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推荐】
  •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推荐】

    发表时间:2022-03-15

    【www.jk251.com -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教案】

    认真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详细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高中教案该怎么写?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推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客观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二、教学内容:1.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学科的历史。2.能够各种途径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3.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三、教学重点: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加工信息四、教学难点:1.智能和人工智能2.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并且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1、导入:播放卡斯帕罗夫和“更深的蓝”比赛的新闻报道片段;教师简单叙述“人机大战”的历史。2、教师提问:“更深的蓝”是如何战胜卡斯帕罗夫的呢?学生答: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也就具备了很高的智能,能针对对手下出每一步好棋,并且不会范错误。3、教师展示“更深的蓝”运行的剖析视频片段。揭示了卡斯帕罗夫的对手其实是一个象棋大师和软件专家的群体,揭示了“更深的蓝”的高智能是构建在人类智能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的概念。(教师鼓励学生:“机器虽然战胜了人类,但是没有我们,机器依然是机器”。学生的反映是很自豪,我认为这样能增强他们驾御信息工具的信心。)4、“人工智能”的实质内涵:人造的智能,它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1、引入:基于大家对“人工智能”概念的了解和其未来的畅想,那么在我们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智能技术拥有哪些应用呢?2、模式识别技术。第一章曾经提到的语音识别技术也是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指纹识别(演示)语音识别(演示)手写识别(演示)1、机器翻译①安排学生体验“机器翻译”的智能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参考网址:。参考文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师安排实践:把中文翻译成英文之后的英文重新利用百度翻译成中文,然后把翻译后的中文和原文相比较。课堂的效果是学生哈哈大笑,因为翻译的结果很离谱,教师顺势启发学生,以后可以从事专门开发有关翻译的智能技术的事业,使世界真正成为沟通无限的村落。②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课堂引入时提及)常用软件:金山快译等(学生了解一些)实践:1、使用金山快译,练习中文翻译成英文(先演示后操作思考)2、再把翻译过来的英文再译成中文3、思考:与原来的中文是否有区别?为什么?怎样提高翻译质量?启发、讨论、分析:a、有区别-----机器无感情------因为使用软件-----人编写的------(进一步认识本质)b、原理:在词库中搜索c、提高质量:进一步完善软件4、其他应用①演示:机器人灭火大赛视频片段、机器人跳舞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②计算机博弈。指导学生从教师机下载“五子棋”游戏程序,给学生实践一下和计算机对战的乐趣,体验智能信息技术。③智能代理技术计算机发展趋势:个性化,人性化举例:office助手实践1、访问,用自然语言和机器人对话。2、访问下列网站,了解机器人的有关知识。(具体网址参照书本p.50)教学反思:本课在设计时,从解决生活问题为出发点,引入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学生认知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衔接自然、合理、紧凑、前后贯穿、环环相扣、层层启发、释疑解难。在引导、探究与讨论、讲授、启发的过程中,各方面融合自然,整个教学结构严谨有序、平实无华而又幽默风趣。本教案经过实践验证,教学目标达成较好,对学生意识和素养的提升自然而到位、水到渠成。

    jk251.coM小编推荐

    文本信息加工【精】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特别是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过程中领悟传播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

    3.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文字处理工具,围绕主题加工文本信息;

    4.在模仿的基础上尝试合乎规范地使用结构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加工信息。

    教学内容:

    1.体验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

    2.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

    3.根据需要,围绕主题加工文本信息

    4.使用结构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加工和表达信息

    教学重点:

    1.体验文字处理技术

    2.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和形象化表达

    教学难点: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

    2.结构化表达信息的适用范围

    3.形象化表达信息的适用范围

    课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一、体验文字处理技术

    1.文字是人类为了更加流畅地表述意义、传递经验而发明的工具。

    2.汉字的创造饱含民族的智慧。

    汉字的造字法有四种: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书法是一种凝结了我国民族文化精髓的特殊的艺术形式。例:徐冰发明了方块英文

    3.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历史

    4.体验东巴文字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二、汉字的编码

    1.用于输入汉字的编码——输入码(外码)

    编码方案:区位码、拼音码、王码、自然码

    2.用于存储汉字的编码——机内码(内码)

    国际码(gb)

    3.用于输出汉字的编码——输出码(字型码)

    点阵字型:将汉字分解成若干个“点”组成的点阵字型。

    4.汉字的处理过程:

    5.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

    启动方法:开始|附件|truetype程序造|选择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写字(如图)

    保存字符:选择“编辑”中的“保存字符”。

    具体操作请详看“帮助”。

    高中教案 信息加工概述【荐】


    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四、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40页,看一下开头的这则故事,引出信息的加工。

    1、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①、避免真假混杂②、有效地使用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2、

    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六、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七、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②信息录入③信息加工④信息输出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②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教学反思:本节内柔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于高中教案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掌握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2、掌握建立表格的方法

    3、学会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4、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5、学会利用数据图表形成报告

