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众数与中位数
  • 众数与中位数

    发表时间:2022-02-05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每一位初中老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优秀的初中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众数与中位数》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一、教材分析

    A、教材的地位与作用:①本节教材是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第二节,它是上节平均数的延续。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学好本节课,也将为本章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本节内容在中考命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2003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6题.2000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9题,1997年河南中考选择题3题,1996年河南中考填空题9题。“2000一高英才杯”选择题3题。

    B.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②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②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C、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定义的理解及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2.教学难点:

    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求法。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当做众数。

    二、教法设计

    问题情景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引导回顾搭建桥梁】

    ①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另两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和中位数。

    14.2众数与中位数(课件)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情景一:一家童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码(单位:厘米)

    18

    19

    20

    21

    21.5

    22

    22.5

    销售量(单位:双)

    1

    2

    5

    11

    7

    3

    1

    在这个问题里,如果你是鞋店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问题情景二:某面包房,在一天内销售面包100个,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

    面包种类

    奶油

    巧克力

    豆沙

    香稻

    三色

    椰茸

    销售量(单位:个)

    10

    15

    25

    5

    15

    30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你是店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同时要强调众数的功能,即“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常用众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注意:①.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例如:问题一中众数是(21厘米),不要把21厘米的鞋的销售量11当作所求的众数。

    ②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和3都出现了2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1、在一次英语口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08010060807090508070

    80709080908070906080

    求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请用观察法找出这组数据中哪些数据出现的频数较多,从而进一步找出它的众数;也可仿照问题一画表格找出众数。强调一下这个结论反映了得80分的学生最多。

    问题情景三:在初三数学竞赛中,我班其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名次是:5557616298,其中哪一个数据能用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观察在这5个数据中,前4个数据的大小比较接近,最后1个数据与它们的差异较大。这时如果用其中最中间的数据61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不受个别数据较大变动的影响。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意: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2.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如情景三的中位数是61。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

    例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

    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请观察分析后,自解.

    【诱向深入拓展思维】

    例3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单位: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

    2

    3

    2

    3

    4

    1

    1

    1

    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2位)。

    观察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表中共有多少个数据?其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什么?说明什么?

    ②表里的17个数据可看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其中第几个数是最中间的数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说明什么?

    ③可选用哪个公式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所求得的平均数能说明什么?这样分析例题,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到这三个数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

    【展示应用评价自我】

    补充练习1、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由大到小排列)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x值及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10,10,x,8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10+x)=(10+10+x+8)

    ∴x=8,(10+x)=9

    ∴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9。

    补充练习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个数集的唯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B.22C.23D.24

    分析:设这5个整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为a1,a2,a3,a4,a5,由于中位数是4,所以a3=4,又6是唯一众数,所以a4=a5=6,此时,a2最大只能取3,a1最大取2,故a1+a2+a3+a4+a5=2+3+4+6+6=21

    解:选(A)

    3、教材P159中1、2、3

    【链接知识归纳小结】

    1.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了解了它们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和适用范围。

    2.方法小结: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该数据出现的次数.如果有两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比其他数据出现次数都多,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数据为奇数个与偶数个两种来求.(既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并算出它们的平均数)。

    3.知识网络: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布置作业】教材P163A组1、2、3,B组。

    【板书设计】

    14.2众数与中位数

    1.定义例1例2例3

    众数:练习1练习2

    中位数

    jK251.COm精选阅读

    数学教案-众数与中位数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A、教材的地位与作用:①本节教材是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第二节,它是上节平均数的延续。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学好本节课,也将为本章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本节内容在中考命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2003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6题.2000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9题,1997年河南中考选择题3题,1996年河南中考填空题9题。“2000一高英才杯”选择题3题。

    B.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②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②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C、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定义的理解及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2.教学难点:

    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求法。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当做众数。

    二、教法设计

    问题情景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引导回顾搭建桥梁】

    ①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另两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和中位数。

    14.2众数与中位数(课件)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情景一:一家童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码(单位:厘米)

