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10篇
  •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03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10篇。

    教师范文大全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细节请关注我们的网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1

    1、教学内容分析

    电话计费问题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开放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大多是具有开放性的综合问题。所以对这类问题的探究是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需要。本节课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最后一课。设置这一探究的目的不仅是解决这个具体问题。而是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建模解题的过程。

    2、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比较熟悉在一些典型问题中用方程模型。而对于电话计费问题这样的综合性问题。还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容易无所适从或片面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设计出各类问题的答案。

    难点: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5、学习评价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来说,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尽可能往里面塞知识,也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只会解题的“机器”,而应该让他们投入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在过程中徼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他们得让思路和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从过程中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就感”来完善自我。这是目前学生最需要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探究性教学方式。

    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概括出单项式及其相关概念。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及发现知识一探索知识——掌握知识一运用知识的学习过程。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育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问题导学:

    下表中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月使用

    费/元

    主叫限定

    时间/分

    主叫超时费/

    (元/分)

    被叫方式一

    58

    150

    0.25

    免费

    方式二

    88

    350

    0.19

    免费

    考虑下列问题:

    (1)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分(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

    教师提出问题:

    1、从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把主叫时间分为几部分?

    2、你能分别把主叫时间不同的话费情况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吗?

    3、(1)在两种收费方式下,会不会有这么一个时间,打不同样多时间的电话,却收费相同呢?

    (2)如果有这一时间,那么如何分别表示收费表达式呢?(“收费相等”是本题列方程的等量关系)

    4、你能根据表格判断两种收费方式哪种更合算吗?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的'方向适当给予提示。如月使用费的比较,超时费的比较等。然后,教师举出一两个具体的主叫时间,让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回答相应的费用。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表格信息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表格信息做初步梳理和简单加工。通过对几个容易计算的主叫时间的话费计算,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表格信息的含义,并渗透话费多少与主叫时间相关。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1)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后完成表格:

    主叫时间(t/min)

    方式一(计费/元)

    方式二(计费/元)

    t<150

    58

    88

    t=150

    58

    88

    150<t<350

    58+0.25(t-150)

    88

    t=350

    58+0.25(350-150)=108

    88

    t>350

    58+0.25(t-150)

    88+0.19(t-350)

    (2)观察上表,可以看出,主叫时间超出限定时间越长,计费越多,并且随着主叫时间的变化,按哪种方式的计费少也会变化。

    ①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t≤150时,按方式一的计费少。

    ②当t从150增加到350时,按方式一的计费由58元增加到108元,而方式二一直是88元,所以方式一在变化过程中,可能某一主叫时间,两种方式的计费相等。列方程58+0.25(t-150)=88,解得t=270。故当t=270时,两种计费方式相同,都是88元,当150<t<270时,按方式一计费少于按方式二计费;当270<t<350时,按方式一计费多于按方式二计费。

    ③当t=350时,按方式二计费少。

    ④当t>350时,可以看出,按方式一的计费为108元加上超出350 min的部分超时费0.25(t-350),按方式二的计费为88元加上超时费0.19(t-350),故按方式二的计费少。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当t<270 min时,选择方案一省钱;当t>270 min时,选择方案二省钱。

    学生活动2

    理解问题的本身是列方程的基础,本例通过表格形式给出已知数据,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帮助理解,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对电话计费问题是有生活基础的,所以也具备一定的认识基础,再给出探究问题之后让学生充分的发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直观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问题的第一次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通过发表意见互相借鉴,为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进行准备。

    环节三

    教师活动3

    练习:课件习题练习

    学生活动3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制作表格,教师巡视。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参考了其他学生的观点之后,再次对问题进行认识,其认识过程与结论已经逐步接近正确而合理的方向,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确立分类讨论的探究方式,并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分类的关键点。使学生的学习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

    7、板书设计

    (1)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分(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总结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能在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2

    1、 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2、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信息社会,人们沟通交流方式多样化,移动电话已很普及,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理实意义。

    出示教科书80页的例2;观察下列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

    全球通神州行

    月租费50元/月0

    本地通话费0.40元/分0.60元/分

    1、 你能从中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说。

    2、 猜一猜,使用哪一种计费方式合算?

