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锦瑟导学案
  • 锦瑟导学案

    发表时间:2022-01-08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

    2、理解《锦瑟》的多种解法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

    目标2

    学习过程:

    一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引导赏析《锦瑟》

    1、品赏诗歌的步骤: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2、题解:

    (1)“无题”之解

    (2)“锦,瑟”之解

    3、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

    4、感悟诗意,理解主旨(逐联逐句分析引导。思考: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重新诵读,再次品味

    三、探究主旨,拓展延伸(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为什么?)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Jk251.coM编辑推荐

    十八岁其他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读懂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解决生僻词语。

    二、预习内容

    (1)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孩子长到十八岁,为人父的杨子在文章中既有自己情感的流露,又对孩子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那作者流露了怎样的心情,又寄予了孩子什么希望呢?

    (3)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提出了那些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对亲情、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3.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2、回忆交流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一些感人的片段。

    探究二

    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

    看了文章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你对文章当中的那些句子感兴趣?

    课后练习与提高

    杨子说:“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声声慢导学案【精】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品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分组品读】

    提示:1、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

    2、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3、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来品读

    4、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5、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读

    【听读思考】

    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2.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词人的心绪?

    二:【解读愁情】

    1.找出直接表现词人别样愁情的句子并做赏析

    2.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之感,词人主选了哪些意象?3.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举出本首词中含有这一意象的句子并分析词人是怎样借助这一意象表达愁情的。(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三【自主表达】统观全文,词人是如何表现“愁”的?谈谈你的认识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3490.html

    【锦瑟导学案】相关推荐
    [year+]年高考地理季现象的经典总结 万能通用篇

    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