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分数的认识课件精华十四篇
  • 分数的认识课件

    发表时间:2023-11-16

    分数的认识课件精华十四篇。

    教案课件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东西,所以教师应该仔细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编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要内容被忽略,要如何快速编写出优质的教案课件呢?我们推荐的这本书《分数的认识课件》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帮助您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1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分月饼、折纸片、涂颜色、找分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新课标第一网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完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利用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喜羊羊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

    (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2)有2个草莓,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这两个问题,学生很自然的用2、1等整数来描述分的结果,这时我出示第三个问题:1个月饼,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学生会说每只羊分半个,“半个”还能像刚才那样用整数来表示吗?那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个问题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矛盾产生的创生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分数--认识几分之一(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电脑演示,初步认识:

    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二分之一   1/2 )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让学生借助月饼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1/2的,剩下的那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吗?明白平均分成的两份中,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2)动手操作,促进内化: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 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wWW.Jk251.coM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 的表象,建构1/2 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1)猜想:分数是否只有1/2这一个呢?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1/2,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板书:1/3 、1/4 、1/5 ……)

    (2)探究: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指出:像1/2、1/3 、1/4 、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通过把同样长的绳子反复对折,再比较其中的一份。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完善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练习按照基础--提高--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1、基本练习:

    (1)说出红色小正方形在下图中分别用哪个数表示:

    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正方形却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下列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正确吗?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2、提高练习:设计了一道喜羊羊分西瓜的小故事:三个同样大的西瓜,逐个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练习:看主题图,在图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后选取图中的一个多边形问学生:图中涂色部分还能用分数表示吗?这一问题无疑会与学生刚刚建立的新知产生矛盾,在学生的争执中,教师抛出答案:不能用几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这将是我们后面要继续学习的内容。这个练习力图渗透分数由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的扩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回顾、交流,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本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展现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逐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教。谢谢大家!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一、说教材:

    《 分数的再认识 》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 五 )年(上 )册第三单元分数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在( “拿铅笔”、“看书”等 )情境中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根据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电脑课件等。

    二、说学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五 )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是他们需要方法上的指导,在知识方面他们已经认识了单位”1”但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理解还存在问题,这些都将作为我教学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按照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我设计了如下的学法。在自主探究、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采用分层练习法,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根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探索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在 开课之初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做一个小游戏:看成语说分数:投影成语,请同学来说分数。如十室九空,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并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以这样的方式导入即复习了旧知,奠定了知识的学习基础,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先后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请同学们来猜猜看,他们拿出来的数目相同么?然后向同学展示,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一样多,两位学生都拿出的是4枝。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感知整体“1”相同时,同一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相同。

    再请两位同学上台,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再请同学猜,他们拿出的数目相同么?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同学拿出的是3枝。进而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取出1/2,数目却不相同?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整体“1”不同时,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根据学生汇报,我板书。

    然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让学生看看他们两人看的书页数一样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体“1”不同时,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

    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总结规律。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重要手段。为了加深同学们的认识我设计了不同层次(梯度)的练习。

    1.基础性练习:完成课后习题练一练的1—3题,主要是通过写一写,涂一涂、画一画、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课件展示出示捐零花钱的情境,以及选一选和分数墙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最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些分数引导学生探究,那个分数接近1,那个分数接近0?

    这样有层次的作业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近的原则,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学习这节课的感受。组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让学生谈谈收获体验。同时我会布置作业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哪些可以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和你的同伴说一说。这样我把数学的学习的平台从课堂内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思想。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为了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以上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3

    1.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小课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等。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学来表示“一半”。

    1.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2.这一份是月饼的1/2,那另一份呢?

    小结/a>: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教案《小课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意图:平均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

    3.读写1/2 写作:1/2先写“—”,再写“2”,最后写“1”,读作:二分之一

    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2)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没有平均分就不能产生分数。[设计意图:此题围绕本课重点,有效巩固了所学认识,进一步巩固对1/2意义的理解。]

    5.把月饼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能用一个什么分数来表示呢?

