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实用教案:应用题教学设计
  • 实用教案:应用题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2-12-19

    小学数学教案应用题。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要知道写好了教案课件,老师面对学生时也会心有成竹。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实用教案:应用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本课题内容是两步以上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把解应用题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课题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乘应用题"的知识结构。例题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种思路:知道有5箱热水瓶,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多少元?

    第二种思路: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热水瓶。通过这个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白分析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要算出题中要求的钱数,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先算出来。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综合算式。然后说明:如果解答正确,那么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中1-3题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最后通过第4题补充条件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

    本课内容这样有层次地呈示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建立连乘应用题的认知结构。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的思路。

    教学关键:

    弄清要算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

    二、教法和学法

    1.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性原则,采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创设思维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鼓励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三、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出示复习题,指名补充条件或问题,再解答出来,然后说出列式的根据。

    1.,5箱热水瓶多少元?

    2.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

    3.一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通过上面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步应用题结构和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理解题意。出示例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再想一想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关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思考方向。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要边提问题边画。(图略)问题:

    (1)5箱怎样表示?

    (2)每箱12个怎样表示?

    (3)每个11元用哪条线段表示?

    (4)问题怎样表示?这一步使学生知道怎样理解题意,为分析数量关系打下基矗第二层次,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做法。方法之一:方法之二: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箱多少元有几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个多少元有几个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分析思路,每箱多少元,有几箱,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明白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种分析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层次,确定算法。引导学生结合分析结果,确定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分步列式计算之后,教师要指出,我们采用不同的思路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今后学习应用题,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然后,要求学生将两种解法分别列出综合算式,再比较两种算法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2.反馈校正。指导学生做教科书99页上的"做一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以适当的提示。做完后指名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如有问题,及时校正。

    3.小结。指出两种解答方法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并要求学生阅读99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审题之后提示学生想一想与例题有什么类似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时要先看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表明列式或计算有错误,要及时检查。同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帮助和指导。

    2.做第2题,要求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做第4题。读题后提问,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能不能解答?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学生在补充条件时,只要不是非常脱离实际,就要采用。)集体订正时,教师让两个补充条件不一样的学生分别说出做题过程,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四)课后作业

    100页第3题

    (五)全课小结。(略)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案精选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平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习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

    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分数应用题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p98页练习十九6—11。【教学要求】1、复习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能正确运用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2、能正确分析分率句,把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的关键。3、能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重点】分数应用题。【教学难点】正确画图分析分率句。【教学过程】一、分析分率句。先说出下面各题里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式写完整。1、苹果的重量是梨的—讲解分析方法:⑴找到分率;⑵分析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即把“谁”看作单位“1”;⑶找分率的对应量;⑷正确写分数的数量关系;⑸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地变化。如上例:“1”梨—苹果重量所以,梨的重量×—=苹果重量梨×(1+—)=梨和苹果一共的重量梨×(1-—)=梨比苹果多的重量。2、实际烧煤量比计划烧煤量节约了—。分析:节约了—是节约了谁的—?从“比”字入手“比”后面的量作标准的即为单位“1”,也就是节约了计划烧煤量的—,因此:“1”计划烧煤量—实际比计划节约的烧煤量。计划烧煤量×—=实际比计划节约的烧煤量计划烧煤量×(1-—)=实际烧煤量3、六年级学生出勤率是98%。分析:理解出勤率的含义,“率”通常指百分率出勤人数—————×100%=出勤率应出勤人数“1”应出勤人数98%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98%=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98%)=缺席人数注意:计算的如“含水率、出勤率、优秀率、成活率”等,一般都指部分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因此这里的百分率应小于1(即100%)。二、练习。1、一根铁丝长60米,一根铜丝长80米,铁丝的长度是铜丝的几分之几?铜丝比铁丝长几分之几?2、⑴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种小麦的面积是玉米的—,种小麦多少公顷?⑵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是种小麦面积的1—倍,种小麦多少公顷?⑶先改变上面两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使它们分别成为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再解答。三、作业。练习十九6—11。

    【实用教案:应用题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