围、腹部有明显的向外扩张之感。发声时小腹微收,形成上下力量的抗衡,使声音有气息支持。

    (2)发声练习板书

    2、导入新课

    在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背景音乐下,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图上找出此民族所处的省份。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3、歌曲学唱

    (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讨论总结

    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青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1)教师弹唱,学生跟唱。

    (2)分男女组演唱。

    (3)抽同学领唱再齐唱。

    4、表演

    (1)播放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2)请同学们为歌曲《青春舞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为歌曲伴舞。

    5、创造

    (1)将课本《青春舞曲》乐谱打击声部的配器补足。

    (2)教师总结板书。

    (3)给部分同学发放打击乐器,有钢琴特长的同学弹钢琴,其他同学击掌为《青春舞曲》做伴奏。

    6、合作

    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小节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维吾尔族歌曲,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板书设计

    青春舞曲

    练声曲:

    配器谱:

    钢琴:

    木鱼:

    碰铃: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同学们背唱了歌曲《青春舞曲》,通过唱歌、表演、创造与合作,更好的表现了歌曲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本课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必须抓住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寓教于乐。

    经典初中教案单元走自己的路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复习教案

    第六课从众与自主

    1、什么是从众?

    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这就是从众现象。

    2、从众现象的表现: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3、从众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1)有的从众有利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行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从众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盲目从众不仅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集体的事业。更严重的是,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

    4、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3)缺乏抵御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

    5、如何克服从众心理?

    (1)要避免盲目从众,就要努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

    (2)全面的发展自我,特别是增强自主作出合理的、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的能力,是青少年避免盲目从众的重要途径。

    (3)增强抵挡团体不合理压力的能力,学会抵制外部不良的诱惑,是青少年避免从众的重要措施。

    第七课偶像与自我

    1、追星现象产生的原因。

    (1)我们渴望成功,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离成功还很远,这让我们苦恼、失望,在明星那里,我们似乎找到了现实生活中向往而得不到的东西,找到了成功,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在明星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已经实现的理想,于是我们开始喜欢明星。

    (2)青少年追星,既可能出于满足自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共鸣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追求刺激、追求时尚与流行、追求浪漫等。

    2、追星的利与弊

    弊:如果对明星盲目崇拜、疯狂迷恋,以至丧失自我,就会妨碍我们的学习,影响我们的生活;

    利:追星,可以是一种成长的动力,它悄然的改变着我们,使我们发生一系列变化。

    3、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心中的偶像?

    (1)既要看到其长处和优点,也要看到其缺点和不足。

    (2)既要看到其成功的结果,又要看到其成功的过程;既要看到成功的辉煌,也要看到成功背后的奋斗和艰辛,既要看到其表面的光环,更要看到他们内在的品质。

    4、对待明星与偶像,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明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偶像,我们崇拜他们成功背后的奋斗精神和优秀品质,但不能仅仅停留于崇拜,要让明星的奋斗精神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他们的优秀品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超越崇拜,走向自我。

    音乐教案-网络音乐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和感受三种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能通过听来区分清楚三种唱法;

    2.通过欣赏不同唱法的歌曲,使学生爱唱、敢唱、能唱;

    3.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唱法,欣赏和学唱,参与和表现歌曲。

    【教学设备】

    1.电子琴或者钢琴;

    2.多媒体网络教室及相关网页。

    【教学难点】学生能较清晰地辨析三种不同的唱法;要理解不同的发声方法会形成不同唱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热身练唱。

    1.演示自制动画《唱歌有益长寿——广西巴马文化调查》。

    2.结合观感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为什么唱山歌能有助于长寿?

    3.教师利势引导,“既然唱歌使人健康长寿,我们不防就从现在做起,经常唱唱歌,愉悦身心,争取做个长寿人。现在一起唱首歌好不好?”教师伴奏,学生集体演唱最近学习的歌曲(热身)。

    二、视听歌曲片断,判别三种不同唱法。

    1.播放歌曲片断。

    a.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国大舞台》、《大中国》片断。要求听清歌词。

    b.初步体会三首歌曲运用的不同唱法。

    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师生交流讨论。教师:我们大家知道这三首歌曲运用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种不同的唱法,也以自己的理解表达了一些看法,但对它们的区别与特点好像没能说得很清楚。我们可以请网络这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下面我们通过上网来查找相关资料。

    a.学生上网了解理论知识,教师巡视学生情况。

    b.讨论民族唱法的特点有哪些?

