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模板四篇)
  •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发表时间:2023-08-21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模板四篇)。

    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范文的,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圆的标准方程课件(模板四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

    (2)能力目标:

    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的理解;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以及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引导]画图建系

    [学生活动]:尝试写出曲线的方程(对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及圆的定义进行提示性复习)

    解:以某一截面半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圆的直径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半圆的方程为x2y2=16(y≥0)

    将x=2.7代入,得。

    即在离隧道中心线2.7m处,隧道的高度低于货车的高度,因此货车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答:x2y2=r2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学生活动]探究圆的方程。

    [教师预设]方法一:坐标法

    如图,设m(x,y)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定义点m到圆心c的距离等于r,所以圆c就是集合p={m||mc|=r}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①

    把①式两边平方,得(x―a)2(y―b)2=r2

    方法二:图形变换法

    方法三:向量平移法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课本p77练习1)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圆心在,半径为;

    (3)经过点,圆心在点。

    2、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

    (1);(2)。

    ii、灵活应用(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教师引导]由问题三知:圆心与半径可以确定圆。

    2、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探究方法

    [教师预设]

    方法一:待定系数法(利用几何关系求斜率—垂直)

    方法二:待定系数法(利用代数关系求斜率—联立方程)

    方法三:轨迹法(利用勾股定理列关系式)[多媒体课件演示]

    方法四:轨迹法(利用向量垂直列关系式)

    3、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iii、实际应用(回归自然)

    问题五: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以c(—1,—5)为圆心,并且和y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2、已知点a(—4,—5),b(6,—1),求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3、求圆x2y2=13过点(—2,3)的切线方程。

    4、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点的切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新课程人教A版选修2-1第2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圆和椭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也为后面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做铺垫。

    2、教材作用(重要模型,数形结合)

    圆锥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有许多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圆锥曲线也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

    3、设计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同时反映数学学科前沿以及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作用。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双曲线的定义

    ②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③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②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研究问题。

    ③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索发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亲身经历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感受数学美的熏陶。

    ②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4、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重点:感受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过程,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②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直线、圆和椭圆,基本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能对含有两个根式的方程进行化简,对数形结合、类比推理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体会。

    2、能力方面: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一定的群体性小组交流能力与协同讨论学习能力。

    四、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性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好奇心,敢想敢为,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又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增强了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通过设计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这一环节既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双曲线的定义通过课本的实验探究(以动画形式展示),引入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集合。

    符号表示:xx

    其中:焦点——;焦距——(设为);

    设常数

    思考:

    1、去掉“绝对值”后,点M的轨迹为什么?(用动画展示)

    2、若常数,则点M的轨迹是什么?(用动画展示)

    1、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学习。

    2、通过设问,把学生逐步引入问题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对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复习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检验

    2、推导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推导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另一组推导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最后交换结论。

    3、比较两种标准方程。

    两点说明:

    ①关系:

    ②如何判断焦点的位置:看前的系数的正负,哪一项为正,则在相应的轴上。(口诀:焦点看正负!)

    1、在比较如何化简方程简单后,我选择放手让学生化简,让学生体验化简方程的艰辛,经受锻炼,尝试成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2、在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之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步骤,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同时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现类比推理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4、在推导过程中我令,一是为了美化方程,使方程具有对称性,二是为后面几何性质的学习做铺垫。

    例题解析

    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清楚:求双曲线的焦点坐标(或者是方程当中的),必须要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通过例2让学生明白,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主要是确定两个要素:一是双曲线的位置,由焦点来决定;二是双曲线的形状,由来决定。

    例3是双曲线的实际应用,关键是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来解题,要注意焦点的位置。

    课堂小结

    为了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让学生自己概括所学的内容。我认为这样既能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业布置上交: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

    P61习题2、3A组第2,5题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一、双曲线的定义

    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焦点在y轴上

    三、例题解析

    例1

    例2

    例3

    我选择这样的板书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3

    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图形,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椭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并通过例题来帮助读者加深对椭圆的理解和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

    一、椭圆的定义

    所谓椭圆,是指平面上到两个固定点F1和F2到距离之和恒定的点的轨迹。 这两个点称为椭圆的焦点,距离之和称为椭圆的长轴,长轴的中点为椭圆的中心。当长轴和短轴分别为2a和2b时,椭圆的面积为πab。

