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营养物质相关教学方案
  • 营养物质相关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3-26

    【www.jk251.com -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当我们提起初中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营养物质相关教学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食物中种类及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食物中的种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观看录像,总结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列表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一节概述人体必需的六大的来源、功能等,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储备的供能物质是脂肪;蛋白质也能供能;等量的糖、蛋白质、脂肪,供能最多的是脂肪(有可能可以加入脂肪燃烧放能可使水温升高的演示实验);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中,能参与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中,参与细胞构成的最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维生素几种主要的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状不要混淆。整个教学中应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举学生熟悉的例子。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讲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有哪些;第二课时结合录像资料介绍对人体的作用。教学中建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讨论、汇报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直观材料--如录像,用简单的动画讲述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的作用的教学中应注意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对人体的作用

    2、几种供能物质

    3、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引入 :章:请学生看两组图片(实物投影),一组为饥饿的孩子,一组为肥胖的孩子。提问:这些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答:略)如果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依然得不到营养,他们会怎样?(学生答:略)我们需要哪些营养?怎样获得这些营养?怎样才算营养均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在第五章解决的。

    引入 :节: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而我们获得营养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呢?

    请几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吃的早(午)餐,在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请同学们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设计方案,相互评价、改进,最终确定实验方案,明确注意事项,实施实验。(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实验,部分实验可采用演示;每个实验在不同小组的实施方法也可不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食物中的种类。

    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介绍的作用的资料。

    板书设计 :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一、的种类

    1、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的种类:

    2课时:

    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这个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媒体素材中提供此内容),请大家注意思考:几种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分别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这些物质?

    学生看录像。

    看后总结归纳(可参考媒体素材中,PPt文件——),指导学生列表归纳。

    主要来源

    主要功能

    无机盐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A

    B1

    C

    D

    探究活动

    探究简易检测食物中的能量

    实验目的:

    通过检测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了解食物中的有机物与能量的关系以及食物中有机物产生的能量对人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用具:花生种子一粒、解剖针、火柴、温度计、清水、试管、试管夹

    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倒入10毫升自来水,然后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并作出记录。测温后将试管固定于铁架台上;

    2、用解剖针将花生种子穿起,然后用火柴将花生种子点燃。将点燃的花生种子置于试管下方,加热试管中的自来水;

    3、待花生种子快要燃尽时,再用温度计测量自来水的温度,并作出记录。

    4、计算两次测量的温度差。这个温差就是试管中自来水温度上升的数值。

    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实验结果:花生种子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热能使自来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结论:

    食物中的有机物(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jk251.coM小编推荐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重难点:探究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过程

    导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人类的各种食物均直接或间接来自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新课: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人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食物含有保证人体正常生活生长发育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探究:

    常见食物的营养成份

    目的:说出盒装食物的营养成份和生产原料。

    推荐器材:记录本、调查表、钢笔等。

    指导:1、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份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

    2、设计调查表。

    3、独立完成对5种盒装食物营养成分调查。

    教师建议:选择学校或家长附近的超市或食品商店阅读5种食物包装盒或包装袋,记录主要营养成分,生产原料等信息。

    教师讲述:食物多种多样,生产原料一般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及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

    蛋白质、糖类、脂肪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目的:举例说明食物中含有质白质、淀粉、脂肪。

    器材:面粉、花生、小麦种子、烧杯、试管、滴管、碘液、白纸、匙子、纱布、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等。

    教师指导:1、2人一组,取一匙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一叠成双层的纱布包住面团,将包着的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轻轻揉挤,观察清水的变化。

    2、把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在另一盛满清水的烧杯中继续揉挤,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打开沙布团→黄白色的胶状物质。

    3、在揉挤的过程中,从纱布向清水渗出许多白色物质,是什么?是否是淀粉?如何验证。

    4、取烘干的花生、小麦,用单面刀片纵向切开,分别将种子的切面向着白纸,用大拇指挤住移开种子,观察白纸上出现的现象。

    学生讨论: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一样多吗?

