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课件(模板15篇)
  • 课件

    发表时间:2023-07-03

    课件(模板15篇)。

    有了经过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精心推荐的《课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请务必收藏起来。在开学前,老师们需要准备好各自的教案《课件》,并且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地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做到全面、详尽、细致、精准。

    课件【篇1】

    知识:

    1、学会12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调”)及新词,认读11个字。

    2、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能力: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

    2、背诵课文的第3自然段。

    思品: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

    2、体会作者畅游期间无比愉快的心情。

    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本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

    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

    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得到放飞。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

    3.抓题眼,引入研读。

    三、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

    1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

    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

    ①赏析“山是野的。”

    a 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著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

    4、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是啊。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

    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

    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

    2.合作读。

    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3.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细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

    六、总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课件【篇2】

    本课程的研修活动主要围绕您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实践、反思、评价和修订。请根据自己在本校上课的教学进度,结合教材选择一个主题,编写一份规范、详实的教学设计方案。请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提交教案: 提交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确定自己的选题,教学设计方案写清楚:姓名、单位、课题名称、年级、教学时间等信息;

    2.为你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好各项内容,主要包括选题、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

    3.以发表主贴的形式发表您的教学设计,主贴标题为:姓名+教学设计方案名字,并以附件形式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附件命名为本教学设计名字+年级,如:《When was he born 》八年级

    注意事项:

    1.请您保持自己作业的原创性,我们谢绝从已有资源(网络、参考书等)的直接拷贝,原创性将作为本作业评价的重要标准。

    2.互评:阅读本班其他成员的教学设计方案,选择自己认为优秀的教案,以回帖形式发表自己观点,说明对该教案的看法和改进建议。请指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提出建设性意见,请认真评价哦,只有您真诚的评价他人,别人才会给您的帖子提出宝贵的意见。

    3.邀请:您可以在评价某人教学设计的同时,邀请他来评价您的教学设计方案,也可以通过站内短消息的方式来邀请同班同学,您的主帖回复数量将计入您的总评成绩哦!所以赶快行动起来,多多邀请同学来互评吧!

    篇二: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一、 概述: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4页第15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它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和比较,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 设计理念

    1. 《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3. 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

    1. 能自主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 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利用掌握的观察方法,观察比较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抓住特点进行手写练习。

    四、过程方法

    1.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课文。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不能让学生按着老师的预先设计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2.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朗读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给学生留有较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理解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阅读拓展资源,实现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阅读拓展资源、特别是“加星”资料的阅读,实现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学校留言板的写作、展示、评价工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3. 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学以致用,根据学生掌握的观察方法,指导写字练习,并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再发展的需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融汇发展。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利用媒体,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从品读大量有关“仔细观察”的故事中,培养“只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的思维品质,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喜欢写话、喜欢创作表达的情感。

    六、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学习记忆了生字词、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拓展阅读了“跨越式”阅读资源中“识字通”的内容,能初步感受了冬瓜与茄子的不同,初步了解课文共描写了燕子妈妈和燕子有三次对话。为第二课时归纳主要内容,实现情感目标的跨越做好了准备。

    2. 学生是河北省丰宁三小一年一班的"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从一开学就进行“跨越式”的实验研究,每位同学都有良好的识字基础,朗读基础,乐于进行手写表达。

    3.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

    七、 教学策略

    1. 读,理解内容。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朗读 时读音要正确。不错读,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重点读准生字字音。对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自然停顿,训练领悟自然停顿的一般规律,为理解词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细读,理解意思。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细致的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以更好地理解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达到顺利通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目的。课文的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体会重要词句的有效工具。教学时,可先指导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与谁,它们在干什么?然后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理解词语,提出来讨论解决。

    第三步:品读,体验情感,可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缓急的语速,轻重的语音。边读边想象。他们在说话时,小燕子既懂礼貌,又兴奋惊讶神态,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不同喜悦之情。

    2. 演,明白事理。

    在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即让学生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妈

    妈,进行艺术再创造,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事理。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学习,一定会不断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辅助作用。

    八、 资源准备

    1. 自制ppt课件

    2. 本节课中教师使用的资源是:“情境导入”、“生字复习” 、“课文学习”、“ 资料城”、 “写话练习”等模块。

    3. 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生字复习”、“课文学习”、“ 资料城”、“ 写话练习”等模块。

    九、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看图说话:(3分钟)

    1. 资源准备:课件中“创设情境”按钮(配乐描述)

    师: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老师想让同学们和小燕子比一比看谁表现得更出色,敢不敢?

    生:敢!

