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教案合集11篇
  • 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18

    小学教案合集11篇。

    以下是教师范文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手段。

    小学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会根据统计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能制作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作出分析、预测或判断和决策。

    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方法。

    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难点:怎样去实际收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作出预测或决策。

    教学过程:

    一、统计本班学生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1、同学们,双休日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并板书:体育运动、玩电脑、学音乐、看书学习、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呢?(生:要进行调查和统计)

    (板书课题:简单的统计)

    3、怎样进行统计呢?(讨论得出:可以划正字,或举手数一数等)

    4、请小组统计员统计每种情况的人数。(各组当堂推选出统计员,要求进行统计)

    5、师总结:刚才统计员通过举手数出了每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收集数据,为了科学准确,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6、请大统计员把每种情况的人数进行分类整理,把各种情况的人数加起来(指定全班统计员整理并合计)。这个过程叫整理数据(板书:整理数据)

    7、把统计出来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里去,这张表格叫做统计表,叫什么统计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欢做什么的情况统计表)。学生回答每种情况的人数,教师填好统计表,并填好合计人数。是什么时间制作的?(注上制表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制作统计表。

    8、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刚才我们对这张统计表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断、预测和决策。(板书: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9、 你统计了我们一个班的情况,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准确呢?还要统计什么?(还要统计其他班级的情况)。统计的数据越多,我们得到的情况就越准确。

    【评析: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对情况的真实分析,引发学生的真情流露,学生想说敢说,非常投入。教师注意把统计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充分展示出来,渗透自然,学生乐于接受。对统计表的分析注意了开放性,让学生扮演统计员的角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使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

    二、统计听课老师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老师,老师们在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打算怎样知道听课老师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统计)怎样进行统计呢?

    (1)请每小组打开信封,看一遍,要求我们干什么?

    (2)请每个小组商量一下,怎样合作统计?

    (3)学生汇报打算怎样调查。怎样问老师?(提醒学生要有礼貌)

    (4)学生到听课教师中去调查统计,收集数据。

    (5)填好手中的统计表,汇报统计情况,你得出什么预测?

    (6)把同学们和老师们星期日里最喜欢做什么的两张统计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师把数据合在一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

    【评析:本环节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在统计活动中,感悟统计的价值。(1)让学生把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统计活动之中,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2)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讨统计的方法,学生畅所欲言。统计的办法是学生想出来的,数据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出来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3)对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统计表与教师双休日活动统计表进行对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为一,学生预测的准确、分析的透彻,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三、实际上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多。(分别出示多张统计表)

    i。南京造地铁,选择颜色一张调查统计表。你发现什么?

    ii。第十四届亚运会前四名获金牌情况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iii。选举班长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做出分析

    iv。近几年来南京旅游的人数情况统计表。

    【评析:选取的几个例子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学生分析的饶有兴致,既具有开放性,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精神、民主意识等。】

    四、自学课本(100页101页)

    a)出示思考提纲

    i。原始数据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ii。书上的三个小问题。

    (1)观察统计表,说出喜欢每种球类活动的各有多少人?

    (2)估计一下,在这个班级里组织什么球类比赛最受欢迎?

    (3)你还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统计表要注意什么?

    b)学生合作交流上述问题。

    c)学生汇报并补充。

    【评析:教学过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者不囿于教材,让教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对原始记录表与统计表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讨论,巩固了统计的过程,在比较原始记录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时,孕伏了任何两种方法不存在对错之分,各有各的优越性,我们在实际使用时谁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统计公路上汽车通过情况。(电脑出示马路过往车辆情况的场景)

    i。这是车辆通过的情况,现在请大家进行统计,(学生统计失败)为什么无法统计?你有什么感觉?(太快),

    ii。如果要你统计车辆通过的情况,该怎么办?

    ①需要去分类。(弄清要统计哪几种车辆)。②怎样收集数据?③怎样整理数据。④怎样画统计表?⑤分析一下结果。

    iii。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的统计出来?(如何分工)

    iv。汇报你们分工的情况。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v。从统计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气的污染情况等)

    【评析:这一环节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怎样统计动态的物体的问题,又一次让小组交流,发挥了团队的力量。通过虚拟的道路交通场景,学生尝试了统计的失败,又在教师分小组交流一下的话语点拨下,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了统计的成功。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认知水平,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地发挥了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六、用统计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评析:让学生自己举例,联想到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如何解决身边的事情,学生发言踊跃,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完成101页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题。

