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经典初中教案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教案
  • 经典初中教案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05

    【www.jk251.com - 九年级数学中考经典教案】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每一位初中老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初中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经典初中教案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函数y=ax2(a>0)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认识、理解和掌握其性质.

    2.体会数形结合的转化,能用y=ax2(a>0)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的经验,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

    通过动手画图,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达到对二次函数y=ax2(a>0)图象和性质的真正理解,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会画y=ax2(a>0)的图象.

    2.理解,掌握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会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征是什么?二次函数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问题2如何用描点法画一个函数图象呢?

    【教学说明】①略;②列表、描点、连线.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

    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

    【教学说明】①要求同学们人人动手,按“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图y=x2的图象,同学们画好后相互交流、展示,表扬画得比较规范的同学.

    ②从列表和描点中,体会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特征.

    ③强调画抛物线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用直线连结,而非光滑的曲线连结,不符合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如图(1)就是y=x2的图象的错误画法.

    误区二:并非对称点,存在漏点现象,导致抛物线变形.

    如图(2)就是漏掉点(0,0)的y=x2的图象的错误画法.

    误区三:忽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抛物线要求用平滑曲线连点的同时,还需要向两旁无限延伸,而并非到某些点停止.

    jK251.COm精选阅读

    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教案相关教学方案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2.会用配方法求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对称轴、y随x的增减性.

    3.能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或最小值;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体会建立二次函数y=ax2+bx+c(a≠0)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的必要性.

    2.在学习y=ax2+bx+c(a≠0)的性质的过程中,渗透转化(化归)的思想.

    【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①用配方法求y=ax2+bx+c的顶点坐标;②会用描点法画y=ax2+bx+c的图象并能说出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解决一些问题,能通过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

    1.把二次函数y=-2x2+6x-1化成y=a(x-h)2+k的形式.

    2.写出二次函数y=-2x2+6x-1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3.画y=-2x2+6x-1的图象.

    4.抛物线y=-2x2如何平移得到y=-2x2+6x-1的图象.

    5.二次函数y=-2x2+6x-1的y随x的增减性如何?

    【教学说明】上述问题教师应放手引导学生逐一完成,从而领会y=ax2+bx+c与y=a(x-h)2+k的转化过程.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如何画y=ax2+bx+c图象,你可以归纳为哪几步?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一般分为三步:

    1.先用配方法求出y=ax2+bx+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对称轴右边的部分图象.

    3.利用对称点,画出对称轴左边的部分图象.

    探究2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性质有哪些?你能试着归纳吗?

    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教学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具体情景中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教材p2“动脑筋”中的两个问题:矩形植物园的面积s(m2)与相邻于围墙面的每一面墙的长度x(m)的关系式是s=-2x2+100x,(0

    2.对于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否会有一些限制呢?有.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在上述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

    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①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时,要连同符号一起指出.

    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教案教案模板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关系.

    3.会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4.能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决综合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①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当y=0时,自变量x的值,它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的关系: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求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

    例1求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分析】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时,交点的纵坐标y=0,转化为求方程x2-2x-3=0的根.

    解:因为方程x2-2x-3=0的两个根是x1=3,x2=-1,所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3或-1.

    【教学说明】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首先令y=0,把二次函数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求此方程的根.

    探究2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思考:

    (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

    经典初中教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应用导学案


    《二次函数应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

    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主尝试

    1.图(1)是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拱桥洞的最高点)离水面2m,水面宽4m.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关系式是()

    a.b.c.d.

    2.九年级的一场篮球比赛中,如图队员甲正在投篮,已知球出手时离地面高m,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m时到达最大高度4m,设篮球运行的线路为抛物线,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篮球出手后离地的水平距离为xm,高度为ym,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二、互动探究

    例1如图,某喷灌设备的喷头b高出地面1.2m,如果喷出的抛物线形水流的水平距离x(m)与高度y(m)之间的关系为二次函数y=a(x-4)2+2.

    求:(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水流落地点d与喷头底部a的距离(精确到0.1)

    例2:某校初三年级的一场篮球比赛中,如图队员甲正在投篮,已知球出手时离地面高m,与篮圈中心的水平距离为7m,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m时到达最大高度4m,设篮球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篮圈距地面3m.

