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 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发表时间:2022-03-12

    教学内容: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教材第94、95页练习十八第3——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

    (1)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看图说说下列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八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说一说该如何计算它实际占地面积。

    学生讨论完后独立独立解答,集体核对。

    2、练习十八第5题。

    让学生看题和图,问:图是何意?

    提醒学生这是一个组合图形的分解图。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理解。

    学生解答,集体核对。

    3、练习十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补充练习:学校要油漆40扇教室的门。(门形状如图,单位分米)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如果油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费8元,那么学校共要花费多少元?

    (1)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做此题应该注意什么?

    强调油漆门是双面的。

    (3)独立解答,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三、延伸拓展

    1、练习十八第8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小组讨论,如何计算草地、红花、黄花的面积。

    (2)讨论完后试着算一算。

    (3)汇报交流。

    根据长方形的长与宽,可以求出它的面积。18×12=216(m2)

    红花、黄花和绿草的种植面积,可以根据它们各自占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来计算。

    绿草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1/2,所以绿草种植面积是216÷2=108(m2)。

    红花和黄花的面积各占长方形面积的1/4,所以红花和黄花的种植面积各是216÷4=54(m2)。

    四、全课小结:说一说今天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4、6题,第8题的设计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没有扎实的根基,何以建设高楼大厦?因此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复习必不可少。在此环节应特别关注学困生。他们常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混淆,三角形、梯形公式忘记除以2。

    有了昨天的前车之鉴,今天我首先利用练习题规范了作业格式,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说明这样书写的原因。孩子们真是宽宏大量,不仅原谅了我昨天教学中的失误,还很快就掌握了规范的格式要求。

    今天除第8题,其余各题我只需“指到为止”(即提问“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学生便可按格式正确完成,不仅质量高,而且效率高,真令我欣慰。

    jK251.COm精选阅读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p.21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2,培养灵活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画图(图:一直角)

    问:你看到什么两条边上分别标上长度:4厘米,2厘米

    你能联想到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

    (1)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4×2=8平方厘米

    (2)三角形,底4厘米,高2厘米,面积:4×2÷2=4平方厘米

    (3)梯形,补充算式"(4+3)×2÷2",指名画完该图形.

    关注细节:(1)在计算时,最后的单位名称不要漏写

    (2)画图时,要把关键长度的数据标出来.

    (3)题目中,最后问题带""的要写答句.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看图计算梯形的面积.要让学生明确互相平行的两条边分别为上底和下底,并不是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确定了上底和下底之后再确定高.

    2,学生有困难的题:用58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地(图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指名说说梯形的面积,师板书.

    对照公式,找已知条件和所缺条件.

    明确:还缺上底和下底的和,通常可以用上底加下底,但这题中要用三条边的长度减去高.

    算式:(58-10)×10÷2=240平方米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四: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拼成的三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指名读题,比画该题.学生列式交流.

    2,下面图中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观察,问:这些梯形有什么共同点(高相等)

    利用这个特点,你觉得可以怎么找面积相等的梯形为什么

    (方法一:分别算出四个梯形的面积.

    方法二:只要看上底与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学生数一数,算一算,交流最后结果.

    3,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银苏号"滑翔机模型的尾翼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观察图后说说自己准备怎么算

    交流方法:方法一,梯形面积乘2.方法二,移动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第5题,学生读题后解决.讲评时要注意(1)计算方法的指导;(2)单位的转换.

    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校对.

    数学教案比较图形的面积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书p16)

    教学目的:

    1、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形成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准备:方格纸、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你都认识哪些图形?你能画出这些图形吗?

    1、看一看,画得对不对。

    2、比较任意两个图形,说一说哪个图形面积大。

    3、板书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观察比较,探索新知。

    1、呈现主题图。

    2、提出问题。

    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与同学进行交流。

    3、交流讨论。

    4、全班反馈、交流。

    (1)图①和图③面积相等。

    (2)把图①平移到图③位置,两个图形重合。

    (3)图⑨和图⑩合起来与图12的面积相等。

    (4)图⑤和图⑥合起来与图⑧的面积相等。

    (5)图11和图12的面积相等。

    (6)图④和图⑦的面积相等,也都比图⑧小。

    (7)板书配合说明: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①直接比较(两图面积大小相差明显);

    ②运用重叠的方法;

    ③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

    ④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

    5、小结: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比较面积大小的几种方法有了一定的饿认识,这时,教师应重点揭示和说明数方格的方法。

    三、练习。

    1、书p17“练一练”的第1、2题。

    2、书p17“练一练”的第3、4题。

    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优秀模板


    第四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4—1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第4题口算下面各题,将结果直接填写在书上。

    第5题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二、第6题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高6cm;底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

    三、第9题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四、第10题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五、思考题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六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完成第21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练习四

    一、第2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第3题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题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四、第6题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通过秋游这一情境,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6、7、8、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3、初步形成小组内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行6、7、8、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凑数游戏,凑10,两人一组出手指,一人出9个,另一个人出1个……

    二、综合实践:

    1.看卡片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题)

    2.算一算,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完成(2题)并要求同桌交流算法。重点让两名学生在全班讲7+4的方法与8+几,9+几方法一样。

