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荐]地理初中教案2000字通用
  • [荐]地理初中教案2000字通用

    发表时间:2022-11-28

    地理初中教案。

    教师范文大全推荐更多专题:“地理初中教案”。

    只求孩子们好,不求孩子们的回报,这就是老师,教案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智力和思想教育。好的教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一份好的教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以下是教师范文大全编辑收集整理的“地理初中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地理初中教案 篇1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奇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进行分析判断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地理初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

    1、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1)能够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概况。

    (2)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弄宏观的角度去学习地理,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有45位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对地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地理课兴趣不大,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差。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料对学生进行地理兴趣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是很好的题材,既能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趣,又能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内、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地理初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

    约10分钟。

    三、教具

    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

    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

    生:45°

    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

    生:180°

    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

    生:也是180°

    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

    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180°经线向东为西经度,数字递减;180°向西为东经度,数字也是递减的。

    师:对,我们注经度时一定要注明东经度或西经度。地球仪的经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图多注在图下。

    [出示注好经度的纸条,并围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张纸条(2cm—3cm宽,40cm长)从0°开始,注上经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成一纸圈,帮助你加深对经度划分的了解。

    地理初中教案 篇4

    【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高线图,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名称;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2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WWw.jK251.Com

    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观的画面。

    同学们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学生讨论,得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判断

    二、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观察,教师说明:“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那么,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27,同学们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单位?有什么区别?

    总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提问: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

    ①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和相对高度(板书)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的模型,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讲述: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线?(学生读书作答)

    2.等高线(板书)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判读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

    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只要填出地面各点海拔,就可比较各点的高低。

    总结:在等高线图上,不仅可以判断各地点的高低,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学生观察图1.28等高线示意图,看看左右两个山坡的陡与缓?并判断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分布有何关系?

    确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从图可见,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的差别很大,怎样在等高线图上判读这些地形呢?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等高线弯向海拔低处为山脊,反之为山谷:两个相邻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指导学生读图1.30,观察分析设色地形图的着色规律,从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图即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板书)

    出示“中国地形图”指导学生分析不同的着色: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绿色代表平原,褐色为山地,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课本P17活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分析能判读出各地的高低状况。而如何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状况呢?这就需要观察地形剖面图。

    4.地形剖面图(板书)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课本P18活动3。先了解绘制方法,再观察绘完部分,然后自己动手绘制完整。

    总结:地形剖面图能直观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三、小结

    指导学生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线,以练习为辅助,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生动地解决难点问题。

    不足之处:由于本课内容多,难度大,在环节设计上欠完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8时)

    地理初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

    教具

    世界地图中国疆域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那大家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多少呢?我国的疆域范围?我国的地理位置究竟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我国的疆域来进行了解。

    板书:第一节:疆域

    疆域主要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路兼备的大国和行政区划三个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优越的地理位置,看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同学们先花两分钟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课本,在图1.1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

    生:可以从它所处的半球、维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判断

    师: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生: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归纳:从地图可知,中国的经度范围大致在东经75°和东经135°之间,纬度位置在赤道以北,即位于东半球,因此,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

    师:请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是?

    生:略

    归纳:热带与温带的划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但在我国的高山地区也会出现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

    师:在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知道了大洲与大洋的具体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哪几大洲和大洋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

    生:略

    归纳:从世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而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过渡:知道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现在同学们来猜个谜语,谜面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他在北,东西二分它具东,头只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大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这个谜面主要是从地理位置方面去描述的,我们刚刚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很容易就猜出来这个谜底是我们中国。

    既然知道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那同学们从我们生活中感受来看,我国所处的位置究竟如何?

    正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要判断我国的位置是否优越,我们就将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

    同学们看图1.2

    “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高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而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那被跨度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师: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略

    归纳: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降雨量少。日本是四面临海,是一个岛国,气候湿润,降水丰沛。而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是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背靠亚欧大陆,有利于与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对外交往与贸易合作。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那同学们看下我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呢?

    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对外交往与合作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交易与对外开放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

    多港湾和岛屿海上交通便利利于水产业的发展其他旅游资源丰富如:海南热带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滨风光等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了解了我国在第球上的位置,其次通过读图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其特点。

    板书设计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西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领土包括陆地领土和海洋领土,并要学生掌握我国的陆地面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陆上疆界以及陆上邻国。

    2、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邻四海一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大陆海岸线、主要的岛屿和群岛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

    3、通过对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我国的领土面积和四至点、濒临的海洋、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难点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已经知道我国是一个大国,那我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我国国土这一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之大。请大家打开教材P3,进入我们今天学习的正题-------海陆兼备的大国。

    板书二、海路兼备的大国

    师:同学们看课本第三页内容,找出我国的四至点。

    学生:略

    归纳:我国领土的四端为: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1′N);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下面我将用一首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四至点。口诀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下面请同学们背诵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需在地图上找出这四个点并且把他们标出来)

    读图1.4和图1.5四幅图,说一说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1、冬季由于纬度的跨度大,受纬度的影响,南北气温差异大。

    2、东西经度跨度近60°,时间相差近4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餐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漫天星斗的漫漫黑夜。

    过渡:我国疆域辽阔,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有漫长的陆上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往下学习。

    师:快速阅读第五页内容,找出我国的陆上国界和海岸线分别长多少?并通过图1.3“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及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学生:略

    师:我国的陆上国界长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共有14个,逆时针数来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三字经记忆: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和不、缅老越)

    我国大陆濒临海洋,由北往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国家的位置)

    另外我的还有两大内海、三大海峡、三大半岛。

    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三大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地理初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二)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同学们:长城、日本富士山、喜马拉雅山脉在哪里?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6-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S)~北纬80度(N)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E)~西经170度(W)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应该明白,当谈及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我们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老师刚才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现在请你们来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读地图6-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1)读图6-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西经9度(W)~东经66度(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课堂总结)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知识导入)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讲授新知识)

    板书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讲述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2.时区及换算

    讲述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172.5°E~172.5°W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阅读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4.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板书3.北京时间

    讲述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板书4.国际日期变更线

    讲述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课堂总结)

    本节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同学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喻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2.时区及换算

    3.北京时间

    4.国际日期变更线

    【[荐]地理初中教案2000字通用】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