    (1)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问此球能否准确投中?

    (2)此时,若对方队员乙在甲前面1m处跳起盖帽拦截,已知乙的最大摸高为3.1m,那么他能否获得成功?

    练习:

    1.小明是学校田径队的运动员,根据测试资料分析,他掷铅球的出手高度为2米,如果出手后铅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式为,那么小明掷铅球的出手点与铅球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多少?

    2.如图,某公路隧道横截面为抛物线,其最大高度为6米,底部宽度om为12米.现以o点为原点,om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直接写出点m及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2)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要搭建一个矩形“支撑架”ad-dc-cb,使c、d点在抛物线上,a、b点在地面om上,则这个“支撑架”总长的最大值是多少?

    三、反馈检测:评价手册

    四、课外作业:同步练习

    经典初中教案数学教案-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

    教学目标:

    1.1.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2.2.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

    3.3.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对于数形结合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二次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数与形相互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创设情景、建模引入

    我们已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现在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写出圆的半径是R(CM),它的面积S(CM2)与R的关系式

    答:S=πR2.①

    2.写出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L(M)之间的关系

    答:S=L(30-L)=30L-L2②

    分析: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与R、L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S是否是R、L的一次函数?

    由于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不是R、L的一次函数,那么S是R、L的什么函数呢?这样的函数大家能不能猜想一下它叫什么函数呢?

    答:二次函数。

    这一节课我们将研究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二.归纳抽象、形成概念

    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注意:(1)必须a≠0,否则就不是二次函数了.而b,c两数可以是零.(2)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的形式,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练习:1.举例子:请同学举一些二次函数的例子,全班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2.出难题:请同学给大家出示一个函数,请同学判断是否是二次函数。

    (若学生考虑不全,教师给予补充。如:;;;的形式。)

    (通过学生观察、归纳定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通过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题目用了一些人性化的词语,也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由前面一次函数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研究函数一般应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二次函数我们也会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这里指出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旨在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并将此方法形成技能,以指导今后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三.尝试模仿、巩固提高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入手展开研究

    1.1.尝试:大家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学生分别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2.模仿巩固:教师将了解到的各种不同图象用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到底哪一个对呢?下面师生共同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解:一、列表:

    x

    -3

    -2

    -1

    0

    1

    2

    3

    Y=x2

    9

    4

    1

    0

    1

    4

    9

    二、描点、连线:按照表格,描出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按照x(点的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各点连结起来.

    经典初中教案二次函数的应用时


    2.4二次函数的应用(2)

    教学目标:

    1、继续经历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最值问题的过程。

    2、会综合运用二次函数和其他数学知识解决如有关距离等函数最值问题。

    3、发展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地分析,即用数学的方式表示问题以及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例2将现实问题数学化,情景比较复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许多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问题,它的一般方法是:

    (1)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列解析式时,要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运用公式或配方法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上节课我们讨论了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面积的最值问题。出示上节课的引例的动态

    图形(在周长为8米的矩形中)(多媒体动态显示)

    设问:(1)对角线(l)与边长(x)有什何关系?

    (2)对角线(l)是否也有最值?如果有怎样求?

    l与x并不是二次函数关系,而被开方数却可看成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引导学生回忆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被开方数越大(小)则它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小)。指出:当被开方数取最小值时,对角线也为最小值。

    二、例题讲解

    例题2:b船位于a船正东26km处,现在a、b两船同时出发,a船发每小时12km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驶,b船发每小时5km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行驶,何时两船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

    多媒体动态演示,提出思考问题:(1)两船的距离随着什么的变化而变化?

    (2)经过t小时后,两船的行程是多少?两船的距离如何用t来表示?

