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精选: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篇
  • 教案精选: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篇

    发表时间:2022-10-14

    百分数的意义教案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每位老师都需要重视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精选: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四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之前,我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谈话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在原来的框框里出不来,只停留在“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样的认识中。学生仅认为一个就是单位“一”。对什么是分数并没有过深入理解,而只是浅显表象的理解,而对一些事物等都可以当作单位一时,很疑惑,而这也让我对本堂课的教学感到十分困惑。这堂课我应该教个孩子些什么?本堂课的重点究竟是什么,我要如何突破重点?……

    带着一系列的困惑,我再次认真阅读了教学参考,并通过各种渠道搜索有关本节课的课堂实录和案例设计及分析。最终明确了“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分数的产生学生都知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1、游戏导入,突破单位“1”的认识。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原有认知的禁锢,理解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识单位“1”。我在教学开始设计了“说一不二”的游戏。(游戏规则:“用适当的数学语言描述所给的情境,描述时只允许用数“1”,不允许用除了1以外的其它数。)

    具体操作环节如下:

    “师:这是几?(一个手指)这是几?(5个手指)错,游戏规则,只能用“1”来描述,换个说法!1只手。这是?(一双手)

    请1名同学起立。(1个人,1名同学)(请第1名同学的同桌也起立)此时呢?(1桌同学,1组同学)

    咱们班24名同学(1班同学)

    ……”

    借助“说一不二”这个游戏,在课前活跃了课堂紧张的气氛同时,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了,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们对自然数1就有了新的认识,此时顺势让学生说说:通过我们今天的小游戏,你对1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得出“今天我们认识的1很特殊,所以要给它加上引号,称它为:单位“1”“。从而,对单位“1”的认识这一教学难点,就这样很轻松的突破了。

    2、亲身体验,在活动中认识分数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了“分糖”的活动。

    具体操作环节如下:

    师:这12块糖可以怎样平均分,请你们利用手中的12颗棋子代表12块糖平均分一分,好吗?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创造分数:

    (1)把12颗棋子平均分一分、摆一摆。

    (2)填写记录单。

    (3)同桌互相说说记录单中的内容。

    ②思考提示:(学习记录单)

    我把()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其中的1份是单位“1”的,有()个棋子,()份是单位“1”的,有()个。

    在这个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充分体验、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能够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分糖反馈,在欢乐中拓展延伸

    具体操作环节如下:

    师:今天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老师决定把这12块糖分给大家?请同学根据老师说出的分数来取糖,拿对了把糖带走。

    请一名女同学,拿出这些糖的1/4(3块)

    师:老师很公平,这名同学拿了3块,这名男同学也只能拿3块,他应该拿剩下这些糖的几分之几?1/3(3块)一个人拿了1/4,一个人拿了1/3,为什么都是3块呢?

    (单位“1”不同,即使分数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可能相同)

    (3)请一名同学拿剩下这些糖的1/3,问:他拿的对吗?为什么她刚刚拿了1/3是3块,他拿了1/3却是2块?

    (单位“1”不同,即使分数相同,所表示的数量也不一定相同。)

    师:老师这里还有糖,关于分数呢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主动去探究,老师这些糖就留着你找我交流时在送给你!”

    数学教学并不应只是只停留在一课时的教学,应是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的欲望的激发、诱发的过程,为此在本堂课即将结束之时,我通过这一分糖的环节,再次激起学生们的热情,渗透了分数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数的积极性。

    以上是自己对这节课收获的一些感触,同时不可忽略的,这节课我还有许多不足应加以改进,比如:在学生进行汇报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利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学生说分数的含义说不准确不够不完整时,教师表现比较急躁,对于第一个学生汇报时,对其语言表述没有进行纠正,导致多个学生在表述语言都不够准确;平日教学中教师表述问题说半截话,对于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要完整的要求不严格,等等这些都需要今后在教学中要改进的地方。WwW.jk251.cOM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运用手中材料分别表示1/4的含义(小组合作:分一分、圈一圈,涂一涂,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揭示分数的意义,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如把全班人数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2人占几分之几,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情景,分别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并对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这样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看了刘全祥老师的文章,我汗流浃背。自己在上完《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根本没有认真地去梳理。还是刘老师精辟的分析与拔高地“解读”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鼓起勇气,谈谈自己在上这节课时的一些想法。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一直以来备受专家和教师的关注,信手翻阅各种杂志、点击小学数学教学网站,有关本节课的案例设计和分析各有特色。特别是看了《小学教学》20xx年第一期张殿宙先生关于《“分数”教学中需要澄清的几个数学问题》有一些感悟,产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分数怎样定义?

