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实用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其八
  • 实用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其八

    发表时间:2022-07-31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其八,供大家参考。

    分与和

    (一)2—5的分与和

    一、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

    (一) 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

    (二) 实践操作:1、教学4的分与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操作: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有不同的分法。

    提问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

    2、 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又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过摆圆形,探究5得分合。

    (2) 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3) 小组内推荐一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

    (4) 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题。

    三、 总结评价。

    教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分合,但是对于按顺序的分合有些学生比较难掌握。

    2 小组之间的讨论效果不太好,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有点乱。

    (二)6、7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动手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32页例题中的空格。

    2、 动手操作尝试练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3、 活动游戏:想想做做1—5题。①连一连。②说一说。③对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结: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5、 独立完成6—8题。

    (三)10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二、 教学过程:

    1、 学具操作:10个玻璃球分一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2、 教学例题:

    ①观察上面画了几串珠子,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②检查涂色情况。

    ③小结。

    3、 巩固深化:

    ①做一做第1题,接受鲜花,谁对把花送给谁?

    ②做游戏,火车钻山洞。

    ③找朋友。(同桌之间开展活动)

    4、 练习一独立完成。

    教后记:

    1 10是在5、6的分合继续深入,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个内容。

    2 但是对于10的分合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

    jK251.COm精选阅读

    [实用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篇一)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希望《[实用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篇一)》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和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除法。

    2. 使同学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考虑的水平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同学在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杨老师在南京城内看到很多这样的卡通画,(出示十运会吉祥物“金麟”)你们知道它是谁?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再来回顾一下十运会的精彩局面,好不好?(电脑播放十运会电视节目片头录像)

    师:“金麟”想出几道口算题,考考我们班的同学,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注意看题,知道答案的不用举手可以直接回答。

    逐题出示下面的口算,同学口答。

    40 ÷ 2 = 18 ÷ 6 = 200 × 4 =

    42 ÷ 2 = 80 ÷ 4 = 75 ÷ 3 =

    其中80 ÷ 4,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同学口算75 ÷ 3时,速度明显变慢了。

    师:有点难吧,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用笔算的方法再算一遍。(同学计算)

    反馈时,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同学的作业。并提问:先算几除以几?商“2”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余下的“1”怎么办?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教学第一道例题。

    (1)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师:“金麟”对大家的表示非常满意,接下来请看“金麟”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场竞赛。(播放游泳竞赛视频)

    师:这是游泳接力赛,参与竞赛的每个队有4名队员组成,他们共游了800米。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平均每人游了多少米?

    师:你会列式吗?

    同学列式,教师板书。

    (2) 在交流中掌握方法。

    师:这道题你会口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同学在同桌间交流自身的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同学口答,电脑出示相应的口算方法。

    ① 因为200 × 4 = 800, 所以800 ÷ 4 = 200;

    ② 8个百除以4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

    ③ 因为8 ÷ 4 = 2,所以800 ÷ 4 = 200。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通过刚才的口算,我们知道,平均每人游了200米。其实这个竞赛项目的名称就叫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

    (3) 在练习中巩固算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这里有四组口算题,我们先看第一组题,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吗?(同学口答)

    师:后面的几组题你会口算吗?(同学口答)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小声地说给同桌听一听。

    先让同学在同桌间交流自身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2. 教学第二道例题。

    (1) 创设情境。

    师:课前,“金麟”告诉杨老师一条信息:十运会期间,南京有一所学校,专门组织了986名同学集体观看了竞赛,他们平均分坐在红、黄2个区内。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平均每个区坐了多少名同学?

    师:你会列式吗?(根据同学回答,板书:986 ÷ 2)

    师:看看这道除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我们以前学习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揭示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估算。

    师:你能估计一下平均每个区大约坐了多少名同学吗?

    同学估算,并说明理由。

    (3) 笔算。

    师:平均每个区到底有多少名同学呢?我们可以通过笔算得到结果。大家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在计算的过程中,假如遇到困难,可以和同桌一起商量,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同学尝试练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是如何计算的?

    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在实物投影仪上反馈。

    师:说得非常好。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的竖式?

    同学说每一步计算,教师板书。相机提问:

    ① 先算几除以几?

    ② 商“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③ 余下的“1”怎么办?(1个百当作10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成18个十)

    ④ 强调: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4) 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前两题。

    师:同学们非常棒。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先请大家估计一下,它们的商大约各是几百多?

    同学口答。

    师:算一算,它们的结果是多少?

