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元日的课件
  • 元日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03

    元日的课件。

    我们已经帮您搜集了一些和“元日的课件”相关的实用资料。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教案是教师职业发展与提升的有效途径。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示请不要忘记收藏!

    元日的课件【篇1】

    教材分析:

    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读古诗、赏诗境、悟诗情已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特点,结合过年时的风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古诗

    教学目标:

    “符”字,并注意“屠”字是半包围结构。并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尤其是“曈曈”注意是左边是日字。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重视积累

    让学生诵读《元日》等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诗。

    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扩词: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实语言基础)

    二、初读古诗,解疑释难

    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屠”字。

    师: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半包围结构)

    三、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读流利,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古诗的每一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2、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在学生理解“岁”字时,教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岁”的含义。)

    评议、完善。

    师:如果说“爆竹……”让我们感到了热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幸福,那就是——

    4、练习说话。

    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快乐呢?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

    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多媒体出示)看,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会如何?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下面请大家继续用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的方法读后两句。

    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符”。

    四、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3、师:孩子们,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图吗?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元日》。

    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4、指导朗读。

    元日的课件【篇2】

    《元日》诗句描绘初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三

    一、 导入

    1、 课件:迎新春

    2、 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 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 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 鞭炮 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 噼噼啪啪 此起彼伏 )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 “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 送走 过去

    屠苏: 草名 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 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 想象说话: 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 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 m. 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篇二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

    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

    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

    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

    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

    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

    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

    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

    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

    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

    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

    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

    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

    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

    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

    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

    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

    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章!

    元日的课件【篇3】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能将诗中的画面与自身生活体验联系起来理解,从而感受诗中的欢快气氛,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的人们对幸福美好的期盼之情。但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大部分三年级的学生还无法理解,因此,只稍作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爆竹、屠苏、桃符”等词语。

    2.引导学生看注释、找习俗、查资料、融生活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3.通过诵读感悟、吟诵,体会春节的气氛,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诵读感悟、吟诵,体会节日的气氛。

    2.难点: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看视频猜节日。

    同学们,为了表扬你们端正的坐姿和专注的小眼睛,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想知道吗?好,一起来看看吧。(班级学生过新年活动照片,配乐《新年好》)

    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1:齐回答,过年的时候、春节的时候 预设2:我看到了自己过年时候的照片)

    2.揭示课题。

    是啊,(过年,也叫)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元日》(板书题目)

    3、解题

    师:“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拖长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呢?

    4、走进诗人

    那你们知道元日的作者是谁吗?——王安石(引导学生回答),对,他不仅仅是一位诗人,还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49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当上了宰相!宰相在古代可是一个大官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元日,就是在他担任宰相那一年的春节写下的,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

    二、反复读,明诗意

    1.范读,知节日。

    2.初读,解诗题。

    3.再读,找习俗。

    三、介绍吟诵法

    1、吟诵三种符号

    2、吟诵录音

    四、融生活,悟诗情,解吟诵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老师起手势,学生读)

    你们听到了什么?(爆竹声)

    爆竹声怎么样?(爆竹噼里啪啦地响,爆竹的声音好大啊!)是啊,爆竹一点就燃,所以我们的爆竹读的急而短促,这家刚放完爆竹,那家又开始放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音一直在耳边响个(不停),哇,过年可真热闹啊!(贴板书,热闹)

    请你们把这种热闹读出来。

    那“一岁”是什么意思呢?(生齐回答,一年),除呢?(生回答,过去)所以,“一岁除”指的是(一年就过去了)。

    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学生答:在热闹的爆竹声中,一年就过去了)

    2、你的理解很到位!我们再来看第二句:(学生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是什么呢?(一种酒)你怎么知道?(课文中有注释)表扬你们懂得借助注释!其实,屠苏酒是由屠苏草泡的酒,传说喝这种酒可以避瘟疫、祈福新年,所以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准备了满院子的屠苏酒,大家都准备喝个够,喝个痛快,不醉不罢休!所以诗句中的屠苏,我们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们想到了诗中的哪一个字?(学生“暖”),是啊,同学的祝福,朋友的祝福,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暖洋洋的、暖暖的)板书:温暖

    3、同学们,除了我们心里暖?暖还从何而来呢?(还有什么也是暖的呢?)(春风送暖,)对了,春风也是暖暖的!那还有谁会感到暖?(诗人王安石)是呀,我们的王安石可是好不容易当上了宰相,因此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也得到了顺利的开展,在这个热闹、喜庆的新春佳节,普天同庆,人暖、心暖、天地暖!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诵一遍!