    首先,我们要问,分数怎样定义?一般地有以下四种:

    定义1(份数定义):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中的一份或几份。

    定义2(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数相除的商。

    定义3(比定义):分数是q与p之比。

    定义4(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

    在我们现有的教材中的定义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样定义的好处是直观,明白易懂,强调了“平均分”,特别是对“几分之几”做了贴切说明,对理解以后的分数运算也有重要的价值。

    但是,用份数定义分数,也有一些问题。首先,一份或几份的说法,仍然和自然数靠得很近,没有显示出这是一种新的数。其次,平均分一个月饼之后的的一份或几份的说法,常常会误解为分数总小于1(比一个月饼小)。最后,由于份月饼或其它直观图的思维定势,不能适当选择单位,形成思维上的僵化。

    分数的真正来源,在于自然数除法的推广。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三份,得到有确定大小的一块。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量,依除法的意义,应该看做1÷3所得的商。可是这种除数大,被除数小的的除法,如果运用以前的知识就成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分数”这个新朋友就闪亮登场了。这样,就突出了数系扩张的本质。因此,分数的份数定义可作为教学起点,但是,不宜过分强调,应该迅速向更抽象的分数定义转移。

    在备课之初,我努力想摆脱“份数”的定义,努力向除法和比的意义靠拢,但这样做似乎在行进的过程中竟然“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了”(魏彬评价),因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认识在五、六年级都安排了专题进行学习。于是,我又把教学目的进行适度回归,重新回到“份数”的定义上来,只不过突出强调学生借助直观的操作和数线模型,沟通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其次,分数的定义怎样演绎?

    分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数学教育家史宁中教授的《数学与数学教育》一书中,有一节专门讨论了“如何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它代表一件事物的一部分,其本质意义是它的无量纲性。分数无量纲性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事物许多不可比的状态变为可比的状态。

    在过渡到分数的本质意义时,张殿宙先生指出:“分数是相对于整体‘1’而言的。在数射线上的0和1之间,标出、、等,乃是认识分数关键的一步,及早进行,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数线是一个半抽象模型,它是“圆模型”和其它平面模型的“再抽象”,可以充当分数的“份数模型”像“除法的商”定义过度的几何载体。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分数的大小。无论是一个,还是一些,都是单位“1”。这样表示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的单位是抽象的“1”。虽然与圆片、三角、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相比,较抽象,但任然是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分数的含义。其次,这是数轴的雏形,学生早在学习自然数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这样就很好地沟通了分数与自然数之间的联系。

    在本节课中,我先从一个月饼(自然数1)到,再从一组月饼(单位“1”)到,突出分数意义的相对性。然后以此为起点抽象到数线上表示,体现分数意义的无量纲性——仅仅是一个新数而已。

    最后,效果如何?

    至于最终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来检验。上完本节课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也许是因为苏教版教材学生在前面已经安排了两次学习,对于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其实已经出现过,所以在涉及分数的“份数”意义理解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用数线表示分数的优越性(譬如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抽象性、以及0到1之间分数个数的无限性)没有让学生很好地体会,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在数线上出示整节课所学的分数后,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深为遗憾。

    今天完成了《分数的意义》的一课的教学,本来是作为考核课,由于要进行课题研究,供大家参考,所以短短的四天时间,从备课到课件的制作、学具都要到位。由于本身心里还有很多困惑,所以在备课、制作课件时,总是很犹豫,一些地方不知该怎么处理,虽然在集备时大家给了许多意见,但意见也不太统一,只有等上课后,大家才能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

    首先谈谈课前的主要困惑:

    1、知识之间如何串联?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分数的发展史,这些知识有的是互相牵扯,有的是互有联系,如何过渡?

    2、学生动手操作是否必要?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有过一些经验,从图中也可直观看出平均分后的结果,那么还要不要动手操作?

    3、如何顺利导入?是从难点单位“1”入手,还是从本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入手,还是……?

    4、是否要逐字逐句的扣概念?对于分数的意义中的重点词如“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整体”、“平均分”、“若干份”、“一份”、“几份”?

    5、如何引导学生看课本?课本中规范的概念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看书是很有必要的,怎样引导呢?

    6、提供学生什么样的材料?是只给一些物体的,还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的材料都给学生?

