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说木叶的教案十三篇
  • 说木叶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05

    说木叶的教案十三篇。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木叶的教案十三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说木叶的教案(篇1)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导入:

    各位同学,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对我而言,第一次领略到一个字的分量,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评析课上。当时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记得老师进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有一篇文章,我就冲它用了一个字,我给它打95分。打这样的高分,对我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同学都充满了好奇,老师接着说“这个字就是一个'悟'字。我们的同学都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而这位同学却用了一个'悟'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羡慕的同时,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JK251.cOM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

    说木叶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7段是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繁润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清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天才诗人屈原才吟出了如此动人的不朽诗句。

    说木叶的教案(篇3)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主要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探讨某种美学现象。《说“木叶”》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阐述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从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和提问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提问法可以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从现实生活引发联想,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文本探究,重点突破。通过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得出文章的主旨是讲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环节3: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结构,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环节4: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后作业,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搜集有关含“梅”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篇小作文,学以致用。

    说木叶的教案(篇4)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 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 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习。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的教案(篇5)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说木叶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

    一个落叶的'因素。

    .....

    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说木叶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

    “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

    说木叶的教案(篇8)

    教学目的: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品梅之意象

    诗一:早梅诗二:山园小梅

    齐己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品柳之意象

    诗一:咏柳诗二:垂柳

    贺知章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

    说木叶的教案(篇9)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学论文,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走进课文)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走出课文)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学生学过多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具有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在诸多文体中(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你最喜欢哪一种文体,为什么?师:诗歌是诸多文体中最美的一种文体。她美在哪里呢?——语言美、形式美、结构美、音律美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文章《说“木叶”》。这个导语意在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说木叶的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微妙的意味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说木叶的教案(篇11)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三篇课文都阐述诗歌鉴赏的知识,《说“木叶”》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说理形象透彻,便于接受。学习本文,一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文艺随笔本身的写作特点。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体验,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具备鉴赏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学生普遍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对诗歌鉴赏相关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惰性思维,对本文的难度预期值较大,影响学习的内动力。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一,理解鉴赏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各类学生都可以对接文本,同时由浅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诗句中的审美体验,于形象中认识艺术的规律。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1、筛选信息,比较归纳,认识木叶这一艺术形象。

    2、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筛选信息法理清作者观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比较、联系,理解引用诗词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句,感悟诗歌语言暗示性带来的丰富意蕴,唤起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作为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围绕古诗中的“木叶”意象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认识“木”与“树”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认识以小见大的好处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最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在:

    1、快速阅读与精度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拓展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学案辅助法、激趣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归纳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进教学生成。

    本文围绕“木叶”这一意象旁征博引,形象说理,学生学习时要充分接触文本,速读与精读结合,充分运用圈点勾画法、替换对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其暗示性特征。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计划一课时,运用电子白板作为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既是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过程,又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学会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的过程,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课前预习布置学案,让学生课前读一遍课文,特别是细读4~6节,填比较表。(因为课文较长,又有很多引用诗词的注释,需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设计了学案的表格,同时也引向课堂鉴赏的重点部分。)

    (二)激趣导入提问:读过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诗句,有何作用?介绍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诗人。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之后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在古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和“建安风骨”。 (由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点认识文化随笔的特点,顺便解题。“盛唐气象”、 “建安风骨”拉近了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1、读最后一节,圈点关键词。(改变读文顺序,从最后一段入手,提炼文章观点,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2、小组合作,完善预习作业中的表格,比较归纳“木”与“树”艺术形象的差别。

    3、通过与“落木”的比较完整理解“木叶”这一形象。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对比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思考诗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师给的模式答题。

    (本单元课文独特之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设计是为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对诗歌同类现象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 像“木”“水”一样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诗歌中不胜枚举,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学们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理解诗歌,与诗人做心灵的沟通。

    (六)作业布置完成学案中关于“水”的剩余的两道练习。(作业安排依然重在学以致用)

    说木叶的教案(篇12)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必修五第三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学习本单元,在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参照选文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点分析和评论。同时,因为本单元课文不同与以往学习的文学作品,都是论说性的,一次在阅读方法上应该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重难点)

    2、积累古诗词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2、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说学生

    高中学生阅读的文艺评论并不多,加上文艺评论本身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但只是蜻蜓点水,走与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感到难懂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将文章讲透。

    三、说教法:

    整体把握——重点研读——拓展延伸——课堂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1、感知文本,把握字词。目的:积累字词,扫清文字障碍。2、初步感知课文

    2、整体把握文本,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

    安排以下一些环节——这些环节意在突出落实重点

    (一)、速读1-3段,简说下列问题:(略说)

    1、第1段中心句?(举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第2段中心句?(对“木叶”和“树叶”两个词,古诗人多用哪个?)