    同学独立完成,互相说一说自身是如何计算的。

    集体反馈。

    (5) 小结。

    师:请大家回顾刚才的笔算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三、 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 笔算练习。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金麟”给我们带来的游泳竞赛。“金麟”还为我们准备了一场110米跨栏的竞赛。听到110米跨栏,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起一个人的名字,他是——(生:刘翔)

    师:看刘翔的竞赛,先要买门票。能正确算出门票上的题目就可以观看竞赛了。同学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后两题,然后集体反馈。

    2. 数学医院。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买到了门票”,不过我看见还有个别同学因为自身的一时大意将题目做错,没有买到门票。让我们一起帮他们找找错在什么地方,好吗?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错误的计算,集体订正。

    3. 说说体会。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竞赛。(电脑播放刘翔获得110米栏冠军的竞赛实况)

    4. 实际应用。

    师:刚才那一场场精彩的竞赛,其实也饱含许多后勤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瞧,这些叔叔阿姨们正在为羽毛球竞赛准备竞赛用球呢。(电脑出示问题情境)你能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吗?

    生:一共有732只羽毛球,每个纸筒里装6只,现在有120个纸筒够装吗?

    引导同学得出:

    (1) 120 × 6 = 720(只),732 - 720 = 12(只);

    (2) 732 ÷ 6 = 122(盒),122 - 120 = 2(盒)。

    让同学结合算式,说说每一种算法的考虑过程。

    5. 拓展提高。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棒的表示,“金麟”非常高兴,想与大家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你们愿意吗?

    电脑出示:

    根据下面的竖式,你能猜出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几吗?

    同学猜数,并交流考虑过程。

    四、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任选3题进行计算。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实用课件: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其八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有了完善的教案课件,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实用课件: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其八”,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习、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锄禾》。(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UU—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课件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效果较好。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

    实用课件: 幼儿教案其八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实用课件: 幼儿教案其八”,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陶艺课程第一课

    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陶艺课程第二课

    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了解动物泥塑的艺术特点:取材于动物形象,再加以取舍、装饰、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而成,使人觉得比真实的动物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1、整体形象(抓住动物的整体外形)

    注意:舍弃细部,抓准基本形。

    2、细部刻画(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进行加工 )

    注意:对所塑造动物的特点可以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

    3、上色处理(抓住动物的色彩特征)

    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突出动物本身明显的色彩特征。

    教师现场制作海豚泥塑

    学生观察老师是怎样用技法表现出海豚的特点,制作顺序是什么?思考你怎么用技法表现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

    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

    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工具

    (教师)课件、泥巴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表情大PK。(看词做表情,与图片中比较)

    2、图片欣赏

    导入:夸张的脸

    二、欣赏探究:

    1、观察人物夸张表情的变化特征,探究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变形的夸张表现方法。

    (1)观察快乐、悲伤、发怒等表情五官的变化

    (2)探究欣赏简笔漫画人物头像。启发学生观察夸张的表现方法。

    形的夸张:夸大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变形法:如改变鼻子结构。

    神态的夸张:如发怒时、眉毛直立、额头冒火。

    欣赏中穿插教师示范和学生的五官制作小练习

    2、学习造型表现方法:

    边欣赏边示范(团报纸成型、泥板围筑、分析添加):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

    (2)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

    三、学生创作: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表情和人物创作。注意夸张变化。

    四、展示评价:

    1、学生给自己的作品取名,进行评价。

    2、对比,找出最夸张的脸。

    五、用表情表示对课堂感受,结束。

    板书设计

    形的夸张

    夸张的脸 夸大、变形等

    神态夸张

    有趣的“空心球”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教学,了解空心球的基本特点。

    2、 学会泥球捻捏等一些基本的泥塑方法,创作出一个有趣的“空心球”。

    3、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等。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泥球捻捏法。

    难点:抓住空心球夸张地进行表现,创作出一个有个性的“空心球”。

    三、 教学准备:

    学生:泥塑工具等。 教师:课件、泥、泥塑工具、板等。

    四、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有趣的“空心球”》

    利用一个实心的泥玩具导入,引出空心球。

    2、制作空心球

    教师示范,边做边讲解要点,板书:泥球捻捏法。

    3、玩一玩

    学生动手做空心球,教师巡回指导。

    4、变一变

    教师现场创作一个有趣的“空心球”,猜一猜做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 板书:变一变、加一加、减一减

    5、赏一赏

    欣赏图片,了解更多有趣的作品,以此打开学生思路。

    6、做一做

    作业要求:发挥想象,创作出一个有个性的“空心球”。

    7、评一评

    说说自己作品的特点,请同学说说你的看法,教师适当地加以点评。

    8、课后延伸

    认识一些其他制作空心作品的方法。如挖空法、塞纸法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实用十四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怎样的教案课件算为优秀?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实用十四篇,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2-93页。

    教学目标: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合理运用割补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复习引入

    1,师:大家知道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是也带来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长,正,平,三,梯)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马吗

    生说公式,同时师课间出示.