    4、是的,那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读诵符号学习后两句诗。

    讨论并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学习2min、小组组长代表汇报)

    是啊,老师起手势,“千门万户曈曈日”,通过节奏我们看到太阳正在(慢慢升起来),千门万户都已经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感受到(新年新气象、新年生机勃勃)新年 的 万象更新(贴板书)

    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

    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

    5、接下来,加上伴奏,加入感情,想象画面,吟诵出王安石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现在请所有女生起立吟诵;请所有男生起立吟诵。】

    评价语:你们诵出了王安石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你们的吟诵让老师也走进了诗中的画面。

    五、拓展延申

    1.理方法,巧迁移。

    2、关于春节,诗人陆游也写了一首《除夜雪》,但是这首诗写的不是正月初一,而是我们的除夕!同学们先听录音,根据注释想象画面!

    请同学们根据读诵符号,尝试把我们的这首诗读诵出来!

    (时间够,请同学单独展示,时间不够,全班一起展示)

    总结:同学们,吟诵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读出诗歌的感情,还能帮助我们想象诗歌的画面!

    元日的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1. 正月初一。

    《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 文祖 。” 孔 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选·张衡》:“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 薛综 注:“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 宋 王得臣 《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於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 清 昭连 《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

    2. 吉日。

    《吕氏春秋·仲春》:“择元日,命人社。” 高诱 注:“元,善也。”《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为忌日。” 颜师古 注:“元,善也。”《南史·宋纪上》:“敬简元日,升坛受禅。”

    元日,本以为吉日,农历正月初一为 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元日还有很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 新年、元春等等。但古人只有 农历,没有阳历,所以 正月初一最正确。

    元日的课件【篇5】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作者]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元日的课件【篇6】

    元日

    教学要求:

    1、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解决。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展开合理想象,把诗句变成画面,再把画变成话,发展学生的语言。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迎新春

    2、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鞭炮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噼噼啪啪此起彼伏)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送走过去

    屠苏:草名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想象说话: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元日的课件【篇7】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

    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雍烊眨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1、认会5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

    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语言的目的。

    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

    本课的几个生字,“爆、印⒎”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换”字右边的撇不出头,不要写成“央”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画面,并把想像到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句子通顺,描写形象。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你们知道吗?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读通古诗。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

    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

    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

    (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除:除去,过去。B、樱禾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渡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吟诵古诗,启发想像。

    (1)指生吟读,师生。

    (2)师配乐范读,生评。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决。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

    (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

    (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阅读“语文天地”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

    2、课外搜集有关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元日的课件【篇8】

    教材分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真书写全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

    3、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尝试“讲诵写吟”古诗。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人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设计理念: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讲诵写吟古诗。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

    1、开门见山,出示诗题——“元日”。

    谁来猜猜“元日”是什么意思?

    学生猜测。(如果有学生说对了,问一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相机表扬课前预习充分的同学。注意与“元旦”区别开。)

    查字词典,共同理解:“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2、联系生活,说一说现在春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忆、叙述。

    3、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解诗题。

    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这样就能知道这首诗大概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过渡:下面咱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宋代的人在春节时都干些什么呢?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猜诗题意思让学生区分元日与元旦,问题来自学生,解决于学生,印象深刻。回忆生活中春节的习俗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渗透了民俗文化的教育,营造了一种氛围,为下面解读诗文做了铺垫。教师的小结很好地提炼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授人以渔。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

    二、诵诗文

    1、出示全诗,学生自读。

    2、检查自读效果。

    ①请个别学生读全诗,其他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师相机教学“爆、屠、符”三个生字)

    ②共同探讨如何停顿。(如:爆竹声中∕一岁除)

    ③齐读一遍,然后同桌互读,师生对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诵诗文。

    古诗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诵读古诗是古诗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理解诗的含义,那我们就能诵读得更传神。

    (本环节设计意图:古诗的诵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大量地读,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过程中解决生字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育契机,巧妙地穿插。教师的小结仍然是一种授之以渔。)

    三、明诗意

    1、齐读古诗。

    2、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诗意。

    3、全班交流,提出疑问: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其他组可以解答,大家都解答不出,教师可以运用查字词典、看图片、补充阅读资料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看图理解“曈曈日”、补充资料理解“屠苏”等等。)

    4、小组再次合作,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5、每组派代表说诗意,比一比哪个组说得既正确又有文采。

    6、全班整合,取长补短,共同明晰整首诗的意思。

    7、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明诗意。

    理解诗句的内容,弄明白整首诗的意思,也是古诗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诗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本环节设计意图:诗意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孩子自己能理解的老师不说,孩子能帮助孩子的,让孩子自己解决,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大家都有疑问的,教师要教给孩子解决的方法,如看图理解,补充资料理解等等,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教方法不教答案。对于整首诗的意思述说教师要求有文采,这是非常重要的,死板的翻译就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古诗意蕴深远,翻译成白话文也应该文质兼美。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在这样的翻译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师的小结过渡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为下面体会诗情做铺垫。)

    四、悟诗情

    1、集体诵读全诗。

    2、谈一谈: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春节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色的风俗、景物来表现的?