    【评析: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重视了双基的落实。】

    【总评: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教师就从双休日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的话题导入新课,从怎样知道每种活动有多少人最喜欢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怎样知道星期日最喜欢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说出了要调查统计,那么怎样调查和统计呢?接着让统计员进行统计。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整个统计的经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清晰、充分地展现出来。课堂气氛活跃,双基训练扎实。

    三、借助生活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归宿是应用,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把握数学问题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数学问题,增加数学的情境性、开放性,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了巩固刚学会的统计方法,教者让学生去统计听课老师最喜欢干什么这一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讨论教师人很多,怎样去统计这一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想办法,得出了一小组统计一排老师比较节省时间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想出的办法去统计。办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人人参与,争论不断,效果明显。

    四、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统计一分钟内车辆通过情况时,教师又一次让大家合作交流,学生讨论的结果是一小组有4人,1人负责记录数据,另3人每人统计一种车辆的简便方法。当学生把统计好的数据整理成统计表时,让学生分析讨论从统计的数据中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的设计颇具挑战性和现实意义,挖掘出了许多促使人发展的因素,出现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摩托车、汽车的人很多、汽车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的话题,变关注知识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使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得到了平衡与和谐的整合。

    纵观整节课,教者注意把数学与生活沟通,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习得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的活力。

    小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从身边算起,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适当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并熟练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远古时代,都有哪些计数或计算的工具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2、问: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计算器?

    3、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器这个神奇的计算工具,并利用它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题:神奇的计算工具。

    二、展开。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每人都带来了计算器,各种品牌的计算器,大小、功能都不太一样,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计算器的功能比较复杂,而这一个比较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区、加减乘除符号区和开关键、归零键这些基本的按键,其它按键以后再学习。今天我就想请你以推销员的身份来介绍你的计算器。试想,如果你是这个品牌计算器的推销员,你应如何介绍这个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和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可以举一个例子计算演示。

    比一比谁是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为

    (1)声音洪亮,语言能够表述清楚

    (2)能够有条理的进行介绍,两人一小组试推销,互相取长补短。

    2、比赛

    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但要有非常棒的口才,还要有良好的计算功底,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场计算比赛,请听清要求,女生先用口算进行计算,男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的题目,并把答案记录在口算卡上,算完后马上起立,比一比口算速度快,还是计算器的速度快?

    出示

    第一组:15+23=82—62=1000×5=

    第二组:7861+3492=35×21=6300—2145=

    师问:那么,什么样的计算用口算比较快,什么样的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快呢?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计算都用计算器比较快,对于比较简单的算式来说用口算更方便、更准确

    请你用合适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下题:1002—634698+18360。5×601596÷38

    汇报:每道题分别用哪种计算方式来算的?结果是多少?

    不要所有题都依赖于计算器,同学们还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这样大脑才能越来越灵活。3、环保问题。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数据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现在我们把这些水利用起来:“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20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你家每月要喝几桶水?

    “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合多少年?”

    合作要求

    (1)先想一想,再在本上试着进行计算

    (2)如果有困难,四个人可以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看到这个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看似不经意的一滴滴水,积累起来就够一家子喝上几年的。通过这组数据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吗?

    小结:有句宣传词这么说:“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想想,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通过计算器的计算,使我们懂得了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身边算起。

    那么你最想用它来算算身边的什么呢?

    课前以同桌四人为一组,调查了一些数据。现在就来汇报一下你们最想算什么。(汇报)

    四人一组,用计算器来算一算你最想知道的数据吧!

    问:哪一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计算的情况?

    一人说题目,一人汇报,一人补充。

    4、发展性练习

    棋盘题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看着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就是个惊人的数字了。这里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说故事: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小伙子在一次战役中,拯救了整个国家,于是国王把他召进宫,要对他行赏。国王说:“小伙子,你要什么?是金银财宝还是凌罗绸缎?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小伙子什么都没说,只是叫人拿来一些米和一个象棋的棋盘。他在棋盘的第一格摆了一粒米,在棋盘的第二格摆了2粒米,在第三格摆了4粒米,第四格摆了8粒米。他说:“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满整个棋盘的米就送给我吧。”国王哈哈大笑着说:“你就只是要些米而已?”于是,国王请来了几个大臣,算算一共该给小伙子多少米。可是大臣们都算不个结果来,于是国王又请来了全国的数学家一起算,算了三天三夜也没算出个结果来。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伙子摆米有什么规律吗?(揭示规律)那么第五格的米该怎样计算?第六格呢?第七格呢?第72格呢?