    3、第3段,说明“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关键在‘木’字。然后,用哪句话“启下”?

    明确:

    1、屈原以后,“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古代诗人有一个现象: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3、尾句“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起到了启示下文的作用。

    小结:可见,前三段只是一个“引子”,下面的文字才是正题,是课文重点。

    (二)、速读第7段,回答问题:(略说)

    思考:作者在这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明确:“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可是,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

    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显然,这就需要解读4、5、6段。

    (三)、研讨4-6段,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详说,此处为重点、难点)

    1、“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2、“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3、作者论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目的是什么?(这三段的中心句?)

    4、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又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又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之。

    5、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明确以上问题:

    1、“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木”有暗示的颜色性,“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这是“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3、中心句是: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在概念〈词句〉之后,有言外之意。)

    4、“木”与“树”,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之所以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是因为:“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且“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这样,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自古文人多悲秋”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

    5、不好。

    a、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并贯穿全文,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b、以“说木叶”为题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使较为抽象的文艺理论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c、以“木叶”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探讨文本中诗句——本环节意在突破难点

    1、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

    启发性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

    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

    诗歌语言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根据意象特征,分析其意象在文本诗句中的特点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黄色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绿色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飘零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饱含水份,繁密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木叶的形象: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小结: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味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味言外意味。

    四、拓展延伸

    概括下列诗句中意象“月”的暗示性: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答案:

    1、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的心情。

    2、寄托离别、相思、怀乡的情感。

    3、表达广义的哀思,是诗人失意人生的写照,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

    五、作业

    分别找出文中关于树、叶、木叶、落木的诗句,并体会各句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附参考答案:

    木叶: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屈原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月赋》谢庄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月歇山。《临江王节士歌》陆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渡河北王褒拟古》陶渊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柳恽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古意》沈全期

    树:春、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屈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招隐士》淮南小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曹植

    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周邦彦

    叶:春、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折杨柳》萧纲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拟古》陶渊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曹植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卢纶见宿》司空曙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青溪小姑歌》吴均

    落木:深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哀江南赋》庚信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答柳恽》吴均

    说木叶的教案(篇13)

    《陈情表》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七课,晋代文学家李密的这篇作品,陈情恳切,言辞婉转,情理兼备,感人至深,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可以领悟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更重要的是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同时,对学习下一篇课文奠定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知识目标:熟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进退两难的情感,加深对“孝”的认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四、说教法与学法

    2、教学方法:多读、互动、探究、总结。具体是指反复诵读课文,强化文言字音、字义、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训练,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互动,课堂探究,讨论感悟,最后是课堂总结,背诵课文,布置作业。

    3、说学的方法: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情表》。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读再听录音,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读错的字词的音纠正过来,并能很好的断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五遍)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这样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及错误的朗读节奏。

    3、提问: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那么, 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设计意图:这样能够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到李密的孝心,亲情的可贵。

    (五)1 、齐读第一段。

    (六)2 、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 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总领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 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5 、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设计意图: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课堂上的双向、多项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落实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悲苦的境遇。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李密为保留名节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    巧;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五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他会不会认为李密是不想为他效力呢?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1 、学生齐读第二段后投影以下几个问题,待学生回答后出示参考答案。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2)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3)情以动人,理以喻人。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喻之以 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2、让学生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并投影以下几个问题 ,待学生回答后出示参考答案。

    3、(1)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2)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4)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任务,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范读第四段。

    4 、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

    8、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1 、感情真挚,融情于事;2 、文脉畅达,照应联通;3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4 、陈辞婉曲,屈伸适宜。

    设计意图:这样落实了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1、背诵全文。

    2、完成本课训练练习册中的第4题。

    【说木叶的教案十三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