    c.网上有哪些关于美声唱法的相关信息?(学生发言)你能试一下吗?学生个别或者集体试唱美声唱法的歌曲《送别》,教师伴奏。

    d.教师运用美声唱法范唱《乡音乡情》,感染学生。

    e.你了解通俗唱法吗?(学生发言)你知道哪些运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想不想唱一唱呢?(即兴演唱通俗唱法的歌曲)。

    f.个别或者集体演唱学生感兴趣的通俗歌曲,体会通俗唱法的特点。

    3.视听与区分。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和我们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三种唱法的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那么我的网站上有许多歌曲可以视听,大家可以上网视听,看你能不能区分他们运用的是哪种唱法。

    a.学生视听。b.请学生说说视听了哪些歌曲,各自运用了哪些唱法?

    4.讨论交流。教师:我们基本上可以区分唱法了,不过,三种不同的唱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a.你最喜欢哪种演唱方法?为什么?

    b.网络投票,大屏幕演示投票结果。c.小结投票结果。希望课后学生们能大胆尝试不同唱法,体会不同唱法独有的风格。

    三、知识延伸,提出思考。

    a.播放民歌《辣妹子》,请学生说出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有哪些代表作品?

    b.教师分析歌唱演员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要求学生思考歌唱演员的这种风格和特点是否是不能改变的,并说出理由。

    c.提供关键字“宋祖英”、“美声”,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d.教师提出,一位民歌演唱家为什么也能适应演唱美声唱法的歌剧歌曲。

    e.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手的演唱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通过努力,掌握了不同的演唱技巧,就能够演唱其他风格歌曲的道理。

    f.全课小结:本课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不同唱法的音乐知识,开始时我们还说了唱歌可以延长寿命,为什么唱歌能延长寿命?说到底是因为唱歌能使人快乐,人始终保持快乐、乐观的情绪,心情愉快,就会身体健康,也就长寿了,所以希望同学们要爱唱歌、经常唱歌。

    点评

    一、《聊聊歌唱》课上网络用得好,保障了“聊”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聊”的自由度、提高了“聊”的效度和质量。

    课内四次用网络,次次有新意,对课的深入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首次是在学生对三种不同发声方法有了感性认识,但苦于缺乏音乐“专用词汇”之际,网络起到了“拐杖”作用,帮学生理性了解了不同发声的特点和差异,提高了学生以后听歌的“品位”;第二次用网是在“视听”阶段,满足了不同欣赏爱好学生的视听需要;再度上网,出现在“网络投票”,学生们在真实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师则能从这种真实中掌握每位学生在声乐方面的审美取向,这对教师今后教学的把握,意义不可谓不大;最后一次上网,显现的教学作用是知识拓展,潜在的作用是教会了学生一种知识获取的重要方法。

    二、本课教学任务完成在课内,课的教育意义延伸于课外。

    教育学生利用唱歌,为自身生活营造快乐,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通过列举“经过努力,原来专长唱民歌的演员可以唱好美声”的事实,告知学生事物是在变化的。这里充满着辩证法。

    音乐教案-旋律音乐


    旋律中的三和弦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有关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并能听辨感受大小不同的和声色彩。

    2、通过《月光》欣赏初步感受和声色彩变化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3、激发学生对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热爱。

    4、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大小三和弦,体会其不同的和声色彩。

    2、尝试在歌曲的旋律中配置三和弦。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机、自制幻灯片、视唱谱等。

    教学模式流程:

    导入感知理解运用

    《森林深处的杜鹃》吹奏讨论探索发现认识新知《月光》《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激发体验创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

    引言: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学生:春天。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春天大森林去聆听杜鹃叫声(出示幻灯)感受一下作曲家是如何描绘森林的寂静和幽深的。

    二、体验:

    1、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乐曲介绍:这首乐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第九首,钢琴轻柔优美的音响,描绘了寂静山林,单簧管逼真地模仿着杜鹃叫声,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幽深的莽莽森林。

    (2)同桌交流,作曲家用了上节课什么知识来表现森林寂静和幽深的。

    学生:和声

    (3)吹奏一组三度的和声音程:并请一位同学写到黑板上。

    (4)一半同学吹,一半同学选择适宜色彩来标记和声色彩。

    要求:两组交换,并请一个同学标到黑板上。

    2、引出课题:三和弦

    (1)要求:学生按上行、下行再吹奏一遍,老师加进第三声部。

    (2)设问:这次吹的听上去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多了一个音;和声音响更丰富了,立体感更强了等等。