    设经过t小时后ab两船分别到达a’,b’,两船之间距离为a’b’=ab’2+aa’2=(26-5t)2+(12t)2=169t2-260t+676。(这里估计学生会联想刚才解决类似的问题)

    因此只要求出被开方式169t2-260t+676的最小值,就可以求出两船之间的距离s的最小值。

    解:设经过t时后,a,bab两船分别到达a’,b’,两船之间距离为

    s=a’b’=ab’2+aa’2=(26-5t)2+(12t)2

    =169t2-260t+676=169(t-1013)2+576(t>0)

    当t=1013时,被开方式169(t-1013)2+576有最小值576。

    所以当t=1013时,s最小值=576=24(km)

    答:经过1013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24km

    练习: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为2,求斜边的最小值。

    三、课堂小结

    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四、布置作业

    见作业本

    九年级数学下不共线三点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教案相关教学方案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由已知条件的特点,灵活选择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合适地设置函数解析式,可使计算过程简便.

    【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情感态度】

    通过本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合适的表达式设法.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同学们想一想,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它的解析式?

    学生回答:

    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两个点的坐标,能求出其解析式吗?三个点的坐标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已知三点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讲解:教材p21例1,例2.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例题讲解归纳出已知三点坐标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探究2用顶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例3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为a(1,-4)且过b(3,0),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已知抛物线的顶点,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k.

    解:∵抛物线顶点为a(1,-4),∴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4,∵点b(3,0)在图象上,∴0=4a-4,∴a=1,∴y=(x-1)2-4,即y=x2-2x-3.

    【教学说明】已知顶点坐标,设顶点式比较方便,另外已知函数的最(大或小)值即为顶点纵坐标,对称轴与顶点横坐标一致.

    探究3用交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例4(甘肃白银中考)已知一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2,0),b(1,0),且经过点c(2,8).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由于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2,0),b(1,0),可设解析式为交点式:y=a(x-x1)(x-x2).

    解:a(-2,0),b(1,0)在x轴上,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x-1).又∵图象过点c(2,8),∴8=a(2+2)(2-1),∴a=2,∴y=2(x+2)(x-1)=2x2+2x-4.

    【教学说明】因为已知点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析式可设为交点式,再把第三点代入可得一元一次方程,较一般式所得的三元一次方程简单.

    经典初中教案数学教案-二次函数y=ax+bx+c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2、渗透解析几何,数形结合,函数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3、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主体的积极思维,体验感悟数学.逐步建立数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用具:微机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例1、已知:抛物线y=x2-(m2-1)x-2m2-2

    ⑴求证:无论m取什么实数,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⑵m取什么实数时,两交点间距离最短?是多少?

    解:

    △=(m2-1)2+4(2m2+2)

    =m4-2m2+1+8m2+8

    =m4+6m2+9

    =(m2+3)2

    m2≥0

    ∴m2+3>0

    ∴△>0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问题:为什么说当△>0时,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能否从数和形两方面说明)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说数学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习,以达到①经验共享,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提高.②学会合作,消除个人中心.③发现自我,提高参与度.④弘扬个体的主体性,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

    数: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曲线的方程.反之,曲线方程的每一个实数解对应的点都在曲线上.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既在抛物线上,又在x轴上.所以交点的坐标既满足抛物线的解析式,也满足x轴的解析式.设交点坐标为(x,y)

    这样交点问题就转化成求这个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代入y=0,消去y,转化成ax2+bx+c=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求根问题.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当△>0时,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y=ax2+bx+c

    y=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

    ∴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形:顶点在x轴上方,且开口向下.或者顶点在x轴下方,且开口向上.

    设计意图: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使学生掌握转化思想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知数学的直观性和形式化这二重性.掌握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逐步学会数学的思维.

    转化成代数语言为:

    小结:第一种方法,根据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将求曲线的交点问题,转化成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

    第二种方法,借助于图象思考问题,比较直观.发现规律后,再用数学的符号语言将其形式化.这既体现了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也是探索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思考:试从数、形两方面说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判别式的符号的关系.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能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而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创造过程.使主体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揭示出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数学观念.

    ⑵m取什么实数时,两交点间距离最短?是多少?

    解:设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为(x1,0),(x2,0)

    解法㈠由⑴可知m为任何实数时,都有△>0

    解①

    ∴x1+x2=m2-1

    x1x2=-2(m2+1)

    ∴│x2-x1│=

    =

    =

    =

    =m2+3

    ∴当m=0时,两交点最小距离为3

    这里两交点间距离是m的函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将其一般化,形式化,解决问题,体会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问题:观察本题两交点间距离与判别式的值之间有何异同?具有一般的规律吗?如何说明.

