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认识 优秀教案推荐
发表时间:2022-02-24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到市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两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绘制成标价牌。
2.测量身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学生出示商品标价牌。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标价牌,并交流商品的价格。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实用文书网 wWW.Wei508.Com)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拿走磁性黑板上的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
元角分
4.504元5角
0.707角
0.656角5分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元___角___分。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5.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补充练习。
(1)填单位名称
7.89元=7()8()9()
4.54米=4()5()4()
(2)填适当的数
0.56米=米=()厘米
0.89元=元=()角()分
6.18米=()米()厘米=()厘米
JK251.com延伸阅读
认识小数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近似数
教学内容:p.40、41例9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了保证近似书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昨天学了改写小数,板书:改写
说说改写的最本质的要求是什么?(大小不变)
指出在改写中主要的2个问题:(1)漏写单位名称;(2)改写好后,小数末尾的0要化简。
2、改写
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为单位的小数。
指名说说具体的方法。说“万”的时候注意末尾的0,说“亿”的时候注意位数不够的时候用0补。
二、学习新知:
1、理解“精确”:
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板书:近似数)
你想到什么?(≈、四舍五入)
2、读,并写书数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问:这是一个几位小数?
现在学习精确到整数?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分别是多少。
(1)精确到整数,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2)精确到十分位,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3)精确到百分位,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比较两个小数:1.5,1.50这后面的小数能不能也写成1.5?为什么?
指出:题中要求要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不能化简。
3、补充:0.9946
分别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注意进位问题
4、比较两个概念:改写、精确
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在那里?
达成共识:改写时大小不改变,用“=”,精确时得到的是近似数,用“≈”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指名说出近似数。指出要看清楚保留的位数。
2、练一练。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略)
指名说说结果,遇到困难的加以指导。
(2)先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再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注意解答的顺序、联系。指名交流。
3、完成p.43的练习。
(1)第4题。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2)第5题。身高、体重的精确。要注意精确的位数。
(3)第6题。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上下两个数对比,说说为什么一个填“=”?一个填“≈”?
(4)第7题。注意审题:“改写”。按要求完成并交流。
(5)第8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规范地书写解答。交流。
四、布置作业。
小数的加法减法 优秀教案推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95~97页例1、2
课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XX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
(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4.7-0.50.56-0.451.2+0.81-0.4
0.39+0.157.7+0.63.6-0.84.8-31.7-0.3
2、算一算:
10.52+3.4815.24-3.849.9+10.11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吨的认识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的国际单位符号分别是什么
板书:千克克
kgg
2.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千克=1000克,即1kg=1000g
3.情景导入
(1)以故事引入,出示情境图:"熊老弟,牛大哥等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要求学生看着情境图,教师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中描写的."让学生看图说故事.
(2)在学生说故事的时候,注意从"限重1吨1吨有多重"的讨论中,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3)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4)接着建议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5)教师或师生一起将故事收尾.
(6)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共同说说生活中1吨重的物品,书中提供了几例,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4.单位换算: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出示:3吨=()千克6000千克=()吨
想: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练习与巩固
1.第12页"做一做".
是配合例6和例7的两道习题,一题是学了质量单位"吨"以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另一题是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吨与千克的换算知识.
2.练习三中的习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3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00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第4题,是运用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通过学生对自己家中每月用水的了解以及从哪些方面考虑能节约1吨的用水量,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可以采用课前调查了解,课内合作解决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课下同学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3.关于"生活中的数学".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可以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整理.应该组织学生说一说测量在生活中的运用,不仅说书上的例子,还应该再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
总结质疑
1.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对于吨你了解了什么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3吨=()千克6000千克=()吨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四、课前准备
1、量身高。
2、了解食品的价格。
3、寻找生活中不同单位的小数。
4、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
师:同学们,老师想了解一下平时你们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生答。
师:那你知道它的价格吗?(生答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小数点)
我们就把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个点就叫做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联系经验,学习读写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小数,你们谁知道小数点前边的数表示什么,后边的数表示什么呢?