    师:好样的!我们先来读一段文字,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

    生读:小燕子听说西瓜好吃,就问妈妈:“妈妈,西瓜长得什么样?”妈妈说:“你现在会飞翔了,自己去看吧!”小燕子说了声“妈妈再见”,就飞出家门。小燕子可高兴啦!它想:这次,我一定要仔细观察(chá) 。

    2. 过渡:

    燕子妈妈刚才悄悄告诉我,说你们生字读的真准, 该轮它给小燕子出题了。燕子妈妈是怎样考小燕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作为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以上导入情景。在激起学生表现欲望之后,进入复习环节。生字的复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课中,我把生字编成了简短的童话,既体现了本单元主题中的自立思想,又为本节课“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主题做好铺垫。

    (二) 学习课文,品读感悟:(17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课文学习”模块

    1. 从问题入手,体现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文,然后思考:(大屏幕出示思考题)

    (1) 燕子妈妈出了哪些问题?(用直线画出妈妈的话)

    (2) 小燕子每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告诉妈妈的?(用波浪线画出小燕子的话)

    学生自学课文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细心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特点,“进步”是文眼。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的鼓励。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小燕子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而且一次比一次观察得更仔细。

    2. 解读课本,深层感悟。(14分钟)

    (1)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把燕子妈妈出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你说得对。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细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3)指导朗读。(重点朗读“看看 、 再去看看 、 再去仔细看看”)

    生自由读。

    师示范读。(生体会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启发鼓励小燕子去观察)

    同桌同学每人当一次燕子妈妈,对身边的小燕子亲切地说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打破传统的串讲方式,先精读妈妈的话,采用自由读,同桌互听互读的方式,教师示范读的方式,凸现难点。

    (4)过渡:小燕子完成任务后每次回来都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学生汇报交流:

    a.小燕子第一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

    师:小燕子有所发现了,它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

    师:那我们就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生大声朗读。

    b. 小燕子第二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

    师:小燕子又有新的发现了,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非常高兴!

    师:你能不能用朗读的方式把小燕子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试试看吧。

    学生齐读。

    c.小燕子第三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白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小燕子可真了不起,每一次的发现都不一样。它的心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了呢? 生:小燕子更高兴啦!

    师:是呀!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高兴,声音越来越上扬,对妈妈的呼唤也越来越亲切。 师范读句子。

    学生模仿读。

    (5)学生把三句连起来对比着读读。

    (6)师生共同进行分角色表演。 师演妈妈,生演小燕子。

    (7)师:小燕子妈妈太高兴了,所以,当着大家的面,它就夸奖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妈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学生讨论交流:燕子的观察角度在变化,一次比一次有难度,一次比一次观察得仔细。

    (8)师:燕子妈妈感觉到小朋友跟小燕子一样聪明能干:同学们说话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真了不起!我觉得,我们比小燕子更棒!不信,你就仔细观察图或看看书中的第一自然段,也许你还能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呢,赶紧找找看!

    引导发现: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冬瓜硬,茄子软等特点。

    设计意图:品读小燕子的话,采用分句品读的形式,充分体会小燕子内心情感的变化,从而明白小燕子的观察角度在发生变化,一次比一次详细、认真。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就应该点题了。于是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讨论,为什么燕子妈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步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中回顾了全文。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达到移情的目的。为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意识,同时也为深化主题,我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或看书

    第一段,去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为总结升华推波助澜。

    教师小结过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事物的特点;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资料城看看吧!

    (三) 内化情感,拓展阅读:(10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资料城”模块,学生的《拓展阅读材料》。

    1. 请你读资料城中 《大自然的语言1》、《大自然的语言2》、《谁说得对》、《苹果落地》读完的同学接着读71页的《科学的种子》和76页的《壶盖为什么会动》。一边读一边想,哪篇小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1分钟)

    2. 学生进行阅读。(8分钟)

    3. 个别汇报读后感。(1分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激活想象,开阔视野。在阅读中,我为孩子们选择了2首通俗易懂、富于童趣的小诗、2篇科普故事,2篇有关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去阅读,并且用“必读”和“选读”两种方式对阅读内容加以引导,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题材来体会认真仔细观察的重要,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为后面的写话练习做铺垫。

    (四) 写话练习,评价交流。(10分钟)

    1. 资源准备:课件中“写话练习”模块。

    学生进行写话练习。(8分钟)

    师:是呀,只要认真仔细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眼中的事。(出示写话内容)

    (1) 想一想你熟悉的一个人或一种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2) 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水果,写几句话 。(提示:可以选择一种水果写一写。也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写一写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作品交流。(1分钟)

    2. 教师总结,学生谈收获。(1分钟)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展示同学们的习作了,课后大家还可以互相欣赏,相互点评。孩子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篇3】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技能目标: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杂交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放出旅鼠的图片,学生描绘一下旅鼠的样子。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去探索一下。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梦华,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

    2、读一读,写一写:

    徘徊 媲美 笃信 幼崽 啮齿

    仓皇逃窜 饶有兴趣 神秘莫测

    焦躁不安 东跑西颠 鼠目寸光

    传宗接代 道听途说 若有所思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三大奥秘

    (1)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百万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3)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 提问:你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许多奥秘人类还无法解释,有待继续研究

    l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梦华和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的崇高献身精神

    l 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重点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话,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五、 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a) 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学生思考、明确: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记叙的框架、说明的内容、对话的方式。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b) 学生自主选例评析,品味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说说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七、 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作业 布置:

    1、 抄写生字词。

    2、 完成课课练。

    3、 选择北极旅鼠三大奥秘中的任一一个奥秘,大胆而合理地猜测一下吧!