    18

    19

    20

    21

    21.5

    22

    22.5

    销售量(单位:双)

    1

    2

    5

    11

    7

    3

    1

    在这个问题里,如果你是鞋店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问题情景二:某面包房,在一天内销售面包100个,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

    面包种类

    奶油

    巧克力

    豆沙

    香稻

    三色

    椰茸

    销售量(单位:个)

    10

    15

    25

    5

    15

    30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你是店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同时要强调众数的功能,即“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常用众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注意:①.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例如:问题一中众数是(21厘米),不要把21厘米的鞋的销售量11当作所求的众数。

    ②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和3都出现了2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1、在一次英语口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08010060807090508070

    80709080908070906080

    求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请用观察法找出这组数据中哪些数据出现的频数较多,从而进一步找出它的众数;也可仿照问题一画表格找出众数。强调一下这个结论反映了得80分的学生最多。

    问题情景三:在初三数学竞赛中,我班其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名次是:5557616298,其中哪一个数据能用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观察在这5个数据中,前4个数据的大小比较接近,最后1个数据与它们的差异较大。这时如果用其中最中间的数据61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不受个别数据较大变动的影响。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意: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2.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如情景三的中位数是61。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

    例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

    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请观察分析后,自解.

    【诱向深入拓展思维】

    例3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单位: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

    2

    3

    2

    3

    4

    1

    1

    1

    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2位)。

    观察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表中共有多少个数据?其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什么?说明什么?

    ②表里的17个数据可看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其中第几个数是最中间的数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说明什么?

    ③可选用哪个公式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所求得的平均数能说明什么?这样分析例题,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到这三个数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

    【展示应用评价自我】

    补充练习1、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由大到小排列)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x值及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10,10,x,8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10+x)=(10+10+x+8)

    ∴x=8,(10+x)=9

    ∴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9。

    补充练习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个数集的唯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B.22C.23D.24

    分析:设这5个整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为a1,a2,a3,a4,a5,由于中位数是4,所以a3=4,又6是唯一众数,所以a4=a5=6,此时,a2最大只能取3,a1最大取2,故a1+a2+a3+a4+a5=2+3+4+6+6=21

    解:选(A)

    3、教材P159中1、2、3

    【链接知识归纳小结】

    1.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了解了它们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和适用范围。

    2.方法小结: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该数据出现的次数.如果有两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比其他数据出现次数都多,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数据为奇数个与偶数个两种来求.(既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并算出它们的平均数)。

    3.知识网络: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布置作业】教材P163A组1、2、3,B组。

    【板书设计】

    14.2众数与中位数

    1.定义例1例2例3

    众数:练习1练习2

    中位数

    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的说课

    徐小路(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人员

    经理

    领工

    工种一

    工种二

    学徒

    合计

    工资x(元)

    2000

    260

    250

    200

    100

    /

    人数f(人)

    1

    10

    1

    23

    f.x(元)

    2000

    1300

    1500

    2000

    100

    6900

    (2)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701006080709050807090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15101419171614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23456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寸(cm)

    22

    22

    23

    23

    24

    24

    25

    销售量(双)

    11

    ①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②从实际出发,请回答①中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本厂的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

    问题①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问题②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产上的应用。

    (2)请你评判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得到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平均字数

    55

    149

    135

    55

    151

    135

    请你评判两班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优秀率(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的高低。

    由已知中位数估计"中间"位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也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

    (3)请你参政:

    某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状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情况见如下统计图:

    (图中右边的人数是指取得对应左边次数的女生人数)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思考: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追问:

    追问:据上述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

    让学生会用数据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决策,在用数学中学会创新.

    这一环节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引例的解决:

    略解:经理的工资数据与其它数据大小悬殊,用平均数不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这时用众数(200元)或中位数(250元)来表示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比较合适。

    追问学生:如果你找工作,你会怎样去了解工作报酬?

