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上学的路
  • 上学的路

    发表时间:2022-03-23

    【www.jk251.com - 平安上学路观看心得】

    现在,很多小学教学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好的小学教案都有哪些内容?小编为你推荐《上学的路》,希望您喜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8、19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熟练地画出具体情境中各种不同的行走路线,并会用字母和符号表示路线。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思维的周密性。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小组活动,能熟练地画出具体情境中各种不同的行走路线。教学难点:探索不同的图形的路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dbac同学们,我们已经在一起相处了六年了。有久的将来,你们将去高等学府,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吗?襄樊有二千八百年的悠久历史,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平时,你都去过哪些好地方玩过?(生答,师出示画面),去相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行走路线的问题。(出示课题)二、主动探究。1、出示例题插图(1)。2、学生讨论:从a到b有几种走法?师板书:acbadbdbacfe在图形的字母c和d右下角标上,表示到b点必须经过这两点,并且都只有1条路,因此从a到b有两种走法。插图(2)。师讲明要求:图中只能向上和向右走。讨论:从a到b又有几条路可选择呢?生各抒己见,师加以总结。板书:a→c→e→ba→d→e→ba→d→f→b师加以说明:要到b必须到e或f,从a到f只有一条路,它对应着从a经f到b的一条路。由(1)可知:从a到e有2条路,这两条路分别对应于从a到b的1条路,所以从a到b就有3条路。(并在字母c、d、f处标上1,在字母e标2,在字母b标3)hbdefgca插图(3)。学生讨论:从a到b有多少种走法?学生小组合作,师巡视,加以指导,再集体订正。2、观察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看出各点所标数字与它的左侧和下方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吗?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其关系。教师在每幅图下面写了算式。dbacfhkge三、巩固交流。1、课本第19页第2题。帮助学生分析题意,从a到b必须经过g和k,从a到k有3种走法,从a到g有3种走法,所以从a到b有3+3=6种走法。(标出每个点的不同走法,帮助学生理解)2、在下面的图中,从a到b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a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指导。四、拓展思维。下图中,从a到b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jK251.COm精选阅读

    路花香教学实录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合理利用每个人身上的特点,就能发挥他的作用,实现他的价值这个道理。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裂缝水罐完好无损不禁骄傲惭愧

    渗出浇灌日复一日挑水工

    1、指名读词语

    2、选择三个以上的词语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指名2-3人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

    1、揭题,齐读课题。

    2、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相机:你就是这只完好的水罐,你会想些什么?(指名说)

    你会对破水罐说些什么?破水罐又会想些什么?(同桌说说、演演)

    3、惭愧的破水罐向挑水工道歉,他对挑水工说了什么?挑水工又是怎么说的?(小组分角色读第2小节、赛读、评读)

    4、挑水工为什么要破水罐注意路旁的鲜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三小节。

    5、当破水罐看到路旁的鲜花时,它感到怎么样?(一丝快乐)为什么快乐?为什么只是一丝快乐呢?

    6、能把这个“一丝”去掉吗?为什么?

    7、破水罐再次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是怎么劝说它的呢?细细地读一读挑水工的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品读人物,归纳寓意

    1、这篇课文里有三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教师归纳寓意。

    四、拓展

    想象说话:从那以后,破水罐再也不自卑了,而是默默地浇灌着路旁的鲜花。一天,完好的水罐忍不住对破水罐说:“你看我,每次运的水是你的两倍,你真没用!”

    破水罐会说什么呢?(同桌交流、指名)

    最大的麦穗的启示优秀模板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

    王洲辅小李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文教学中以读为主,努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思维,发展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对于低年级儿童从小培养他们的朗读尤为重要。

    我刚接手一年级,对于新课标还很陌生,而小学低年级语文很短,内容又大都浅湿,生僻难懂的词语不多,象这种课文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低年级中,我们还应注意在不同的课文中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1)齐读。齐读可以激发情绪,渲染气氛。(2)分角色读。能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文,低年级不少课文适合分角色读。分角色读能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加深对课外情境的体验。(3)范读。为让学生形成课文所需要的情感状态,进行有感情地范读,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范读可以是老师读,可以是读得好的学生读,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进行。范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朗读的方法还可有引读、散读、轻读、领读等等。

    倪老师有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刻:“一篇文章不要每一段,每一句都读好,能有二句读好就了不起了,有一句就不错了。”所以对于学生我们不应要求太高,要鼓励他一步一步往前走,要学会找他的进步,这样,学生心情放松,他的情感也就出来了。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酸的甜的教学设计精选


    一、谈话引入新课。

    有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吃葡萄,今天老师请你们摘葡萄,看谁摘得多。(出示生字卡片)那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我们在课文里找到答案。

    二、理解课文

    1.自由朗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会儿我要请小朋友来讲讲这个故事。

    过渡:

    (二.学习四自然段)

    1)先看看第四自然段,女生读,看看小猴子想干什么?(吃葡萄)

