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教案精选
  •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2-01

    【www.jk251.com -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希望《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教案精选》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

    (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答:(1)去分母、去括号.

    (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

    (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

    让学生讨论:

    (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三)新课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

    2.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师提问: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数,就可以当成数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如下解出方程:

    ax=b(a≠0).

    由学生讨论这个解法的思路对不对,解的过程对不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含有字母函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过去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学过的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等步骤.)

    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3.讲解例题

    例1解方程ax+b2=bx+a2(a≠b).

    解:移项,得ax-bx=a2-b2,

    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

    ∵a≠b,∴a-b≠0.

    x=a+b.

    注意:

    1.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数,a、b、c表示已知数.

    2.在未知项系数化为1这一步是最易出错的一步,一定要说明未知项系数(式)不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式).

    3.方程的解是分式形式时,一般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第12页

    jk251.coM小编推荐

    数学教案-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

    (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答:(1)去分母、去括号.

    (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

    (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

    让学生讨论:

    (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三)新课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

    2.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师提问: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数,就可以当成数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如下解出方程:

    ax=b(a≠0).

    由学生讨论这个解法的思路对不对,解的过程对不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含有字母函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过去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学过的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等步骤.)

    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3.讲解例题

    例1解方程ax+b2=bx+a2(a≠b).

    解:移项,得ax-bx=a2-b2,

    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

    ∵a≠b,∴a-b≠0.

    x=a+b.

    注意:

    1.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数,a、b、c表示已知数.

    2.在未知项系数化为1这一步是最易出错的一步,一定要说明未知项系数(式)不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式).

    3.方

    例2、解方程

    分析:去分母时,要方程两边同乘ab,而需ab≠0,那么题目中有没有这个条件呢?有隐含条件a≠0,b≠0.

    解:b(x-b)=2ab-a(x-a)(a+b≠0).

    bx-b2=2ab-ax+a2(去分母注意“2”这项不要忘记乘以最简公分母.)

    ba+ax=a2+2ab+b2

    (a+b)x=(a+b)2.

    ∵a+b≠0,

    ∴x=a+b.

    (四)课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教材P.90.练习题1—4.

    补充练习:

    5.a2(x+b)=b2(x+a)(a2≠b2).

    解:a2x+a2b=b2x+ab2

    (a2-b2)x=ab(b-a).

    ∵a2≠b2,∴a2-b2≠0

    解:2x(a-3)-(a+2)(a-3)=x(a+2)

    (a-b)x=(a+2)(a-3).

    ∵a≠8,∴a-8≠0

    (五)小结

    1.这节课我们要理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与数字系数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2.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六、布置作业

    教材P.93.A组1—6;B组1、

    注意:A组第6题要给些提示.

    七、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a=bc型数量关系

    问题引入:

    问题设置: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中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段作为检验样品)

    提示:由于电线的粗细均匀分布的,所以每段同样长度的电线的质量相等。

    1、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2、教师再加深一步提问: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涉及的量中,如果电线的总质量为a,总

    长度为b,单位长度的质量为c,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学生归纳出:a=bc。对于解决问题:可先取1米长的电线,称出它的质量,再称

    出其余电线的总质量,则(米)是其余电线的长度,所以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米。

    引出可题:探究活动:a=bc型数量关系。

    1、b、c之一为定值时.

    读课本P.96—P.97并填表1和表2中发现a=bc型数量关系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1)分析表1

    表1中,A=bc,b、c增加(或减小)A相应的增大(或减小)如矩形1和矩形2项比

    较:宽c=1,长由2变为4。

    面积也由2增加到4;矩形3,4类似,再看矩形1和矩形3:长都为b=2,宽由1增加到2,面积也变为原来的2倍,矩形2、4类似。

    得出结论,A=bc中,当b,c之一为定值(定量)时,A随另一量的变化而变化,与之成正比例。

    (2)分析表2

    (1)表2从理论上证明了对表1的分析的结果。

    (2)矩形推拉窗的活动扇的通风面积A和拉开长度b成正比。(高为定值)

    (3)从实际中猜想,或由经验得出的结论,在经理论上去验证,再用于实际,这是

    我们数需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由实际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为定值时

    读书P.98—P.99,填P.99空,自己试着分析数据,看到出什么结论?

    分析:这组数据的前提:面积A一定,b,c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

    可见,a=bc型数量关系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存在,而且有巨大的作用。

    这三个式子是同一种数量关系的三种不同形式,由其中一个式子可以得出另两个式子。

    3、实际问题中,常见的a=bc型数量关系。

    (1)总价=单价×货物数量;

    (2)利息=利率×本金;

    (3)路程=速度×时间;

    (4)工作量=效率×时间;

    (5)质量=密度×体积。

    …例1、每个同学购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是2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策略:总价=单价×数量。而数量等于学生人数n,故不难求得关系式。

    解:y=2n

    总结:本题考查a=bc型关系式,解题关键是弄清数量关系。

    例2、一辆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路程s(km)与行使的时间t(h)有怎样的关系呢?请表示出来。

    解:s=30t

    例3、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2.25%,写出利息y(元)与存入本金x(元)之间的关系(假定存期一年)。

    解:y=2.25%x

    程的解是分式形式时,一般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500,

    所以x=50000.

    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50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