    由于前面已将问题的难点进行分解突破,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层地意识到:要学会用数据说话,科学地分析身边的事例,以免上当受骗。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采用谈话法与学生小结交流:

    (1)列表对比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概念

    注意点

    (2)在生活中可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特征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们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联系实际选择。

    作业:

    (1)巩固型作业:课本P101,练习:12

    (2)实践操作型作业:(一周后交)

    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也称为心率,请你们分组抽样调查初一年级50名同学的心率,并思考若你是医务室的医生,请你谈谈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率情况,据此数据向校长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布置一短一长作业,巩固本节和上节知识,也为下节课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是为课本P125的课题学习“心率与年龄”的开展打好扎实基础;既让学生了解自身,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设计说明:

    1.板书设计

    投影屏幕

    众数和中位数

    1.归纳探索结果3.实践应用

    ........................

    ........................

    2.练习..................

    ........................

    2.时间安排

    课题引入约5分钟,概念探索约18分钟,实践应用约17分钟,小结与作业约5分钟.(注:一节课45分钟)

    3.教学特色

    1)以问题作为教学主线,在趣味性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中,展开探索,在实践应用性问题中感悟数学的思维与方法,培养统计观念.

    2)以课堂作为教学的辐射源,通过教师、学生、多媒体多点辐射,带动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个人简介:徐小路,男,1971年生,浙江杭州人,杭州市长征中学一级教师,硕士

    通讯地址:310005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电话:0571-88084357-8034

    体育与健康


    一、教学指导思想国家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体育工作者改革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协作能力及优良的心理品质,这些正是本堂课的指导思想。二、教学目标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中学生从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和掌握传统强体健身方法。本课武术一路弹腿的复习课,通过教师的主导,学生自主练习以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同时发展学生的灵敏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相互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三、教学程序全课采用情景教学方式(1)通过热身舞的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导入本课(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练互练,相互评价结合的方式展开情景,其中充分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3)通过相互对练,评价发挥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4)通过速度、灵敏练习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身体自立精神和进取精神。(5)通过自创练习拓展学生思维,发展想象能力。(6)通过简化太极拳的摹仿练习放松结束情景,同时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年级:八年级授课教师:刘俊伟教学内容:武术——一路弹腿教学目标水平目标:水平四领域目标:1、通过武术动作的练习,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行为。2、学生能完成武术一路弹腿的全套动作。3、通过武术动作的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性。4、通过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阶段目标

    1、导入本课课堂常规2、热身“免子舞”(配乐)3、进行武术基本功练习教师领做要求:欢快热烈口令指挥教师提出要求巡回辅导学生边跳边可以自由组合任意队形学生散点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练习1.手法2.步法3.手法、步法相结合充分热身进入上课状态复习回顾基本功导入本课主题

    1、复习一路弹腿(1—4)动作2、(5—7)动作练习3、全套动作练习自创动作练习自创动作演练游戏速度和灵敏练习1、师讲解示范动作和评价动作原则2、指挥学生练习3、巡回辅导4、集中合练,集体纠正同(1—4)教学方法在音乐伴奏下,合练成套动作,提出要求,口令指挥。提出要求以列为单位集体创设几个武术动作利用激激励手段评价学生动作讲解规则口令指挥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a)自练b)互练c)合练d)互相纠错同(1—4)练习方法学生认真练习,喊出口令,练出气势。发挥想象,自创动作每组推选一至两位同学上前演练听清规则以规则进行练习利用自主练习法,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能动性气氛热烈,把整课推向高潮,增强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进取精神

    束1、放松2、小结3、布置课外作业4、师生再见领做简单的太极拳放松操小结本课内容模仿教师进行自主放松学生认真听想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积极放松

    场地器材空地一片录音机一台

    课后小结

    定理与证明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真命题的证明步骤与格式.命题的证明步骤与格式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数学必具备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有大量的证明问题;另一方面它还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难点:推论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它体现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对逻辑的理解不深刻,往往找不出最优的思维切入点,证明的盲目性很大,因此对学生证明的思路和方法的训练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建议

    1、四个注意

    (1)注意:①公理是通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过的,不需要再进行推理论证而都承认的真命题;②公理可以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根据.