    教师讲述: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每天要摄取足量多的蛋白质,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生命活动。

    瘦肉、鱼、蛋、豆、奶、含大量的蛋白质。

    糖: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含糖植物:小麦、水稻、玉米、高梁,甘薯,马铃薯、藕、甘蔗、甜菜。

    脂肪: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可贮存猪肉、羊肉、蛋、大豆和花生。

    小结:

    本课重点学习:通过调查盒装或袋装食物营养成分、理解蛋白质、淀粉、脂肪是人类三大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第四章血液循环》、《第六章呼吸》及《第八章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吸收”建议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别是吸收的主器官——肠;第三、不同营养成分的吸收途径。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建议让学生自己阅读后讨论得出营养物质的三个主要作用: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教学重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难点:

    1、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包含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它们是进入淋巴的。

    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由于学生不具备化学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建议此部分内容降低难度,只让学生大概了解其主要的用途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三节学习的内容--。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注意我们前一章学过的循环系统,包括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其余营养成分进入毛细血管。

    这些营养成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细胞后,主要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先看书,在来讨论归纳。第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第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思考:营养物质是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呢?为什么有些人过分肥胖?有些人过分瘦小?怎样衡量自己的营养是不是合理呢?

    板书:

    第三节

    一、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探究活动

    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尝试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分组评比。

    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

    要求:

    材料、制作方法不限,只要能表现出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即可。(能突出表面积大就行)

    人体的营养内容分析相关教学方案


    本章讲述人的食物取自环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本章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

    本章的资料分析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教材里“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中获得或者从教材的插图中获得。这就说明了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告诉学生图表、插图、数据等都可以作为资料运用在分析活动中。

    本章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使解读图表及数据的能力的训练贯穿在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方面,认同食物取自自然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另外,还要注意组织好学生完成探究性实验,注意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

    物质构成的奥秘相关教学方案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本章将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我的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从中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学会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从而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任务]1.认识各种绚丽多姿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2.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3.知道微粒与微粒之间是有间隔的。4.通过学习,培养科学的态度,训练操作技能,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知识准备]1.请写出你知道的一些常见物质名称,并列举它的1~2条性质或用途(看谁知道得多)。2.当你漫步于花园小道、进入“火锅”城、路过臭水沟时,你分别闻到了什么?为什么?[课堂练习][资料查询]:调查家庭厨房和实验室的物品,图书馆查岗、访问医院等单位。[问题研究]1.完成课本p57页的实验,并完成其中的问题。(整理后写在书上)2.据调查,浴室水池里的水常呈淡蓝色,请由此设计探究题,并解释原因。[讨论交流]1.通过上述问题探究,受到哪些启发或想法,请相互交流。同时写出生产生活中类似的实例1~2则。[观察思考]:实验操作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溶液甲。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2:重新配制甲溶液,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3:在烧杯b中以蒸馏水代替浓氨水,重复实验1的操作。观察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和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取一根长约50cm的玻璃管,一端设法封住,往管中先后加入等体积的水(可红色)和酒精至满,用塞子塞住管口密封(不留空间)。然后把玻璃管两端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静置后,观察变化。然后用酒精灯火焰小心地加热管外壁一会儿,又有何变化?再冷却后,又有何变化?通过探究和讨论,得出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1.我们能够嗅到这处花香的事实,可以说明()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b.微粒与微粒之间有空隙。c.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性质。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据报道,广州市一市民在家中浴室打扫卫生时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停止了呼吸。法医化验后确认是氯气中毒。氯气(cl2)是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经调查该市民为了获得强的去污能力,竟把家用洗涤剂、浴液和洁厕精等3类共5种洗涤用品混合使用,导致悲剧发生。请问,导致该市民中毒身亡的氯气是如何产生?从此事件中应吸取哪些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你最熟悉的化学实例来说明“1+1不一定等于2”,并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列举一个简单的实验事实,说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试解释下列现象:(1)打开一瓶香水,立即闻到香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一滴碳黑墨水滴加到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在菜汤中加入少量的味精,味道会变得很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湿衣服晾在日光下容易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人将一瓶水全部倒掉后说瓶内没有物质了,你认为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学习][家庭实验]:请做一个小实验来说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微粒之间有空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宽视野]1.讨论比较温度计里的水银能否用水或酒精来代替?(做比较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观察加热碘晶体发生的现象,归纳碘晶体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一长条滤纸上均匀滴上几滴酚酞试剂,伸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里,在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并用仪器a滴十几滴浓氨水于棉花上(1)描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c3.这3类5种洗涤用品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氯气,而氯气由于运动于空气被人吸入而中毒。在使用洗涤用品时,不能随意混合使用。4.主要从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考虑。5.答案很多,只要符合题意均可。6.(1)打开香水瓶盖,由于香水中微粒不断运动,分散到空气里被人呼入。(2)由于碳墨水的微粒不断运动,分散到水分子的间隔里,故逐渐溶解而变黑。(3)味精中微粒由于不断运动而扩散到菜汤微粒的间隙里,故可感觉到味精的鲜味。(4)因为太阳晒着的地方温度高,微粒运动的动能增大,故水中的微粒易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5)防止因酒精、汽油里的微粒由于不断运动而散失。(6)瓶里还应存在空气,瓶壁附有水。