    师:老师把这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拼成了生活中的美丽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风筝房屋的侧面七巧板中队旗)

    师:你能看到那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重点说中队旗分成两个梯形。

    引出组合图形的定义,课件出示定义。

    板书:组合图形

    2,寻找身边的组合图形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组合图形,大家找找看。

    (教师窗户,防盗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房屋侧面

    1,先出示没有数字的图形

    师:可以直接利用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可以分成两个梯形,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啊?作业纸上又提供的数据,大家在作业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做,师巡视指导,搜集作品。,

    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方法一:转化成三角形+长方形

    让学生说一说他的做法,重点问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问:大家看懂了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呢?

    掌声送回学生一

    方法二:转化成两个相同的梯形

    (多让其他学生说一说分发)

    3,比较两种方法

    课件同时出示两种做法

    师:刚才这一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这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了(两个梯形),虽然方法不一样,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成了已经学过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师:像这种分发在数学上叫分割法。板书:分割法

    分割

    板书:组合图形简单的平面图形

    求和

    小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它利用分割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师:大家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那我们就去做一些练习吧。

    三:练习

    1,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找另一学生评价。

    在图上加一条变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吗?(发现条件不够)

    教授:分割时不能随便分,要根据已知条件来分,这样才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中队旗

    先让同桌讨论方法,比一比谁找到的方法多,然后再作业纸上做一做。

    先讲两种分割法,重点讲解填补法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的分割法来求得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这位同学的方法有的不一样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独特,想这种方法叫填补法。

    板书:填补法

    师:我们把组合图形通过填补法转化成简单的平面图形,然后再(求差),就求出了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求和

    小结:我们在怎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

    强调:转化优化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运算。看黑板:814+1142=?

    1956-814=

    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前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谢谢,请坐。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956和1142。同学们说这个答案对吗?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看来同学们以前学习的都很扎实,值得表扬。

    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新授

    同学们看大屏幕:小明今天放假了,想去姥姥家玩。由于姥姥家比较远,他需要做火车去,所以他今天就登上了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到拉萨的火车。大家看这列火车,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我们先来看第(1)个问题:那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为了方便,老师为大家画图表示一下。同学们谁思考出答案了?请举手。最后面那位同学说一下。谢谢,请坐。他说用:814+1142=1956(km),同学们说这样做对吗?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大家都很聪明,答案是对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式子:814+1142=1956。

    这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了一个数,这样的运算,我们就把它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我们再来看第下面两个问题: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谁来答一下?右边那位穿白衣服的同学。好,请坐。他的答案是:1956-814=1142;1956-1142=814。

    同学们,与第(1)题相比较,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给大家10分钟,4人一组讨论一下吧。我看大家都讨论出来了。老师找同学起来说一下讨论结果。前面第一组先说。请坐,这位同学的逻辑很清楚,说的很不错。他说,这个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减法。

    那在减法中,已知的和我们叫它什么呢?

    我听到有同学说叫做被减数,这位同学说的很正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已知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同学们现在我们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一起来总结一下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吧。请看着大屏幕,大家一起说:

    加法各部分间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练习

    同学们,根据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现在就来应用一下吧。,同学们看黑板上的题,练习一下: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3043-575=

    3043-2468=

    嗯,做完了吗?同学们都很快做完了,第一个题目的结果是2468,第二个题目的答案是575!真棒!看来我们能利用它们的关系不用计算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4.小结

    同学们,愉快的一节课马上要结束了,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

    第一排的男生,你来说,哦,你说你学会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还有它们各部分的关系,嗯,不错!谁再来补充一下呢?你的同桌吧,哦,你说利用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可以不用计算就找到对应的结果!嗯,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呢!

    5.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回去做一下课本58页的练习题,另外,同学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和作用呢?大家也可以回去跟爸爸妈妈聊聊今天我们探讨的新知识。

    同学们,下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部分0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超市的一角,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适时讲解小数的正确读法并板书)

    刚才读的都是什么数?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小数,让学生体会小数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一)小数的读法

    1、学生试读:出示例3:

    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指名读

    你能像老师一样用汉字写出它们的读法吗?

    教师质疑:四十一点47对吗?为什么?

    展示:看同学们写的怎样?

    2、讨论:我们怎样读小数?(总结读法)

    3、归纳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可以了。

    4、练习:读出下面各数

    0.0058030.2031006.001

    问:刚才读了有零的小数,小数里的0都要读出来吗?那我们是怎样读有零的小数的?

    强调:读小数时,整数部分的0按整数有0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5、尝试练习:读小数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都已经会读小数了,所以首先让学生自我尝试小数的读法,再通过全班交流生生互动,对于小数的读法进行归纳。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小数的写法

    1、听录音,学生试写:出示例4:

    你能写出有关数据吗?教师巡视指导。

    一人板演,其他人评价。修改自己写出的小数。

    2、讨论:我们写小数时,怎样去写呢?