    课件【篇4】

    【设计思路】

    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诗歌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言精炼华美,人们常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形容语言给人带来的美感。因此,本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就是:仿照所给例诗,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教学中所选的例诗除语言优美之外,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模仿。

    【导写过程】

    一、多媒体镜头1

    从模仿到创新

    ——如何仿照例诗创作诗歌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如何根据所给的例诗,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意味的机会,我们可以来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师的仿写能力强呢,还是同学们的仿写能力强。当今的社会,处处充满挑战。而老师我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精神的人,常想和别人比一比、赛一赛,既挑战别人,又检验自己的实力。我是一个不愿意随便服输的人,你们是不是也有跟老师一样的性格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二、多媒体镜头2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驱散了凛冽的寒霜;

    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

    滋润了龟裂的心田;

    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

    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注意例诗,这实际上是一篇学生考场作文中的开头一节。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7)快速审题作文

    【设计思路】

    运用添加因素法进行快速审题作文。使学生理解什么叫因素和什么叫添加因素法,并能灵活运用添加因素法审题、写作。

    【导写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交流,活跃气氛

    1.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最喜欢干什么?(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首先请同学们齐声说“学生”10遍,然后齐声说“生学”10遍,速度要快、声音要响亮。在学生说完最后一个“生学”时,不给学生喘息机会立即问:老师最怕谁?学生的回答多数可能是“学生”,教师据此引导:同学们这样回答是受思维的定势的影响。

    2.同学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它们俩谁跑得快?注意不要进入思维定势。

    3.四边形剪去两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回答后明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小结:本堂课希望大家认真听讲,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大胆创新,相信大家的回答一个比一个精彩。

    二、设疑导入

    教师提问:谁能以“我”为话题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然后用一句话对自己进行概括呢?(学生作自我介绍。)

    教师小结:经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发现,在题目中所添加的内容越具体,介绍得就会越有条理,越清晰,在写作上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审题,这就是本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审题方法——添加因素法(板书)。

    三、展示目标

    1.理解“因素”和“因素添加法”。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8)将创新思维融入作文教学

    【设计思路】

    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本设计,将从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力求把教师的讲解点拨与学生的感悟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作文训练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导写过程】

    一、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1.教师讲解。

    联想和想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形式,培养同学们的联想和想像力,对发展同学们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说,联想和想像力是科学的翅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少不了它。如何在作文时培养同学们的.联想和想像力,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在在作文命题方式上,实行开放性作文,尽量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向同学们敞开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我们在作文时要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这样才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焕发出满腔的激情,有了激情的驱使,我们就会自觉地走进那色彩斑斓的社会“大超市”,去光顾那琳琅满目的“开价生活大书橱”,尽情浏览,用我们宽广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我们应大胆去写,不拘泥于内容和体裁,甚至可以写一些散文和诗歌,因为这两种文体最能提高我们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学生练习。

    用“高原”、“啤酒”、“海豹”三个词语,在30秒内构思一个能讲述2分钟的故事。三个词语的顺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

    教师通过点拨使学生意识到:“高原”、“啤酒”、“海豹”原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要把它们组成一篇文章,用一般的思维模式是不行的,必须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使这三个词语串成一个彼此相及的整体。

    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讲解

    1.教师讲解。

    叶圣陶指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举。因此,在作文时,我们要有目的地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9)多角度思维作文训练

    【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落实教学大纲中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

    2.利用几何图形包容性大的特点,给学生极大的想像空间,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

    3.在叙述的过程中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写作开启文路。

    【导写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意识

    运用三个想像力自评测验导入教学。

    1.你觉得自己的想像力怎样?

    a.丰富 b.一般 c.不太好

    2.你认为你的想像力还有多大的潜力可挖掘?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3.你是否想检测一下你的想像力有多丰富?

    a.很想 b.一般 c.无所谓

    二、发散思维,展开想像

    借助图形,展开想像,启动思维,引发感情,从中体味、感悟并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围绕图形展开想像。

    教师可以举例提示以帮助学生顺利展开想像。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给予肯定性评价。

    三、将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使写作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1.给出图形。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10)众星捧月 照亮全篇

    【设计思路】

    作文之法,新奇为上,无论是韩愈的“唯陈言之务去”,还是郑板桥的“领异标新二月花”,说的都是为文创新的问题,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是心灵的展示和个性的表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随着话题作文的遍地开花,作文的构思也在不断创新。如果说精心拟制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能发挥“第一瞥”的磁性功能,那么出色的小标题则如众星捧月,能照亮全篇。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出示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让学生理解其意境。)

    一位中学生的竞赛获奖作品《也许》写的虽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环保题材,但作者用一首著名的元曲小令串联全篇,将文章所写的四部分内容分别定名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从四个角度来组织材料,使文章不仅结构新颖巧妙,衔接自然流畅,而且内容丰富,主旨突出,真是一招妙用,满篇生辉。出色的小标题如众星捧月,照亮了全篇。

    二、出示课题

    板书:众星捧月 照亮全篇

    三、要点梳理

    1.什么叫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地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2.学习列小标题的方法。

    (1)时间串联法。

    时间串联法,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分以下几种形式:

    ①将材料分化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

    ②将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如:描写农村一年四季生活的小标题:“春”、“夏”、“秋”、“冬”。 ③用一个或几个学生的日记剪辑连缀成文。如:写学生生活的习作《老师,让我小憩一会儿吧》的小标题:“星期一,心惊胆寒”、“星期二,搏它一搏”、“星期三,哀怨声声”、“星期四,冬季里短暂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星期六,苦战题海”、“星期日,

    再向虎山行”。

    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卢、辗、篱”,理解并积累“亲情 辗转 亲生骨肉 悲喜交集 无家可归 遗忘”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两个故事,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3个生字,8个词语。

    2、、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3、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 (出示填空游戏)进行四字词语填空。

    ( )徒四壁 万( )灯火 ( )境贫寒

    重建( )园 ( )喻户晓 ( )( )户户

    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不约而同的填入了这个词“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出示课题)

    (1)指名读 (2)齐读

    (二)学习课文

    1、(出示第二节)家究竟是什么?书上向我们做了这样的解释。

    (1)自由读正确。

    (2)指名读

    (3)齐读

    (4)教师引读。

    (5)男女对读。

    2、这是一篇富有哲理且感人的文章,想不想来学一学?

    小组学习菜单:(1)组内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用直线划出“家是什么?”的句子。

    3、交流学习结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2)你找到哪些句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五节)

    ①指名说。出示“高堂华屋”“竹篱茅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②自由准备。“竹篱茅舍”中“舍”是多音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shè”

    ③让我们合作来读这段话。

    4、这段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两个故事,(出示词语:洛杉矶 卢旺达)学习生字:卢

    5、这究竟是两个怎样的故事呢?默读课文1~4节。用一句话概括分别写了什么?(1)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富翁;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热拉尔。

    (2)出示填空:在洛杉矶,富翁。

    在卢旺达,热拉尔。

    (3)概括第一个故事。

    (4)读读1、2节。

    (5)联系第五节,完成填空:

    富翁有别墅,却说自己没有家,是因为。

    (6)出示:在卢旺达,热拉尔。

    ①概括第二个故事。

    ②(出示练习:热拉尔说自己又有了家,是因为。)

    请你结合第五节内容说一说。

    ③一起朗读3、4两节。

    6、展开想象复述课文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复述课文中的展开想象复述。复述时要把故事讲清楚,还要选择其中的'一处展开想象,把故事说具体。

    (2)自由准备

    (3)指名说。

    (4)教师指导

    (5)再复述。

    7、在这个世界上……(出示第五节)学生读

    (1)学了刚才的两个故事,你对这两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出示)

    (2)家究竟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对关联词,谈谈你的体会。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①小组准备

    ②指名4-6人。

    8、再读第五节

    (1)准备背诵。

    (2)有感情地背诵。

    (三)总结全文。

    1、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们可以在这个家里栖息。

    家是一个温暖的小窝,我们可以在此享受天伦之乐。

    家是一个倾诉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苦恼和喜悦诉说。

    家不需要有多么华丽,只需要有许多火热的心在一起,只需要有亲情和爱!

    2、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充满亲情的照片,让我们欣赏这人世间最美最动人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为亲情为爱,唱起那首熟悉的歌。

    板书设计

    16.家是什么

    别墅≠家 女儿=家

    家=亲情、爱

    本课小结 在这节课上通过学习,学生从家是什么?这个文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概括总结的答案:家是充满亲情的地方,家是避风港、加油站、心中的驿站、温暖的河,从家的概念到家庭亲情事例,从小家到国家,从美满的家庭谈到孤儿院,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看一看,比一比组词。

    公()日()展()

    翁()旦()辗()

    课件【篇6】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1、知识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反复体味。

    学生刚刚升入二年级,朗读、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加上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课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达到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朗读训练上。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是自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句话。再读课文、欣赏秋天,自己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想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同时,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男女生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⑴教学开始,创设氛围。

    ⑵演示课文内容及相应景色。

    【教学过程设计】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

    2、课件演示秋天的景色。

    3、看到了些什么?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分组读。)

    1、再来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

    2、学生练读。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学生读一句,课件出示相应句子和画面。)

    ⑴课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

    ⑵课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

    ⑶课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话。

    ⑷课件演示,出示第四句话和大雁飞行的画面。

    4、师生配合读。

    5、学生背诵。

    1、画秋天。

    2、学生上黑板贴画。

    黑板中间用卡通字写出“秋天的图画”几个字,周围贴上同学们画的画。

    1、学生画一幅秋天的画,课外举办画展。

    2、制作一个送给秋天的礼物。

    课件【篇7】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会计概述、账户、复式记账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概念、要素、等式,会计的核算和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学习会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计量、报告,提供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以此参与经济决策,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为学习会计专业其他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为此,《基础会计》应以“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为中心,在基本理论基础上,将会计假设、会计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等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教学。共分8个章节。

    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特点,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和会计计量的属性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重点讲到了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账户的结构和分类,复式记账法以及平行登记;第三章借贷记账法即是对复式记账法的进一步细分,利用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对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几个环节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会计凭证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五章会计账簿介绍了账簿的种类、登记,对账和结账,以及在出现错账时几种常见的