    这么多2连乘,难怪他们算不出了。现在,我们有了计算器,让我们一起来帮国王算算吧。

    为什么你们都停止计算了?(计算器内的位数不够了)看来,我们手中的小型计算器还是有局限性的,也许还有待你们去开发呢,其实有没有办法算啊?(大型计算器,电脑)

    老师已经在电脑内算出第72格应放多少粒米了。(出示数据:2361183241434822606848)这是个22位数,这个数据几乎是全世界几年的粮食总产量。把这些米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约3亿圈。仅仅第72格就这么多米了,更不用说摆满整个棋盘有多少米了,你说,国王给得起吗?

    5、游戏。

    做了半天题,同学们一定有点累了,现在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出示计算器:输入12345678(做小动作,吹口气等),按=号,显示:87654321

    想一想:这个小魔术的秘密在哪里?(事先键入99999999—)

    师:你们能自己设计一些类似的游戏吗?

    三、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总结

    计算器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老师希望你们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之才,去更好的完善计算器的功能。

    小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情分析:

    进行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学生有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等基础,就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小学教案 篇4

    课前准备

    ①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②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①板书课题。

    ②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③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④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①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②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③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④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⑤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①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②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③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①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②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③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④背诵。

    第二课时《渔歌子》

    ●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①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②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③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①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③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④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⑤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①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②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③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④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⑤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①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②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③默写两首古诗。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③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小学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水平二课程目标要求,贯彻快乐健身,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在主动探究中了解投掷的要领,掌握投掷的正确动作,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投掷活动的良好兴趣。

    二、教材分析:

    投掷项目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这一内容是小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原地投掷动作,教材编写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学习和练习投掷,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它的投掷项目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本学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而且兴趣广泛,其模仿能力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在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注重诱导、启发,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四、教学目标:

    1、学习原地侧向掷垒球,增强上肢力量、提高投掷能力和协调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2、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并能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3、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直观法,讲解法,分解法,比赛法,激励法,评价法。

    六、教学重点:快速挥臂,出手角度。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七、教学过程:

    小学体育课投掷垒球教案

    教学反思:由于现在各项比赛较多,这样对于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变的更高了,为了更好的跟上时代步伐,现在体育课教学模式也在改变,小学的体育课一般以游戏活动为主,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发展素质、掌握技术动作。但是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也比较竞技化,以游戏方式提高所学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很多细节考虑不够周到,在学生的调度方面也有待加强。

    小学教案 篇6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1、看图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课件出示图片“池塘”图片

    问:你看到什么了?

    2、揭题“小池”

    (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

    (2)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

    3、课题拓展:你喜欢这个小池吗?为什么?

    4、引导再次读题:那咱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课题

    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1、2两行)

    1、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猜想完毕后,课件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

    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课件指着泉眼)流出来的。练读“泉眼”

    2、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

    (1)同桌讨论

    (2)个别汇报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细细听听,有声音吗?(引出无声)

    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引出惜细流)

    3、教学生字“惜”

    (1)指名读

    (2)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4、引导朗读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

    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

    5、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

    6、课件展示“树阴”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习生字“阴”

    (2)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7、出示第二行古诗

    (1)个别读

    (2)学习生字“爱”

    ①个别读

    ②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③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

    (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3、4两行)

    1、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读正确)

    (2)指句读

    (3)电脑老师范读,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4)指名反馈

    2、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

    3、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立”

    “露”:(1)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2)你能给它找朋友吗?

    (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3)引导书写:仔细看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

    范写描红自由练习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

    (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

    (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

    (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2、组织背诵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

    2、换位体验,说话训练

    你就是只可爱的小晴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3、多可爱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难怪大诗人杨万里看到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古诗

    引读“杨万里”

    4、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杨叔叔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

    小池(杨万里)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就成了重中之重。在设计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新理念:

    1、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语文教学,归纳起来,无非四个字“听说读写”。同时,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真实反映和体现,这四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引导学生听电脑老师诵读,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味;组织学生讨论这泉水可能会从哪里来?这个池塘里还会有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种,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说些什么?……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大胆地猜,大胆地说,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把古诗的意境体会的有滋有味,把诗人的情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引领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诵读古诗,俗话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最后带领学生把“立”字写得端端正正,像立正一样有精神。不知不觉中,就把“听说读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2、教师、学生、编者、作者融为一体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文本的对话,是一场无声无形的对话。阅读教

    学则是教师、学生、编者、作者间的对话,在这,我们称之为“四方对话”。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树立“阅读合群”“阅读交友”的理念,俗话说“读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在设计中,教师逐步引领学生品词琢句,体会作者的情,编者的意,与诗中的及诗外的景物为伴,用心交流。