    引出1/4的学习,并根据1/2的读写法引导学生自己能够真确读写1/4。

    a.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1/2画上斜线。

    b.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c.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设计意图: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由实物到图形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强化就平均分的理解。通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的体验理解了1/2的意义。]

    d.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4,并给其1/4画上斜线。[设计意图:由1/2到1/4,巩固对分数的理解。]

    1.通过把月饼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让同学认识几分之一。

    2.动手操作,用一张圆形纸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91--103)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学生回顾落实有关的分数的意义、结构、大小比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基础性知识。

    2、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发展性目标:

    1.通过动手、观察、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学生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

    重点:

    回顾落实有关的分数的意义、结构、大小比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基础性知识。

    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今天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同学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看哪个同学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你们说一个谜语来猜猜,看哪个同学最聪明。

    四角方方,薄面白净,传播知识,它打先锋。(猜一学习用品)

    生:纸。

    师:你真聪明。(出示纸)如果把纸对折,就是把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再对折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再对折就是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它的(),。。。。。再折下去还可以得到更多。

    师小结:如果把一个物体或图形等平均分的时候,就会产生分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谜语导入本堂课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谜底是纸,为下一个环节的折纸做铺垫。)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看看哪些能用分数表示?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学习纸折一个下面你喜欢的图形,涂上颜色,这个图形表达是哪个分数?把它写下来、并和同学交流这个的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分数的组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抽取其中一个分数指名让学生读,并说一说意义。

    2、在说意义的基础上引导板书分数的结构。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上图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

    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分数的读、写,分数的结构及意义等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折纸涂色,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进行活用。)

    ①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

    图3与图4的大小比较,指名让学生比较,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明确份数相同,取的份数越多,分数越大。)

    ②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

    图1与图2的大小比较,指名让学生比较,并说明你发现 请Word版精品试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龚慧敏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能借助图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重、难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图形直观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师: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老师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些学具。下面请把学具分开的任务交给你们完成好吗?有没有信心呀。上面请把桌面上的学具分一分。 生:老师,我们只有一条彩带,怎么分啊? 师:噢,一条彩带不好分了,这样先把其他学具分配好,一会老师和你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请分好的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生:略: 师:看来不管是1个1个分,还是先数出总数再除以2,最后同桌2人分到的学具数量是一样多,像这样的分法是―― 生:平均分。(师强调板书:平均分。) 师:如果把一条彩带也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生:略: 师:你们听到过二分之一吗?谁会写? 生:(生写分数。) 师:老师告诉你,你写的这个1/2和数学家用来表示一半的数一模一样,这样的数叫分数。(板书课题。) 师:怎样能分到彩带的1/2的呢? 生:把一条彩带对折,从中间剪开,每1份就是这条彩带的1/2。 师:为什么要把彩带两端对齐再分呢? 生:这样才能平均分。 师:比一比,分开后的两段彩带是一样长的,我们就说把这条彩带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这条彩带的1/2。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个1/2。 师: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把彩带平均分,它叫分数线。(板书)把彩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下写2,我们叫它分母。(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里的1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1,它叫分子。(板书) (生练写1/2。)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感知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由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1条彩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借助实际操作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建立新的认知平衡。】 二、层层递进,多重感知,自主建构分数的概念 师:从学具中选择一个图形,先折一折,找到它的1/2,用斜线表示出来。 (展示学生作品。) 生:略: 师:大家选的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1份。 师:对,不管是彩带还是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是它的1/2。 生:第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1/2表示,因为平均分成了3份,应该用1/3表示。 师:你能根据对1/2的学习又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1/3。(板书1/3。)如果继续把这个圆形平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生:1/4,1/5,1/10,1/40,1/21…… 师:能说完吗?分数真是太多了,说也说不完。像大家说的这些都是分数。(板书:像1/2、1/3、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2的概念。由折出不同图形的1/2到反例判断1/2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丰富的1/2的表象。借助“为什么形状不同都可以表示1/2”的质疑,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是1/2”。在判断辨析1/2后,又进一步迁移学习1/2,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师:请你们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交流汇报。) 生:我折出了1/4,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就平均分成了4份,1份就是它的1/4。 师:还有哪些同学表示出了1/4(展示作品。) 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 生:因为它们都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1份就是它的1/4。 师: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那么,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发挥“再创造”的作用,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1/4表示”的追问下,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和“形状”都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选择学生折出的不同图形展示。) 师: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比一比它们的.1/4、1/8,哪个大,哪个小。 生:略: 师:课件出示第93面例3请同学们练习。 生:略。 师:这分图形和分蛋糕看起来是不相干的两件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吗? 生:不管是分蛋糕还是分图形要是平均分的份数多了,每1份就小了。 师:相同的物体或图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1份就越小,表示这样1份的分数也当然越小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探究分数作为数的属性,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将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生表示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巧妙利用生成的学习资源,在比较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师:你还在身边的哪些事物中发现了分数的影子? 生:略: 师:对,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过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出示课件: 生:完成第93面做一做。第96面第1题。第2题。第3题。 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都应该多角度、全面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揭开分数更多的奥秘。 四、课外作业:练习册上的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巩固分数的概念。练习中发掘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现象,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黑板报”这道题渗透单位“1”的变化引起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分数的变化,沟通整数“1”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使知识不断拓 展深化。】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三下学生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3.学情分析:

    1.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步入青春前期了,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开始学着要独立思考问题了。要让孩子主动发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本节课既要复习三年级已有的分数知识,也要为接下来的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打下基础,是一节过度课,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和血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

    2.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说教学方法

    1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自主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基于以上理念,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能让学生提炼出有效的学习方法,感悟数学学习的生命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多媒体呈现春游情境,以故事形式叙述小明和丫丫去春游,她们带了一些食物,老师来给她们分一分,你看这样合不合适。(老师不平均分配,引导学生进行平均分)学生平均分后提问“小明和丫丫分别分得了这些事物的几分之几”学生会回答二分之一,从而引出课题——认识分数

    通过这个情境复习前面知识,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分数的兴趣,为更好的展开本课打下基础。

    2.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出示36页的例1,让学生完成填空。回顾旧知,为学习学习新知做准备。学生回答后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月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引出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通过师生问答带领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领悟单位“1”的概念。

    (2)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说一说能否看成单位“1”,如八颗棋子、两块糖、十粒豆子、一张熊猫图等。然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他们发现的生活中的单位“1”

    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与适当表扬,“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单位1,现在老师让大家再来看一看这四幅图,并且跟同桌说一说这四幅图是把分别是把单位1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自学36页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自学后完成试一试(老师可先带大家一起说一下第一个分数,给学生做一次示范,再让同桌两人合作,一个说分数,一个说意义)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引导示范,帮助那些学习能力稍微薄弱的学生及时跟上课堂进度。

    (4)给学生一些材料如八颗棋子、两块糖、十粒豆子、一张熊猫图等,让学生小组合作,一些人把这些材料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另一些人说一说得出的分数的分数单位和表示的意义。然后在互换一下,让大家都有分一分和说一说的机会。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实践应用,学用结合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得到答案的。之后,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分数单位?

    这一环节,我会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达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个学生真正掌握本课所学的内容。

    4.反馈总结,不知延伸

    让学生自己先来说一说,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总结过后,老师进行最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

    总结本课,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下节课,为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打下基础。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学校,你们分过东西吗?这节课,老师也想请你们帮忙分一分月饼。

    出示课件:

    (1)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2)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3)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师:这半个月饼该怎么表示呢?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一种新的数,而且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师:这块月饼,两人就是每人一半,陈老师应该从哪里切?也就是把它怎么分?(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刚才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正好是这两份中的'几份?

    师: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课件)

    师示范: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在线上写1。

    (3)追问:在这个月饼中有几个二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4)说一说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的?