    3、 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0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

    4、 对于某个本地通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 本例是一道与生活相关的移动电话收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现实意义。

    理解问题是本身是列方程的基础,本例是通过表格形式给出已知数据的,通过设计问题1、2、3让学生展开讨论,帮助理解,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学生充分交流讨论、整理归纳

    解:1、用全球通每月收月租费50元,此外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40元/分加收通话费;用神州行不收月租费,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60元/分收通话费。

    2、 不一定,具体由当月累计通话时间决定。

    3、全球通神州行

    200分130元120元

    300分170元180元

    0.6t=50+0.4t

    移项得 0.6t-0.4t=50

    合并,得0.2t=50

    系数化为1,得t=250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简单明了,易于比较。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讨论解是否合理

    知识梳理 小组讨论,试用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整理。

    实际问题题

    列方程

    数学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问题的答案

    数学问题的解

    这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用框图反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解题过程概括整理,帮助理解,培养模型化的思想和应用数学于现实生活的意识。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82页习题2.2第2题。

    2、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求原来的两位数。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本章内容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节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移动电话收费,旅游费用等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在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答案的合性的活动,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前面几节学习中,已经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进行多次渗透,逐步细化,本节要求学生用框图概括,使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较理性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3

    1.填空题(24%)。

    (l)一次式-3中,常数项是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长为a厘米,宽为3厘米,则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厘米.

    (3)当x=__________时,一次式-x+4的值是-4.

    (4)某人骑车到外地参观,第一个小时走了x千米,第二个小时比第一小时少走3千米,则两小时内共走了_________千米.

    (5)三个连续奇数,最小的一个为x,则其余两个的和为___________.

    (6)甲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而行3小时后,他们两人间的距离为_________千米.

    (7)某数的与某数的30%的和比某数小3,若设某数为x,则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8)若某种商品的售出单价为a元,毛利润是售价的35%,则买入单价是_________元.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是正数(b)-a是负数(c)a的.系数是1(d)-a的系数是1。

    (a)x=y-2(b)2×3+1=7(c)-5=3x(d)-1=x。

    (3)若方程ax+2=8x-6的解是x=-4,则a是()。

    (a)160(b)(c)9(d)10。

    (4)x=3是下面哪个方程的解()。

    (a)5x=7+4x(b)3(x-3)=2x-3。

    (c)=10(x+2)(d)4(x-2)=5-x。

    (5)化简2x-2(1-x)的结果是()。

    (a)3x-2(b)-2(c)4x-2(d)4x。

    (6)把108册课外读物按2∶3∶4的比例分给初一(1)班、初一(2)班和初一(3)班的学生,则初一(2)班得到的课外读物为()。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4

    说教材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基础上,首次接触有关方程的知识,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用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学生体会数学价值观、增强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提取于学生的切身体会,其中渗透了数学结构模式思想和归纳、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本课时是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了切合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探究情境中包含的数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②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提高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数学问题的严密性。

    ③尝试在方程建模过程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②敢于面对挑战、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丰富的实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有效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说教学方法

    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整个数学活动生动活泼、成为一个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有色彩、有动感的画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阅读章前图

    内容1:请一位同学阅读章前图中关于“丟番图”的故事。(大约1分钟)

    丢番图(Diphantus)是古希腊数学家。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知道得很少,但流传着一篇墓志铭叙述了他的生平:坟中安葬着丢番图, 多么令人惊讶, 它忠实地记录了其所经历的人生旅程。上帝赐予他的童年占六分之一, 又过十二分之一他两颊长出了胡须, 再过七分之一,点燃了新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喜得贵子, 可怜迟到的宁馨儿, 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入黄泉。悲伤只有用数学研究去弥补, 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出自《希腊诗文选》(T h e G r e e Anthlg)第 126 题

    目的:通过阅读章前图中的故事,激发同学们探索丟番图年龄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感受利用方程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地模型。

    内容2:回答以下3个问题:(大约4分钟)

    1、你能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2、你对方程有什么认识?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目的:第一个问题考查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对于解方程这里不做要求。第二个问题意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方程进行描述,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问题强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环节二:情境引入

    内容:与学生共同分析完成课本呈现的五个情境:

    (1)小游戏:猜年龄

    第一个问题学生可通过算术方法和方程两种方法解决;

    第二个问题只能通过方程解决,体现方程的进步性。

    (2)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 40 c,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 5 c,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 1 ?