    2)我们来看看葡萄长什么样子吧。(出示课件葡萄)谁能来描述一下。(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评价到位)

    3)这么香甜的葡萄小猴子特别想吃,读一读这个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句子中哪个词语可以知道小猴子特别的想吃?(迫不及待)

    4)比较句子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5)谁能读好这个句子?(抽读,点评,师范读)

    6)孩子们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迫不及待呢?谁能用迫不及待说句话?(2,3个)

    7)这时小兔来了,它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注意后面是感叹号,说明这里的语气十分的强烈,再读。

    8)我们一起再齐读4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

    (三.学习2356段)

    1)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生)原来他是听说的。看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原来小兔是听小松鼠说的,那小松鼠又是听谁说的呢?读读第2自然段。

    3)小兔子和小松鼠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猴子,看看他们是这么说的?(分角色读5,6段)

    (四.学习7段)

    1)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有亲自去尝过呀,小猴子听了他们的话决定怎么做的呢?(出示: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2)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有了大口大口的吃可以说明?(这葡萄很甜)

    3)换词:你还能说小猴子怎么样吃起葡萄呀?(可以观察一下图片上小猴的表情,神态。)

    4)想象一下小猴子会一边吃一边说什么呢?

    5)见小猴子吃得那么开心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了一颗,味道怎样?(啊,真甜!)

    6)那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感受一下三个小动物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小兔子和小松鼠真不明白,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我们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

    三.小结

    原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狡猾的狐狸闹的一个天大的笑话。小朋友课文中的四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教室,你想对谁说点什么呀?

    小结:是啊,小狐狸又没有亲自去尝过,他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这就告诉了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四、写字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个生字朋友。观察“狐狸”相同的地方是?(反犬旁)学写“狐”书写,点评

    以内的加法以内的减法复习


    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复习重点: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指导练习

    1、第6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开火车)

    7+52+95+87+46+6

    8+96+77+83+92+9

    10+310+812+615+5

    (3)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复习一位数的加法。教师可以指名从20张卡片中抽出两张卡片,很快说出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做法是: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里,如果算错了,要把卡片放回去;然后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照样说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的卡片抽完算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

    (4)复习20以内加法的游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的学生说出一个算式,另一组的学生说出得数,然后两个组再交换,由说得数组的同学说算式,由说算式组的学生说得数。说的算式同样多,哪一组答对的多,哪一组获胜。还可让每个学生拿一套写着1~20各数的卡片,在课内、外经常做加、减法的数学游戏。游戏的玩法由三人一组,一人做裁判,其他二人出卡片抢答。遇到两个一位数先算加,再用大数减去小数,裁判评定,记分,总结胜负。三人轮换做裁判。

    2、复习10以内的减法

    (1)作为游戏来复习10以内数的减法。教师可以叫几名同学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教师拿出一张(1~10)的卡片,让学生从老师拿的数里减去自己拿的数。然后教师再换一张卡片,让学生再减……还可以换几名同学来做,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2)视算(开火车)

    8-75-37-49-28-87-2

    9-98-710-810-510-4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本第76页第10题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独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2×3=4×1=2×2=

    1×4=4×3=2×4=3×3=

    二、拓展。

    1、课本第76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9题

    3×□=□□×4=□□×□=4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自我评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76页第5、6、7题。

    用爱触动的心灵———教火红的枫叶后的反思精选


    《火红的枫叶》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写“我”在树林里寻找火红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的事,表达了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教学时间,把这一课安排在教师节前夕来上,为的是能够把学习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针对这篇课文抒情性强、适合朗读这一特点,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在读中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在读中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的尊师、爱师之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读课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读课文是在导入新课以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读通句子,为理解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同时,也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是写了“我”找火红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这件事。第二次读课文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重点段落进行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同时,采取引读的方式,我先读“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让学生感受发现了“我”找到最红最红的枫叶以后的那种欣喜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再读,我的情绪感染了学生,学生读得非常投入,可谓声情并茂。让学生通过读第四、五自然段,知道“我”寻找枫叶的目的是给老师做贺卡,理解了我用心寻找最红的枫叶的原因,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此时,我第三次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到了文本当中,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尊师之举、爱师之情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孩子,学生都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学生读得如痴如醉的时候,我马上把学生拉向生活,充满深情地说“:小姑娘用火红的枫叶做成贺卡送给老师,表达了自己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孩子们,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向老师祝贺节日呢?”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纷纷发言。这时,我引导学生“:老师想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手最巧,看看谁自己亲手做的贺卡最漂亮,最能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这一次作业,学生们个个都很用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有的自己精心设计,画上一幅美丽的画,然后写上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有的找了许多美丽的图片贴在自己设计的贺卡上,然后找一首赞美老师的小诗抄在上面;还有的先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心里话,然后折成美丽的千纸鹤送给老师??这个作业,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宣泄自己情感的氛围,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们在这里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地想象,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当然,教我们班的老师们也就都收到了一份份凝聚着孩子们感情和心血的礼物。

    在收到这份特殊作业的同时,我进一步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收获了一个语文老师特有的喜悦。是啊,我们的语文只有融入生活的时候,它才会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只有当我们的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时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让语文和学生的生活对接,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到目前,你认识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

    二、探索新知

    1.5的倍数的特征

    (1)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4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找出5的倍数。

    (2)观察、思考

    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3)合作交流

    先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语言不要做统一要求。

    (1)验证

    (2)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2.2的倍数

    (1)独立学习

    (2)汇报交流,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3)验证

    3.揭示奇数和偶数

    结合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与偶数的含义。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猜数游戏。

    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2或5的倍数还是奇数、偶数。

    2.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具备什么条件?