    (3)教师弹奏,并请同学把老师加的音写出来。

    (4)介绍各音的名称:

    五音

    三音

    根音

    (5)出示表格并讨论:(幻灯二)

    结构色彩

    要求:A、教师为七组音按上级数标记。

    B、学生按小组讨论寻找七组音的组合规律及和声色彩

    (6)学生回答:

    (7)教师出示表格(幻灯三)并归纳。

    结构色彩名称

    大三度十小三度明亮大三和弦

    小三度十大三度暗淡小三和弦

    (8)学生说说三和弦的特点。

    (9)揭示课题《三和弦》

    三个音按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所构成的和声音响效果就叫三和弦。

    3、听辨大小三和弦:

    要求:大三和弦用手心表示,小三和弦用手背表示。

    4、再次体验,欣赏《月光》

    导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音乐,它就是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和声色彩变化来描绘一种特定的意境,请同学闭起眼睛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音乐意境呢?

    (1)学生欣赏音乐《月光》中教师拉上窗帘(出示幻灯四)设置夜景。

    (2)暂停音乐,让学生突然感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3)简介乐曲。

    这就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写的《月光》,乐曲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特别是注重和声的各种轻淡,浓重的变幻,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月光色彩变化。

    (4)继续欣赏:

    要求:用绘画,文字或肢体语言等表现音乐中月光的变化。

    (5)同学把感受到的月光讲给大家听。

    (6)教师小结:

    和声音响效果的明暗浓淡之分,具有渲染音乐色彩的作用。

    流程说明

    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学关键是教师恰当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有意识由和声音程逐渐引入到三和弦,通过学生的吹吹看看、听听、议议等一系列自主活动探索并发现新知三和弦。最后通过《月光》欣赏,进一步体验和声色采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优美的情感体验中巩固了新知识的理解。

    三、创造:

    1、出示乐谱

    2、分高低声部吹奏。

    3、为歌曲再配置一个声部。

    4、借助口琴学习吹奏第三声部。

    5、吹奏创编的第三声部。

    6、同学分三个声部吹奏。

    7、请同学说说加了一个声部后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8、小结: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要求: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小结三和弦的知识点。

    流程说明

    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本课时通过为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配置第三声部既使学生学习水平由”掌握“上升到“创新”,又使学生从创作成功的喜悦中对音乐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教案说明:

    旋律中的三和弦是初中阶段和声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旋律立体构成中音程知识的加深,同时又为以后和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三和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教材内容,及郁文武老师关于中小学音乐学科改革行动纲领的辅导讲座,我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以激发—体验—创造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一、以听觉为先导,激发情感。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要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有关的知识中去。如: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创设音乐氛围,使学生初步感知和声的音响效果,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感受三和弦的和声音响效果打下了铺垫。

    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探索发现新知。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教学关键是教师的恰当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由和声音程逐渐引入到三和弦中,通过学生的吹吹、看看、听听、议议等一系列学生的自主活动探索发现并认识新知——三和弦。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和弦知识后,我又不失时机请学生欣赏《月光》,使他们进一步体验到和声色彩变化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值得一提是欣赏过程中环境的创设及肢体语言的运用,既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成性思维使他们在美的情感体验中巩固了新知识的理解。

    三、以即兴创作为抓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培养,提高学生音乐的创造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设计了创作这一环节,通过为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配置第三声部,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尝试着创作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由“掌握”上升到“创新”,同时使学生在创作成功的喜悦中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我想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中感知了美,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发展了丰富的情感,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乐学和高效。

    我这样安排,其出发点,正如行动纲领提及的,音乐教育不仅有审美功能,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的音乐课不求人人都必备一副好歌喉,但求人人都有一副懂音乐的耳朵,其中既需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欣赏实践,也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中以入情入理的介绍、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通过自己的实践,亲自体验、感受,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育人。

    音乐中的和声是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怎样使学生听“懂”音乐,其中懂得辨析和声是相当重要,尤其三和弦和声是最基本的,作为音乐教学,要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使学生从作品中获得教育,能“懂”得音乐中表达的内容,做到大体吻合,作为初中学生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一味的讲授,变得枯燥乏味,于是,我就采取了以听为入手,让学生从欣赏中辨析,而后以吹吹;自己去感受体验,有所体会后,再进行创作,变机械传授为感性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自己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审美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音乐果然是音响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表现的艺术,但更是情感的艺术。

    让我们用心感悟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相关教学方案


    浙江绍兴县实验中学唐春晓

    教学目的:

    1.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陶冶他们的情操。

    2.构建音乐“情感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依托,把握情感核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

    2、通过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请问同学们平时都通过哪些手段和方法来欣赏音乐的?