    第讲物质的组成导学案相关教学方案


    第11讲物质的组成考情分析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考查方式1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填空及简答题29(5)1以开放性题的形式考查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所表示的意义2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意义选择题42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选择题32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选择题22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化学式表示的意义3化合价及应用选择题6(c)0.5以选择题中一个选项的形式考查化合价的判断4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选择题5(c)0.5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纵观近几年河北中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为主,占试卷分值约为3分左右,化学式及化合价是本课时复习的重点。预计XX年河北中考中元素的分类、物质的组成及化合价的应用题仍是考查测重点,有关化学式表示意义的试题可能会出现。纵观近几年河北中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为主,占试卷分值约为3分,化学式及化合价是本课时复习的重点。预计XX年河北中考中元素的分类、物质的组成及化合价的应用仍是考查的重点,有关化学式表示意义的试题可能会出现。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1.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即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性质:①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它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分子或原子;②元素只讲______,不讲______;③化学变化中,元素的______和______保持不变。(2)分类:元素可分为______元素、______元素、________元素三大类。(3)含量:①在地壳中,______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②在空气中,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③在生物体细胞中,______最多,其次是碳、氢元素。(4)书写: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5)元素符号的意义①宏观:表示一种______;如o表示氧元素。②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________;如o表示氧原子。③金属、稀有气体和部分非金属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如na、he、s。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元素定义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区别①原子是微观概念,既可以论种类又可以数个数。②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铜由铜原子构成)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论数目。②元素组成物质(例: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联系①原子的________决定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____________决定了元素的性质。③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同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________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每—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此外在元素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区分。如图中“11”表示________,“na”表示________,“钠”表示________,“22.99”表示____________。②每一横行: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③每—纵行: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意义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2.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分类意义实例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③表示物质的1个分子构成如:表示2个水分子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3.化学式的读写物质类型化学式的写法化学式的读法单质金属__________________铁—fe元素名称:铁稀有气体氦气—he“某气”:氦气非金属固态硫—s元素名称:硫气态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表示分子中________的数字。如: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某气”:o2—氧气化合物氧化物氧元素符号在____,另一种元素符号在____。如co2、fe3o4等从右向左读作“氧化某”或“几氧化几某”:co2—二氧化碳,fe3o4—四氧化三铁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金属元素在____,非金属元素在____(金左非右)。如:nacl、ki等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如:nacl—氯化钠化合价及应用1.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①氧元素通常显________价,氢元素通常显________价;②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________价,非金属元素显________价;③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3)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1价k、na、h、ag、nh+2价ca、mg、ba、zn、cu-1价cl、oh-、no-2价o、s、so、co3.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有一定的区别:化合价离子表示方法用+1、+2、-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1”不省)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去)实例、na+、cl-、oh-、ca2+联系与区别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电荷通常在数值上相等,位置不同,正、负号的写法不同【归纳总结】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可简记为:头上长着化合价,离子右肩挎数码(相机)。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解题时要抓住两个关键量,即相对原子质量和各原子个数。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_________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合物ambn中,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温馨提示】(1)元素符号与数字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须用“×”号,元素符号之间在计算时须用“+”号;(2)化学式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其个数,计算时可先求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质量,再乘以其个数。2.求物质中各原子或离子个数比【温馨提示】查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在计算cu2(oh)2co3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时,不能与元素的质量比混淆而写成m(cu)∶m(o)∶m(h)∶m(c)=(64×2)∶(16×5)∶(1×2)∶(12×1)=64∶40∶1∶6。3.计算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根据化学式先计算出物质中所含元素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依据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列出比例式,再化简成整数比值。在化合物ambn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由于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要注意解题的格式,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m(o)。4.计算纯净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先根据化学式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再算出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其数学表达式为某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合物ambn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点1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河北)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左侧数字代表原子序数(或质子数),右侧符号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为元素名称,据此可判断元素是否为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在该格的最下面,但其单位不是克。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包含的信息有: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知道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个标注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保定二模)“善存”片富含维生素及钾和镁等,钾和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2.(·滨州)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a.氯、碳、钙、铜b.氢、汞、铁、银c.钠、镁、氧、氮d.锰、硫、锌、钡3.(·烟台)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a.sr为金属元素b.乙图中x=2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命题点2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意义(·石家庄桥西区基模)亚油酸(c18h32o2)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及油脂的作用。