    学生讨论交流。(抓住放爆竹、喝屠苏酒、贴对联等动人场景)

    3、诗人描写这些景物想表达什么呢?

    学生议一议。

    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再谈一谈。

    4、教师补充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资料,和学生共同探讨,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更表现了诗人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5、再读全诗,体会情感。

    6、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悟诗情。

    我手写我心,诗人在诗中总是寄托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一定要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所有环节中,教师时刻不忘让学生诵读,通过学生一遍遍的诵读,逐渐走入诗人的内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关键的场景进行理解,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思想,升华诗情。教师的小结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写作教育,强调写作时的真情流露。学生带着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感悟,吟诵古诗,自然能读出这首诗的味道。)

    五、课堂延伸与作业

    1、采用多种形式吟诵《元日》。

    2、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元日》1遍。

    3、你来吟我来喝:吟诵春联。

    4、动笔写一写《元日》这首诗所表现的春节欢乐场景。

    (本环节设计意图:强调对古诗的吟诵、书写,读好书、写好字。前一课刚刚学了春联,所以设计了一个吟诵春联的环节,既是对诗的内容的一种延伸,也是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一种推崇。最后的写训练的不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学生对诗文解读的一种检测。)

    (整节课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主线,以讲、诵、写、吟古诗为实践,让学生学会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悟诗情,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元 日 王安石

    解诗题 诵诗文 明诗意 悟诗情

    元日的课件【篇9】

    使学生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和新词,认识15个字;

    能用“贡献”、“呼吁”造句 ;

    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积累文章中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制定的词语造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了课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能力;

    三、重点分析: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

    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这些话的含义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修改病句,具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此次单元练习中出现了让学生修改一篇短文,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应在回忆修改病句方法的基础上,有整体、大局意识地修改短文。另外,写作方面,学生写过关于春天的作文,有相通之处,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三篇写景课文和学生以往的写作经验,自主创作。培养认真书写,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七、课时分配:

    元日的课件【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3、理解故事古诗,丰富相关词汇。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元日”动画课件、古诗诵读(MP3)、乐曲两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安石所写的古诗《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习古诗

    幼儿欣赏古诗课件。

    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师幼共同讨论古诗中这些词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三、巩固古诗

    请幼儿对古诗情境进行想象

    现在请你们闭眼听古诗朗诵,在头脑中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

    四、表现古诗

    教师播放两首不同的乐曲,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那首来配古诗,为什么?

    请幼儿对古诗进行动作创编

    师:多喜庆,多热闹呀。你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把热闹和喜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进行表达

    教学反思:

    在《元日》这个语言活动中,目的能跟随配乐古诗《元日》的朗诵,感知古诗的内容及意境。我把教学内容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小朋友很快理解了古诗较难理解的内容。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顾晨怡小朋友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用于语言活动中,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群体的语言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元日的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诗中“爆”“屠”“符”三个生字,知道“爆竹、屠苏、曈曈、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所描述的画面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祖国风俗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问:这些画面一般是在什么节日里出现?生答: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生自由述说。师交流总结:放鞭炮、贴窗花、挂灯笼等都是我国在过春节时的习俗,当然也是现代人过春节的习俗了,那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就知道答案了。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想法?

    对于王安石,你们了解什么?

    2、学习古诗五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这既是学习古诗的目标也学习古诗的方法。

    3、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古诗大家有信心没有?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一:明诗意、诵诗文

    1、同学们,王安石在诗中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情景?打开书,自由读诗,边读边圈难懂或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生自主学习。

    3、检查初读:

    (1)出示诗,指生读,读准字音即可;

    (2)诗中生字加红点,再指生读,问识记方法;

    (3)诗读通了,也读顺了,但是诗是有节奏的,七言诗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读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找出韵脚,读出韵味,指名读,齐读。

    (5)释疑:爆竹、岁、除、屠苏、曈曈、总、桃符

    (6)尝试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7)再读诗。

    (二)任务二:赏诗画、悟诗情

    1、再读古诗,发挥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的哪些画面?分别出自哪句诗?