    教学重点

    1、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2、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师说:表格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碰到,例如坐位表、成绩表、课程表等等。那么这些表格是怎样得出来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新课讲解:

    一、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1、明确任务

    2、建立表格

    3、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5、形成报告

    二、实践操作:

    1、根据任务建立表格:用excel建立第一、二、三周的评优活动成绩。

    注意:每一周用一个工作表来表示。

    2、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用“求和”的方法计算出各班每周的“总分”;用“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每周各项的“平均分”。

    3、建立总分数据表:将各班每周的总分建立成一张数据表。

    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1)、将各班每周各项的成绩以簇状柱形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注意按行、按列的图表的不同。

    (2)、将各班每周的总成绩以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5、根据图表形成报告:不能只是简单地使用图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上一些文字说明,并进行修饰,从而丰富报告形式。

    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p56的练习(1),对“某国能源消费构成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报告。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精】


    【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了解区域工业化的城市化的推动力和发展规律。2.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3.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4.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5.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能力目标】结合本案例掌握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法。【教学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因素。【教学难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教具安排】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导入回忆城市化的概念与标志。2.了解工业化:所谓工业化即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3.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差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类似我国先富带后富政策)。二、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学生自学完成)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图:4.17)①由哪三条河流冲积而成?(东江北江西江)②位于我国哪个方位?(南部沿海)③由哪几个地级市组成?(广州、中山、肈庆、江门、珠海、东莞、惠州、佛山、深圳,现还包括香港、澳门。)2.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优势开放的前沿,有着特定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调整?)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b.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国内条件: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东南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4)良好的人文基础: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三、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阶段(自学完成)1.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1)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2)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也相对较慢。(图: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3)一些工厂迅速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2.199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1)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资水平的提高,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由于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使得原有的政策优势丧失。转: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渐增大,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2)城市化进程加快a.一方面,许多乡村地区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的规模迅速扩大。b.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四、问题与对策(分小组讨论)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脆弱性思考:为什么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具有脆弱性?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受外资的制约性很明显,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日显不足。──珠江三角洲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市场腹地范围较小。学生通过读地形图来体会(教师出示课件)。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与长江三角洲相比)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的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a.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b.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严重滞后。c.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3)生态问题日趋严重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的酸雨中心之一。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水质性缺水:即水质受到污染,以致水不能使用,或使水生生物死亡。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地肥力下降。e.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3.采取的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思考:如何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2)构建大珠三角洲城市群思考:形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遍地开花,分散发展”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实施大珠三角经济圈(区),包括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形成可以与境内外区域经济相竞争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它将拥有中国20%以上的gdp总量,和占有60%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出口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世界重量级的“成长大三角”。(3)加强规划与管理a.各城市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b.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一方面,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五、总结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珠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外资的推动下,得以迅速发展。也正由于外资的作用,使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了一定的脆弱性。六、补充:泛珠三角的发展泛珠三角包括: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①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合作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②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建立共生共赢的经济体系。③区域合作是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④“泛珠三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并且在不同体制框架下实现的区域组合,区域内互补性很强,加强合作将给区域内各个地区和城市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七、课堂练习1.珠三角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着重发展的产业部门有()a.石化b.纺织c.玩具d.服装2.下列不是珠三角面临的生态问题是()a.酸雨严重b.水污染严重

    c.耕地锐减d.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3.下列不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的是()a.国际经济环境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d.重化工基地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推荐】


    一、教学目标:了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二、教学的重点: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三、教学难点:确定成功获取信息的方案。[教学环境]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教学策略]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教学过程]先通过做一道选择题来引入,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17页的实践活动,最后一起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从而解决本节的重难点。1、通过:假设我们班这个星期六要去牛路岭搞野炊,但又不知道老天是否给我们面子,怎么办呢?引出问题请同学讨论得出信息获取的渠道根据实际情况选出自己所需信息的渠道。2、自主学习用word来制作表格并通过因特网来查找信息独立完成他们的信息需求。3、进入主题教师结合刚才获取天气情况的例子一起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1)定位信息需求:主要体现在时间、地域、内容范围。(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4)评价信息。(5)调整5、总结在同学们的作品中,你们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的获取,这是目前大家比较常用并快捷的方法。但这不是唯一的获取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vcd、dvd、数码相机等媒体获取信息。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四、自我评析本节课采用了设景激趣、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同学们的兴趣比较高,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实践活动内容完成得不错,但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他们在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时,逗留在网上的时间太久,有点主次不分。我觉得本节先通过练习再完成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知道自己平时获取信息所不足的地方,进而更好地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本节课的重难点也随之得到了解决。

    关于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课题:第24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欧共体的成立、《罗马条约》的内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欧盟的性质、欧洲一体化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进取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欧洲一体化中整体利益与各国出让部分国家主权的关系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史料