    设x1、x2为ax2+bx+c=0的两根

    可以推出:

    还可以理解为顶点到x轴距离最短.

    设计意图:在对比、分析中,明确概念,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小结:观察这道题的结论,我们猜测出规律,将其一般化,推导出这个公式,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般方法.

    解法㈡:用十字相乘法或求根公式法求根.

    思考: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思考:求m取什么实数时,y=x2-(m2-1)x-2m2-2被直线y=2所截得的线段最短?是多少?

    练习:

    观察函数的图象,回答:

    (1)y>0时,x的取值范围如何?

    (2)y=0时,x取什么值?

    (1)y

    小结:数与形是数学中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图形比较直观,可以启发思路;而数学的严格证明也是必不可少的.直观性和形式化是数学的两重性.

    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

    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从某公司批发部每月按销售合同以批发单价每把8元购进雨伞(数量至少为100把),欣欣商店根据销售记录,这批雨伞以零售单价每把为14元出售时,月销售量为100把。如果零售单价每降价0.1元,月销售量就要增加5把.

    (1)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以零售单价14元出售时,一个月的利润为多少元?

    (2)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为了扩大销售记录,现实行降价销售,问分别降价0.2元、0.8元、1.2元、1.6元、2.4元、3元时的利润是多少?

    (3)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实行降价销售后,问降价多少元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4)现在该公司的批发部为了再次扩大这种雨伞的销售量,给零售商制定如下优惠措施:如果零售商每月从批发部购进雨伞的数量超过100把,其超过100把的部分每把按原价九五折(即百分之95)付费,但零售价每把不能低于10元。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应将这种雨伞的零售单价定为每把多少元出售时,才能使这种雨伞的月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月销售利润是多少元?(销售利润=销售款额—进货款额)

    解:(1)(14—8)(元)

    (2)638元、728元、748元、792元、792元、750元。

    (3)设降价元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元

    =

    =

    =

    ∴当时,有最大值

    (4)设降价元时利润最大,利润为元

    (其中)。

    化简,得。

    ∴当时,有最大值。

    ∴。

    经典初中教案二次函数y=ax+bx+c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2、渗透解析几何,数形结合,函数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3、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主体的积极思维,体验感悟数学.逐步建立数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用具:微机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例1、已知:抛物线y=x2-(m2-1)x-2m2-2

    ⑴求证:无论m取什么实数,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⑵m取什么实数时,两交点间距离最短?是多少?

    解:

    △=(m2-1)2+4(2m2+2)

    =m4-2m2+1+8m2+8

    =m4+6m2+9

    =(m2+3)2

    m2≥0

    ∴m2+3>0

    ∴△>0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问题:为什么说当△>0时,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能否从数和形两方面说明)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说数学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习,以达到①经验共享,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提高.②学会合作,消除个人中心.③发现自我,提高参与度.④弘扬个体的主体性,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

    数: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曲线的方程.反之,曲线方程的每一个实数解对应的点都在曲线上.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既在抛物线上,又在x轴上.所以交点的坐标既满足抛物线的解析式,也满足x轴的解析式.设交点坐标为(x,y)

    这样交点问题就转化成求这个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代入y=0,消去y,转化成ax2+bx+c=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求根问题.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当△>0时,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y=ax2+bx+c

    y=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

    ∴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形:顶点在x轴上方,且开口向下.或者顶点在x轴下方,且开口向上.

    设计意图: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使学生掌握转化思想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知数学的直观性和形式化这二重性.掌握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逐步学会数学的思维.

    转化成代数语言为:

    小结:第一种方法,根据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将求曲线的交点问题,转化成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

    第二种方法,借助于图象思考问题,比较直观.发现规律后,再用数学的符号语言将其形式化.这既体现了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也是探索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思考:试从数、形两方面说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判别式的符号的关系.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能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而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创造过程.使主体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揭示出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数学观念.

    ⑵m取什么实数时,两交点间距离最短?是多少?