    错帐更正方法;第六章财产清查主要介绍了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第七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常见的几种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类、结构和基本编制过程;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主要讲述几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核算步骤。

    第二部分为实践教学。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四次操作训练,即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和结账,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其次,在学期末安排一周30个学时的综合实训课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

    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

    《基础会计》自编教材

    2.教学参考书:

    《新编基础会计实训》,禹阿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基础会计学》,吴良海、张素云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

    《中级财务会计学》,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五、教学过程指导

    面对这些从未接触过会计以及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学生,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会计的各种概念和相关原理,清晰地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发展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而《基础会计》又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块敲门砖,这块砖是否能够敲得响,将直接影响着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并且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学生能够在进入会计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上手,因此,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由于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我们只能通过模拟企业业务,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而《基础会计》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操作都是会计专业最基础、最主要的训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拿到会计资料后得心应手的达到训练目标,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该简化的就简化,该整合的就整合。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对《基础会计》

    中讲述的会计的相关知识体系有一个较完整的认知。

    (一)对课程内容划分授课模块

    《基础会计》是会计理论的基础部分, 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链接这些方法的会计循环程序, 它是一门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且操作性较强。

    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同时为了使得《基础会计》的教学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特点,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将《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为会计理论,第二模块为实践操作。即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六章为理论部分,重点讲述会计的几个概念和产品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把内容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帮助学生活学活用,不死记硬背。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按照上述两大模块的思路,把第二模块即实践操作部分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教师利用综合实训,围绕会计核算程序,把建账、编制会计凭证、登帐、对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练习,进行会计核算程序每一个环节的训练,并对每个环节相关的练习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概念,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之后, 头脑中就有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 也理解了各环节的关系, 在实践中建立起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概念,同时在这种综合的实训中,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2、成绩组成:试卷80%+平时成绩20%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以学生出勤情况、讨论提问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为准。)

    撰写人:制定日期:20xx年9月20日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审定日期:年 月 日

    系主任审核签字: 审定日期:年 月 日

    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将一讲。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激趣引入

    小朋友,你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生各抒已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小马过河》,看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想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识记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 火车读词游戏

    深浅 拦住 甩甩尾巴 仔细 低下头

    3、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1、 猜字游戏

    2、 理解课文中不懂得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的识字情况很好,你们能把课文也读这样好

    吗?

    (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师:谁想到前面展示一下?大家来听,认真倾听别人读书是非常好的习惯。

    (指名读书,相互评价。)

    师:我们不但认识了生字,还读通了课文,表现的真棒!通过读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论读后的收获。)

    预设:

    1、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2、 小马在去磨房的途中遇到了老牛和松鼠,他们告诉小马的答案不一样。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而小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昨天,他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了。

    3、 妈妈教给了小马做事情应该要多多动脑、多多实践的道理。

    、、、、、、

    师:你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读懂了这么多,刚才某某同学说:老牛和小松鼠告诉小马的答案是不一样。你们想一想,老牛和小松鼠说的话对不对?为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书。

    (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朗读。

    是: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小马是怎么做的?

    生:回家问妈妈。

    师: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展开讨论。

    师;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马克服了困难,把麦子驮到了磨房。那小马送完麦子从磨坊回来后,心情怎样?又会对妈妈说什么话呢?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认真倾听,在互评中提高自己。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其中情感。

    拓展延伸

    1、读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能举例说说吗?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论。) 2、复述课文

    使学生养成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好习惯。

    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 惯。

    课件【篇9】

    预习提示

    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识字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风筝代表着“我们”理想。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筝代表的含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春天人们最喜欢做的户外活动是什么?你都见过什么样式的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里也介绍了很多风筝,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式的风筝吗?赶快打开书,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生字都认识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强调:翅膀翩舞勺的读音及字形。

    这些生字都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4、先用手势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的生字读音读准了吗?

    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同学们说的不错,下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画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

    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师随机板书。

    小伙伴们扎出这么多的风筝,咦?为什么他们扎出的风筝不一样呢?你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吗?课件出示:“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那么你们知道这四位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吗?快速略读课文,找出答案。

    读中感悟

    老师知道咱班肯定有小朋友和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样,那么挑选你喜欢的段落,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老师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教师评价:你表演的真像。

    我们班王雨薇和“薇薇”的薇一样。过渡:芳芳没有想好,于是就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老师想知道你们的理想是什么?谁来说?

    如果让你们来放风筝,你想放什么样的风筝?过渡: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天空中飞着的都是象征着你们理想的风筝,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就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下面的一段话。(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发现学生朗读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师生共同合作朗读。

    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教师板书)。小结:同学们,这些风筝就代表我们的理想,它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外延伸

    同学们,要想让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越飞越高,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课件【篇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习卷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生字。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祖国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吗?(板书:十月一日)

    2、师:对了,十月一日就是什么节日?(国庆节)

    3、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欢庆》这一课(板书:欢庆),让我们一起再次体会国庆节喜庆、欢乐的气氛,好吗?