    (2)注意: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一般选择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真命题作为定理,可以以它们为根据推证其他命题.这些被选作定理的真命题,在教科书中是用黑体字排印的.

    (3)注意:在几何问题的研究上,必须经过证明,才能作出真实可靠的判断.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命题,如果只采用测量的方法.只能测量有限个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是相等的.但采用推理方法证明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那么就可以确信任意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

    (4)注意: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①论据必须是真命题,如: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和巳知条件;②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证的真实性;③论据应是论题的充足理由.

    2、逐步渗透数学证明的思想:

    (1)加强数学推理(证明)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做到,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学过的概念和命题,即进行语言准确性训练;能学会一些基本的推理论证语言,如“因为……,所以……”句式,“如果……,那么……”句式等等;提高符号语言的识别和表达能力,例如,把要证明的命题结合图形,用已知,求证的形式写出来.

    (2)提高学生的“图形”能力,包括利用大纲允许的工具画图(垂线、平行线)的能力和在对要证命题的理解(如分清题设、结论)的基础上,画出要证明的命题的图形的能力,后一点尤其重要,一般通过图形易于弄清命题并找出证明的方法.

    (3)加强各种推理训练,一般应先使学生从“模仿”教科书的形式开始训练.首先是用自然语言叙述只有一步推理的过程,然后用简化的“三段论”方法表述出这一过程,再进行有两步推理的过程的模仿;最后,在学完“命题、定理、证明”一单元后,总结证明的一般步骤,并进行多至三、四步的推理.在以上训练中,每一步推理的后面都应要求填注推理根据,这既可训练良好的推理习惯,又有助于掌握学过的命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推理要有依据;熟悉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能说出证明的步骤.

    2、能用符号语言写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3、通过对真命题的分析,加强推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证明的步骤与格式.

    教学难点: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符号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

    2、根据题设,应画出什么样的图形?(答:两条平行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

    3、结论的内容在图中如何表示?(答:在图中标出一对内错角,并用符号表示)

    二、例题分析

    例1、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a∥b,c是截线.

    求证:∠1=∠2.

    分析:要证∠1=∠2,

    只要证∠3=∠2即可,因为

    ∠3与∠1是对顶角,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易得出∠3=∠2.

    证明:∵a∥b(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例2、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已知:如图,∠AOB+∠BOC=180°,

    OE平分∠AOB,OF平分∠BOC.

    求证:OE⊥OF.

    分析:要证明OE⊥OF,只要证明∠EOF=90°,即∠1+∠2=90°即可.

    证明:∵OE平分∠AOB,

    ∴∠1=∠AOB,同理∠2=∠BOC,

    ∴∠1+∠2=(∠AOB+∠BOC)=∠AOC=90°,∴OE⊥OF(垂直定义).

    三、课堂练习: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四、归纳小结

    主要通过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从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加以归纳,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然后见投影仪.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435、(2),7.

    六、课后思考: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位置关系怎样?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位置关系怎样?

    我们与数学同行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生活数学

    【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

    【设计背景】

    “我们与数学同行”相当于苏科版教材的绪言,包括《生活数学》与《活动思考》两节,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粗略感受本套教材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感受本套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以“生活数学”和“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1节“生活数学”,主要是通过对一些生活实例的观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了解我国科学家在数学上的成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另外,本章作为整套教材的绪言,只是让学生对本套教材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个粗略的了解,不要求在具体解决问题上有过高要求。

    【课标要求】

    1.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的观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是人们交流信息的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数学上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介绍章头语、章头图

    1、介绍华罗庚教授的生平和成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

    下载完整版:我们与数学同行(如果不能下载,请右击用迅雷下载,没有迅雷请先下载安装)

    上一篇:生活数学

    下一篇:《1.2活动思考》教学设计

    【众数与中位数】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