下列有关亚油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油酸属于氧化物b.亚油酸由三种元素组成c.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d.亚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g思路点拨:氧化物的特点为“一物两素氧元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不能由分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握。(1)“质”的方面:包括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一般有以下五种模式: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②物质是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④物质中原子个数比为右下角的数字比;⑤一个分子是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强调个数,原子再强调个数。(2)“量”的方面:①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注意单位不是g;②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注意不是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比(表示原子个数比);③该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4.(·乐山)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h2o2b.纯碱:naohc.硫酸铝:also4d.氯化铁:fecl25.(·唐山路北区三模)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式为c14h10o4。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b.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c.过氧化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d.过氧化苯甲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4%命题点3化合价及应用(·石家庄市内四区毕业联考)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a.+1b.+2c.+3d.+4思路点拨: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按“标已知、设未知、列式子、和为0、解出来”的步骤解答即可。解此类题的依据是: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当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时,有时题中未给出物质的化学式,正确写出化学式也是解题的关键。6.(·承德一模)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所用的白钨石中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的化合价为()a.-6b.+4c.+6d.+77.(·重庆b卷)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笑气的化学式为()a.n2b.n2oc.n2o3d.no2命题点4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石家庄十八县基础摸底联考)尿素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高效氮肥,它的化学式为co(nh2)2。尿素化学式:co(nh2)2净重:50kg/袋含氮量:45%化工集团公司(1)尿素co(nh2)2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3)每袋商品尿素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kg。(4)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5)某化工公司生产的尿素外包装标签如图所示,该尿素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按一级品出售[市售尿素中,co(nh2)2含量在96%以上为达标一级品]。思路点拨:尿素co(nh2)2是由c、o、h、n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2)×2=60。根据商品标签可知,每袋商品尿素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kg×45%=22.5kg。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60×100%=46.7%。每袋商品尿素中co(nh2)2的含量为45%/46.7%×100%=96.4%,故可按一级品出售。解题时要抓住两个关键量,即相对原子质量和各原子个数。8.(·扬州)肉桂酸的分子式为c9h8o2,下列关于肉桂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3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19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c、h、o的质量比为9∶8∶29.(·石家庄桥西区联考)氨基酸是形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某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73%,则一个该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的氮原子个数为()a.1b.2c.3d.4第11讲物质的组成一、选择题1.(·无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b.alc.sid.fe2.(·泰安)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3.(·雅安)偏钛酸钡(batio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a.1b.2c.3d.44.(·唐山路北区二模)如图所示的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元素原子序数是12b.镁原子的核内有24个中子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d.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显+2价或-6价5.(·宜昌)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a.fecl2读作氯化铁b.mgcl2读作氯化镁c.agcl读作氯化银d.alcl3读作氯化铝6.(·厦门)含硫元素物质间发生转化:sso2so3h2so4al2(so4)3,其中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邯郸二模)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1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8.(·泸州)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namg①sip②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234567原子半径(10-10m)1.861.601.43③1.101.020.99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1+2④+4-4+5-3⑤+7-1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和1.43之间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二、填空及简答题9.(·山西)(1)用化学用语填空:氢元素________;2个氢分子________;氢离子________;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2)“老陈醋”是山西特产,其中含有3%~5%的醋酸,醋酸也称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ch3cooh表示的意义有:①________;②ch3co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0.(·济宁)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______;(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________;(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______;(4)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________。11.(·株洲)混盐一般是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ca(no3)cl。漂白粉中有一种混盐caocl2(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1)已知caocl2中的一种酸根离子是次氯酸根离子(clo—),则另一种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将该混盐改写成如ca(no3)cl的形式,其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2)在ca(no3)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12.(·南京)物质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序。规律排序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co2、c2h4(乙烯)、c2h2(乙炔)、ch4(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13.(·兰州)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讲物质的组成考点解考点11.核电荷数质子数(1)种类个数种类质量(2)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3)氧元素氮元素氧元素氧元素(5)元素一个原子2.化学变化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3.(1)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或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考点2水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个数右左左右考点3-2+1正负00考点41.相对原子质量3.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a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100%各个击破例1碘的原子序数是53(或碘属于非金属元素)例2b例3c例4(1)四(2)60(3)22.5(4)46.7%(5)可以题组训练1.d2.a3.c4.a5.a6.c7.b8.a9.a整合集训2.a3.c4.a5.a6.a7.b8.d2hh+co3(2)①醋酸②40%(1)o2、o(2)fe+、fe+(3)h、h(4)so、so(1)hclca(clo)cl(2)+5(1)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c2h2、c2h4、ch4、co2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由多到少c2h4、ch4、c2h2、co2(2)c13.(1)144(2)21∶8或84∶32(3)14.4g××100%=2.3g