    二、椭圆的性质

    1、椭圆的长轴与短轴交于中心,且相互垂直。

    2、椭圆两个焦点到中心距离之差为长轴的一半,即F1C-F2C=a。

    3、椭圆长轴与短轴的长度之比为a:b,即长轴与短轴的长度比值为a/b。

    4、椭圆的离心率为e=c/a,其中c为焦点到中心的距离。

    三、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

    我们假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O处,且焦点F1在x轴正半轴上,焦点F2在x轴负半轴上,椭圆长轴在x轴上,短轴在y轴上,且长轴长度为2a,短轴长度为2b。那么椭圆上任意一点(x,y)到焦点F1的距离为d1=(x-a),到焦点F2的距离为d2=(x+a),这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的方程。

    (x-a)^2 + y^2 = r1^2

    (x+a)^2 + y^2 = r2^2

    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点(x,y)到焦点F1和F2的距离。

    将上面两个方程相减得:

    (x+a)^2 - (x-a)^2 = r2^2 - r1^2

    化简得:

    4ax = r2^2 - r1^2

    又因为:

    r1 + r2 = 2a

    r2 - r1 = 2y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r1 = a - e*x

    r2 = a + e*x

    其中,e=c/a为椭圆的离心率,c是焦点到中心的距离,x为任意一点的横坐标。

    将下面的两个方程:

    r1 = a - e*x

    r2 = a + e*x

    代入前面的式子:

    4ax = (a+e*x)^2 - (a-e*x)^2

    化简可得:

    x^2/a^2 + y^2/b^2 = 1

    这就是标准的椭圆方程。

    四、椭圆标准方程的性质

    1、椭圆的长半轴a和短半轴b分别为椭圆方程中x和y的系数之根号。

    2、如果椭圆的中心在坐标轴原点,则椭圆方程是对称的,即x轴和y轴分别为椭圆的对称轴。

    3、如果椭圆的中心不在坐标原点,则椭圆方程是关于中心对称的。

    4、椭圆的离心率e满足0五、椭圆标准方程的例题

    例1:给定椭圆的长轴长度为8,短轴长度为6,求椭圆标准方程。

    解:长轴长度为8,即2a=8,因此a=4。短轴长度为6,即2b=6,因此b=3。将a和b代入方程:

    x^2/16 + y^2/9 = 1

    即为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给定椭圆的长轴在x轴上,中心在(3,-2),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5,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因为长轴在x轴上,所以中心x坐标为3,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5,因此焦点在(8,-2)和(-2,-2),离心率为e=c/a=5/6。将这些信息代入公式:

    (x-3)^2/36 + (y+2)^2/27 = 1

    即为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讲解,我们可以了解椭圆的定义、性质以及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同时,通过例题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椭圆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椭圆标准方程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与椭圆相关的问题。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4

    椭圆是几何中比较基础的一个图形,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一条方程,它能够完全描述一个椭圆的几何特性。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相关的数学知识。

    椭圆是一个平面上的图形,它是由所有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等于一定值的点所构成的。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它们都在椭圆的长轴上。椭圆的中心也位于长轴上,同时也是两个焦点的中点。长轴对应的长度称为椭圆的长轴,短轴对应的长度称为椭圆的短轴。椭圆的离心率定义为焦点距离与长轴长度的比值。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frac{(x-h)^2}{a^2}+\frac{(y-k)^2}{b^2}=1$$

    其中,$a$和$b$分别是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度,$(h,k)$是椭圆的中心坐标。通过这个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椭圆上的任意一个点的坐标。

    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一些重要的性质。首先,椭圆的中心坐标为$(h,k)$,它是标准方程中 $(x-h)^2$ 和 $(y-k)^2$ 的系数。其次,离心率$e=\sqrt{1-\frac{b^2}{a^2}}$ 决定了椭圆的形状。当离心率为零时,椭圆变成一个圆;当离心率为一时,椭圆变成一个抛物线。最后,椭圆的周长和面积可以通过长轴和短轴的长度计算出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计算电子轨道和空间天体轨道时,经常需要使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工程设计和图像处理中,椭圆也有很多应用。

    总之,椭圆的标准方程是研究椭圆性质的基础,它可以描述椭圆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重要特征。通过学习这个方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椭圆,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圆是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圆的知识及前面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圆的'标准方程》,它既是前面圆的知识的复习延伸,又是后继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方程写出圆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学习,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求圆的标准方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学法上注重让学生参与方程的推导过程,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其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已经掌握了圆的相关性质;从能力层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对数学问题有自己个人的看法;从情感层面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但他们数学应用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设计

    问题情境引入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讨论交流法 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导学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回顾复习

    (2分钟)

    1.观赏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

    2.回顾复习圆的定义,并观看圆的生成flash动画。

    提问: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那么圆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吗?

