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31

    【www.jk251.com - 谁轻谁重教案】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你是否在烦恼初中教案怎么写呢?小编为你推荐《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初中教案精选》,希望您喜欢。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北方鼓词的主要特点。

    二: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音乐感受

    难点: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两首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听赏《蝶恋花、答李淑一》

    (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

    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195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这首词为毛泽东195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195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三:听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

    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它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2:音乐特点——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

    3:情感体现——《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歌唱家骆玉笙在演唱时,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糅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

    四:音乐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1:京韵大鼓

    2:弹词

    五。小结,下课。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初中教案精选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记住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使学生理解季风活动对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影响,并记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使学生知道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4.使学生学会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

    5.使学生学会运用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学会运用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分析、概括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季风活动、锋面雨带与降水的关系

    [教具准备]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气温和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要素。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和温度带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讲授新课)

    [提问]让学生看本节课文前面的“想一想”小栏目,提问:七月份正值雨季,这时候出差去吐鲁番是否需要带雨具?九月份我国多数地方秋高气爽,这时期出差去广州是否要带雨具?为什么?(答案:七月份出差去吐鲁番不需要带雨具,因为吐鲁番的全年降水很少,即使在七月份也很少降雨;九月份出差去广州应该带上雨具,因为这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地方秋高气爽,但广州雨季还没有结束,经常有阴雨天气。)

    [讲述]从上面回答的问题可以看出,了解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生活实际中是有用处的。在生产建设中也要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如修建水库或建桥梁时,要考虑当地夏季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否则,遇有特大暴雨,水库有溢洪、桥梁有坍塌的危险。

    [读图]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一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致的?

    (答案:①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线,西接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②0℃等温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答案:大致从大兴安岭斜向西南,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答案: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西部、北部)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答案:略)

    4.比较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答案:东南沿海的房屋多有屋脊,房顶坡度较大,上面砌有防水的砖瓦,并留有流水沟,易于排水。西北内陆地区房屋多为平顶,上面也没有流水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特点。)

    [提问]从以上读图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可让学生讨论,然后再回答)

    [归纳]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一、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东亚、南亚降水的影响。

    [提问]为什么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

    [归纳]主要是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板书]1.原因: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本图4·11和图4·12,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答案:①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②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考虑,为什么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答案:①深居内陆,距海远。②地形闭塞,有山脉阻挡)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可辅以《中国地形图》,或使用叠加投影片效果会更好。)

    (答案: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讲述]习惯上,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显著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一般来讲,季风区内降水较多,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西北是非季风区,此线东南是季风区。

    [板书]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四个城市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答案:广州5~9月,武汉5~8月,北京7、8两月,哈尔滨7、8两月。)

    2.比较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答案: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7、8两月降水多。不同点是广州、武汉雨季时间长,年降水量比较大;北京和哈尔滨雨季时间短,年降水量比较小。)

    [小结]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这个时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

    各地的雨季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二、降水集中夏秋两季

    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承转]那么,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雨季长短不一样呢?

    [板书]2.季风活动与锋面雨带

    [讲述]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季风活动、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锋面雨带示意图”: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教师可边讲述边画出冷、暖气流交汇和锋面雨带形成的示意图。)

    [板书]3.雨带推移与各地雨季

    [读图填表]阅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图17~20),并结合课文内容,填出下表:

    [提问]说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和雨带移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归纳]一般年份,从五月中旬开始夏季风便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随着夏季风势力增强北进,锋面雨带随之向北推移。六月中旬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我国由南向北开始进入雨季。九月,夏季风势力减弱南退,雨带随之迅速南撤,我国由北向南雨季雨带结束。因此,我国各地雨季长短差别很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读图]看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示意图,说出六月和七、八两月雨带的分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关系。

    [讲述]六月,夏季风北进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相持,使锋面雨带在这里徘徊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形成连绵细雨。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七、八月份,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随之出现晴朗天气,降水相对减少,形成伏旱。伏旱时期,炎暑骄阳,蒸发旺盛,又正是水稻生长旺盛、极需要水的时期。因此,伏旱往往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布置作业)

    选做复习题第1、2题。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新课引入)

    我国年降水量在时间上分布,除了表现在季节上分配之外,还表现在年与年之间的变化上,这就是降水的年际变化。

    (讲授新课)

    [读图]让学生阅读“北京1951~198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其降水量约是多少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是多少毫米?

    (答案:1959年最多,降水量达1600多毫米;1965年最少,只有250毫米。)

    2.对照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答案:600毫米左右。)

    3.结论是什么?

    (答案:北京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板书]三、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讲述]总的来看,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但相对而言,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内陆干旱区更大。

    我国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年份季风活动不规律,夏季风进退反常。例如:在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而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从而使得我国各地各年的降水量差别很大。如果某些地方在某一年的降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出现水灾或旱灾。

    [提问]近几年来,我们这里每年降水量的多少都一样吗?降水量年际变化如何?请举例说明。(学生议论,教师再用当地的降水资料加以说明。)

    [板书]四、干湿地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怎样的?