    4、师:体会气氛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看谁读得最棒的。(出示课件生字词)

    (1)生字词: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亿万、乐曲、祖国

    (2)拼音连线。

    zǔ ɡu? 欢庆 yì wàn 旗帜

    huān qìnɡ 祖国 xiàn shànɡ 洁白 yua qǔ 奏起 ji? bái 献上

    z?u qǐ 乐曲 qí zhì 亿万

    二、感情朗读,体会气氛。

    1、师:同学们真棒,生字都学会了。

    2、教师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时刻吧!(出示课件)

    3、师: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喜庆的画面,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欢乐......)好,现在我们就以喜庆、欢乐的心情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吧!(齐读、男女生读)

    4、教师范读。

    师:看同学们都读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可以让老师来表现一下吗?(能)你们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用脑袋想象一下,等一会儿请你告诉老师,在你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吗?

    5、师:谁能告诉我,在你脑海里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学生反馈)

    三、分句学习。

    (教师随着学生说出的句子出示课件)

    (一)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1、师: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2、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好像看见了田野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看到田野里有什么?(学生讨论、反馈)

    3、师:田野里的果实上谁种出来的?(农民伯伯)

    4、师:是的,农民伯伯把辛勤的劳动成果献给了谁?(祖国妈妈)。当他们为祖国的生日献上果实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一种什么的感情?(出示课件:表达了农民伯伯( )祖国。)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

    5、师:对了,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课件:表达了农民伯伯(热爱)祖国。)

    6、师:你能用农民伯伯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比赛读)

    7、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在这句话中你能找出哪个是动词?(献上)你能用动作来表示吗?(学生示范动作)

    8、师:谁能加上动作,并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通过动作让学生了解“献上”这个词)

    9、师:你能把这句话变变小魔术吗?

    (出示课件):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田野献上。

    献上。

    (二)学习: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1、师:除了看到“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外,还有看到其他的吗?

    2、师:(出示课件、图片、句子)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3、师: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枫叶是什么颜色的?

    4、师:看这么漂亮的枫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快乐)

    5、师:你能带着这些心情,并加上动作读读这句吗?这句哪个是动词?(举起)

    6、师:谁能读得更有感情?(比赛读)

    7、师:你知道这里的“旗帜”是指什么?(枫叶)

    8、师:你们真聪明,这里把枫叶比喻成旗帜,这个句子是什么句?(比喻句)我曾经教过你们比喻句,你能选出下面的比喻句吗?

    (出示课件):1、天上的白云好像一只小狗。( √ )

    2、小明的样子好像他的爸爸。( )

    3、一串串葡萄好像美丽的宝石。( √ )

    (三)学习: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1、师:除了看到“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外,还有看到其他的吗?

    2、师:你能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3、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吗?(学生讨论、反馈)

    4、师:你能读出鸽子的心情吗?(比赛读)

    5、师:老师曾经说过,鸽子是代表着什么意义?(和平、没有战争)

    6、师:是对,有战争的国家是痛苦的,(出示战争图片)现在你们生活中祖国妈妈的怀抱里,觉得幸福吗?(幸福)

    7、师:如果让你对祖国妈妈说一句话,你会怎样说?(学生讨论、反馈) (出示课件:请你对祖国妈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8、师:现在我们一起用热爱祖国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吧!(齐读)

    (四)学习: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1、师:还有谁看到其他的?

    2、师:(出示句子)你能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3、师:大海也为祖国妈妈的生日奏起了乐曲,你们想听听是什么乐曲吗?(播放《生日快乐》《爱我中华》)

    4、师:好听吗?这句里有两个相同的字,但是读音却不同,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出示课件: yua (音乐、乐曲)

    la (快乐、欢乐)

    5、师: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四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五)学习最后一句: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1、师: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1)万丈高楼平地起。(2)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3)申请奥运成功。(4)嫦娥飞越太空。

    2、师: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六十一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吗?骄傲吗?

    3、师:那么我们一起以自豪、骄傲的心情来读最后的句子。(出示句子)(齐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

    4、师: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可书上说是十三亿孩子,你如何理解?(出示选择题:十三亿孩子是指:( B )

    A、中国的全部孩子。

    B、全中国的人民。

    5、师:对了,全国人民都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这代表着人民对祖国的什么感情?

    6、师:你们也爱祖国吗?(爱)好,我们一起用感情地读好这篇诗歌,看谁读得最好的。

    四、延伸拓展。

    1、(出示课件)你会怎样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2、学生讨论,再反馈。

    五、练习巩固。

    一、连一连。

    献上 旗帜金黄的 旗帜

    举起 鸽子火红的 果实

    飞着 乐曲洁白的 乐曲

    奏起 果实欢乐的 鸽子

    二、仿照例子写一写。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献上 。

    2、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飞着 。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背诵《欢庆》给父母听,明天过关。

    板书: 欢庆

    田野 献上 果实

    十月一日 枫林 举起 旗帜 热爱祖国

    国庆节 蓝天 飞着 鸽子

    大海 奏起 乐曲

    课件【篇11】

    设计者:姓名,单位,职称(可选)