    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感受圆。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主旨。

    学生观赏圆的图片和动画,思考如何表示圆的方程。

    生活中的图片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自主学习

    (5分钟)

    1.介绍动点轨迹方程的求解步骤:

    (1)建系:在图形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点: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 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3)列式:用坐标表示条件P(M)的方程 ;

    (4)化简:对P(M)方程化简到最简形式;

    2.学生自主学习圆的方程推导,并完成相应学案内容,

    教师介绍求轨迹方程的步骤后,引导学生自学圆的标准方程

    自主学习课本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并当堂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合作探究(10分钟)

    1.根据圆的标准方程说明确定圆的方程的条件有哪些?

    2.点M(x0,y0)与圆(x-a)2+(y-b)2=r2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点在圆上

    (2)点在圆外

    (3)点在圆内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从旁巡视指导学生在自学和探讨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展开合作性的探讨,并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合作探究和自我的展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当堂训练(18分钟)

    1.求下列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C1: x2+y2=5

    C2: (x-3)2+y2=4

    C3: x2+(y+1)2=a2(a≠0)

    2. 以C(4,-6)为圆心,半径等于3的圆的标准方程

    3. 设圆(x-a)2+(y-b)2=r2

    则坐标原点的位置是( )

    A.在圆外 B.在圆上

    C.在圆内 D.与a的取值有关

    4.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1)圆心在原点,半径等于5

    (2)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6,-2);

    (3)以A(2,5),B(0,-1)为直径的圆.

    5.下列方程分别表示什么图形

    (1) x2+y2=0

    (2) (x-1)2 =8-(y+2)2

    (3)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贾伟

    6.巩固提升: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在直线l:x-y+1=0上,求圆C的标准方程并作图

    指导学生就不同条件下给出的圆心和半径关系,求解圆的标准方程这两个要素展开训练。

    学生自主开展训练,并纠正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巩固所学知识,并查缺补漏。

    回顾小结

    (1分钟)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3.你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采用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和分析本节所学。

    学生思考并从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上回顾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

    (1分钟)

    课本87页习题2-2

    A组的第1道题

    布置训练任务

    标记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主要遵循“回-导-学-展-讲-练-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讨。

    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多思考总结,在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要遵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思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6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新课程人教A版选修2—1第2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圆和椭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也为后面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做铺垫。

    2、教材作用(重要模型,数形结合)

    圆锥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有许多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圆锥曲线也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

    3、设计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同时反映数学学科前沿以及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作用。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双曲线的定义

    ②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③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②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研究问题。

    ③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索发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亲身经历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感受数学美的熏陶。

    ②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4、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重点:感受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过程,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②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直线、圆和椭圆,基本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能对含有两个根式的方程进行化简,对数形结合、类比推理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体会。

    2、能力方面: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一定的群体性小组交流能力与协同讨论学习能力。

    四、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性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好奇心,敢想敢为,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又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增强了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通过设计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这一环节既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双曲线的定义通过课本的实验探究(以动画形式展示),引入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集合。

    符号表示:()

    其中:焦点——;焦距——(设为);

    设常数

    思考:

    1、去掉“绝对值”后,点m的轨迹为什么?(用动画展示)

    2、若常数,则点m的轨迹是什么?(用动画展示)1、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学习。

    2、通过设问,把学生逐步引入问题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对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复习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检验

    2、推导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推导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另一组推导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最后交换结论。

    3、比较两种标准方程。

    两点说明:①关系:②如何判断焦点的位置:看前的系数的正负,哪一项为正,则在相应的轴上。(口诀:焦点看正负!)

