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比的应用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 比的应用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21

    【www.jk251.com - 小学教案比的应用】

    当我们提起小学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怎样才能写好小学教案?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的应用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3)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二、新授。1、教学例2。(1)出示例2:(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1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1。)(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①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②11+4浓缩液的体积:500×=100(ml)③1+44水的体积:500×=400(ml)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6)学生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补充练习(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②一班应栽的棵数:280×=94(人)③二班应栽的棵数:280×=90(人)④三班应栽的棵数:280×=96(人)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5)学生进行检验。(6)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二的第1、3题。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2、4、5、6、7题。教学追记: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而言较容易掌握,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困难。教学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如“做一做”第2题,以人数为比例进行分配的,我在教学时添加了一道例题,教学后再让学生独力完成第2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较为轻松,也对这种类型题掌握得较扎实。

    JK251.com延伸阅读

    数学比的意义集体备 教案精选


    时间:20xx年10月8日

    地点:大会议室

    主备人:杨

    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教研内容: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2、会读比、写比、知道比的各个部分名称。

    3、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教学难点:沟通比与倍数、分数(百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难点突破: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参与。

    2、运用知识迁移,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的比,让学生运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用旧知识解释新知识,把旧知识用新知识进行描述,新知识与就只是密切联系理解比的意义。

    模式方法:创设情境——旧知解释——转化思想——旧知新述——理解意义

    作业设计:探究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1、比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比与除法不可分割,教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币的知识很重要。

    2、在探索比的意义的过程中,数学上的庄华思想很重要,教师怎样巧妙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充分理解:两个数相处又叫两个数的比。

    3、怎样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高效课堂。

    活动总结:

    群体作用大无边,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各位老师讨论热烈,受益匪浅。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p77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在动手做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纸圈,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4条)、剪刀、水彩笔、直尺、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县官与执行官的故事》

    2.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是执行官的秘密手法。有兴趣吗?

    二、认识莫比乌斯带

    1.普通长方形纸带有几个面?(指一指)

    2.普通纸圈有几个面?几条边?

    3.你有办法让它变成一个面吗?

    4.你有什么办法说明它就是一个单侧曲面?

    5.这个看似简单、普通的小圈原来如此神奇、有趣,在数学上我们叫“单侧曲面”

    6.介绍莫比乌斯带的来历。也有人管它叫“怪圈”。

    7.现在你能揭开执行官神秘手法的神秘之处了吗?

    三、莫比乌斯带的应用

    大胆猜测:

    1.由此,你还可以有哪些大胆的猜测?

    2.怎么证明这个猜测是对的?

    四、认识莫比乌斯带的性质

    一)1/2剪

    1.猜一猜

    2.动手操作验证。

    交流。

    3.还是一个莫比乌斯圈吗?

    二)1/3剪

    方法基本同上

    五、课堂小结

    1.课上到现在,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2.简单了解拓扑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整理复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整理复习(2)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一、推理训练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一堆煤,用去了,还剩下()。3、今年比去年增产,今年相当于去年的()。二、对比训练:1、一步分数应用题①张大爷养了200只鹅,500只鸭,鹅的只数与鸭的只数的几分之几?②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养了多少只鹅?③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养了多少只鸭?(1)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结构上,这三道应用题都含有同样的数量关系,即:鹅的只数,鸭的只数,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不同的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在解题思路上,都要弄清以谁作标准,正确判定把哪一种数量看作单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2)比较完后,学生将三道题的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2、出示题组:①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从上每开往汉口,已经行了3/5,离汉口还有多少千米?②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3/5,离汉口还有450千米,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多少千米?(1)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分析,解答。](2)对比:两题有什么异同?你是怎样分析的,如何区别的?3、出示题组:①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小汽车有多少辆?②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小汽车有多少辆?③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大客车有多少辆④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大客车有多少辆?(1)学生独立画线段图,分析,解答。](2)对比:1、2两题有什么异同?3、4两题呢?你是怎样分析的,如何区别的?(3)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规律吗?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㈠分析“分率句”,判断单位“1”是哪个数量?㈡画出线段图,找出“量”和“率”的对应关系。㈢确定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解。三、课堂练习:1、第53页“整理和复习”的第4题(根据题目的条件应该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2、练习十三第4、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作业: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北师大上百分数的应用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p29、p30“百分数的应用(四)”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八、谈话引入。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课前同学们到银行调查了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组1:我知道人们把钱放到银行是有好处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组2:现在银行可以办各种储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带现金,只带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组3:我们调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

    一年2.25

    二年2.70

    三年3.24

    五年3.60

    组4:我们知道国债和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压岁钱,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呢?

    生:当然是存到银行了。

    九、探究思考。

    师:是啊,存到银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根据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利率是不一样的。咱们就以笑笑的300元为例,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时间长一些利息就会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时间太长,需要用钱时取出来,就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了,那样利息就少了。

    师: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

    (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计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学生板书

    300x2.25%x1300x3.24%x3

    =6.75(元)=29.16(元)

    师: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20%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师:下面大家再算一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各应交多少利息税?

    学生写完后汇报:

    6.75x20%=29.16x20%=

    师:那有没有不用交利息税的呢?