    3、归纳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的时候,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再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练习:写出下面各小数

    三百点七一五点零六零点零八九

    展示,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小数自然的引出小数的写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概括出小数的写法,并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规范小数的写法。

    5、质疑: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你认为在读小数和写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此问题地设计意在突出重难点地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数数位的含义。

    三、巩固应用:

    1、选一选

    2、把小数和正确的读法连起来

    3、看图读写小数

    4、用3、0、0、8这几个数和小数点,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都要用上并且只能用一次:

    (1)只读一个0的小数

    (2)读出两个0的小数

    (3)0不读出来的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的层次性练习,使得学生对于小数的读写法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回顾整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梳理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互相帮助的乐趣。

    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这三个教学目标,确定教法学法如下:

    根据新课标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根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法指导的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猴哥》的主题曲,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 。接着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我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提问的广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再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有了前面规律的认识,这一环节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环节,我让学生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巩固规律。

    我们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我们能用这个规律解决我们碰见的数学问题吗?

    说明:第一个练习通过学生的做,巩固本课的新知;第二个练习带有一定的拓展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三题让学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时学生畅所欲言,很兴奋地向老师表达自己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小数乘以或者除以10、100、1000的口算,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之后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xx、xx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x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

    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0+0=0100=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0-42+12480602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顺序计算。

    (2)75-154404+6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3)(12+4)2200(40-15)2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出示:9612+42

    (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汇报讨论结果。(指名说,师板书。)

    2.变式:96(12+4)2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介绍中括号[],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

    板书:96[(12+4)2]

    (1)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2)指名板演后,师生共同订正,明确运算顺序,并在书上找出来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2.一个车间在4月份的前八天生产了320台洗衣机,以后每天生产45台。4月份(按30天计算)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扩展提高: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4)32800-40025先乘,再减,最后除。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9612+4296(12+4)296[(12+4)2]

    =8+8=96162=96[162]

    =16=62=9632

    =12=3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7

    开场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环节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上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我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情境出发意在学生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解决实际生活的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的乘除法法奠定基础,在整个数学体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对教材地位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迁移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逆运算。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接下来是我对学生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总结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描述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感受获取新知的乐趣。

    三、说教法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教法我选择以启发法为主,辅之以讨论交流法、讲练结合等多法,并借助多媒体、教材等教具完成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新知探索过程。

    四、说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因此,我会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用脑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春游插花比赛的情境图,并提问(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预设有的学生会用加法列式计算:3+3+3+3=12,还有的学生用乘法列式计算34=12,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加法,也可以乘法呢?顺势揭示本节课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喜欢春游插花比赛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中,为新知的探索做好准备。

    2、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其部分名称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先观察两个算式,同桌之间说一说:乘法和加法有什么关系吗?通过加法,我们如何描述乘法的意义?学生观察后发现几个相同数字相加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乘法表示,教师讲授乘法的意义及其组成部分名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在算式34=12中,3、4是因数,12是积。

    其次,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问题(2)、(3):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请学生先独立列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这两道题用的是什么运算?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请学生代表汇报结果,预设学生会快速列出算式:123=4,124=3,学生观察并结合上节课加减法的学习,会发现这个两个算式是已知两个数的乘积的结果,要计算其中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教师讲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商。比如123=4,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活动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上一节课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后还学习了什么?那大家能用式子总结一下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我会走下讲台巡视指导,请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汇报结果,针对学生活动情况和汇报结果我予以肯定或鼓励的评价,师生共同得出: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果老师变一个魔术,藏起来1枝花,该怎么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113=32,114=23,师生共同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本环节充分呈现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3、练习提升,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趁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会把拿出课本上的做一做融入到插花比赛的情境中,每个花篮有36枝花,一共有14蓝,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接着根据列出这个乘法算式快速改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归纳,扩展新知

    练习结束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表现的最优秀?你最想向她学习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知识点,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5、课后作业

    教师在大屏幕中呈现必做题和选做题,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课后让不同的学生数学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内容随着课程的推进而逐一展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条理性,意在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8

    学生分析: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老师共同参与一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掌握一定基础的学习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设计理念:

    1.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来源于生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体现)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用于生活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小组合作,分一分)

    (注: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注:不同的四边形各展示一个,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四、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页例6及后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数精确到百分位。

    0.256≈12.889≈40.00001≈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0页例题6.