    2.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分布在哪一线?

    [讲述]由于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因此各地的水分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方湿润,有的地方干旱。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是由这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所决定的。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就湿润;反之,气候则干旱。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板书]1.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读图]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并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归纳]通过读图我们可以看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可将我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半湿润地区,西部是半干旱、干旱地区。东部地区又大致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为湿润地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西部则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可分为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板书]2.干湿地区的分布

    [读图填表]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并对照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填写下表:

    [讲述]不同的干湿地区,反映了不同的水分条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十分明显。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大致相当于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耕作农业区。湿润地区以水田耕作农业为主,半湿润地区以旱地耕作农业为主。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是我国主要的草原牧业地区。

    (复习巩固)

    1.课文“想一想”: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考虑,为什么我国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北方还是南方,发展农业生产都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利措施呢?(答案: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水利灌溉。东部地区,即使是南方湿润地区,由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在少雨季节和降水偏少的年份,天然降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同样要依靠水利措施,才能保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2.课文“做一做”练习:①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的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的_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0℃;800毫米;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②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黑龙江省最北部干旱地区

    中温带华北平原

    暖温带珠江三角洲半干旱地区

    亚热带塔里木盆地

    热带内蒙古高原半湿润地区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湿润地区

    (布置作业)

    选做复习题第3、4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原因: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降水集中夏秋两季

    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季风活动与锋面雨带

    3.雨带推移与各地雨季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伏旱

    三、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四、干湿地区

    1.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干湿地区的分布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课时:1

    课型:新知探索课

    教学目标:

    1、明确自己的交往状况,了解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

    2、掌握交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交往应注意的问题,多交益友,谨慎择友。

    教学重点:交往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你接触过哪些人?

    (学生回答)

    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圈越来越大,从父母到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呢?交往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请大家读一个有趣的故事:

    某铁路工人马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他人的欺负,一直把三个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门。时间到了1989年,人们发现了这一情况,这时大女儿已经19岁,二女儿15岁,小儿子11岁,可他们的智力却分别只相当于5岁、3岁、1岁儿童的水平。可见,剥夺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是多么残酷!

    议一议: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故事,思考,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归纳)

    可见,人生离不开交往。

    人生离不开交往,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交往的地位又如何呢?请看报道: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XX年4月13日,新生代市场检测机构在北京发布了《XX年中国城青少年消费形态报告》。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选择财富、权力、信仰等其他项目的比例。同时,59%的中学生表示最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项报道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读材料后齐答: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交往对我们有哪些重要性呢?

    请看漫画,并思考问题。

    (师展示漫画)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师归纳)

    !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请大家欣赏第35页“中学生雁南的故事”,谈一谈:雁南的变化利益于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读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师归纳:)

    !!在交往中能不断完善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

    同桌生病落下了课,我会有同学向自己请教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我会

    马路上遇到迷路的陌生人问路,我会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我会(学生回答,师点拔、归纳)

    !!!可见,交往还能使人获得幸福和快乐。

    请大家读名言,谈启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对我们的交往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交友要慎重,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何为益友、诤友、损友呢?请看相关链接(师展示)相关链接

    益友:是指正直、诚实、知识广博的朋友,他们能够帮助自己上进。

    诤友:是指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错误,并真诚地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朋友。

    损友:是指品行不正、表里不一、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种人会给自己以消极影响,阻碍自己进步

    Unit初中教案精选


    lessonthree(一)大声读单词:dropn.(液体的)珠,滴tornadon.龙卷风damagev.破坏,损坏traditionaladj.传统的withoutperp.无,没有unkindadj.不亲切的,不和蔼的stayv.停留holdv.拿住,抱住(二)重点词组:dropsofrain雨滴takeatrip旅行cleanyourbedroom打扫你的卧室(三)语法提示:1.should作为情态动词,通常用来表示现在或将来的责任或义务,译作”应该”、”应当”。youshouldfinishyourhomeworkintime.你应该按时做完你的作业。youshouldtellyourmotheraboutitatonce.你应该立即把此事告诉你妈妈。2.should作为情态动词,可以表示谦逊、客气、委婉之意,译为”可……”、”倒……”。ishouldsaythatitwouldbebettertotryitagain.我倒是认为最好再试一试。shouldyoulikesometea?你可喜欢喝茶?3.should作为情态动词,可以用来表示意外、惊喜或者在说话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尤其在以why,who,how等开头的修辞疑问句或某些感叹句中常常译为“竟会”、“居然”。howshouldiknowit?我怎么会知道这件事?whyshouldyoubesolatetoday?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4.should的否定形式为shouldnot=shouldn’t

    黄河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的关键。

    4.通过对水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的源流概况”、“之利”、“之害”和“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泥沙多)

    结合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第12页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初中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