    生:

    师:对,只有国债和教育储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税的。

    十、练习巩固。

    1、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两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2、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3、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税率为20%。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的比教学诊断优秀模板


    今天,在六(2)班看了曹艳丽老师上的《生活中的比》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有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下面说说我上完这堂课之后的体会,先说优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都能紧扣生活,能抓住《生活中的比》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数学缘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引导比的意义时,我用的是班中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直观明了,学生也容易理解。在练习中,我从五星红旗到奥运会,从人均的收入情况到父子之间的身高的比,都是生活中大家所熟悉的,学生学起上来,兴趣高,也容易上手。

    2、能注重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学生的品德方面的灌输。在这堂课,有很多的题目,围绕着生活中开展,也在题目中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拓展题:1978年前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100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100元。现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1978年前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到,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再如,通过2004年奥运会的金牌榜,让学生说出各奖牌的比,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现在不仅在在经济上,在体育上也是一个世界强国,综合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展望20xx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还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再说说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1、引导比的意义,导入新课相当生硬。课前的10分钟,几乎是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男女同学的倍数引入比,的确是很贴合实际,但欠缺了生动,学生是明白,但开始就没有了那种活跃和积极的气氛。直到现在,我都还在想,究竟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导入“比”,让学生理解“比”会更形象,更深刻。我很想用一个游戏的方式来导入,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又能很容易地理解“比”,但很可惜到现在都还没有想出来,所以,这堂课的重点之一,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这一方面,我觉得还是做得不够好的。

    2、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次数过少。一堂课下来,学生讨论就那么一次,这是不够的,其实很多的题目上,都可以让学生去讨论,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可惜是由于时间把握不好的关系,没有让这方面很好地出现在这堂课里,这也是比较失当的地

    加几的应用 教案精选篇


    小师发表于-1-19:02:00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第107页例4(人教版)

    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听算练习:20以内加减法。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9+68+5

    二、探索新知

    1、谈话激趣: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特地准备了些东西,看看是什么呢?(桃子)

    2、在情境中生成问题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桃子?”

    3、小组交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汇报、交流

    板书:(1)、数出来的。

    (2)、按左右两边计算:8+7=15(个)

    (3)、按有无叶子计算:10+5=15(个)

    5、说一说:哪一种方法好?

    6、强调: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寻找方法。如,这一题-------

    三、内化归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谁的表现好?好在哪里?

    四、应用创新

    1、算算我们班黄组、蓝组一共有多少人?看谁想到的方法最多。

    2、107页“做一做”

    3、108页的第一题

    (二)设计意图与理念

    这节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关于应用意识的培养,>明确提出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也是努力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节课中,我通过儿童化的语言,鲜艳的教具营造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一下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2、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的小组活动。

    3、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4、在总结阶段突出生生间的互评,目的是使学生在互相肯定中扬长避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5、在练习的设计上主要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三)教后随想

    一直都觉得课前设计的生动性不及课堂中用心发现并挖掘的资源。在之前的练习设计中,我原本打算让学生完成的是书本练习,可一进教室看到来听课的老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且人数不多,才十几个时,我马上把练习改为数数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老师。结果,效果显著,再次迎来了教学高潮。学生想到的方法五花八门,有按男女计算,有按老少计算,有按有无带眼镜计算,有按头发颜色计算,等等等等。我的教后感悟:课堂中并不缺少精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易感的心灵.

    优秀小学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之情。

    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明天,我们毕业》,学习了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晃六年就要过去了。出示一组欣赏反映学校生活、成长的照片。

    今天,还有短短一个月时间我们就要分别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回忆起小学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记忆涌入我们的脑海。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小学生活的哪些场景?自由读,概括地交流。

    3、指名5人分别读读。交流时指出省略号的作用。

    作者构思多么巧妙,他把小学六年的生活浓缩在一天当中,选取典型场景来进行叙事。小学六年的生活怎么样,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交流后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4、六年的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讲讲你六年来印象最深的事吗?全班交流。

    5、六年一晃就要过去了,引读第三小节最后三句话。

    课件出示,你想说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感受老师辛劳,激起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1、这六年来,我们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诲,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又像我们的朋友,陪伴着我们茁壮成长。

    2、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出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出对老师浓浓的感激、眷恋之情。

    4、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把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体会对老师的感谢、关心和留恋。配乐朗读。

    5、读了这段话,是不是也触动了你的心弦,让你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能说说自己想到的老师吗?

    6、出示:“老师呀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时,您是大树,你是海洋。”你理解吗?你能照着样子再说几句来赞美老师吗?

    在我们的心目中,老师,您是——

    五、学习课文五、六两节,激发对老师、母校的热爱、和依依惜别之情。

    1、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该怎样表达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呢?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引读:我们要送给老师歌,送给老师火热的诗句,来表达我们的感激和热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以诗的形式出示第5节。

    2、要表达这种感激、热爱和深深的眷恋,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理解“炽热”。

    交流后出示最后一句话,体会“小树”和“大树的含义”。

    3、总结:同学们,明天我们即将毕业,让我们在歌声中赞美老师,在歌声中畅想未来吧,就像文中所说,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你的母校——南京市同仁小学会为你感到骄傲。

    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六、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以《话别》为题,给老师、同学或母校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小学生活的难忘,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和赞。

    【比的应用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例5、例6,练习九3、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

    求个数比另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这节课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