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说木叶教案10篇
  • 说木叶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05

    说木叶教案10篇。

    在大量阅读中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选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说木叶教案”,荣幸邀请您来对本文参考阅读。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是促进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推手。

    说木叶教案 篇1

    一、课文悟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梳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亮点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说木叶教案 篇2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wWW.289A.cOM 生日祝福语网)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说木叶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使用。

    2、领会古人是如何写“木”的,作者又是如何体察“木”的特征的。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精髓。

    4、学会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一、教学导入:

    教师朗读几首写树木的诗歌,引入课题。或请学生背诵一两首写木的诗歌入题。

    2、用课文前面列出的词语组一个短语:

    3、“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提示:“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按时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5段:说明“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画出文中所引的古诗文语句,再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体会其中的“木叶”包含的意味。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

    五、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1、朗读这三首诗词。

    2、学生先独自体会其中“梅”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与同学交流。

    提示: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另外再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体会其中的梅花包含的思想感情。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一声羌管吹呜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点着枝酸,

    吴姬先齿寒。

    六、你同意作者对“木叶”的理解吗?请提出你的看法。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种小小的学术气氛,激发学生对学术兴趣,塑造学生做学问的信心。

    教师提示:“咬文嚼字”有可能牵强附会,但作为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值得重视。

    2、选取一首咏物诗,体会其中的意象包含的思想感情。

    说木叶教案 篇5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

    C.翩()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征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

    说木叶教案 篇6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作业;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月、松、梅、兰、竹、菊、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2)班级交流。(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参读书目:《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说木叶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说木叶教案 篇8

    学习目的: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在有清霜。

    明确: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二、作业:按如下表格,写出(1)诗歌

    例句;(暗示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鸟:有空远感觉)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烛:相思情、愁别意)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月: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说木叶教案 篇9

    一、教学三维目标

    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不尽长江滚滚来。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 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 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习。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案 篇10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袅袅( ) 橘徕() 亭皋( )寒砧( ) 漂泊()窸窣()迢远( ) 冉冉() 落于言筌( ) 灼灼() 门栓(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不是。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联系课文,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教案《《说“木叶”》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的绵密之意,意境更为空阔, 生动的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趣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迁移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七、拓展延伸

    (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说木叶教案10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