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18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老师上课时应以教案课件为依据,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下面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情况实际出发,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情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将知识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奖励笑脸人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要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参与体验,逐渐领会怎样学习的方法。

    (二)复习巩固,目标转化。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本课知识的学习作出铺垫。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演示,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并利用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交流促发展。

    (四)尝试迁移,拓展延伸。

    本节课制订了一个评价量规,用一朵花的花瓣代表四个小组,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参与情况进行奖励,奖品是一个笑脸,贯穿整堂课。一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竞争、协作的氛围,二是当本节课结束时作为评价各小组的一个依据,并暗含着又一个生活中的统计,当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可以统计各组的笑脸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笑脸人变成了统计的对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这一知识无处不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和机会。

    (五)教师小结,激励评价。

    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的学习,在内心感受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同时,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大,在学习中可以经常用到电脑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围绕测量体重的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资料、形成假设等活动,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现、分析、推理等实践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课时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反思:

    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P8 ~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继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 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能力,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 )小。

    二、 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

    (4)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5“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千,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进率。会正确地读、写、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数的组成。

    2、借助学具操作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3、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听别人说起过比100大的数,自己也从书上、电视上听说过;更或许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起过,所以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却没有数感。还发现学生会按照100以内的数数方法数1000以内的数,有不错的数数能力,但拐弯处的数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估计事物数量的多少时大多都凭着感觉乱猜。所以,为突破重难点,关键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知桥梁。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并数数。

    教学难点:

    正确地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

    具体感知一千的大小。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PPT出示宏庙小学照片,指名读一读:

    宏庙小学有100多年的历史,今年将迎来她132岁生日。其中,二年级有8个班,共320名同学。

    复习已学的数:100,学生谈谈对100的认识。

    【预设】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10个十是一百;

    百位上是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

    你知道哪些比100大的数?尝试写一个,并读出来。今天一起来认识比100大的数。

    活动2【讲授】新课展开

    认识1000以内的数。

    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

    013

    交流摆法、读法、写法。

    103:一百零三130:一百三十

    301:三百零一310:三百一十

    归纳: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位一位往下读。中间的零要写也要读,末尾的零要写但不用读。

    让学生再说几个要写也要读出零的三位数和要写不要读出零的三位数。

    用计数器表示数,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3并介绍组成。在数字小路上贴数。

    小组交流学习130、301、310.反馈交流。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巩固练习

    (学习单)看小棒图(236)、小棒图(502)、计数器(949)写数。

    反馈:读一读、说一说、数一数。

    236:二百三十六,它是由2个百、3个十、6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从236一个一个往后数5个数。

    502:五百零二,它是由5个百、2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从502一个一个往前数5个数。

    949:九百四十九,它是由9个百、4个十、9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数。

    学生介绍999:

    【预设】它是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都是9;

    由9个百、9个十、9个一组成的。

    添上1,是1000。

    活动4【活动】认识千,感受一千的大小

    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一千的大小。

    认识计数单位千。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00,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归纳: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揭示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感知一千的大小。

    出示1000个小立方体,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了几个小立方体,是怎么看出来的?(课件演示)

    揭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出示一张纸,想象1000张纸的厚度,出示1000张纸来验证,感知数量的多少。

    出示全校学生上操的俯瞰图,想象1000个人的多少。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白板展示:超市购物时的对话情境

    教师:同学们,画面中他们在说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引用对话中提到的克和千克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板书:克、千克)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2.认识克(g)。

    (1)活动:称称。

    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用手感受下1克有多重。

    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

    (2)掂掂。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一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介绍一角硬币重1克,你放在手心内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把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掂掂,感受有多重。

    (3)说说。

    通过刚才的掂掂、称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轻或很轻的感觉)

    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板书:克g)

    (4)议议。

    在生活中,计量那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

    (5)填填

    学生独立教材第2页填一填,并汇报。

    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读多少克。

    3.认识千克。

    (1)称一称。

    一袋盐重多少?两袋盐呢?

    学生观察:1袋盐重500克。想:两袋盐是500克+500克=1000克

    让学生把两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老师:两袋盐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针指着1,两袋盐重1千克)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得出:

    1千克和1000克都同样表示两袋盐的轻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样重,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000克=1千克

    (2)估一估

    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吗?

    先引导学生用手先掂一掂一个苹果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苹果重1千克,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3个苹果重约1千克)。

    (3)称一称

    ①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千克大米。

    让学生先将大米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称出1千克大米。

    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再掂一掂。

    ②小组合作用盘称称出2千克大米。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③教师巡视: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

    (4)填一填。6kg=()g7000g=()kg11000g=()kg

    教师指名回答,帮助学生分析填写错误的原因。

    三、练习应用

    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称一称

    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题。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教学中忽略运用对比的方法感受轻重。可用右手掂两袋食盐,左手掂1个一角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通过学生的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我发现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认识体验还够,判断几克、几千克,误差较大,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②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③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④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三、教学流程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问: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

    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7个草莓,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

    2、交流汇报摆的结果,并说发现。

    3、引导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列算式。

    4、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动手摆一摆。

    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

    4、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呢?