    (导入语:在大家的记忆中我们平时一般通过观看电视,vcd,dvd和听收音机,录音机,mp3,现在还有电脑来获得对音乐的欣赏,今天老师要让大家换一种方式来欣赏和感悟音乐,引出今天的课题—《让我们用心感悟音乐》)——(展示课件)

    (二)欣赏与实践

    1、介绍一位著名的聋哑舞蹈艺术家—邰丽华并观看她的代表作品《千手观音》——(展示课件)

    通过认识这群特殊的人,使学生在为表演者优美的舞姿折服的同时,初步感悟音乐和感悟人生。——(情感铺垫)

    2、在一个感人故事之后,马上进入主题《感恩的心》

    故事根概: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1)、先让学生初步欣赏歌曲《感恩的心》;(展示课件——教师范唱)

    (2)、然后教师一边教唱歌曲和一边手语;(教师示范——学生试学)

    (3)、让全体学生起立和教师一起用手语演绎《感恩的心》

    (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听唱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艺术的审美施教法,实现教学目的)

    3、欣赏《天路》

    爱,就是如此伟大也许身边小小的细节你并未留心,但它无时无刻都陪伴在你身边.珍惜自己身边所拥有的,让爱继续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展示课件)

    4、欣赏《天亮了》(展示课件)

    再由韩红的另一首歌《天亮了》讲述又个让人感动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认真学习,面对人生。

    (三)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本堂课的寄语: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父母、感谢师长、

    感谢同学、感谢亲朋!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让这世界永远充满着爱!

    (四)作业布置

    1、给父母演唱《感恩的心》

    2、主动做家务。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音乐教案-梁祝相关教学方案


    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式)(5分钟)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3分钟)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

    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结束部

    春鸟主部连副部主题

    景语ABA接ABACA十长英楼哭化人

    花爱草主部同共八亭台台灵民

    香情桥题窗读相惜抗相、蝶

    主结再华三共送别婚会控

    题拜现彩载玩诉

    下面依结构图欣赏作品(30分钟)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总结(2分钟)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相关教学方案


    《渴望春天》

    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年级:七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教材分析: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音乐素材的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和弦的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通过自己准确、流畅、自如、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和弹唱,通过音乐的声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将他们再现出来,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义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价

    课前准备

    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抒情、典雅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导入

    听赏童声合唱

    《渴望春天》

    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

    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

    体会和感受和音乐的意境。

    聆听《渴望春天》

    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展开

    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手指一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

    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复听《渴望春天》两遍。

    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A、作品的体裁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B、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伤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第二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请全体学生参与思考,避免音乐课成为特长生的课堂的现象。

    学习作品的风格

    教师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弹奏《渴望春天》,让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

    学生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

    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深入

    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在轻轻的歌曲旋律中听着小故事,填出与括号中相类似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

    引起学生对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铺垫。

    学习作品的结构

    师再放歌曲录音,最后帮助学生分析、写出结构示意图。

    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歌曲分几句,有没有重复句?请生边听边用手指出重复句的出现,并在师的帮助下写出结构图式:

    a+a1+b+a2

    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使学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结构后,能模仿创作。

    介绍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为摆脱大主教的控制而斗争,悲惨的生活,乐观的精神,创作出许多美好的作品

    师充满激情的讲述: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

    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缅怀一代音乐大师。

    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并对这位坚强乐观的大师肃然起敬,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拓展

    尝试创作a+a1+b+a2结构的小短歌,巩固所学知识

    请学生背诵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根据《渴望春天》,尝试进行旋律的创作。

    要求注意:

    1.词曲风格要统一。

    2.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结构。

    3.最后要有结束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师巡视指导,亦可学生哼唱,教师帮助记谱。完成后各组唱唱,共同评议,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通过创作实践打破了作曲的神秘感,巩固会用所学知识,同时对音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各种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图片等。

    老师布置明确的分工:第一组收集其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第二组收集关于莫扎特的音乐评论;第三组收集以春天为题材的其他音乐家的作品;第四组收集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舞蹈……下节课进行交流。

    利用下节音乐课,召开一次以“莫扎特”为主题的班会,以文字、图像、音响、影音资料等多种形式展开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够展开交流和互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收集的成效和意义

    【音乐教案-桑塔路琪亚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