2、谁能说出几个这样的数(生举例,师写省略号),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数。
3、下面我们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小数;
大家一起再把这些小数读一遍;
下面老师再出示几个小数,谁会读?
生读小数。
4、小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还在哪见过小数。
a、电费收据单上有小数b、称水果时,电子称上出现过小数
c、看见路标上有小数d、数学书的后面
e、铅笔,中性笔的规格是0.5毫米
f、一瓶饮料有1.25升
5、小组汇报
6、同学们查了这么多资料,老师也查了资料,想不想看一看,谁愿意读一读?(生读小数)
7、大家读的真不错,你们会写小数吗?请把这三个小数写在练习本上,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三、突出重点,理解意义
1、我们已学过元角分,大家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角?
2、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1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1元。(板书)
3、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
4、那么2角你能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吗?为什么呢?
5、8角呢?
6、出示1分=元=()元,组内讨论。
7、汇报交流。
(师板书: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分,1分是元,还可以写成0.01元。
8、5分呢?
9、19分,你还会吗?为什么呢?
10、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题。
四、联系巩固,课化提高
1、课前老师已经留了一个作业,让大家量身高,谁愿意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
2、生汇报。
3、你能用小数来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吗?
4、老师也量了身高,你们能猜出老师的身高吗?
老师的身高是1米70厘米,你们能用小数来表示吗?(1.7米或1.70米,因为70厘米就是7分米)
5、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谁能够写的最多(用3、0、9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的多)
五、课堂总结
1、同学们今天学的真棒,说说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呀?
2、老师要留一个小作业给大家,刚刚我们用小数说出自己的身高,那么如果没看到人,只看到一组表示身高的小数,能否知道谁高谁矮呢?这个问题给大家作为今天的作业,明天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小数加法减法 优秀教案推荐
1,一个加数是四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位小数.
2,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3,5.47至少加上()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4,7.6与1.342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5,3在十位上比在十分位上大().
6,在一个小数减法算式中,差是5.25.如果被减数增加0.5,减数减少0.4,则现在的差是().
7,被减数比差大5.8,减数比被减数少4.3,被减数是().
8,明明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的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他46.75元,他说找多了.这件物品的标价是()元.
9,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14-0.53-2.473.68+7.56-2.68
27.38-5.34+2.62-4.6625.89+(6.35-5.89)
7.82+5.9+0.18+9.113.75-(3.75+6.48)
9,一瓶油连瓶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1.9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10,马小虎做一道减法计算题时,他把减数13.48错看成13.84,结果计算出的差是27.5,你知道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吗
1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多一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0.5米,最后还剩下0.5米,这跟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1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13,两个数相加错看成相减,结果得18.2,比正确答案少29.6,原来两个数各是多少
14,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买米用去72.34元,比买油多用24.6元,比买油和饮料所用钱的总数少5.88元,买饮料用去多少元钱
15,王虎给妹妹2.45元钱后,妹妹还是比他少0.24元.原来妹妹比王虎少多少钱
整小数则运算的意义 优秀教案推荐
p79-80页练习十五1-8题,p83 —84页1—14题。
【复习要求】
1、掌握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进行整小数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3、学会应用四则运算的关系式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复习重点】四则运算的法则。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1、自学p79页表。
回答:
⑴什么叫四则运算?
⑵分别说说加、减、乘、除的意义。
运算
名称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以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说说什么是同级运算。
在一个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算式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什么叫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中,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4、在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二、回忆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1、同时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特别是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的处理方法。
2、完成p79页关系式。
3、p83页⑽、⑾题。
三、练习、巩固。
1、p80页《练一练》⑴算一算比一比。
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掌握和区别整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2、完成⑵口算。
3、说说练一练中⑶题中该怎样验算。
加法:用减法验算或交换加数的位置。
减法:用加法验算。
除法:用乘法验算。
乘法:用除法验算。
四、课堂作业。
1、口答p82页1—4。
2、作业:p82页⑸、⑹、⑺题。
p84页⒀、⒁题。
认识简单的路线 优秀教案推荐
认识简单的路线
教学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五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