    2、找一找,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题目,看一看,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指名平均分是表示分数的前提。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师巡堂,生操作。

    (1)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的?(指名说)生汇报。

    (2)师:这些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

    师:折法不同,形状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再看看,阴影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同样是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师小结:把一样大的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这样的二分之一才是一样大的。

    (1)师:看来呀,第一次的折纸游戏难不住大家,我要提出新要求了。(课件出示要求)

    师巡视指导,找相同图形,不同的份数。

    (2)汇报:你折出的分数是怎么来的?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3)师拿出一张三分之三,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追问:一个是三分之一,两个是三分之二,三个是?

    (4)师:同学们真能干,大家互相看一看,不同的图形,能表示相同的分数吗?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6)师指出:像1/4、1/8、1/3、1/6??都是分数。

    5、看书质疑。92页,看一看,填一填。全班读一读。

    (1完成93页做一做。第一题。

    (2)完成96页。1到2题。

    (3)拓展练习。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四、故事。

    《吃西瓜》,为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设疑。

    五、全课小结。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会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及纸片

    学生准备:

    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冲突

    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两个小朋友为春游了一些东西,想请你们来帮他们分一分。 (课件出示4个苹果,两个小朋友)

    (1)提问:如果把4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合理?(指名反馈) (2个.同时课件出示:每人分2个。)

    (2)如果只有2瓶水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瓶呢?(课件出示:每人分1瓶。)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什么?(板书:平均分)

    (3)如果只有1个披萨还能平均分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会分吗?如果请你来分你打算怎么分?拿手指指披萨的一半在哪里?一半该用什么样数表示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2.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披萨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月饼图) 谁会读?还有谁会读?咱们一起读。(师板二分之一)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披萨的 1/2,右边一份呢?(也是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披萨的1/2。

    (2)现在你能说说我们是怎么得到披萨的1/2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能得到什么的1/2呢?(示西瓜、桃子、蛋糕、绳子分一分)

    (3)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二、活动——建构

    (一)操作感悟。

    1.折长方形的1/2。

    (1)认识了月饼的1/2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用斜线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涂好的同学想想你是怎么得到长方形的1/2,哪些同学已经完成,坐好给老师看一下。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PPT示)

    都能用1/2表示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判断1/2。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

    提问:2号和4号和5号同不也是分成2份吗?为什么不是1/2?

    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披萨、一个桃子,一个长方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二)做分数。(3)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

    1.提问:学得真不错这是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

    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请看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用“我把()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分之一。”

    3.汇报梳理:

    (1)展示一个表示1/4的作品。

    请学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

    (2)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3)用圆表示分数的请举起来。师收取部分作品展示。同时,师依次问:这是几分之一?(边反馈,边板书)现在比较它们涂色的部分,你能说一说1/2和1/4谁大吗?(1/2)1/2表示一大块,1/4表示一小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运用同样大小的圆能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圆,想象一下,你觉得1/8要比1/2和1/4怎么样?(小)如果还是这个圆形,继续平均分下去,可能会出现几分之一?(生自由说)

    小结:也就是说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就会越来越(小)。

    (4)提问:同样大小的圆形能比较大小,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能比较大小吗?(能)其实老师给每个四人组的同学准备的图形都是一样的,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和同组的人比一比,说一说。

    过渡:大家学得真不错,还想继续挑战吗?请看: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 2) 比大小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和分数交上了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这位朋友有多少了解?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多,想不想再到生活中去找找分数。

    四、应用知识——拓展能力

    1.展示法国国旗,奥运五环,巧克力

    提问: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这些图案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2猜一猜

    3数学小博士

    4找找广告中出现的几分之一.