    2、生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预设一:放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1) 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春节那天大家什么时候放鞭炮?谁来说说为什么放鞭炮?

    (3) 感受“热闹”,读诗。

    (4) 感受“快乐”再读诗。

    预设二: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

    (1) 读诗后想象:人们在喝酒时会说什么?

    (2) 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人们饮屠苏酒时的感觉?(暖)

    说说你的理解。

    A:品味身体之暖。读诗。

    B:品味内心之暖:年轻人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老年人想到……., 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孩子们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3)小结: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温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再读诗!

    预设三:瞳瞳日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

    (1) 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2) 哪个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觉?(曈曈)

    (3) 古诗的词语追求精炼,这里却舍得笔墨,两个叠词的使用,是为了强调什么?

    (4) 出示王安石的简介,想一想这句话的背后隐含了王安石什么样的情感?

    (5) 是啊,新年的一轮暖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正如王安石的希望一样!齐读这句。

    预设四:换桃符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

    (1) 出示插图的春联,师引导读,表达了哪方面的祝愿呢?

    (2) 我们都知道春联的来历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春联,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适合送给谁?

    (3) 把旧的春联换下新的春联,把美好的祝愿进行表达,

    让我们再看看王安石的简介。“旧”指什么?“新”指什么?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为什么?读诗;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为什么?读诗;

    哪个词最能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读后两句诗。

    哪些词最能代表诗人的希望?为什么?读完整的诗。

    (4)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三、检测导结

    1、从古至今,写春节的诗数不胜数,咱们一起来积累。课件出示。

    我们发现诗中春节里人们都会( )、( )、( )等

    2、师生共同完成。

    3、新年新气象,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直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王安石的《元日》

    让我们一起背诵!

    元日的课件【篇12】

    第一部分 说教材解读和教学价值

    《元日》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叙事与写景结合,表现了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气象,呈现了“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的春节传统行为文化。同时,《元日》是王安石拜相实施变革、推进新法之初写的,是诗人借新年新气象来表达自己对变革充满喜悦和自信。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我想,人们传诵的是一种美好生活,春节过大年的欢乐祥和的美好生活;传诵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传诵的是一种人生追求,王安石为国为民实施改革的人生追求。

    根据王荣生先生的“定篇”概念,作为古诗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因此,我把感受欢乐氛围,理解节日文化,体会诗人内心作为《元日》的核心教学价值。

    第二部分 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有了以上对教材的解读,我把本诗教学设定为“三个一”:一首古诗,一种文化,一个诗人。即,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节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与“三个一”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能感情朗读、背诵古诗,能读出古诗的味儿。

    2、读写互动,能感受春节文化。

    3、适度拓展,体会诗人内心。

    第三部分 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坚持“读悟结合、读写互动”的教学理念。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文化,体会诗情,并朗读出古诗不同的味儿;以写为训练,把“写”挤进课堂,丰满文本,丰厚文化。

    第四部分 说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三段式古诗教学模式”,即基础板块——核心板块——发展板块。这是我的古诗教学课题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也是教学的最大特色。

    感情朗读的创新:以读为线,三个板块的感情朗读的.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不同,分别读出古诗的欢快味、文化味和诗人的自信味,并分别把这种味道读到脸上、头上和手上。

    二次理解的创新:在介绍诗人王安石及写作背景后,将王安石的变法改革融入到古诗理解之中,并创造性地说出古诗的意思。

    第五部分 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意图

    一、基础板块——解题导入,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一)理解“元”字,导入解题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元:第一,开始。旦:字形告诉我们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公历一月一日。)你还能想到“元×”吗?(元年、元月、元宵、元日)这里的“元”都是第一的意思。

    2、导入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就叫《元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如果你用这个题目来写作文,你会写什么?(写春节做什么,写出春节的快乐。)

    [教学意图:导入要与生活相结合,要有语文味,要简洁明快。]

    (二)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1、背诵古诗:预习过了,短短的4句28个字,能背下来吗?