    7、对知识的拓展到什么程度?学生对概念的认知需要从初步理解到深入理解,那么也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如何把握这个度?

    数学不只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仅仅使数学变得有趣起来并不能保证数学学习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因为,数学上的成功还需要艰苦的工作。

    试教后的自我反思:

    1、关于媒体的使用。教学中,有的是学生操作,有的是课件演示,还有老师的板书,感觉比较乱如何处理好课件的播放时机?

    2、关于如何更有条理。对本节课环节有些不熟练,导致一些话或播放课件迂回,给人有些错乱的感觉。

    3、如何让学生能说,会说,想说?概念教学本身比较枯燥,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得到概念,并能归纳出概念,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讲求策略。

    出现的问题:

    整个教学中,没有对分数的意义进行规范的定义,或看书完善。本来是想借助操作,让学生明的不管分的物体是多是少,只要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进而将一个整体的概念扩展到大数目。但是对于操作后的思考,引导得不得力,导致学生无法说出“核心”。

    求同比较:

    主要是两个层面的比较:

    ①分的东西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②分一个物体和分多个物体的数量明明不一样多,为什么每个人分到的,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两层比较,突出了四分之一这个分数的本质:与分的东西是什么无关,与分东西的数量多少也无关,只要将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总数的四分之一。

    存异比较:

    由于教材在揭示分数意义之前只有一个四分之一这一个例子,所以我想让学生先完成“做一做”,让学生思考这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体会分数不同的原因在哪?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份数就不同。

    在这种找不同的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之所以表示的个数不同,是因为单位“1”不同;之所以表示的分数不同,是因为平均分的份数,表示的份数不同――从不同中,更加强调了分数的这几方面要素,体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正是因为运用求同的方法,正面比较,才突出了概念的共性;运用存异的方法,从反面强调了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正一反,抓住概念的本质进行教学,我认为才是有效的。

    5、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学生,与老师的讲授。感觉老师在课堂上说得比较多,学生说得少。有的需要学生多说的地方,学生不说,师就自己包办了。

    尽快在得到本组同伴的帮助、建议后,能有更好的改善。

    Jk251.coM编辑推荐

    百分数的意义写法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81/100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81/100。

    (引导学生说出:81/100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81/100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新授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练习

    1、完成p78“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78“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79练习十九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四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1~3题。

    [教案参考] 分数的意义教学思考最新模板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怎样才能写好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案参考] 分数的意义教学思考最新模板》。

    五年级的同学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内容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同学们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能简单应用。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个抽象的单位“1”。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具体实例和切身体会使同学们有初步的感受,感性的体验是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与前提,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是学习的好方法。

    在一开始我利用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举出带有数字的成语,比如“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再让同学们思考这些成语与1/2、1/100之间的联系,再让同学们自己找出“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对应的分数,通过举例合作的游戏,学生感受了生活中分数的存在,再从一个物体到一个整体的概念上逐渐深入,让同学理解单位“1”的含义,利用学校同学们作为一个整体,五年级小朋友作为整体的部分这一实例强化同学们的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程顺利,重点也突出,难点也得到克服,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但问题也十分明显,对于五年级的同学,过于低估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讲解上分配的时间过长,给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太少,以至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完全掌握并自如表达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讨论基础的概念。在学生自己举例表达时因为时间后面偏紧,不能让同学们充分自己讨论发现错误,教师给予的指导过多。

    本章教学发现五年级同学已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及理解能力,结合其兴趣爱好使用身边的实例加小组讨论形式使授课事半功倍值得继续发扬,但应进一步改进授课时间分配,更多相信学生,多放手,对已掌握知识点到即可,多培养同学的积极性,避免教师干预过多,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百分数的意义练习题 教案精选


    一.填空题.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或().

    (2)男生认输占全班认输的45%,是把()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3)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去年的115%,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产()%.

    (4)一项工程,完成了65%,还剩()%没有完成.

    (5)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用电是八月份的()%.

    (6)今年实际招生人数比计划多8%,今年实际招生人数是计划的()%.

    (7)十月份用水是九月份的85%,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

    二.选择题.

    (1)25/100米写成()是不正确的.

    ①1/4米②0.25米③25%米

    (2)一个百分点表示().

    ①0.1%②25③10%

    (3)一条水渠,已修了75%,还剩()没有修.

