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精选
发表时间:2022-02-24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
执教这一课时,为了弥补在教学习作二中的遗憾,我让学生重点抓住了文中对小姑娘外貌描写的句子,请他们说说自己感受到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指导了写外貌反映人物个性的方法:从整体入手,再抓住引人注意的细节,最后加上自己对他的整体评价,这样写一个人的外貌就会真实、形象、具体。
在教学本课中,我也请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对课文萧伯纳说的话的理解。学生们都只能说到:要谦虚。我想这就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他达不到明了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个层次上来。本来我想教师可以站得高一些,这样指导学生即使不明了这些道理,也没有关系。但是,我总觉得不吐不快,最终还是自说自话的将这个内容说了出来。看见学生的一脸茫然,真是心生悔意。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握好课堂的深度,而不是一味将自己的理解端出来。
JK251.com延伸阅读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过渡: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大作家怎么会有小老师呢?听老师读课文。二、老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同学们要专心听,一边听,一边想,弄清楚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三、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简介萧伯纳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肖伯纳,简介肖伯纳。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纳塔莎,指导读好小姑娘的名字。过渡:纳塔莎怎么会成为大作家的小老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四、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五、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1、自由读。(提出要求:我们不仅要用口读准字音,还要用眼记记它的字形。)2、同桌互读。3、小老师领读。4、开火车读。5、打乱顺序抽读。6、打乱顺序齐读。7、教学多音字“教”。8、把词放回句子再读。这些词都藏在课文的哪里了?我们来比赛找一找,看谁找得快,找一句就读给大家听。过渡:刚才我们让这些生字词回到句子这个小家读了读,现在我们再让他们回到课文这个大家读,边读边想一想它的意思。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过渡:通过我们读词、读句、读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已经读懂了,再读课文,将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七、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边画边教学生上台板书自己不理解的词八、通过联系上下文、换词、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可见读书太重要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这些词的意思。九、分自然段读课文过渡:读了几遍课文,相信同学们单个生字也认识。十、抽读单个生字十一、描红(课件出示坐姿图。)十二、布置作业1、把生字多写几遍,不仅要写会还要写漂亮。2、思考课后第五题。注:此课获甘肃省优秀课比赛一等奖。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优秀模板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闯关游戏其六关。第一关是“我会读。”出示课文中的新词,让学生认读,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认读,顺利过第一关。第二关是“我知道”。出示“萧伯纳、娜塔莎、莫斯科、苏联”,学生说对这几个词的了解。第三关是“我会说”,出示“口吻、谦虚、告诉、世界大文豪、出乎预料、意识、感触。”学生选用词说话,或说了解的词语的意思。第四关“我会辨”,出示词语:教育、教室、教师、教书、教唱歌、教学生识字、我教你。学生认读掌握“教”的读音规律。第五关“我会组词”,让学生用生字组两个词。第六关“我会写”,让学生上黑板写记住的生字。
学生的学习劲头很足,积极地参与闯关,甚至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局面。每闯一个关,我都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表现,如“你闯关成功了!”“你一定是认真预习了,所以闯关成功了!”“你真了不起,第一个闯过了关!”我想:这样的引导,定能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愿望,并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表现自己,提高学习的效率。
最新教案: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思考(篇七)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小编为你推荐《最新教案: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思考(篇七)》,希望您喜欢。
《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这应该是个真实的故事。我读完文章,感受最深的有两个方面。
这也将成为我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首先,我看到了小姑娘娜塔莎的天真无邪。什么叫“天真无邪”?字典上是这样说的: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娜塔莎的这个特点,文章是由表及里,层层展现的。看课文开头,她一出场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可爱极了。”再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她对世界著名作家的态度也是那么自然、率真。“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在她纯洁的心灵里,萧伯纳是个朋友,他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是完全平等的。
其次,萧伯纳的品行令人赞叹。文中开头就揭示了他的成就——英国著名作家。然而后面的他却让人感觉无比真实。他富有童心,会同一个刚刚相遇的小姑娘玩上许久。他会骄傲,临别时,不忘宣扬自己的成就,期待别人的崇拜、夸赞。更为难得的是,他善于自省。他对小姑娘说的语气有些自夸,但内容与实际情况没有出入。而小姑娘出于天真,照搬了他的话。从成人的角度看,是对他的指责,“反将一军”。他的反应不是“恼怒”,而是“为之一震”,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来还公开承认,并称小姑娘是他的老师。这是何等的胸襟。他的这种自律、坦诚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小姑娘的天真更可贵。毫无疑问,课文用生动的描写,细腻的刻画,富有哲理的话语为我们增添了一份心灵的财富。
这堂课也是围绕着两个人物展开对话,小女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孩子们很快就能说出,这个小女孩非常的可爱,你从哪里看出了小女孩非常地可爱呢?孩子们都能找出相关语句,并且能够说明理由,那么为什么要称小女孩是大作家的老师呢?仅仅是因为小女孩的可爱才说小女孩是他的老师么?孩子们都说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小女孩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还要从上次的临别说起呢?朗读萧伯纳和小女孩的对话,读出萧伯纳的亲切和小女孩的俏皮可爱。从而让孩子们领会到萧伯纳的品行。
语文三年级下册苏教版雪儿教学反思精选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雪儿》教学反思
《雪儿》这篇课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爱护鸟类的美好感情,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本文的难点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以及人与鸟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教学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在讲到似乎在向我祝福时,我马上启发学生想象:雪儿在向我祝福什么?雪儿临别时的这一望也许不仅仅是祝福,还可能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合理的猜想,如有的说雪儿祝我早日康复!雪儿祝我的腿伤快点好,可以像它一样到外面的世界去,去感受那阳光明媚的春天。有的说除了祝福,雪儿还可能在向我道谢,谢谢我这么多天对它的照顾。雪儿也许对我依依不舍,因为相处这么多天,他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愿你从此不再孤独,我会永远记得你的,我会经常飞回来看你的。如果你将来有什么信件要我传送,我一定会随叫随到的。学生想象天真、丰富,这么一想象,补充了文中的留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主旨,使学生对人与鸟之间的深厚情谊理解更深了。

手机端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