    (1)出示例题6: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4)抽生板演:0.049×45≈2.2(亿个)

    0.049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②结果2.2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2.2是怎么来的?(根据四舍五入法: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从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6)小结:当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练习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1、2、3题。

    3、拓展练习:王敏家的小汽车平均每千米耗油0.07升,她家距单位约15千米,王敏每月(按21天算)上、下班(每天按往返一次算)要消耗多少升汽油?如果汽油价格每升3.92元算,王敏家每月这一项要支出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换。

    2、体会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3、感受等式的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等式性质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王财主家有一黄一灰两头懒驴。这天,他把每种货物都平均分装在袋子里,让俩驴驮运。因为俩驴谁都不肯多驮一点,所以它俩只能驮得一样重。黄驴说:我挑一袋大米。灰驴就说:我挑两袋土豆。一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两袋土豆的质量。

    为了方便,在课堂上用红球代替大米,一个a克;用绿球代替土豆,一个b克;用橡皮代替花生,一块m克;用胶带代替黄豆,一个n克。

    得出等式a=2b。

    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货物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索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猜想: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

    (都加挑一块橡皮)

    此时它俩所挑物品的质量相比第一轮发生了什么变化?

    (都增加m克)

    分别变成了多么克?

    (黄驴变为a+m克,灰驴变为2b+m克。)

    验证:俩驴所挑物品质量真的还一样重吗?在天平上摆摆看。

    (天平平衡)

    结论:都加挑一块橡皮,俩驴所挑物品质量仍然一样重。

    ......

    观察这些等式,都是由等式a=2b变换得来的,你能对这5个等式变换进行分类吗?

    (前三个都是在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后两个都是在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2条规律: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组内的其它猜测,先用式子表示,然后合规律的说出所运用的规律,不合规律的在天平上摆摆看。

    2、探索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一个红球和一块橡皮,右边两个绿球和一块橡皮,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都拿走一块橡皮,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的由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a+m=2b+m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m)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两边送去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3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总结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提示课题: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等式的性质。

    3、探索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2个红球,右边4个绿球,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的数量变为二分之一时,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地有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2a=4b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除以2)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4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为什么强调不为0?

    (因为0不能作除数)

    总结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巩固练习

    1、第66页第5题

    2、对等式6x=8变换

    3、平衡天平上的变化。

    4、方程的变换。

    四、课堂反思

    1、等式的性质回顾

    2、本节课的感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导入,生动有趣,但讲故事又不仅仅只是导入新课的作用。学生围绕故事中的问题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展开猜测交流,从而引出对等式变换的猜测,学生把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也变得更加容易。在教学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时采用了猜想验证这一获知模式。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一模式。在教学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动脑、动手,得出结论,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说理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1

    找次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

    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视频,谈感受。

    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发现次品。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

    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出示例题。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

    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

    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研究2瓶

    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

    2.讨论3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

    3.研究4-8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

    (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

    (3)师:比较1、2、3种分法,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

    5.研究9瓶

    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直接说出次数,小组验证。

    活动4【练习】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1.运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几次能找到次品?

    2.举一反三: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导学案上完成。

    3.发散思维: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2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2.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出示半开放性素材)2分钟

    问题:学校刚接到教育局通知,让我们学校马上派15位同学马上赶到二小参加现场科技制作比赛,由付老师负责通知他们,你们帮付老师想想,付老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们?

    师由这个问题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证通知到位的方式:打电话(板书课题)

    (听+想+讲)

    活动2【活动】二:自主合作(学生呈现多个项度+确定项度)(6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两人交互打电话的方案,时间3分钟

    (看+想+讲+听)

    (师巡视,并对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及予表扬)

    自主学习要求:

    a.看课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两人交流下讨论打电话的方案。

    b.通过自学,看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c.时间3分钟。

    通过自学,我知道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项度并板书:)

    项度呈现:

    主气泡:打电话

    子气泡:分组通知、逐个通知、每个人不空闲通知

    其中分组通知又包括分三组、四组、五组等三个向度。

    3.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团队共同确定其中的1个项度进行讨论,团队长并做好组内分工。

    (讲+看+小动)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交互+强化)14分钟

    1.团队长根据自已团队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4-6人的小组交互,强化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并作好发言准备。

    (通过小组的共同交互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达到68次的强化学习,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做+想+讲+听+大动)

    合作探究要求:

    a.团队长根据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小组讨论,强化学习,并把团队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

    b.每个团队做好上台展示交流的准备。

    c.时间是7分钟

    2:师巡视:提醒有关的小组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活动4【活动】四:展示交流(汇集+强化)

    1.选择四个团队上台展示汇报,涵盖所有项度的知识点。

    (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讲+听+看+做)

    2.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完成2n的推导过程,小结出最优方案。

    (看+讲+做+听+想)

    活动5【练习】三:巩固练习

    ⑴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

    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⑵小鸭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3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3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吗

    活动6【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看+讲+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3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对时分有一定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学生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知道了1时=60分,但是对于秒学生可能知道的不全面,因此教学时,让学生体验1秒、几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重点:

    1、感知1分=60秒

    2、体验1秒有多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奥运开幕的场景,配音展示倒计时10——1。

    教师提问:谁知道刚才晚会中的倒计时10——1是表示什么?