    如果设 x 周后树苗长高到 1 ,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40 + 5 x = 100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方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工具,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3课时。解方程既是本章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数有重要基础作用。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解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解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列方程,然后尝试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并通过练习归纳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能。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2)、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埃及古题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

    2、教学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3、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说教法:

    在前面的学段中,学生已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运算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因此,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1、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接受老师的答案。3、精心设计问题,因为好的问题设计能不断激发学习动机,还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授课中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创设埃及古题问题情境,列方程解决该问题;发展利用方程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主要模型之一?教育大全

    活动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以学生已有的关于等式性质的数学知识基础,探索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活动3"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应注意的事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6

    3.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 次昂成(数字系数),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4. 能够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 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初步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一、结合课本112页知识结构图和回顾与思 考中的问题,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形成框架,巩固重点知识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试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1).x=5 (2). x2+3x=2 (3) .2x+3y=5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 ):

    判断下列x值是否为方程 3x-5=6x+4 的解.

    3.解一 元一次方程的基本 思路 :

    例5:整理一批 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 时。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 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 的工作效率下共同, 具体 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 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本题的关键是 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 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7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数字型”问题;

    2.能熟练的通过合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进一步学习、体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

    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研讨,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并加以解决,同时进一步渗透化归思想.

    情感

    态度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

    难点探索并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入牵线搭桥,解下列方程:

    (1)-5x+5=-6x;(2);

    (3)0.5x+0.7=1.9x;

    总结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方法.

    引出问题即课本例3

    问:你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数列的问题吗?教师:出示题目,提出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根据讲评核对、自我评价,了解掌握情况.

    探究一:数字问题

    例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

    ①数值变化规律?②符号变化规律?

    结论:后面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

    2.怎样求出这三个数?

    ①设三个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其它两个数怎么表示?

    ②列出方程:根据三个数的和是-1701列出方程.

    ③解略

    变式:你能设其它的数列方程解出吗?试一试.比比较哪种设法简单.

    探究二:百分比问题(习题3.2第8题)

    【问题】某乡改种玉米为种优质杂粮后,今年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20%.今年人均收入比去年的1.5倍少1200元.这个乡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是多少元?

    【分析】①若设这个乡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是x元,今年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20%,那么今年的收入是_________元;

    ②因为今年的人均收入比去年的1.5倍少1200元,所以今年的收入又可以表示为_________元.

    ③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可以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2.本例是有关数列的`数学问题,题要求出三个未知数,这需要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规律类型的问题.

    学生:观察、讨论、阐述自己的发现,并互相交流.

    根据分析列出方程并解出,求出所求三个数.

    备注:寻找数的排列规律是难点,可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发现、解决.

    变换设法,列出方程,比较优劣、阐述发现和体会.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分析,多鼓励.

    学生:根据引导思考、回答、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根据共同的分析,列出方程并解出,

    (说明:此题目数以百分比、增长率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若没时间,可在习题课上处理)

    尝试应用

    1、填空

    (1)有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百位上的数字是c,则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2)有一数列,按一定规律排成1,-2,3,2,-4,6,3,-6,9,接下来的三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连续偶数,设第一个为2x,那么第二个为_______,第三个为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__;若设中间的一个为x,那么第一个为_____,第三个为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__.

    2.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为17,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7,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你能求出这个三位数吗?这是最经常出现的一类数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已知各位上的数字,怎么表示这个数,理解为什么不能表示成cba?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通过(3)题理解连续数的表示法,并感受怎么表示最简单.

    通过2题让学生理解怎么设?以及怎么设简单(舍都有联系的一个),并感受用未知数表示多个未知量,顺藤摸瓜,从而列出方程的顺向思维方式.

    教师:结合完成题目,汇总讲解,重点在于解法.