    学生:某某学校某年级某班

    教材:所使用的教材版本

    课时:所需课时,如果是多课时或多课时中的其中一个课时,需注明

    包括:所在单元的整体分析、某一节课的具体分析,包括教材设计特点、教学内容特点等。

    先简要描述所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再分条目详细编写教学(学习目标),可以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编写,个别学科也可以按照其他维度编写教学(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说明学习者的思维水平、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习风格等,注重将学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技术的使用提供依据。如:学生有怎样的特点,使得案例所设计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可行,学生具备哪些信息素养条件,使得所采用的技术支持(如需要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使用文字编辑工具处理信息等)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并达到更好的效果。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等。

    教具、学具及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的准备。以信息化资源和工具为主,包括支持教师教的资源和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例如学习环境(光盘播放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多媒体课件情况、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或教具、学具等。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这一部分是该案例的关键所在,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媒体资源工具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无特殊要求的也可以不设此项。如需要评价量表、工具,可说明是如何设计并使用的。

    案例设计的基本理念或依据,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作用与效果,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进一步完善的想法等。

    也就是:课前设计是怎么想的?教学过程展开过程中是怎么发生的?遇到什么困难(或未预期事件)?现场是怎样做出决策的?效果如何?

    自己评价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改进的想法等。

    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体验猫的可爱,懂得珍爱生命。

    2、能将关于猫的研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乐于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

    3、愿意参与交流研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4、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猫的外部特征。

    5、知道从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毛,胎生,小猫吃奶长大。

    6、知道猫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观察、去描述猫的特点。

    7、知道猫抓老鼠,保护粮食,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猫的生活习性方面的投影片、活猫或猫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猫的生活特点,如果家里养有猫,可以装在笼子里带来和同学一起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1、播放猫的录像资料。

    2、出示猫的挂图。

    3、猫的身体有些什么特点呢?

    4、猫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呢?

    二、学生讨论:猫的身体结构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1、提问:猫的身体特点对于它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呢?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小结,将“我的发现”记在课本上。

    四、课后延伸。

    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研究。

    教学后记

    课件【篇13】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教师指出,“不”字在不同的词语里,它的读音也有不同,那么,“不”字的声调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自己先默读第二行词语,自己读一读。

    (3)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一行词语中的的“不”字与下面一行的.读音有什么不同?“不”字的声调与后面一个字的声调有什么关系?

    (4)请同学说说“不”字的声调与它后面一个字的声调的关系。

    (5)教师归纳小结。

    (6)学生齐读8个词语。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让学生讨论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1)学生交流汇报,说出这样的成语,并简要地说出成语出处的寓言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一一检查这些成语是否符合本项的练习要求。

    3、练习。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

    (2)再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1、审题。

    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说说这道题有几个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课件【篇14】

    《桂林山水》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但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于是,我除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查找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资料来了解桂林的山水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功能优势,利用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跨越时空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文字等进行导入、导学、导文、导读、导练是本课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特色与切入点。这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得轻松、有趣、高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

    教学理念:

    贯彻“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通过欣赏画面和配乐品读、评读、诵读、引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加深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并从中受到文学的熏陶。

    教学分析:

    《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作者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文章语句精炼,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然后,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这篇讲读课文是看图学文,课文中配有插图,但结合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这一情况,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播放录像等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其以直观感受,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让学生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过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课例,我用两个教时完成,第一教时:以学习、理解课文,进行感悟、积累为主。第二教时:进行练笔、学习生字词和背诵课文为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地品读,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看!这是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这个地方吗?(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它们的独特之美吧!(齐读)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老师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去年暑假游览过的广西桂林(播放一张桂林旅游的照片)桂林美得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拍了一些照片来作美好的回忆。但是,作家陈淼游览过后却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桂林山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不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先自由拼读,再指名读三组词语,师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读准“屏障、嶙峋”的读音和“骆驼”的轻声。

    xiápānluòtàizhàng

    无瑕攀登骆驼泰山屏障

    lánmiánwù

    波澜壮阔连绵不断危峰兀立

    luóluánlín xún

    奇峰罗列峰峦雄伟怪石嶙峋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哪个自然段是写山的,哪个自然段是写水的?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观赏漓江的水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并圈出关键的词语。

    2、学生汇报,相机品味句子。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漓江水的特点吗?(板书:静、清、绿)它的静体现在哪里?

    (1)出示静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静。漓江的水清得怎样?

    (2)出示清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清。漓江的水绿得怎样?谁能读出这种绿和美?

    (3)出示绿句子,齐读句子,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无瑕”的意思。

    (4)把三个句子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和感悟。

    (5)拓展句子练习:

    出示静图片: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静得就像是……(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像)

    出示清图片:假如你站在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出示绿图片和翡翠图片:漓江的水除了绿得像翡翠,还像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谁能仿照课文的写法把我们说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

    师介绍漓江:是啊,漓江真美啊!这美丽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的猫儿山,就像一条秀丽的玉带流经桂林、阳朔,全长有170多千米。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为它写下了赞美诗篇,连作家袁鹰也为它写了一首赞美的诗。

    3、出示《浓碧》

    (1)自由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写出了漓江水的什么特点?