    3、古诗的体会、生字的教学融为一体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本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生字。课堂中,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生字教学的处理。如“惜”字的教学,先引导学生看图引出“惜”,再组织学生读准字音、找朋友学会“惜”,最后再引导学生看图读诗,体会“惜”。又如“立”字的教学,首先引导结合图画换词体会,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做动作,最后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立”字,写得像你们刚才站得一样有精神。相信,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会体会的更精,语感会更强。

    4、图画阅读、文字阅读融为一体

    中国阅读教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曾说:我们已经走进了“读图时代”,画面阅读正与文字阅读互竞雄长,它们共同开辟出一条“全脑阅读”的新路。我们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从文字中读出图画来,从图画中看出文字来。本着追求这一理念,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做了大胆的尝试。由欣赏图画,逐步引入学习古诗(1、2两行),再由赏读古诗(3、4两行),引导学生头脑画图、手工画图,体会重点词(露、立)的意思。

    小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第50页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小学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惯,家人比较迁就,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为中心,缺乏互相谦让、互相关心的良好品德,与人相处、协商、合作的能力较差。而《小羊过桥》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富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角色对话通俗易懂,幼儿比较容易接受。通过学习幼儿能从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重点难点

    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什么?

    4、小结:小白和小黑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进河里了。所以平时小朋友要做到互相谦让。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戴头饰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小学教案 篇9

    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树立健康、安全意识,获取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2.提高对意外伤害的自我救护能力,学会自我调整情绪,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3.同时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设计理念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自我保护为核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自我保护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

    活动时间:二课时

    活动实施过程:

    一、确立总课题和子课题

    1.实践活动的主题——“学会自我保护”。

    2.小组讨论,展开并生成子课题。

    1)饮食安全:调查绿色食品的有关知识,以及中毒的处理。

    2)交通安全:了解交通常识,知道怎样正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出租车。

    3)用电安全:了解电的有关知识,触电的危害性,学习一些触电救护的基本技能。

    4)预防传染病:认识传染病,预防传染病,以及怎样用药。

    5)运动安全:了解在运动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容易受伤和受伤时的应急措施。

    6)网络安全:研究使用聊天工具时的安全,小学生进网吧和游戏房的危害,以及如何拒绝网友的非分要求。

    二、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1.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2.分组讨论:研究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打算怎样去调查?具体时间和人员如何安排?

    3.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1)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2)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3)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三、进行调查指导

    1.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2.学习采访记录技巧、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填写表格纪录、如何完成成果的反映形式。

    3.分组行动: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

    四、成果展示阶段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

    2.各小组汇报,分享成果。

    1)图文共赏: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

    2)知识竞赛:要求把基本的交通知识、《交通安全法》的有关知识,设计成一道道判断选择题,以抢答必答的形式进行。

    3)观看录像:把拍摄到的学生几种不良行走、骑自行车和乘车行为给同学们观看,指出不当之处。

    4)模拟演习:一是如何换灯泡,二是模仿触电和进行触电救护的过程。汇报形式

    五、活动评价

    结合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成果,按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步骤,给每个小组和个人评定等级。

    六、拓展延伸

    以“学会自我保护”为题出一期板报,每个同学出一期手抄报。

    小学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

    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

    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板书:14angengingong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四)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四、小结

    照着板书把本节课的内容读一读就可以了。

    附:板书设计

    14angengingong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

    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

    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板书:14angengingong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四)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四、小结

    照着板书把本节课的内容读一读就可以了。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准确地拼读声母和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正确规范地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重点:

    1.拼读声母与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难点:

    1.本课的三拼音节。

    2.按格式书写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4个后鼻韵母的读音。

    2.读4幅图下面的音节。

    二、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1.板书出示音节:

    2.自己试着练习拼读,拼不准的音节问周围小伙伴。

    3.指名拼读练习,教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学习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四幅图和图下音节

    q—i—1ng→qi1ng

    ch—u—2ng→chu2ng

    x—i—$ng→xi$ng

    x—i—4ng→xi4ng

    2.观察图画,四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3.对照下面的音节自己试着读一读。

    4.指名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时教师要进行范读指导,可采取比较读音的方法进行区别:ch—áng(“长”音),ch—u—áng(“床”音)。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介母和无介母拼音的结果不一样。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重点听听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拼读。