    图片

    视频教学过程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导入新课哪一种货币使用的国家最多呢?(屏幕显示欧元)用欧元导入xx年欧盟的50华诞之际,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到这片大陆,今天也让我们通过欧盟揭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神秘面纱,回顾昨天,了解今天,畅想一下欧洲,乃至世界的未来!学习新课什么是经济一体化呢?以知识卡片的形式阐述概念.一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板书背景)看这组材料(屏幕显示)是什么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板书共同的文化)有什么共同的思想文化?近代又共同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思想的洗礼。这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我们来看下一组资料:(屏幕显示)从这组材料中你看到了什么?战争、死亡、仇恨和痛苦,(板书战争的灾难)再看下组材料(屏幕显示材料)美苏争霸,冷战中却加强对欧洲的控制,在欧洲陈兵对峙,(冷战中的尴尬)法德和解为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欧洲的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二过程1950年的5月9日,二战后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学生分析(屏幕显示材料)提问:为什么要把煤钢工业共同管理呢?“舒曼计划”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几个国家的支持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请看大屏幕:(屏幕显示)有人说《罗马条约》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个里程碑甚至我们今天说欧盟50华诞也从这一年算起,为什么?《罗马条约》签定后到1992之前,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我这里有一个表格并不完整,请大家参照教材为我补充一下。1992年欧共体的12个成员国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请看大屏幕(屏幕显示《马约》内容)大家发现欧洲一体化的什么趋势?欧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屏幕显示盟旗)根据〈马约〉欧盟成立后第一项任务就是什么?用憨豆先生的故事导出欧元的启动。思考欧元诞生的意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欧盟也在忙着另一件事情。看这样一幅漫画,它反映了什么?(屏幕显示护照、驾照、欧洲杯、电影节等图片)

    课前探究一体化对世界的影响?小组展示探究成果1对成员国2对美国:3对亚洲课后探究1、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你认为他的梦想会实现吗?谈谈你的想法。2、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冲击下,你认为国家会消亡吗?说明理由。教师小结用欧盟盟歌欢乐颂结课里程碑1启发学生学生分析学生思考归纳填充里程碑2学生分析里程碑3显示变化的地图教师点评板书设计:背景:昨天过程:今天影响:明天共同的文化《罗马条约》……战争的灾难《马约》冷战的尴尬

    高中教案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荐】


    一、教学目标:

    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从不同角度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这个客观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因此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

    某企业有股东5人,员工100人,1990~1992年的3年间,该企业的收益情况如表4-9,要求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

    年份

    股东红利(万元)

    工资总额(万元)

    1990年

    8

    10

    1991年

    7.5

    12.5

    1992年

    10

    15

    观察上表的数据,总体看来每年股东红利不断增加:1990年到1991年增加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也增加了2.5万元;工资总额也在不断增长:1990年到1991年增长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增长了2.5万元。但是用“股东红利/5”得出数据分别是1、1.5、2,用工资总额/100得出的数据分别是0.1万元、0.125万元、0.15万元。1万元与0.1万元比较相差9000元,1.5万元与0.125万元相差1.375万元,2万元与0.15万元相差1.85万元。股东与员工的工资增长形成一个很大的差距。

    1.站在企业主管的角度考虑

    从右图得知:股东和员工双方共同发展,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企业主管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2.站在工会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红利增长比率(%)

    工资总额增长比率(%)

    1990年

    100

    100

    1991年

    150

    125

    1992年

    200

    150

    股东红利三年来增长比率平均是50%,而员工工资总额增长比率平均是25%,显然员工工资的增长比例是股东分红增长比率的一半,应该适当增加员工的工资。

    3.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个人收入(元)

    工人个人收入(元)

    1990年

    10000

    1000

    1991年

    15000

    1250

    1992年

    xx0

    1500

    分析:股东个人收入每年增长0.5万元,工人个人收入增长仅250元,两者相差4750元。这说明只要这个企业的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股东的个人收入不断上升,而且比员工增长的速度还要快,甚至上万元。股东和员工的收入会逐渐悬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应当大幅增加员工的工资。

    实践题:

    比较电子表格与其他软件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特点,填表

    比较内容

    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

    其他

    计算功能

    绘图功能

    排序

    筛选

    查找

    其他教学反思:和上节课一样,在我讲解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绘制三种类型的图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原因是上节课掌握的比较好,因为这节课的图表就是要求在上次对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完成的,在演示时,我又把前面的内容复习了一下,所以大部分同学完成情况还是比较好。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余年历史,是一部急速变革,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共和国的文化事业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及十年文革,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挫折,对教育,科学等文化事业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但在新中国初期十几年中,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在“双百”与“双为”方针的共同指导下,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科学与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出现的挫折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及体育运动的成就。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建议:(1)“‘双百’方针的提出”一目,采用学生讨论法,教师适当指导。给出几个讨论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如何提出的?它的提出有何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自主解决问题。(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一目,主要阐述了“文革”期间文学艺术遭到了沉重地摧残。教材阐述地非常详细,教师依据课本讲述即可,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些图片、影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3)“文体育事业的繁荣”一目,主要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只需要将教材讲清即可,无需拓展。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育事业方面有哪些发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推荐】】相关推荐
    [year+]年高考地理季现象的经典总结 万能通用篇

    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