    1、在比较如何化简方程简单后,我选择放手让学生化简,让学生体验化简方程的艰辛,经受锻炼,尝试成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2、在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之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步骤,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同时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现类比推理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4、在推导过程中我令,一是为了美化方程,使方程具有对称性,二是为后面几何性质的学习做铺垫。

    例题解析

    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清楚:求双曲线的焦点坐标(或者是方程当中的),必须要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通过例2让学生明白,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主要是确定两个要素:一是双曲线的位置,由焦点来决定;二是双曲线的形状,由来决定。

    例3是双曲线的实际应用,关键是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来解题,要注意焦点的位置。

    课堂小结:

    为了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让学生自己概括所学的内容。我认为这样既能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新课程人教A版选修2—1第2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圆和椭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也为后面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做铺垫。

    2、教材作用(重要模型,数形结合)

    圆锥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有许多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圆锥曲线也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

    3、设计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同时反映数学学科前沿以及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作用。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双曲线的定义。

    ②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③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②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研究问题。

    ③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索发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亲身经历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感受数学美的熏陶。

    ②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4、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重点:感受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过程,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②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学情策略分析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直线、圆和椭圆,基本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能对含有两个根式的方程进行化简,对数形结合、类比推理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体会。

    2、能力方面: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一定的群体性小组交流能力与协同讨论学习能力。

    四、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性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好奇心,敢想敢为,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又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增强了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通过设计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这一环节既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双曲线的定义通过课本的实验探究(以动画形式展示),引入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集合。

    符号表示:()

    其中:焦点——;焦距——(设为);

    设常数

    思考:1、去掉“绝对值”后,点m的轨迹为什么?(用动画展示)

    2、若常数,则点m的轨迹是什么?(用动画展示)1、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学习。

    2、通过设问,把学生逐步引入问题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对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复习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检验

    2、推导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推导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另一组推导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最后交换结论。

    3、比较两种标准方程。

    两点说明:①关系:②如何判断焦点的位置:看前的系数的正负,哪一项为正,则在相应的轴上。(口诀:焦点看正负!)

    1、在比较如何化简方程简单后,我选择放手让学生化简,让学生体验化简方程的艰辛,经受锻炼,尝试成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2、在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之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步骤,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同时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现类比推理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4、在推导过程中我令,一是为了美化方程,使方程具有对称性,二是为后面几何性质的学习做铺垫。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8

    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几何中,椭圆被定义为一个平面上的点,使得任何到两个给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一个常数。随着数学的发展,椭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其标准方程成为椭圆相关研究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主要介绍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一、椭圆的定义及其特征

    椭圆是一个平面上的点,使得任何到两个给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一个常数。这两个点称为椭圆的焦点,它们之间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椭圆的长轴是连接两个焦点的直线,其长度为c,椭圆的短轴是长轴的垂直中线,长度为b。根据椭圆的定义,椭圆具有以下特征:

    1、椭圆的轴对称性

    对于任意一条椭圆的轴,它都具有轴对称性,即椭圆在该轴上对称。

    2、椭圆的中心对称性

    椭圆的中心是椭圆长轴的中点,具有中心对称性,即椭圆在该点对称。

    3、椭圆的离心率

    椭圆的离心率(e)是描述椭圆形状的一个参数,它是焦距与长轴长度的比值,即e=c/a。

    4、椭圆的面积

    椭圆的面积为S=πab。

    二、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

    椭圆的标准方程是基于两个固定点和一个变动点到这两个固定点的距离和的定义推导出来的。其推导过程如下:

    假设有两个给定点F1(x1,y1)和F2(x2,y2),以及一个变动点P(x,y)到这两个点的距离和为常数2a。则:

    2a = PF1 + PF2

    2a = ((x-x1)^2 + (y-y1)^2)^0.5 + ((x-x2)^2 + (y-y2)^2)^0.5

    对上式两边平方并移项,得到:

    a^2 = (x-x1)^2 + (y-y1)^2 + (x-x2)^2 + (y-y2)^2 - 2((x-x1)(x-x2) + (y-y1)(y-y2))^0.5

    将二次项合并并整理后,得到:

    ((x-x1)^2)/(a^2) + ((y-y1)^2)/(a^2) + ((x-x2)^2)/(a^2) + ((y-y2)^2)/(a^2) - 2((x-x1)(x-x2) + (y-y1)(y-y2))/(a^2)^0.5 = 1

    即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x1)^2)/(a^2) + ((y-y1)^2)/(b^2) = 1