    (2)男女比赛读。男同学读第一节,女同学来读第二节,看看谁读得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乐)。

    5、指导学生根据板书试背第二自然段,然后师生合作背诵。

    6、学习作者表达方法:作者把漓江的水写得让我们感觉像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一样,他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具体的巧妙的写作方法。相机板书:比喻排比、对比)

    7、小结学法:作者是这样描写漓江的水,那他又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的呢?请同学们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课文→画句子→圈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来自学第三自然段。

    (二)自学第三自然段,观赏桂林的山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和词语,并圈出关键词。

    1、学生汇报,相机品味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桂林山的特点吗?(板书:奇、秀、险)

    桂林的山究竟有多奇,多秀,多险呢。请看:

    (1)出示配有词语的图片,师引导学生理解“拔地而起、危峰兀立、奇峰罗列、怪石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读一读,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

    (2)拓展思维训练:桂林的山还有很多的形态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桂林的山还像什么?(出示桂林山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和说话)

    (3)出示描写桂林山的句子,运用多种形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观赏山和水相辉映

    1、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师相机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默读最后一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填空:

    这样的山是指,这样的水是指,画卷是指___________,画卷里有。

    师:是啊,这条百里漓江与两旁的山相互辉映,如诗如画,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这么美丽的画卷作者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就是作者的感受。

    3、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4、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并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5、配乐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写作的巧妙和桂林山水的美。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课文,你能说说你对桂林山水的感受吗?

    五、作业:仿写练习,延伸课外。

    1、利用图片激趣:是啊,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像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那是因为作者生动、形象、具体的描写。其实,我们的祖国除了甲天下的桂林,红叶似火的香山等,我们美丽的家乡――新兴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国恩寺、藏佛坑、狮子腰瀑布等都很美(出示图片,相机介绍),你们去过吗?

    2、出示作业: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你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注意用上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水:静、清、绿舟行碧波上

    甲天下

    山:奇、秀、险人在画中游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学生练习仿写。

    1、小组内交流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整齐的句式练习说话,注意用上好词佳句。(师巡视指导)

    2、学生口头表达,师生共同评价。

    3、学生堂上练笔,师巡视指导。

    4、学生堂上朗读、展示自己的小练笔,师生共同评价。

    5、师小结。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2、“开火车”读生字词,师相机正音。

    3、让学生指出难读的生字音。

    4、学生口述识字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妙。

    5、让学生指出易写错的生字,并指导写一写。

    6、提出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7、齐读并自由识记生字词。

    8、小组开展生字听写比赛。

    9、小结。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1、写生字。

    2、背诵全文。

    课件【篇15】

    【教材分析】

    白雪公主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顺着继母四次设计陷害白雪公主展开,白雪公主善良却不辨敌友;单纯却挡不住诱惑;受到朋友救助却不重视忠告;致使三次上当受骗,屡

    陷死境。故事告诉少年儿童要不受诱惑,分清敌友,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感悟白雪公主的形象,引导学生感悟白雪公主的生活教训。

    【教学重点】

    感悟白雪公主的新形象及生活教训。

    【教学预想】

    本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多数学生比较熟悉,学生的认知不是从零开始。因此,教学重点不是了解故事情节,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白雪公主是一位美丽善良纯真的小姑娘,在学生心目中白雪公主的形象是完美的,依据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分析四次上当受骗的原因上,也就是感悟白雪公主的新形象,感悟白雪公主的生活教训上。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感知故事的内容 。

    (1)了解学生的已知

    上课时,教师可问学生:“谁读过或看过白雪公主这个童话?”(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白雪公主这篇童话故事的熟悉程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个故事,可以让愿意讲的同学讲讲这个故事,这样既是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再问:“你印象中的白雪公主是怎样一个人?”如果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太熟悉故事情节,可让学生打开书,接龙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这个故事,体现以学生为本,初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锻炼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根据王后四次设计毒害白雪公主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准备复述一个故事情节,各组推选一人复述。教师提示: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详细复述,重点的内容可用文中的语句。其他学生评议,对缺少的故事情节,本组同学可以给予补充。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形象。

    (1)感受白雪公主及王后等人物的形象

    在学生复述(或朗读)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教师可问“故事中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信息找依据。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找依据时,必然会抓人物的语言,重点分析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如果学生只是概括地回答,如:我喜欢七个小矮人,因为他们善良可爱,这样,就可让学生用原文回答;如果学生能准确地抓住人物的语言,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品味人物的形象。对王后形象地分析,抓住她是怎样陷害白雪公主的,重点分析王后和镜子对话的内容及其变化,来感悟王后的形象。

    (2)重点感悟白雪公主的形象

    预计学生对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形象回答得比较准确,对白雪公主的形象可能回答不完整,多数学生只是能答出白雪公主善良、美丽、纯真,如果是这样,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面对王后的一次毒害,白雪公主为什么屡次上当受骗?这个问题可让小组展开讨论,预计学生能回答出,她禁不住诱惑,不听朋友的忠告,不辨敌友,过于相信别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对于以上人物的分析,学生先提到谁就先分析谁,在分析之中,加强朗读的训练。迁移训练:感悟白雪公主的生活教训。面对善良美丽得的白雪公主,你对他有什么劝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课后反思】 有些孩子由于性格的原因不愿意表现自己,使得这节课没有预设的那么好,今后会更加注重学情的调查,调动更多孩子的积极性。

    【课件(模板15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