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六国论教案13篇
  • 六国论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4

    六国论教案13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为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学水平提供的有力支持。小编在大量阅读中选出一篇极为有用的“六国论教案”,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国论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六国论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动乱,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六国论教案【篇4】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六国论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wWw.jk251.COm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 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篇6】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附:苏辙《六国论》

    (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论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六国论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苏辙《六国论》

    (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附:

    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 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 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 C 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1.C D

    2.A C

    3.B D

    4.B(帮助)(注: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本题中只有A、D相同)

    六国论教案【篇9】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六国论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 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 、“小苏”(苏辙) 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 《权书》10篇, 《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弊在赂(l ù)秦 思厥(ju é)先祖父

    暴(p ù)霜露 如弃草芥(ji è)

    洎(j 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 ài )尽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研读课文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 重要词句: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 问题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

    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 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

    二、研习第四段

    1. 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思考和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六国论教案【篇11】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论证方法;2、本文的讽喻意义。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3、学习前两段的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的精辟与广博。

    (或一、导入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里,杜牧用此六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剖析: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了《六国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勾划疑难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正音。

    3、齐读课文,学生读中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论述的是六国破灭的原因。)

    三、设问,导读第一段。

    (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请平时最不爱朗读的一位同学读第一段,全体同学听读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段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在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两个普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作者在第一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这两个道理论据对后文有何作用?

    (从道理分析的角度来加以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它们既是第一段的论据,又分别是第二三段的论点。)

    (3)课文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设问?有什么作用?

    (因为在六国中,有齐、燕、赵三国并没有割地事秦,所以作者提出“弊在赂秦”这一观点后,必然有人表示怀疑,故而作者自己先把它提出来加以分析,让人信服。可见作者构思之缜密。)

    (在每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指名逐句翻译,并随时讨论语法。)

    (二)学习本段的语法重点:

    1、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弊在赂秦也”与同)

    2、虚词。

    A、“赂秦而力亏”的“而”,表结果。

    B、“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以”,因为。

    (三)指导背诵本段文字。

    四、设问,导读第二段。

    (一)设置问题,引导阅读讨论。

    学生推荐平时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在听读中思考:

    (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

    (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弥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

    (2)从上面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a、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地减少,国力迅速地衰尽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地增加,国力迅速增强。b、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弥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

    (3)作者在本段中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古语形象地反映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作者在此引用古语,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

    (古文翻译与前段处理方法同。)

    (二)语法学习。

    1、通假字。

    “暴秦之欲厌。”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字。

    “其实百倍。”(古:其,它,指秦;实,实惠,这里用作动词,得到实惠。今:实际情况。)

    “至于颠履。”(古:到……结局或结果,表示某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3、文言虚词。

    以--

    “秦以攻取之外”。以,介词,用。

    “以有尺寸之地。”以,副词,才。

    “举以予人。”以,副词,将。

    (三)指导朗读,争取当堂背诵。

    五、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赂”与“不赂”两种情况进行道理上的分析,确立了两个分论点,再分别从“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其构思是十分缜密的。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二段,知道了六国破灭的第一个原因,作者“赂秦而力亏”的论述是符合事实的。那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呢?请同学们下去阅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六国论教案【篇12】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教学步骤]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见《三维设计》P58)

    三、写作背景 (见《三维设计》P58)

    四、学生齐读课文并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 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 燕国

    五、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2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 “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第 二课 时

    一、课前检测

    二、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二段:

    1、小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熟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研习第三段:

    1、小组朗读第三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六国论教案【篇13】

    目的要求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要点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写作背景

    苏洵生活在十一世纪前半期。当时,北宋王朝由于中央集权以及有关政策而引起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形成,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严重和表面化。不少具有开明进步思想的官僚士大夫纷纷要求改革。苏洵也带着儿子苏轼、苏辙从家乡四川赶到当时的都城汴京(现在河南省开封市),并且通过名重一时的欧阳修,在公元一○五八年把他二十来篇著作献给了宋仁宗,陈述他对于当前内政外交问题的意见。这里给大家介绍的《六国论》就是其中的一篇。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评论六国破灭的原因,提出对敌斗争应该注意的问题,借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发表自己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借题发挥,以古喻今。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大大减低了宋朝军队的战斗作用,而且严重削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国防力量。赵宋统治者想尽办法抑制内部的叛变和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则妥协退让、屈辱求和。这种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助长了东北面的辽和西北面的西夏的气焰。到了十一世纪中叶,辽和西夏更结成犄角之势,步步要挟,随时侵犯。北宋王朝主要的应付办法是逐年向辽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结果,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它们更加贪得无厌。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路线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路线很

    【六国论教案13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