    3.算一算,比一比(3题)

    同学们用各种方法都会算6+几,7+几,8+几。现在请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来计算。四人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余学生当评委选出自己认为方法最好的同学。评出大家一直认为方法最优秀的同学。最后掌声给予鼓励。

    4.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第4题、第7题。

    5.游戏(5题)登山。(出示课件)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一场全身运动的登山比赛,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1)男生、女生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2)同桌之间进行比赛。

    (3)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两边算式得数都相同。

    生2:左边都是7加几,右边是8加几的算式。

    生3:我知道为什么两边算式得数相同:7+3与8+2前一个加数7比8少1,后一个加数3比2又多l,最后得数就会相等。

    生4:7+3可以变成7+1+2=8+2,7+4=7+l+3=8+3

    原来这两个算式可以通过互相转换变成与右边相同的算式。

    6、引导学生看第6题,说说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7、昆虫乐园。

    昆虫乐园里,有一群七星瓢虫正在找食物,我们一起去观察它们,向它们提一些数学问题。

    生l:我观察到七星瓢虫庄吃树叶,左边叶子上有5只,右边树叶上有7只,我提的问题是:这里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

    师:有谁能替七星瓢虫回答这个问题?

    生2:5+7=12,这里一共有12只七星瓢虫。

    生3:也可以列式7+5=12。

    师:你们又能从另一幅图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下午七星瓢虫吃饱回家了,小房子里有9只,又飞来6只,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

    生2:一共有15只,9+6=15。

    生3:我是这样列式的:6+9=15。

    8.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展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6、7、8、9加几的练习。

    (1)填数。这是一个开放题,只要求学生写出一个答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写出多种答案来。)

    生1:18:9+9=18。

    生2:13:7+6=13。

    生3:13:6+7=13。

    生4:14:6+8=14。

    (2)数学游戏。

    这节课咱们进一步练习了进位加法,下面小朋友们在小组内把这些算式进行整理,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商量,按怎样的规律进行排列。

    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整理过程,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有规律的整理。

    ②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可以采取小组互相参观的方式。

    三、总结: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练习四

    7+3=7+1+2=8+2

    7+4=7+l+3=8+3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推荐


    简单的组合学习设计

    共4课时总第6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

    2、让学生各抒已见。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老师马上引到冬季运动会,实验小学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三班得了第一。那三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4、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师:XX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

    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

    3、学生汇报。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4、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

    5、师生共同小结: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土、中、哥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土、中、哥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6、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三、实践应用

    1、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那么:四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1)进行礼仪教育。

    (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

    (3)请1-2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回答问题。

    2、独立完成课本114页“做一做”,然后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教案: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p20——2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

    能力目标:能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并能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学过程:

    1.第20页第1,2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的候要时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和依据。

    2.第20页第3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思考如何画出一个最大的圆,动手画一画,然后计算。

    3.第20页第4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可知小羊吃草的区域是一个圆,然后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4.第20页第5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5.第21页第6题

    让学生理解图意可知根据树干的周长可以求出树干的直径,然后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6.第21第7题

    本题是计处车轮的周长就是自行车车轮转动1圈后经过的距离,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7.第21页第8题

    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8.第21页第9题

    先引导学生估计哪个面积大,再让学生比较。然后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9.家庭作业

    第21页第10题,第22页第11,12,13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

    校园的绿化面积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用割补方式分割图形,并能综合利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稍复杂图形的面积。

    2.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中体验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割补的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导学:

    1.26页想想做做的这道题除了教材介绍的这两种方法外,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怎么计算它们的面积?列式算一算,看看面积是否相等。

    2.26页下面两幅图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割补方法吗?画一画,再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多。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回忆。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说说下面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五种基本图形,随着学生说的写出字母公式)

    2.演习。完成作业纸第1题(给出数据,计算面积)

    二、新知学习

    1.引出。学校有这样一块绿地。(呈现26页图)这块地不是我们熟悉的规则图形,怎么算它的面积呢?昨天请大家预习的,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你的方法。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有意识地收集各种不同的解法。

    3.大组交流。先根据学生的发言割补图形(可以先准备好图形剪纸,贴出后用红色笔在上面添辅助线),再请学生说说每个割补后的图形怎么求?然后让学生选择没有练习过的割补图形计算面积。

    4.比较思辨。这么多方法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

    (引出板书:分割法添补法)

    5.练习巩固。昨天请大家试着算一算26页下面两幅图的面积的,同样地,同桌两人先相互说一说,如果想到其他方法的,可以在自己本上画一画,做一做。

    (交流时,呈现学生成果,并请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

    三、练习巩固

    1.星光小学要设计一个花坛,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设计,你能帮他们算出面积吗?(单位:米)

    点击浏览下一页点击浏览下一页点击浏览下一页

    (先让学生尝试解题,再交流)

    2.提高练习。

    过渡:有些题目结定的条件并不多,因而在解题时需要对图形进行一些变化处理。

    (结合第1题渗透刘徵的出入相补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象这种可以看作由一些图形组合成的图形数学上把它称作组合图形。回顾一下,这些题目我们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7185.html

    【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