    师指明确记算很短的时间,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提示课题: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的秒。

    学生例举(配合图片,刘翔夺冠12秒91,红绿灯)

    (1)回忆我们都知道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12大格,1大格有5小格,时针走大格,分针走小格,时针长,分针短。)

    (2)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等)

    (3)课件出示钟面模型验证

    钟面是如何告诉你时间过去了几秒?(认识秒针及秒针走1小格是1秒)

    演示并讲解:秒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秒。

    演示并提问:“秒什从12走到1走过几格?表示过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3走,走过几大格”表示过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6呢?又回到12呢?”

    再次演示秒针走一圈,提示学生观察分针有什么变化,提问:

    “秒针从12出发又回到12,走了1圈,分针走多少?”

    “秒针走了1圈是多少秒?”(60秒)。

    “1分是多少秒?”

    教师板书:1分=60秒。

    2、听一听感受1秒钟的长短。

    (1)课件演示秒针走时的“嘀嗒、嘀嗒”声,学生边听边数:1秒、2秒。

    (2)估10秒,15秒。

    课件再次演示秒针走时的“嘀嗒、嘀嗒”声(声音渐渐减弱到无),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方法估计,觉得到了老师规定的时间了就睁开眼,对照课件上的钟,看自己感受得准不准。

    3、感受1分钟的长短。

    a、闭眼感受1分(大屏演示秒针走一圈轨迹,并配音,声音渐渐减弱到无)

    b、1分钟读短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c、1分钟做数学题

    d、自由体验1分钟做什么事

    4、钟表的历史(介绍“日圭”“刻漏”等古代计时工具)

    分析: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4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描述、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2.教学难点: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的这节数学课上老师带了一种利用平衡创造的工具,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天平)关于天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的?(简单介绍天平的工作原理)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对天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天平:左盘2个50g的物品,右盘100g砝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50+50=100或502=100)。

    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又告诉了你什么信息?(课件出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一个100g砝码的天平。)(杯子重100g)

    3.师:现在我给杯子倒满水,天平还平衡吗?天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我们不知道加入的水有多重,可以用一个未知数x来表示(水重xg),那么天平左边的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可以怎样表示呢?(100+x)

    师:天平向左倾斜,说明左边这杯水的重量比右边100g砝码的重量要重。得到数学式子:100+x100

    4.现在我给右盘再加一个100g的砝码,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平衡了吗?得到数学式子:100+x200

    师:我给右盘再增加一个100g的砝码,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到数学式子:100+x300

    师继续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到数学式子100+x=250。

    5.观察比较:

    50+50=100

    100+x>100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用等号连接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像100+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

    6.提问:这一个等式是方程吗?为什么?

    追问:这两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它们是方程吗?

    思考:你认为一个方程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强调:方程既要是等式,又要含有未知数。)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并同桌说一说理由。

    35+65=1008-x=2y+24

    2.4=a2x-147215b=3

    5x+32=472816+146(y+2)=42

    2.下面哪些天平不能用方程表示?(出示6幅天平图)

    用方程表示出剩下天平的数量关系。

    (说一说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说数量关系,列方程)

    先独立列出方程,再与同桌说一说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4.猜方程

    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5.写方程,编故事。

    6.方程史话。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方程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方程和等式是怎样的关系?

    [实用教案] 燕子教学设计其八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实用教案] 燕子教学设计其八》,希望您喜欢。

    第一自然段

    1、默读,把写燕子外形的

    句子画下来。

    2、写了哪几个部位?(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

    3、这几个部位按什么顺序写的?(整体——部分 前——后)

    4、这3个部位各有什么特点?(板书: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的)

    5、这就是——引读: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么漂亮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应怎样读?感情读。

    第二自然段

    1、这么可爱的小燕子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春天)自由读,想这段描写了春天的哪些事物,用直线画出来;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用( )标出来。你怎么理解赶集似的?

    2、第一句给人什么感觉?(舒服),感情读。

    第三四句给人什么感觉?(漂亮热闹),感情读。

    第四句给你什么感觉?(高兴),感情读。

    整段齐读。

    第三自然段

    1、小燕子从南方回来高兴地飞来飞去,飞的有什么特点?(板书:快 轻) 从哪儿看出?