    ①25%②0.25③2.5%

    (4)足球队个数的20%相当于排球的个数.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

    ①排球个数②足球的个数③总数

    (5)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这里10%表示().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0%

    ②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0%

    ③男生比女生人数总数人数的10%

    数学下册单元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在探索分数的意义,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探究、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知识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困惑?咱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由发言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综合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出示综合练习第2题

    让学生找出每个分数的单位“1”,然后再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3.判断对错

    出示综合练习第4题

    4.出示综合练习第6题

    这是一道诗配画的题目。画中有四句诗,共有10个表示数的文字,先让学生回答占整首诗字数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提出其他有关分数的问题,如:“一个字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一句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5.出示综合练习第9题

    先让学生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写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长是宽的几倍。对于涂出长方形面积的1/2,要让学生自主去涂,重在交流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6、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师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呀,这么多内容散乱无序,同学们想不想对它们进行整理呀?下面请大家结合刚才回顾的知识,想一想知识之间的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好吗?

    7、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师谈话:把整理好的内容在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小组内自由交流)

    8、全班进行组与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谈话: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得更合理更有创意?为什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1.出示综合练习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出示综合练习第14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红色部分占整个图形几分之几的,学生能直接看出来,其他颜色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学生不易看出来,这时可启发学生动手画一画、分

    一分,然后写出相应的分数。

    使用说明:

    1:课后反思:学生理解的很好。

    2:教学建议:在探索分数的意义,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需要破解的地方:通过探究、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023教案: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精选一篇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小编为你推荐《2023教案: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精选一篇》,希望您喜欢。

    分数乘分数是第一单元中的一个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但在课堂教学预设中,我觉得本班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学习较快,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显得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我引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我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长方形,然后让他们将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问: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接着我在让学生将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2份,问: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的几分之几?最后让学生将二分之一涂色颜色。问:涂色部分是原来长方形的几分之几?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分数乘分数的学习中来,学生一边画图一遍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不难写出算式,从涂色部分学生自然就知道结果了。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按照刚才画图的方法进行自学课本例3,学生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各环节的交流学习中,通过与小组成员的配合,帮助,知道本题是求二分之一的五分之二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表示二分之一公顷的菜地是单位“1”,求它的五分之二是多少,列出算式,在涂一涂环节学生就得出了结果。最后,我让学生结合图例、算式、结果,发现并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来计算的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虽然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但仍然有有学生没能完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这些个学生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

    [课件参考] 分数乘法教案1篇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课件参考] 分数乘法教案1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重点:

    1、掌握两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指出下面分率句中谁是单位1(课件一)

    ①乙是甲的;

    ②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③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④乙的相当于甲。⑤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倍。

    2.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①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②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3.引新:刚才复习的两个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将这两个小题,组成一道题,你还会解答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悟理

    1.出示组编的例题

    例2小亮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学生审题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①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②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思考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图画出来。

    (演示课件)

    然后请同学说出思路,讲方法,教师同时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小华储蓄的钱:。根据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看作单位1,再标出小新的储蓄钱:。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2.做一做

    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可先让学生一起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请一名中等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③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三、归纳、明理

    1.在上述两个题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可把解题思路用语言归纳一下。

    ①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②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③列式解答

    板书为: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

    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2.质疑问难

    四、训练、深化

    1.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①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等)

    ②修了全长的

    ③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2.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①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鸡的孵化期是鸭的,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②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的,小亮跳的是小强的倍,小亮跳了多少下?

    3.提高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的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钱?

    [精选教案] 小班教学反思1篇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教案] 小班教学反思1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小班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习惯于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在进行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时,我就关注到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学习看图片。图一,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几个小朋友。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了?注意观察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他们在做什么动作?你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以后,就马上能明白,原来是恐龙在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觉得声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图,孩子们只是说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顶上,可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们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们想想,结合前面发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会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悦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说:大恐龙,你的声音太响了,请你轻点吧!