    2、理解字词:预习过了,哪些字词的意思你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不懂?(“一岁除”、“入屠苏”、“瞳瞳日”可能要引导学生理解)

    3、说说句意: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只要学生理解,

    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在爆竹声中,除去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春风送了温暖,人们欢快地喝着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总是把新桃符换去旧桃符。

    4、感情朗读:

    (1)读出节奏味:古诗朗读讲究节奏、重音,一般七言绝句朗读的停顿、重音有规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我们来试试,读出节奏和重音。

    (2)读出欢快味:这首诗的基调是欢快,要读出欢快味,把欢快味读到你的脸上。

    [教学意图: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加上古诗简短,古诗教学就不应该是零起点,教学完全可以从直接背诵开始。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教师只要适当追问、指点,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有了理解古诗的基础,让学生运用古诗节奏、重音规律,把握基调进行感情朗读。]

    二、核心板块——读写互动,感受文化,体会诗境

    1、过渡圈画: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从诗句中就能知道春节做些什么,请圈画出有关词语。(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感受文化:能说说这样做的起源、目的,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做法、意愿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概括板书)

    放爆竹:开始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驱除邪鬼,后来人们改用放鞭炮,现在还放烟花,由单纯的驱鬼求平安,变成了一种欢快。

    喝屠苏:正月初一这天,古人要饮屠苏酒,祈求健康。现在亲人团圆、亲朋聚会都要喝些酒,是健康的需要,也是一种庆贺。

    换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写上神的名字,或者画上神的图像,悬挂在门上来驱赶邪鬼。到现在改用了贴春联,是一种喜庆。

    小结:春节,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节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节日。

    3、形象描述:王安石用诗句呈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读读诗句,看看插图,想想生活,用你的笔来具体描述其中一个画面。(引导学生先说后写,灵动生成。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

    的预设)

    画面一:过年,放鞭炮可是孩子们的最爱。你看,几个孩子在放“轰天雷”呢,小女孩们捂着耳朵围在那儿不敢上前,只有那个小男孩蹲着身子,伸长手臂,捏着引火,一点一点向前移。“滋——”,引线着了,随即腾空而起,“碰——啪”炸开了花。孩子们也乐开了花。

    画面二:亲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纷纷端起酒杯敬酒祝贺,这个说祝你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那个说祝你事业兴旺、恭喜发财。真是人人妙语连珠,个个喜气洋洋。

    画面三:年还未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贴春联。这家写着“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那家写着“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都是那么红火,都是那么喜庆。

    (三段话都是训练总分结构,但又有所侧重,三个画面分别侧重于人物动作、人物语言和看到的对联内容。)

    4、感情朗读:现在要读出文化味,应该读好哪些词语?(爆竹、屠苏、新桃、旧符)读时可以摇头晃脑,把文化味读到你的头上。

    [教学意图:关注、理解、传承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对话交流、读写互动中,引领学生把握春节文化符号,感受民俗文化气息,丰厚春节文化生活。]

    三、发展板块——拓展探究,走进诗人,体会诗情

    (一)简介诗人,体会感情

    1、过渡激疑:我们理解了古诗,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春节的万象更新,春节的文化传统。难道王安石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吗?这还要联系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来体会。

    2、简介诗人: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他两度出任宰相,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富裕,他实施变革,推行新法。

    3、体会诗情:这首诗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初写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1)诗句中处处都能看出来,我们先来关注一些重点词语。(教师可以先示范,再由学生交流)

    爆竹:是在庆祝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的爆竹。

    春风:是改革的春风。

    瞳瞳日:是改革的阳光。

    新桃:是推行的新法。

    (2)有了这些新的发现,我们可以把每句诗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

    在爆竹声中,废除了旧法,推行了新法。改革的春风送了温暖,人们幸福地喝着屠苏酒。改革的阳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改革总是要实施新法换去旧法。

    (3)小结: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借新年万象更新的气象来寄托自己实施变法的自信。因此,这首诗不但表现了春节万象更新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实施改革的自信。

    4、感情朗读:现在我们应该读出诗人的自信味,要读好哪些词语?(爆竹、春风、瞳瞳日、新桃)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把自信味读到你的手上。

    三次感情朗读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也不同。可见,感情朗读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

    [教学意图:诗人简介要儿童化,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古诗内涵,体会诗人感情。让学生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诗句意思,更是为了使体会诗情儿童化。这样,品读这首诗,就是在品读王安石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课后拓展,表达文化

    1、改写古诗:课后,把课堂中交流的三部分合起来,加上头尾,就是一篇古诗的改写文。

    2、拓展古诗: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的诗还有《梅花》《泊船瓜洲》,都与王安石实施变革有关。课后可以与人合作,查阅资料,学习探究这两首古诗,你会更加理解、敬佩王安石的。

    [教学意图:有了课内的片段说写基础,课后的改写古诗更丰厚了文化。有了课内本诗的学习基础,课后的探究学习更丰厚了诗人。这样,就将古诗教学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元日的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