    2、这段应怎样读?(读得轻巧 快) 感情读。

    第四自然段

    1、燕子飞倦了,就——引读:落在电线上休息(板书:休息)

    2、默读这第四段,画出比喻句。分析(板书:电线 五线谱燕子 音符)

    3、这段有一个字用得很特别,是哪个?分析“痕”字。

    4、燕子飞倦了怎样读?(慢) 春天的歌怎样读?(愉快)

    5、整段齐读

    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春天里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外形上它有着——指板书齐说特点。它在春天里到来,轻快地飞到我们身边,连休息的姿态都那么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起读它。 作业:背过这篇美文。

    板书:羽毛 乌黑光亮

    外形翅膀 俊俏轻快

    尾巴 剪刀似的

    3、燕子 飞行快 轻

    休息电线 五线谱

    燕子 音符

    实用教案:科学教学设计其八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只有提前做足教案课件设计环节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实用教案:科学教学设计其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局部特征来推断动物角色,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2.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卡片(老虎、长颈鹿、鳄鱼、螃蟹、狮子、大象、蛇等),将动物卡片切分成四等份。

    2.乌龟饰一个,抽取卡片的箱子,动物应聘板(白纸贴在墙上)。

    3.将活动室简单布置成动物现场招聘会。

    4.请三个幼儿排练好表演:小动物来应聘。

    活动过程

    1.动物来应聘。

    ——乌龟兄妹的职业介绍所越开越大了,来找工作的动物也很多。于是,他们每周都要开一次动物招聘会。本周的动物招聘会又开始了。 ——请三个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来应聘,教师扮演乌龟。(小动物说:“乌龟,我想找份工作。”乌龟问:“你们有没有带照片?应聘是要照片的。”小动物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照片,乌龟老哥一看:啊?怎么每张照片都只有一小部分?乌龟老哥看了半天也猜不出照片上是谁)

    2.猜猜是什么动物。

    ——教师出示这些只有局部特征的动物卡片,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照片。

    ——幼儿猜出后,教师拿出其他三块卡片将动物完整地拼摆出来。

    ——请幼儿到卡片箱内抽取一张卡片,猜猜是什么动物来应聘,并和同伴说说。

    3.拼拼照片

    ——乌龟要求动物们来应聘时要有完整的照片,可现在这里的照片都只有一部分,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把照片拼成完整的?

    ——教师请幼儿与同伴合作,找到相配的那一部分拼成完整的照片。

    ——拼好照片的幼儿,将照片粘贴在动物应聘板上,与同伴自由观看、交流。

    活动结束

    本活动适合以游戏形式开展,活动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适当加以延长。

    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春雷敲大鼓》其八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地掌握知识点。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春雷敲大鼓》其八”,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意图:

    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人们形象地称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数数,积累数数经验。

    2、在听听、讲讲、做做中初步感知春天里动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人手一份练习数数的记录纸、笔。

    教学流程:

    引出故事——欣赏故事,集体尝试——幼儿操作,个体练习——分享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出故事

    1、简单交流春天的秘密。

    2、小结:小草变绿、种子发芽、花儿开放……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秘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看看春天到了,动物朋友有些什么变化。

    二、欣赏故事

    (一)讲述故事第一段——数青蛙(6只青蛙,方位区别)

    1、青蛙在洞里睡大觉,它们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突然,外面想起了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把青蛙们给吵醒了,它们一个个爬出了泥洞。

    2、提问:青蛙们原来在泥洞里做什么?轰隆隆的声音吵醒了几只青蛙?你是怎么数的?先看到的一部分青蛙数量记在心里,再接着往下数完。你觉得和一个一个数哪个办法快一点呢?我们一起用这个好办法来数一数。

    (二)讲述故事第二段——数乌龟(8只乌龟,大小区别)

    1、青蛙们准备找朋友问一问,是谁在敲大鼓,它们走着走着,碰见了一群也喜欢冬眠的动物。

    2、提问:猜猜是什么动物?一共有几只乌龟?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数出来的?他先记的是哪一部分的乌龟?有几只?

    3、请幼儿帮助青蛙询问乌龟:“是你们在敲大鼓吗?”放录音回答:“不是呀,我们也是被大鼓声叫醒的。”

    (三)讲述故事第三段——数狗熊(7只狗熊,大小,颜色,方位区别)

    1、青蛙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群狗熊朋友。

    2、提问:你能快速数出有几只狗熊吗?你是记住了哪一部分的狗熊数量再接着往下数完的?谁有不同的办法?你认为是狗熊敲的大鼓吗?为什么?

    3、狗熊也说它们没有敲大鼓,那么,你觉得会是谁在敲大鼓?轰隆隆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呢?

    4、教师小结:原来春雷敲大鼓把冬眠的动物都叫醒了,它在大声地告诉大家:春天来到了,天气暖和了,大家快出来玩。

    三、幼儿操作

    1、我们去找找,春雷还叫醒了哪些冬眠的动物,其它的动物朋友有没有发现春天来到了。

    2、明确要求:看看你找到的是什么动物,将动物的贴纸贴在空格内;再用接着数的办法数数一共有几只动物;然后将相应的数字宝宝圈出来。

    3、幼儿练习,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数数,并鼓励先操作好的孩子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哪些动物朋友?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这些朋友原来在哪里?

    2、交流不同的接着数的方法。你是先记住了哪一部分再接着数完的?