    6.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准确。

    四、抄写shānyáng的音节

    1.让学生回忆第10课抄写音节的格式。

    2.学生说说shānyáng音节怎样占格,教师范写。

    3.学生照着板书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凡是姿势正确的学生在本上盖一朵小红花以表鼓励。

    五、读儿歌

    1.读读红色的复韵母,巩固本课韵母的读音。

    2.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给学生充足的拼读时间,读不准的音节用小问号作上标记。

    3.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帮助解疑。

    4.在同学们帮助拼读音节后,再自己练习读。

    5.指名读。

    6.齐读儿歌。

    六、小结

    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学完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些汉语拼音读一些注音的儿童读物,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帮助我们识字,同时促进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看谁听得清,找得对、读得准。

    黑板上贴着五个前鼻韵母和四个后鼻韵母的卡片,请同学读其中的一个韵母,再请其他同学猜猜他读的是什么字母,到前边摘下卡片,摘对了,再带着全班同学读一遍。

    2.猜谜语。

    yǒushíwānwān,yǒushíyuányuán,

    有时弯弯,有时圆圆,

    báitiānbújiàn,wǎnshànglòumiàn。

    白天不见,晚上露面。

    yuèliàng

    月亮

    小学教案 篇11

    所以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学时,我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引入新知教学,既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紧扣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学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设情景,以激发学习热情。本节课我尽量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情景,如:找联欢会会场中的规律、画一画、图一图、找规律游戏、欣赏规律中的美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班级的学生中有聪明灵活的优秀生,也有较迟钝缓慢的学困生,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照顾到学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以达到全面发展。当然我也经常请一些学困生尝试回答问题,并给以鼓励支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紧密联系生活,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都是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开教学的,比如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学生最高兴地“六一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所以我就紧扣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展开了教学,学生不仅学得开心,也觉得意义深刻。在比如“欣赏规律中的美”这一环节,通过欣赏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事物,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来我想让学生有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哟规律的事物却不能在课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着让学生当成课外的作业去完成,当然我也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的。

    四、给与学习主动权,做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探索规律,然后在集体的反馈中矫正,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仪显示不够清晰等原因,课堂中也出现了各种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学生看不清图片的颜色,给教学带来一定得麻烦;在比如由于学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摆一摆”的环节改成“画一画”,虽然学习目的同样达到了,但总感觉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点紧张的情绪,把学生在操作时放点轻松的音乐让他们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的这一环节也给漏掉了,只有操作,没有音乐等等。这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而引起的,这有待于以后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格物体。

    2、通过涂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

    学具: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意识

    1、师:小朋友们,有谁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六一儿童节)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准备举行一场联欢会,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了,都行动起来了,看课件演示:彩旗、灯笼和彩花。

    同学们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丽的灯笼,有的折了各种颜色的花儿,想把会场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们觉得这些东西这样摆放好吗?(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不整齐)

    是啊,他们摆放得不整齐,如果能够按照一定得规律进行摆放,一定会更美丽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够找出这幅图里藏着的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红旗的规律:黄红黄红黄红黄红……

    彩灯的规律:黄紫黄紫黄紫黄紫……

    花朵的规律: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

    小朋友队伍的规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并说明找规律的方法,用虚线分一分,分成相同的几组。

    3、教师小结,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像灯笼这样一黄一紫、彩旗的一黄一红、小花的一红一绿,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如果是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3、教学例2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能够又对又快地找出图里的规律,有几只小动物们听说;了,都来了,他们想和你们交朋友,但是他们也带来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并要求谁能够帮他们回答这些数学问题,他们就和哪个小朋友做朋友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就一起看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小白兔和书本第88页的例2。

    (1)学生尝试画一画。

    (2)全班交流。

    4、教学例3。

    课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

    (1)学生尝试图一图。

    (2)全班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89页上面的“做一做”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画一画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觉得小朋友太聪明了,于是他带来几道更难得题目,有信心完成吗?(有)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图出美丽的规律吗?请你打开书本89页和水彩笔,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你喜欢的规律,先想一想你想画怎样的规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开始画了。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

    四、游戏激趣,冲向另一个高潮

    师:同学们觉得找规律好玩吗?(好玩)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来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呢,想玩吗?(想)

    课件演示前两组图片,学生根据规律猜出下一张图片是什么。

    五、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知道吗?规律不仅很有趣,而且还很漂亮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

    师:谁也能像这样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呢?

    五、总结延伸,拓展新知。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板书:找)小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做出有创意的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下课。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比较有趣,联系生活比较紧密的一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规律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由于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

    【小学教案合集1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