    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四、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五、课堂总结,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师:看来,在家都很好地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板书课题:5.混合运算)

    二、复习旧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看大屏幕(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理解的很透彻。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实,数学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从旧知识中发现并学到许多新知识,不信,你们看这道题(板书:7+43),观察一下,与上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当他们遇到一起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试着做一做。

    2)读一读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吗?(想)请打开书48页,对照48页的脱式计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对不对。做对的同学就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以示鼓励。做错的同学,认真观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在旁边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看书并更正)

    3)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

    的计算顺序)

    4)做一做

    我们知道了当加和乘遇到一起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那么,当减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时候呢请同学们再试着做一做这道题。(课件显示:15-105)

    (学生试做)

    5)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

    6)议一议

    同学们知道了当乘加在一起时,先算乘后算加;当减除在一起时先算除后算减,那么这些算式你们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显示10道不同级的混合运算算式,请同学们说运算顺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7)读一读

    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读两遍,齐读两遍)

    8)讲一讲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时提醒注意事项)

    9)练一练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显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你们看(课件显示)我们把昨天学的知识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如果老师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再添加一个小括号,它的计算顺序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说,神不神奇?(神奇)其实,数学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待着你们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学们。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下课!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7+43先算乘、除法

    =7+12后算加、减法

    =19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8)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的运动现象有初步的认识,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应用所学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能使学生辨认生活中的一些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旋转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设计图形,并能用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旋转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能将多个同样的图案利用图形的运动拼在一起,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欣赏图形的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基本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剪刀胶棒正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在哪里呢,我们倒数3个数把他请出来,怎么样?

    生:齐喊3、2、1教师出示课件放录音,同时让学生欣赏图片。

    师:这些图案美吗?你们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见过这些图案?

    生:桌布墙纸手绢围巾窗花地砖地毯等物品上见过.........

    师:你们真会观察。不过,老师相信你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每一个人都能设计出这样美丽的图案,都能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

    揭示课题小小设计师

    二、自主探究,实践操作

    1、呈现素材,认识基本图形

    师:这个图案可以看成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形状一样吗?教师用课件演示圈出图案中的四个部分。

    生:同桌交流,,教师抽一生讲解。

    2、动手演示,体验图形的运动

    师:这些基本图形分别通过怎样的运动,才能得到现在这些图案呢?

    (1)学生活动。用基本图形摆放在图案中,一边演示,一边说出基本图形的运动方式。

    (2)动手体验。利用课件让基本图形运动的过程演示出来,同时让学生举出自己的右手,一边说出运动方式、一边用手势演示基本图形的运动方式。

    3、独立拼摆,感受一个图形的变换

    师:刚才是哪个图形在运动?

    生:基本图形

    师:你们觉得基本图形复杂吗?

    生:很简单

    师:是啊。简单的基本图形同样可以拼成这些美丽的图案,根据什么?

    生:根据图形的运动。

    师:你们想不想用这个简单的基本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拼出和老师不一样的图案呢?

    (1)独立操作,动手拼摆

    (2)展示交流,感受不同运动

    (3)教师选取8幅学生的典型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讲解这些图案中的基本图形是通过怎样的运动,才拼成了这些美丽的图案。

    4、合作交流,认识一组图形的运动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同一个基本图形,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拼出了不同的美丽图案,你们的好朋友喜羊羊听到了这个消息可高兴了,喜羊羊说:它要选一幅图案送去做他新家的窗帘,同时,教师出示课件及录音

    师:这是谁的作品?恭喜你们入选。不过,喜羊羊说:你们送来的图案太小了,他们需要的图案这样大怎么办呢?,同时,教师出示课件。

    生:把基本图形平移

    师:是把哪个基本图形平移?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因为大的图形是由四个这样的基本图形组成的一组图形,一组图形平移比一个图形平移要方便一些、快捷一些。

    师;请把和这个图案相同的作品拿来平移,先在黑板上演示一组图形平移,再在大屏幕上演示一组图形平移。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只教你们是把基本图形拿来平移,现在你们把整个图案拿来平移,就是把整个图案看成了什么?

    生:基本图形。

    师:聪明!有了这么一排,接下去怎么做?

    生:平移,也就是把整排向下平移。

    师:对!这一次又是把整排看成了什么?

    生:这一排看成了基本图形,

    师:课件演示整排向下平移。

    这张窗帘布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总算织好了。但是,喜洋洋说,还是达不到要求,知道为什么吗,听听喜羊羊怎么说,放录音喜洋洋说:同学们,我们要的窗帘布远远要比这个大很多很多。

    师:怎么办?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的意思就是把大屏幕上的整个图案看成基本图形拿来平移,或者旋转、或者轴对称。

    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老师只教你们把基本图形拿来运动,你们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基本图形,举一反山,了不起。

    三、自主设计,尝试创新

    师:这么多漂亮的图案,都是老师提供你们的基本图形拼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基本图形,有了这个基本图形,就可以拼出更多更美丽的图案。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设计一个基本图形,根据图形的运动,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作业纸上。

    (2)每一个同学完成一幅作品,每一小组推选一幅作品全班展示。

    (3)全班评选3名最佳小小设计师。

    四、全课小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现在觉得这些图案设计起来还难吗?怎样设计呢?

    生:只要我们设计出了它们的基本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就能设计出美丽的漂亮的图案。

    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通过你们的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伟大的设计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未来的设计师们,再见!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