    3、小结:大家先看了记在心里的部分并不一样,但你们都用了接着数的好办法,大家都很棒,难怪这么多春天的动物一会儿就被你们找到并数出来了。

    五、延伸:

    春雷叫醒了冬眠的动物,也提醒了其它动物快快出来看春天的美景。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幼儿园的小花园去看看找找春天的动物朋友吧。

    教学反思:

    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说、做。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活跃思维。让小朋友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征,用自身的教育热情和情绪去感染带动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产生对数学的情趣。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让数学变成一种好玩、有趣的游戏。

    [教案范本] 小班数学教案其六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教案范本] 小班数学教案其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特征的认识。

    2.能用语言表达图形的特征,区分图形的变式。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能够用语言表达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区分图形的辨识。

    活动准备

    1.用泡沫垫组合而成的图形骰子16个,六个面分别贴有红、黄、蓝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

    2.猫的完整图片(五官分别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单独的猫眼睛、鼻子、嘴巴、身体。

    活动过程

    一、故事:被施了咒语的猫,感知图形特征。

    师:猫妈妈要出门,出门前告诉小猫:“鱼缸里有一条被施了魔法的小鱼,你千万不要去碰它,否则这个魔法会转移到你的身上,全身变形。说完猫妈妈就走了,馋嘴的小猫迫不及待的爬进鱼缸迅速的将施了魔法的小鱼吃掉了,结果魔法瞬间出现了,小猫的眼睛、鼻子、嘴巴、身体、腿和尾巴变成各种图形。

    1.出示被施了魔法的小猫,巩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小猫身上出现了哪些图形?

    ——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小结:原来小猫的眼睛、鼻子、嘴巴身上被变成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真的好丑呀!

    小猫特别伤心,非常后悔,这时猫妈妈回来了,看见小猫的样子就知道小猫肯定偷吃小鱼了,它赶快去找魔法师,魔法师魔法师我的孩子偷吃被施了魔法的小鱼,现在身上变成各种图形了,该怎么办呢?

    魔法师说:“是要想解开此魔法必须请小二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在游戏中区分图形的多种变式,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1.师:怎样才能让小猫变回原来的样子呢,我们一起听听魔法师怎么说。

    魔法师:要想让小猫变回原来的样子,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魔法筛子,坐在座位上通过翻转找出筛子上的三角形,然后放到这条魔法线上,但是魔法时间有限,小朋友们要快速的找,当听到魔法声,小朋友们要停止翻转筛子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问:你找到的什么图形?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呢?

    师:原来三角形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咒语能解开吗。我们一起来说:“一、二、三”。(拉出眼睛)哇!小朋友们帮助小猫变回了眼睛,小猫很高兴,谢谢小朋友们。

    2.师:小朋友们帮助小猫找到了眼睛,可是嘴巴、鼻子还没有变回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再问问魔法师?

    师幼:魔法师魔法师怎样才能把圆形的鼻子、嘴巴变回来呢?

    魔法师:要想让小猫的嘴巴、鼻子变回原来的样子,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魔法筛子,坐在座位上通过翻转找出筛子上的圆形,然后放到这条魔法线上,但是魔法时间有限,小朋友们要快速的找,当听到魔法声,小朋友们要停止翻转筛子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问:你找到的是什么图形?你怎么知道它是圆形呢?师:原来圆形没有角,边是弯弯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这个咒语能解开吗?我们一起来说:“一、二、三”。(拉出鼻子、嘴巴)哇!小朋友们帮助小猫变回了鼻子、嘴巴,小猫很高兴,谢谢小朋友们。

    3.师:小朋友们好厉害,小猫的眼睛、鼻子、嘴巴找到了,可是小猫的那个部位还没有变回来呢?怎么办?

    幼:可以翻转筛子帮它找出身体。师: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试一试

    ——你找到的是什么图形?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呢?

    ——教师将完整的身体张贴在小猫的身上。

    师:原来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一样长的边,小朋友们帮助小猫找回了身体,小猫很高兴,谢谢小朋友们。

    4.师:小猫找到了眼睛、鼻子、嘴巴、身体,还有尾巴和腿还没有变回来,怎么办?

    幼:通过翻转筛子找出长方形,帮助小猫解开咒语。师:赶快行动吧

    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的呢?

    小结:原来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它们的对边一样长,小朋友们帮助小猫变回了尾巴和腿,小猫很高兴,谢谢小朋友们。师:小朋友们太棒,帮助小猫解除的咒语,使小猫变回原来漂亮的小猫。

    三、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物品。小猫身体上的咒语解除了,小猫变回了漂亮的小猫。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物品,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还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通过故事让幼儿来巩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通过游戏让幼儿帮助小猫将施魔法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眼睛、鼻子、嘴巴、身体恢复正常的身体造型来感知图形的特征和意义,幼儿通过翻筛子区分图形的辨识,整个活动幼儿活动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

    【实用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其八】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