    成果

    展示1.通过本节所学你有哪些收获?

    2.谈谈你掌握的方法和学习的感受,以及你对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体会.学生自我阐述,教师评价鼓励、补充总结.

    补偿提高1.有一数列,按一定规律排成0,2,6,12,20,30,…,则第8个数为______,第n个数为_____.

    2.下面给出的是20xx年3月份的日历表,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请你运用方程思想来研究,圈出的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

    A.69B.54C.27D.40

    通过练习,掌握数字问题的分类及不同解法,巩固、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

    题目设置是对前面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和补充,也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灵活设置问题.

    作业

    设计作业:

    必做题:课本4、5、第94页6题.

    选做题:同步探究.教师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

    授课教师:

    20xx年10月31日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8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开始,主动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的作用,掌握运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的重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通过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节问题的背景和表达都比较贴近生活实际,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正确建立方程是主要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弄清问题的背景,分析清楚有关数量关系,特别是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切实提高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课程标准”看,在前面学段中已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已经对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即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经历了入门阶段,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设计必要的铺垫,让学生在经历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进行探究活动,而不是代替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应鼓励探究多种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探究过程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获得更大的收获.

    知识与技能:

    2.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会设未知数,并能利用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对于列出的方程能用“移项”等方法来解决手机收费问题,进一步了解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采用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完成教学.

    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大屏幕)。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展现问题:

    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部手机,他从电信公司了解到现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他正为选择哪一种方式犹豫呢?你能帮助他做出选择吗?

    (一)算一算:

    一个月通话200分钟,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300分钟呢?

    通话时间,全球通,神州行。

    [设计意图:这里用表格形式给出答案,便于学生对后面问题的分析.]。

    (二)议一议:

    (1)累计通话t分钟,用“全球通”收费多少元?

    (2)累计通话t分钟,用“神州行”收费多少元?

    (3)对于某个通话时间,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会一样吗?

    (三)解一解:

    设累计通话t分钟,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会一样.

    则:

    0.6t=50+0.4t,

    移项,得0.6t-0.4t=50,

    合并,得0.2t=50,

    系数化为1,得t=250.

    由上可知,如果一个月通话250分钟,那么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相同.

    (四)想一想:

    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呢?(可分组交流)如果一个月内累计通话时间不足250分钟,那么选择“神州行”收费少;如果一个月内累计通话时间超过250分钟,那么选择“全球通”收费少.

    (五)试一试:

    根据以上解题过程,你能为小明的爸爸做选择了吗?如果小明的爸爸活动较多,与外界的联系一定不少,手机使用时间肯定多于250分钟,那么,他应该选择“全球通”,否则选择“神州行”.

    (六)猜一猜:

    假如你爸爸也遇到同样问题,请为你爸爸作出选择?

    三、巩固训练,能力提升。

    1.方程6x+a=12与3x+1=6的解相同,则a=()。

    a.1b.2c.3d.4。

    2.某蔬菜生产基地10月份上市青菜x万千克,11月份上市青菜是10月份的4倍还多5万千克,那么两个月份共上市青菜()万千克。

    a.3x+3b.4x+4。

    c.5x+5d.6x+6。

    3.一列火车长为1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通过600米隧道,从火车进入隧道算起到这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是()秒。

    a.30b.40c.50d.60。

    4.有一根竹竿和一条绳子,竹竿比绳子短2米,把绳子对折后比竹竿短1.5米,则竹竿长()米.

    a.3b.4c.5d.6。

    5.三个数的比是5∶6∶7,它们的和是198,则这三个数分别是()。

    a.33、44、55b.44、55、66。

    c.55、66、77d.66、77、88。

    四、知识回顾,归纳总结。

    1.不同层次学生对本节知识认知程度(可谈收获及感受);

    2.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师生共同总结)。

    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基础作业:教材84页第4题,85页第10题。

    2.课外探究:某学校在暑假将带领该校“科技能手”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则其余学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全票价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40元.

    (1)如果学生为3人或7人时,两个旅行社各收费多少?

