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游褒禅山记教案优选13篇
  • 游褒禅山记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1

    游褒禅山记教案优选13篇。

    以下是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您收集的游褒禅山记教案实用技巧。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智慧需要在教案和课件中体现出来。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言词语:阳、谬、咎、极、于是、夷、非常、观、至于、相、焉、穷、尽、其等。

    2.辨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对课文字词句的准确把握。

    难点: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解决办法

    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2、对注释,查字典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二、课内采用出题,学生自讲,教师总结的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疏通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本文所体现的杂记类散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一、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 者 认 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二、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不到二十个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 处设 比: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 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 至又 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三、文章第三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提示: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 精辟地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 观条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地看问题;最后又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既是 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这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治学、从事工作,无疑都有启发作用。

    四、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该轻信盲从,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认真思考辨析,然后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是很可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之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几句,第三段开头一句),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二是两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正是处处为议论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笔,使议论有依据,三是记游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处世这两类事情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围绕这一 共同 点来 展 开议论。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遥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课后练习(略)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wwW.JK251.Com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的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

    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

    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第二课时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第三课时

    一、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二、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学生练习背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4

    今天我要说的是《游褒禅山记》复习,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要求是:1.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2.理解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3.理解并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文言语句。4.理解基本篇目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关于教材

    >第二册教材中的第三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就是读清句读,了解文言句式的知识,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四)关于学情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而这节课又是复习课,对于一些学生易掌握的知识可略说,而对于平时的易错的要重点说,要说透。对于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迁移,传授学生记忆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用法,古今词义的区别及特殊的文言句式。虚词“其”的用法。

    2.通过合作讨论、课文叙议结合的特点,理解叙述与议论的内在逻辑联系

    难点:理解《游褒禅山记》所阐述的道理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高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比较法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教学中,通过回顾初中的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进行比较,加深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讨论法

    作为一节复习课,学生可讨论,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加深对本课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我设计了课堂练笔练习,重点巩固,当堂“消化”。

    (二)教法

    1、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词类活用,句子的翻译

    2、迁移法、归纳法

    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3、提问法

    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四、说教学程序

    以复习初中所学两篇游记的文体知识导入,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知识,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通过课件展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音,字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例如“其”的用法。在疏通字音、字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要一定练习来巩固,我布置了《单招零距离》P86-P88的练习

    六、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1节:山名考证

    记叙山—院—碑

    2节:游华山洞

    前洞:平旷、游者众

    后洞:幽深、罕至

    3节:游洞心得

    议论

    4节:观碑心得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5

    [课文说明]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个性.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6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2、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3、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放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

    无物以相之(xiàng) 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答:至洞之深处。

    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答:无限风光在险峰。

    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

    (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

    (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⑴ 一词多义:

    ① 卒:

    A、死,卒葬之。

    B、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C、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② 文:

    A、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B、文字,独其为文。

    C、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③ 道:

    A、道路,有碑仆道。

    B、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C、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D、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 极:

    A、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

    B、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⑵ 词性活用:

    ①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② 名:

    A、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B、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③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⑶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 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 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疏通课文时。)

    2、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

    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4、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5、指点与答疑:

    ⑴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⑵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 花华分开。

    ⑶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6、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古文的字词句篇。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本文的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一、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二、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3、学生练习背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8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9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xiàng。“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xiāng。“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②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全班齐读3、4、5段。

    六、布置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0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1、补充注释:

    ⑴ 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⑷ 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⑸ 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2、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⑴ 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⑵ 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⑶ 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⑷ 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⑴ 往往有得

    ⑵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⑶ 险以远,则至者少

    ⑷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⑹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⑴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⑷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⑹ 于是余有叹焉

    ⑺ 往往有得

    ⑻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⑼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⑴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 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⑷ 《临川先生文集》

    ⑸ 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分析后三段:

    ⑴ 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 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 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2、课后作业:

    ⑴ 背诵全文。

    ⑵ 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熟读背诵

    5、配乐朗诵

    6、范读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六)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作简要说明。

    (七)《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八)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九)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游褒禅山记教案优选13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