    解:设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为(x1,0),(x2,0)

    解法㈠由⑴可知m为任何实数时,都有△>0

    解①

    ∴x1+x2=m2-1

    x1·x2=-2(m2+1)

    ∴│x2-x1│=

    =

    =

    =

    =m2+3

    ∴当m=0时,两交点最小距离为3

    这里两交点间距离是m的函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将其一般化,形式化,解决问题,体会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问题:观察本题两交点间距离与判别式的值之间有何异同?具有一般的规律吗?如何说明.

    设x1、x2为ax2+bx+c=0的两根

    可以推出:

    还可以理解为顶点到x轴距离最短.

    设计意图:在对比、分析中,明确概念,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小结:观察这道题的结论,我们猜测出规律,将其一般化,推导出这个公式,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般方法.

    解法㈡:用十字相乘法或求根公式法求根.

    思考: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思考:求m取什么实数时,y=x2-(m2-1)x-2m2-2被直线y=2所截得的线段最短?是多少?

    练习:

    观察函数的图象,回答:

    (1)y>0时,x的取值范围如何?

    (2)y=0时,x取什么值?

    (1)y

    小结:数与形是数学中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图形比较直观,可以启发思路;而数学的严格证明也是必不可少的.直观性和形式化是数学的两重性.

    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

    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从某公司批发部每月按销售合同以批发单价每把8元购进雨伞(数量至少为100把),欣欣商店根据销售记录,这批雨伞以零售单价每把为14元出售时,月销售量为100把。如果零售单价每降价0.1元,月销售量就要增加5把.

    (1)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以零售单价14元出售时,一个月的利润为多少元?

    (2)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为了扩大销售记录,现实行降价销售,问分别降价0.2元、0.8元、1.2元、1.6元、2.4元、3元时的利润是多少?

    (3)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实行降价销售后,问降价多少元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4)现在该公司的批发部为了再次扩大这种雨伞的销售量,给零售商制定如下优惠措施:如果零售商每月从批发部购进雨伞的数量超过100把,其超过100把的部分每把按原价九五折(即百分之95)付费,但零售价每把不能低于10元。欣欣日用品零售商店应将这种雨伞的零售单价定为每把多少元出售时,才能使这种雨伞的月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月销售利润是多少元?(销售利润=销售款额—进货款额)

    解:(1)(14—8)(元)

    (2)638元、728元、748元、792元、792元、750元。

    (3)设降价元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元

    =

    =

    =

    ∴当时,有最大值

    (4)设降价元时利润最大,利润为元

    (其中)。

    化简,得。

    ∴当时,有最大值。

    ∴。

    数学教案-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是,对称轴是,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抛物线y=a(x+h)2+k(a≠0)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m-2)x2+m2-m-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是

    2.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kx2+bx-1的图像大致是()

    yyyy

    11

    0xo-1x0x0-1x

    ABCD

    3.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4.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如: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5.考查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能力,常见的作为专项压轴题。

    习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3,6)在第一象限,则点B(3,-6)在第象限

    2、对于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3、二次函数y=x2+x-5取最小值是,自变量x的值是

    4、抛物线y=(x-1)2-7的对称轴是直线x=

    5、直线y=-5x-8在y轴上的截距是

    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m+1)xm2+3m+1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8、在公式=b中,如果b是已知数,则a=

    9、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7,如果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某乡粮食总产值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A)x>5(B)x<5(C)x≤5(D)x≥5

    12、抛物线y=(x+3)2-2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3、抛物线y=(x-1)(x-2)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为()

    (A)0(B)1(C)2(D)3

    1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B)(C)(D)

    15.平面三角坐标系内与点(3,-5)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3,5)(B)(3,5)(C)(-3,-5)(D)(3,-5)

    16.下列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的是()

    (A)y=x2(B)y=x2+2x(C)y=x2+x+2(D)y=x2-x-2

    17.函数y=中,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C)x≠(D)x<

    18.已知A(0,0),B(3,2)两点,则经过A、B两点的直线是()

    (A)y=x(B)y=x(C)y=3x(D)y=x+1

    19.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的交点不可能在()

    【经典初中教案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教案】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