    营养卫生饮食卫生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的常识

    2、知道均衡膳食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减肥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注意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主要联系本章第一节内容和第二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完本章内容后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构建健康的身体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阐明养成良好的的道理,启发学生建立“健康”概念。

    教法建议

    建议授课1课时。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建议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准备一些供讨论的题目和资料。如:录像、数据资料等。特别是现代社会,有许多学生减肥,或暴饮暴食,这些做法对不对?应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做出评判。另外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是集体在学校用餐,食物的卫生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们是不是有这方面的防范意识,也可以通过对食物中毒事件的举例及分析进行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均衡膳食的含义(健康饮食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设计:

    从上节课布置的思考入手,提出"健康饮食"理念,引出本节课题--。

    首先结合录像--均衡膳食,由学生观看后自己总结出均衡膳食的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出学生中存在的不科学饮食的现象,讨论解决措施。

    根据自己对"均衡膳食"的理解,分析一顿学校的"营养配餐"(或请几位同学列举自己的早餐)是否符合均衡膳食的标准,继而分组讨论设计一份"中学生一日健康食谱",展示,互评。

    分组讨论:除了注意营养均衡以外,在饮食习惯和卫生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平时同学们有哪些做的不合理的地方?家庭日常加工食品是否有卫生隐患?应该如何改进?

    课后选择讨论或分角色扮演:

    1、学校要求学生吃营养配餐的措施是否合理?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2、如果让你给学生配餐公司写建议信,你打算写点什么?

    3、经常去吃卖当劳等快餐好不好?

    4、每一天,在世界的不同地区,都有人因食用了不卫生的食物而生病甚至死亡,面临这种"危机",假如你是(学生、食品小商贩、食品店经理、记者、医生、卫生检疫人员、市长……),你打算怎么办?

    板书:

    第四节

    一、营养卫生--均衡膳食

    二、饮食卫生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3、保护牙齿

    4、预防食物中毒

    探究活动

    调查班级成员营养健康状况

    (1)调查班级成员的体重

    (2)查阅“青少年营养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每位成员的营养健康状况.(营养不良、中下或偏瘦、中、中上或超重、肥胖)

    (3)给本班营养状况不佳的同学提出可行性建议。

    饮食与营养的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面粉、鸡蛋、花生、小麦、碘酒、水、开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等设计思路:由学生的一日三餐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激发学生探究食物成分的兴趣。通过试验探究、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等,学生自己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的食物来源于哪里?使学生明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是密不可分的。最后,为更好地使本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体质和年龄的合理食谱。本课除问题的提出由执教者完成外,资料阅读、分析,探究试验,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交流和分析,diy,为家人设计合理食谱等都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有关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给予指导,在分析试验现象和判断时给予帮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平时我们吃哪些食物?生:议论、回答。(。。。。。。)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二、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7页提示和小资料,使学生了解:1、淀粉遇碘酒变蓝2、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斑3、蛋白质遇热会凝固4、有机物能够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烧不掉的残留物主要是无机盐等原理(二)生:分组进行探究,观察并记录。1、将少许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配成面粉混浊液,向烧杯中滴加碘酒,液体变蓝,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2、取一个鸡蛋的蛋清,分成两份,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清水和沸水,加入沸水的烧杯里出现白色絮状凝块,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或取面粉加适量清水后和成面团,用纱布包住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力挤压。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打开纱布。看到纱布上粘有黄白色胶状物质,这就是面粉里的蛋白质。)3、取花生种子,用力在吸水纸上挤压,白纸上出现油斑。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4、取一些干麦种,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不久,试管的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注意,试管略为倾斜,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5、用解剖针的尖端挑取一粒干麦种,放在酒精灯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就是无机盐。(三)集体介绍、展示实验结果:生:交流所选实验材料,对本小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占比例不同;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p66页信息库“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三、怎样的饮食更健康?自己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diy)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5页信息库中“常见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能量”生:设计三餐食谱全班交流,并说明食物分类和设计理由。四、食谱中食物共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师:列举常食用的食品生:分析常见食品结论:常见食品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来自植物,一类直接来自动物。引导学生不难发现,作为生物圈的组成成分之一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是来自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悟出为了人类的生存,人也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与其它生物和谐相处的道理。五、课外延伸:通过查阅资料,思考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如何注意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主要考虑青少年、中年、老年)?并形成书面材料带给家长,针对自家家庭成员情况给自家餐桌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从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通过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待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和3.7℃。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和7.3℃。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北京比纽约大7.3℃。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有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请同学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同学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呈现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征。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比,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一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4)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二、雨热同期

    l.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营养物质相关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