    三、椭圆的相关公式

    1、长轴与短轴长度

    椭圆的长轴为2a,短轴为2b。

    2、焦距

    椭圆的焦距为2c,其中c^2=a^2-b^2。

    3、离心率

    椭圆的离心率为e=c/a。

    4、$$\theta$$-轴旋转

    如果椭圆的长轴与x轴的夹角为$$\theta$$,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x1)^2)/((a^2(cos^2θ)+b^2(sin^2θ))) + ((y-y1)^2)/((a^2(sin^2θ)+b^2(cos^2θ))) = 1

    5、椭圆的面积

    椭圆的面积为S=πab。

    四、椭圆的应用

    椭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世界地图的制作、天体运动预测、轮廓曲线分析、图像处理等。椭圆在制图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地理制图、工程制图等领域,更多的是用在对角距离的测量中,常使用距离转换椭圆参数方程,在地图制图领域中尤为重要。

    总之,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椭圆相关研究的基础知识,它的公式和相关概念对椭圆研究和应用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并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9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10

    高中数学教案: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一)

    知识点整理

    1.掌握椭圆的定义,会用定义解题;

    2.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熟练地进行基本量间的互求,会根据所给的方程画出图形;

    3.掌握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步骤——①定型(确定它是椭圆);②定位(判断它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哪条坐标轴上);③定量(建立关于基本量的方程或方程组,解基本量)。

    双基练习

    1.椭圆的长轴位于轴,长轴长等于;短轴位于轴,短轴长等于;焦点在轴上,焦点坐标分别为,离心率=,准线方程是,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焦准距)等于;左顶点坐标是;下顶点坐标是,椭圆上的点p的横坐标的范围是,纵坐标的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

    2.椭圆上的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是10,那么p到其右焦点的距离是()

    A.15B.12C.10D.8

    3.⊿ABC中,已知B、C的坐标分别是(-3,0)、(3,0),且⊿ABC的周长等于16,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

    4.若椭圆短轴一端点到椭圆一焦点的距离是该焦点到同侧长轴一端点距离的3倍,则椭圆的离心率是;若椭圆两准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长轴长的3倍,则它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过点p(3,2),求椭圆的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篇11

    椭圆的标准方程课件主题范文:

    椭圆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平面图形,它在几何图形的分类中属于圆锥曲线,它的形状如同两个焦点F1和F2之间的点P到F1和F2的距离之和是一定的,此图形的中心是连接F1和F2中点的线段中点O,离心率是不超过1的实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定义、一些重要性质以及椭圆的标准方程,读者可以通过本文深入了解椭圆的相关知识。

    一、椭圆的定义

    椭圆是由定点F1,F2到平面上动点r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c>0的点r的集合。其中,F1和F2称为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他们连线的中点,且OF1=OF2=c/2。P点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d1和d2平分∠F1PF2,以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交出一条短轴和一条长轴,其中短轴的2倍是标准方程中的“2b”,长轴的2倍是标准方程中的“2a”。

    二、椭圆的性质

    1、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对于椭圆上任意一点P,都有PF1+PF2=c。

    2、椭圆上两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相等:对于椭圆上两点P1(x1, y1)和P2(x2, y2),有PF1(P1)+PF2(P1) = PF1(P2)+PF2(P2)。

    3、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连线的夹角和之为180度:对于椭圆上任意一点P,有∠F1PF2 = 180度-2*∠EPF1。其中,E为长轴上与P对称的点。

    4、椭圆的离心率:用"e"表示,“e = c/a”,离心率是一个标识椭圆形态的因子。

    三、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表示为 (x^2/a^2) + (y^2/b^2) = 1 或 (y^2/a^2) + (x^2/b^2) = 1。其中,椭圆的长轴长度为2a,短轴长度为2b,中心为原点。(0,0)

    对于第一个标准方程,a表示椭圆的长半轴,b表示椭圆的短半轴,且a>b;对于第二个标准方程,a表示椭圆的短半轴,b表示椭圆的长半轴,a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标准方程来确定椭圆的形状,例如,当a=2,b=1时,(x^2/4) + (y^2/1) = 1的椭圆形状为一个长度为4并且宽度为2的矩形内切的圆。

    综上所述,椭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面图形,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文介绍的椭圆定义、性质以及标准方程,相信读者可以对椭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模板四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