    结束语:同学们,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板书:

    3 (三)课堂练习:(1)93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9

    “分数的认识”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局部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规范》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同学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同学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小同学较难理解。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和《课标》要求,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局部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局部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10

    说教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的认识、读法与写法、意义以及生活中的百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写法,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性目标: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数的概念,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解释实际生活中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激趣、探究、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了解、感悟、练习的过程中悟出百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在了解百分数的好处时,学生通过收集到资料交流得出百分数。二是在认识了百分数以后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三是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四是在探索百分数与分数联系和区别时,主动探索百分数与分数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本质含义的理解。五是安排多项练习,加深对百分数的巩固,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新知识。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百分数的资料,你们都找到了吗?说说你们都在哪里找到的,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百分数,那么生活中为什么要用百分数呢?它表示什么含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百分数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

    1、什么是百分数?

    2、如何读写百分数:

    3、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它和分数有联系和区别吗?

    三、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从中了解信息,探究究竟该派谁罚点球?进而引出百分数。得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它的读法与写法。紧接着,练习读法,分别出示了三组百分数,让学生先读,进而观察发现,这些百分数百分号前面的数有的比100小,有的`等于或大于100,有的前面是小数,渗透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不约分、分子可以是小数。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又设计了让学生写百分数。读写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它所表示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先直接出示它所表示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然后又设计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交流,感知它所表示的意义。在介绍其意义的过程中,仍不忘提醒同学们,它和分数有联系吗?学生应该回答出: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那它们有区别吗?百分数确实不能约分,分子可以是小数,百分数分母都是100,分数不是。百分数后面都不带单位,而分数有的不带单位,有的带,说明分数既可以表示份率,也可以表示具体的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份率。(这点学生可能难以发现,需要教师再举例让学生从中发现。)

    在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后,紧接着又出示一些练习题,又根据图选择百分数,也有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百分数,旨在初步感知百分数的大小,也为后面的百分数与分数互化奠定基础。然后又设计成语竞猜与名言竞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适当的练习后,我再次出示目标,让学生回顾总结,最后布置课后作业。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11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 12 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 含义的理解。

    B判断 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 12 表示。

    (   )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 12 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 12 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12 。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12 ,丰富 12 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1)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 、14 、16 、18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 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板书设计: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12 。

    18                                   ------

    总之,我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我想这样,才能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小荷展露尖尖角。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12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

    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按照课程标准“数学

    教学

    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基本精神。本节课试图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

    【学生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分数”对学生

    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教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在用各种图形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冲突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学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数学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为基本追求,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数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课始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前提自然展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活动―建构

    (一)着力建构二分之一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1)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结合学生交流,师揭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

    (2)这一份是蛋糕的1/2,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设计意图:平均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折长方形纸的1/2

    a.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1/2涂上颜色。

    b.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c.深究:

    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

    [设计意图: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由实物到图形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强化就平均分的理解。通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的体验理解了1/2的意义。]

    (2)折其它图形的1/2

    a.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

    b.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c.深究:

    (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的图形)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图形动手折它的1/2,体现了尊重学生、教学民主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又完善了1/2意义的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打下基础。]

    3.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2)小结:

    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设计意图:此题围绕本课重点,有效巩固了所学认识,进一步巩固对1/2意义的理解。]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1.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2.操作:

    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3.交流

    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设计意图:在充分认识1/2的基础上,扩展对几分之一这类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写分数

    1.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书空。

    2.看图写数:引导学生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看图写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学生不但学会了写分数,还进一步巩固了对几分之一意义的理解。]

    三.总结质疑、完善认识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帮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接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2、1/4等)的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看,这些图形漂亮吧!其中蕴藏着许多分数的知识呢?

    先判断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再以这些学生自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6、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7、规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1、第一层: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2、用合适的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请你在自己创作的图形中,再涂上几份。想一想,这时候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分数的认识课件 篇14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经历比较、分析、交流、表达的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和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三、教学难点:

    了解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数——百分数。在生产、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百分数,百分数好找吗?对于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姚明图,进球数占投篮总数的49.8%,师:姚明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希望他继续为祖国取得好成绩。

    2、练一练第3题,估计每幅图的阴影部分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

    (三)总结新课,课后延伸: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没想到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看来,学好数学能让我们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2.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看下面的一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

    【分数的认识课件精华十四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