    这个活动孩子们说的特别棒,我也很轻松、快乐的参与着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关注整体,同时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只要合适的引导,小班孩子的看图讲述一样会很出彩的。

    从孩子都画西瓜想艺术活动的“示范”

    绘画活动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些日子在听随堂课,艺术活动“有趣的圆”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有趣的圆”是让幼儿对圆进行想象添画。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圆是泡泡,有的说是盖子,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圆可以变成小猪、小鸡、太阳、花……孩子们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让两个孩子进行了一个想象的“示范”画,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西瓜,另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小鸡。由于孩子的经验问题,“示范”小鸡时出现了一只小鸡两张嘴的现象。接下来在幼儿的添画中,发现了几乎每个孩子都画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画了小鸡,而且翻版了两张嘴的小鸡呢。

    我想,假如今天的活动不让孩子来“示范”画西瓜,那么会不会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出现西瓜呢?假如老师能利用两张嘴的小鸡“示范画”,引导孩子明白正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及侧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许就不会再出现两张嘴的小鸡了。孩子们个个画西瓜,说明了示范确实存在着框住孩子思维的现象,孩子们照画两张嘴的小鸡,说明了示范是孩子积累作画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那美术活动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方面来说,尽量不要示范作画,通过欣赏等其他途径来让幼儿感受,以期待不出现统一模式的幼儿作品。从积累绘画技能方面来说,一定的示范画是要的,美术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这是孩子创新作画的基础,只有肚中有“货”,才能创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个人认为,简单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让孩子学新的技能,要与创新相结合,示范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创新。

    不知大家怎么认为呢?

    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与反思 教案精选篇


    出示这样一组信息:

    出示:一只小鸟小时飞行12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

    你会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吗?(师生一起画出线段图)

    求小鸟1小时飞行多少千米,算式怎么列?

    这是整数除以分数(板书课题)

    1、12÷怎样计算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三种方法:

    (1)12÷=12÷0.2(这是转化成整数除以小数进行计算。)

    你还能否根据线段图发现不同的解法呢?

    (2)12×5(这是根据线段图理解的。)

    为什么乘5?能在图中解释一下吗?

    (3)12÷1×5(说出这种做法的同学是班上一个比较认真的孩子,看的出她很动脑子,但是解释的并不是很清楚。)

    (4)(12×5)÷(×5)=60(这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的。)

    师:从计算上面来看似乎第二种算法最简单!

    这时有学生举手说:我认为整数除以分数,可以除以他的倒数!(我看的出来他在课前已经看过书了。)

    师:对,你真聪明,大家从刚才的第二种方法也能看出来,12÷=12×5,那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在来看例题。

    教学反思:

    课堂的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从书本例题开始讨论,而是从一个除数是几分之一的简单例子推想出结论,在让孩子们来考虑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例子呢。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们能真正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让学生们的思维有一个缓冲阶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并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整数除以分数的一般计算方法中。以这样的教学,我相信肯定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约分数学教学反思(精选教案)


    《约分》数学教学反思

    设计好课眼,让课活起来

    一堂课就如同一个生命体,如何使这个生命体活力四射,使师生双方都能全身心投入,设计好课眼非常重要。

    约分这堂课,内容比较浅显和枯燥,如果遵照教材的脉络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也能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数的含义,但这样一来,难免把课上的沉闷。我非常重视新授课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把新授课上有意思,让学生乐于听,乐于想,才能上出效果,为后面的练习课铺好奠基石,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于是我课前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这节课上得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反复思量,觉得有了点灵感:不如把最简分数作为这堂课的课眼?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把最简分数提前教学,用最简分数带出约分。

    我先出示几组数:3和7,5和18,8和9,4和9,让学生回答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很多孩子通过前面的学习都能马上口答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我问他们不用计算只观察就能回答的原因,学生自然就回答因为每组数都是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我接着问:你能用每组的两个数分别作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一个分数吗?学生自由发言我板书,然后我问: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给这样的分数取个名字吗?学生踊跃的给出了很多答案。从互质分数分子和分母很小的分数简单的分数一直到最后最简分数就诞生了。

    学生觉得很新奇有成就感,而且通过发现、命名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最简分数,他们自然地认识到最简分数既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这样更进一步地丰富了学生对最简分数外延的认识。然后我再通过图片给出了一个故事情境:老爷爷要吃块饼,如果你是小智多星,你知道应该怎么分这块饼给他吗?孩子们通过图片能够很直观的回答出分一半或者说分个饼给老爷爷就可以了。于是引导:这说明和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如果我不给你图片,用哪一个分数能让我们更直观的知道怎么分饼呢?学生自然回答:,是一个最简分数。

    由此感受到了最简分数的优点,和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的必要性。接着我再问你能把分子和分母比较大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吗?根据什么?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转入了约分环节的教学。

    总体来说,这节课除了给出的几组数以及故事情境是预设,其他的都是由学生随机生成,这样的调整,让这节课活了起来,生机盎然,教学线条自然而流畅。

    【教案精选: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