    3.用0、5、8组成三位数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又有因数5

    四、全课小结

    一、作业

    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谈黄河的主人的教与学 优秀教案推荐


    谈《黄河的主人》的教与学

    武进区漕桥中心小学吴红亚

    一、说教材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黄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才能,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了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接着,文章再写羊皮筏子小,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可它却能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人和物,这更突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最后,写艄公的品格时,写了羊皮筏子上乘客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更是为了渲染艄公驾筏的高超才能。

    全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全文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写,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二、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意蕴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激情,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浑然一体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我避免了一味分析讲解,让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让学生揣摩作者表达的感情。

    1.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课文第一段描写了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为让学生从声、形两方面体会黄河的气势,我借助媒体,把黄河这种波浪滔天的场面展示给同学们,同时从声音中体会胆战心惊的感受。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片断,体会这一小节朗读的要领,从朗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2.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作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自己看到的羊皮筏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感受由疑惑到惊讶到赞叹的变化。这一段内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分析句子,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弄清羊皮筏子的特点,以及作者看到羊皮筏子时内心感受的变化等。

    3.赏析词句,揭示中心

    课文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去精读这一部分。我采用了赏析评点精彩的词句、片断的方式,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艄公驾驭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体会艄公劳动环境的险恶,肩负责任的重大,以及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主人的可贵精神。学生通过反反复复、扎扎实实的朗读,细细体会,对艄公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4.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我们读者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拓展思维,从这篇课文中领悟到:只要具有沉着、勇敢、机敏的品质,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从领悟中升华本文主题。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过后的点感想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过后的一点感想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因此,我在备课时想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在教学中,我的设计是抓住课文对扫路老人的外貌描写和三次对话描写来贯穿全文,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来朗读品味,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因此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即“你对文中的老人有什么印象,你从这位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串起全文,引导逐步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内在精神。课上学生的发言比较积极,有的学生说,从老人瘦削的脸,可以看出老人的身体很好,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有钱难买老来瘦。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关键看自己的心态,你开心的话,那么做什么都开心,如果你不开心那么就做什么也不开心。如此等等,我这一刻惊讶于他们以前生活的积累,或许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遣词用句还很稚嫩,但是我也看到了他们并不只是一张白纸,他们也已经对客观世界有了自己的认识。

    但是这一节课我总觉得自己在对所设计的种种问题的处理上,还是想放又不敢放得太开,因此造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局限,自己的主导性过于强。同时,对于文章中峰与人的关系没有能够将钻研教材时的处理实施贯彻,造成了文本上的分裂。是一个遗憾。

    现在真的是体会到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希望随着自己的进步,教学中的遗憾能越来越少吧!

    许献涛发表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优秀模板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整理。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以复习唤起记忆。]二、作业延续。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尝试列式18÷2=9(人)18÷3=6(人)18÷4=4(人)……2(块)18÷5=3(人)……3(块)18÷6=3(人)18÷7=2(人)……4块)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先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以18÷7=2(人)……4(块)为例,师:“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求出。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启发学生说出“因为18里面最多有2个7,所以18除以7商2”。或者说“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因为18大于14,而小于21,所以只能商2。”[设计意图:作为作业的习题,学生思考时间相对较长,思考也较充分,在此作为新课延伸,会容易启发学生由旧知导入新知。总结出学生已掌握的两种求商方法:摆学具、用口诀。]三、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试商的过程。

    [设计意图:加深摆学具求商的印象,理解算理。]四、试一试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

    1、师:老师手里拿着几个气球?(18个),要分给几个小朋友?(5个),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你能自己填一填算式吗?(学生填答题纸,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

    2、找规律

    通过刚才的练习,比较每道题里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位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3、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增强口诀求商的意识,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五、解决问题。

    1、思考:一件衣服钉几个扣子?30个扣子可以钉多少件衣服?还剩多少个?

    集体交流,订正。2、自主练习4题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多少?各剩几只?独立观察图。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3、自主练习5题剩下的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想法,4、自主练习第6题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18÷2=9(人)18÷3=6(人)18÷4=4(人)……2(块)18÷5=3(人)……3(块)18÷6=3(人)18÷7=2(人)……4(块)

    【上学的路】相关推荐
    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例5、例6,练习九3、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

    求个数比另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这节课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