    (2)学生数为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

    [设计意图: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通过课后探究,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效果,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9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复合胶片.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移项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师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 ; (2) ;

    得 ,得 ,

    即 . 合并同类项得 .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两小题,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巩固、回忆,为讲解新方法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观察上面方程的变形过程,从中观察变化的项的规律是什么?

    投影展示上面变形的过程,用制作复合式运动胶片将上面的变形展示如下,让学生观察在变形过程中,变化的项的变化规律,引出新知识.

    师提出问题:1.上述演示中,两个题目中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

    2.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分学习小组讨论,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派代表上报教师,分四组,这样节省时间.

    师总结学生活动的结果:大家讨论的结论,有如下共同点:①方程(1)的已知项从左边移到了方程右边,方程(2)的 项从右边移到了左边;②这些位置变化的项都改变了原来的符号.

    【教法说明】在这里的投影变化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准确掌握这种变化的法则,也是为以后解更复杂方程打下好的基础.

    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这里应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

    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刚解过的两个方程哪个变化过程可以叫做移项.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对课前解方程的变形能说出哪一过程是移项.

    【教法说明】可由学生对前面两个解方程问题用移项过程,重新写一遍,以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3) ; (4) .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四组练习此题,一组、二组同学(1)(2)题用等式性质解,(3)(4)题移项变形解;三、四组同学(1)(2)题用移项变形解,(3)(4)题用等式性质解.

    师提出问题:用哪种方法解方程更简便?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答:移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检验.)

    【教法说明】这部分教学旨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移项这一手段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尝试,理解解方程的步骤,从而掌握移项这一法则.

    通过移项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

    (1) ; (2);

    (3) ; (4) .

    【教法说明】这组题训练学生解题过程的严密性,故采取学生亲自动手做,四个同学板演形式完成.

    口答:

    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1)从 ,得到 ;

    (2)从 ,得到 ;

    (3)从 ,得到 ;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写?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两题进一步印证移项这种变形的规律,即“移项要变号”.要使学生认清这里的移项是把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同一边交换位置,弄懂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方程在变形,变形时保持“左右两边相等”这一数学模式.

    (3) ; (4) .

    【教法说明】这组题增加了难度,即移项变形是左右两边都有可移的项,教学时由学生思考后再进行解答书写,可提醒学生先分组讨论,各组由一名同学叙述解题过程,教师归纳出最严密最精炼的解题过程,最后全体学生都做这几个题目.

    学生活动:5分钟竞赛:规则是分两大组,基础分100分,每组同学全对1人加10分,不全对1人减10分,互相判题,学习委员记分.

    解下列方程:

    (1) ; (2) ;(3) ;

    (4) ; (5) ; (6) .

    【教法说明】这组题用竞赛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解方程的速度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而互相评判更增加了课堂上的民主意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变形方法,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解方程需把方程中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这是重点.②检验要把所得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移项的概念,并能利用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移项的概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二):探索新知解方程:(1)3x-5=4.(2)7x=5x-4在分析本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怎样才能将此方程化为ax=b的形式?2.上述变形的根据是什么?解:3x-5=4,方程两边都加上,得3x-5+5=4+5,(本题的解答过程应找多名学生分别口述,教师严格、规范板书,并请学生口算检验)解方程7x=5x-4.针对(1),(2)题的分析与解答,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将方程3x-5=4,变形为3x=4+5这一过程中,什么变化了?怎样变化的?(2)将方程7x=5x-4,变形为7x-5x=-4这一过程中,什么变化了?怎样变化的?我们将方程中某一项改变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利用移项,我们可以将(2)题按以下步骤来书写。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未知数x的系数化1,得(至此,应让学生总结出解诸如例1、例2这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并强调移项要变号).(三)自学例题:解方程:x-3=4-x解:移项,得和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练习:1(a)组(1)方程3x+6=2x-8移项后,得(2)方程2x-0.3=1.2+3x移项,得(3)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a若3x+2=1,则3x=3b若-x+1=0,则-x=1c若x-1=3x,则-1=3x-xd若-=o,则x=4(4)用移项法解下列方程:(a)10y+7=12y-5-3y(b)0.5x+=x+2(c)=+x(d)9+x=2x+12-4x(四):教学小结: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10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