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问题练习
发表时间:2022-03-21教学内容:练习二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
2.理解在农业生产中成数的有关知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正确解答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昨天学习了折扣问题,谁来说说在折扣问题中有哪几个量?这几个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些有关折扣问题的练习。(板书课题:折扣问题)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三的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两张图片,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
(3)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4)依次出示书上的问题,问:要求买这件西服比原来便宜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该怎样求?
(5)学生列式,并讲评。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即认真读题后先思考数量关系,然后再列算式解答。
(6)比较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2.练习三的第9题。
独立完成,共同校对。
3、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1)分析每个问题中的价钱是什么钱?怎样求问题?
(2)学生试做。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
(3)比较:为什么第1题直接列乘法算式而第2题要列方程或用除法算式解?
指出: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
4、练习三的第7题。
(1)分析54元是什么钱?几张门票的现价?求问题?怎样求?
(2)学生试做。交流讲评。
5、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用贵宾卡买,相当于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折。
三、拓展练习
1.一种品牌的空调每台2500元,在甲商场这种品牌的空调打九折出售,在乙商场这种品牌的空调按“买一台送200元”出售。哪家商场卖得更便宜些?
2.小明家刚买了一套新居,从银行贷款20万元,分XX年还完。每年需付贷款利息5%,XX年内要付给银行利息多少元?
3.按规定,稿费收入扣除800元后要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贺老师领得一次稿费,按规定缴纳了税款210元,那么他这次税前稿费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重点讲评第2、3题。
四、阅读“你知道吗”
补充:
(1)某乡XX年粮食总产量是540吨,XX年由于遭受雪灾,粮食总产量只是XX年的九成,XX年的粮食总产量是多少吨?
(2)某乡XX年棉花总量达30吨,XX年由于遭受雪灾,棉花总量只有25吨,XX年棉花总量降低了几成?
五、布置作业。[励志的句子 dJZ525.Com]
完成相关的练习。
JK251.com延伸阅读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反思 优秀教案推荐
这是一节练习课,我在课的第二部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了调整,把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作为本课的重点,其余9、10、11题只在课堂上练了一道,其余两道作为课堂作业。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学生数量关系比较熟悉,学习比较顺利。而我补充的追及问题,学生很生疏,我画线段图给他们看,引导他们说数量关系,他们还是有些茫然,好像结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我强塞给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我后悔不及,应该先请学生演示追的过程,再让他们自己画图,这样肯定弄得明白了。作为弥补,我再请学生演示追的过程,再次引导说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总算勉强通过。
本节课重点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我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重视列方程解答问题的步骤的训练,学生能够有序思考、有条理地解决问题。但,可能是我一贯的作风——节奏慢,我总是要到中下学生心领神会了,我才放心地进入下一环节;也可能是我与这些学生的磨合期还没过,怎样听别人讲、怎样回答问题、怎样讨论,也成了我常说的问题。所以,我常完不成一节课的预定任务,课堂作业常带到课外完成。这个问题我要尽量克服。
想起这节课对追及问题的处理,其实增添这个内容是因为看到《补充习题》上有这类问题,课上不提出来,学生课后解决有困难。转念一想,我在做了一个追及问题之后,最好接着练习一个同类型的问题,这样这个新知识才会学得扎实。
这节课,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对追及问题的认识不足,处理不够恰当。究其原因,因为我没有正确把握学情,我不知道学生对这类问题很生疏。我这个一直教老教材的教师,新教材体系我要好好熟悉,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我要及时地了解。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一、填一填
1、15是20的()%,15比20少()%,20比15多()%。
2、篮球有30个,足球有40个,篮球比足球少()%。
3、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也就是说女生比男生少()%,男生比女生多()%,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4、一根电线长20米,用去它的75%,还剩()%。
5、图书室有2500本书,其中20%是科技书,科技书有()本,有35%是故事书,故事书有()本。
6、打字员打一份2000子的稿件,已经大了45%,还剩()字没打。
7、甲数是7.2,是乙数的80%,乙数是()。
8、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25%,那么另一个数就比这个数少()%。
二、判断
1、一个不为零的数增加10%后又减少1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2、5吨的和4吨的同样重。()
3、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20%。()
4、百分数的分子不能大于100。()
5、一个鸡蛋大约重0.05kg,我们也可以说一个鸡蛋大约重5%kg。()
四、解决问题
1、饲养场养鸡76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5%,鹅的只数是鸭的60%,这个饲养场养鹅多少只?
2、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小麦,去年收了850千克,今年收了116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工人叔叔修一条水渠,前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600km的水渠还要几天就可以修完?
4、一批故事书,第一天售出44%,第二天售出160本,还剩120本。这批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5、某工厂生产了一种新型零件,由于采用新工艺是每个成本下降了5%,降低了35元。现在每个零件的成本多少元?
6、学校食堂九月份用煤5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5%,这两个月共用煤多少吨?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综合练习复习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第13----14页的练习二,第15----16页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相互干扰。
3、通过系统的复习,初步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系统认识。
教学重难点:区分各种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卡片、活动物品(第9题实景图片及盒子,钱物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口算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可选取几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2、完成第3题
限时完成。
“通过每一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从中看出:第(1)组题下一题是上一题的扩展。
第(2)组题被除数相同,可是因为除数的不同,因此,商的位数也发生了变化。
继续探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情况商三位数,什么时候商两位数。
3、完成第1题。
“大家能不能不用计算,就直接看出这些算式所得的商是几位数?”
让学生估算,回忆估算的有关知识:“怎样进行估算?”
独立完成,笔算出准确值。
订正结果,并将估计值和准确值进行对照,让学生体会,巩固对检验的理解。
“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实际应用。
“同学们,计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出示一组对话题。(提问题填条件)
(1)301班有48人,(),可以分几组?
(2)(),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几块?
(3)(),(),每分钟打几个字?
2、完成第4、5题
第4题教给学生完成。
第5题读题后,提问:“能直接比较吗?”
“怎样比较,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三、拓展实践
出示算式:120÷6
“你能结合你的生活实践编一道用此算式解答的实际问题吗?”
先小组自编,要求每一组可适当做好记录,并判断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交流、评价,评出优秀组。
四、课堂作业:第2题。
五、课下准备:三个盒子(代表蛋糕盒)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每一个代表一块蛋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模拟实践活动
1.情景设置
小组内的一名同学过生日,其他同学买来生日蛋糕送给他。
2、角色分配:组内分配,过生日的同学就是裁判,其他同学作为购买者。
3、数据提供:
小军用27元买了3盒正方形蛋糕,每盒3块;
小华用30元买了3盒正方形蛋糕,每盒2块
小力用32元买了2盒正方形蛋糕,每盒4块
4、任务布置:谁买的蛋糕最贵,哪种最便宜?
5、组内表演,并记录下过程及结果。
6、汇报,说想法、策略,谈感受。
二、应用
1、第6、8题。
学生读题,“读题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可以通过组内讨论或向教师寻求帮助的办法搞清楚题意。”
“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指出的或者是通过别人的帮助理解的。”
2、说说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三、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答案唯一吗?”
给一定时间后,小组讨论:左题中商的百位是几,除后百位有余数吗?若没有余数,则被除数的十位和除数有什么关系才能使商的十位为0?
右题中要使商的末尾是0,除的过程有几种情况。(有余数或没有余数)你是怎样分情况来解答的?
四、作业:第6、7、8题
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齐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呢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得到的收获。
3、齐读四由名言。
4、抄写四则名言。
四、作业
课外记熟这四则名言,找来鲁迅的名著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与积累,提高阅读量,激发学生多渠道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经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诵读与积累(使用江苏省送教下乡的光盘学习)
1、审题。
2、自读《今古贤文》,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交流对《今古贤文》的理解。
4、把你喜欢的名言制作成书签送给你的朋友,你选哪句?为什么?
a同桌交流b你准备怎样制作书签?c怎样写书签的名言?
d假如你的朋友问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准备怎么说呢?
再交流。
5、练习诵读,准备表演。
6、配乐表演。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这句话出自《学与问》,让我们一起认真读这两句话,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含义。
3、指导书写。
(1)观察作品,整体感知,从大小、布局、形状上去观察、揣摩。
(2)练习,书写时注意用笔的轻重,讲求提、按、顿、挫。
(3)反馈。
4、小结。
三、作业。
1、读背诵读部分内容。
2、练习写好钢笔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1、激趣:
有人说:读书的孩子最美,是啊,在巍峨的书山之中,知识的山峦会将我们引向高峰,书能让我们成熟,让我们走向希望,走向成功。今天就让我们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推荐一本书,说清楚自己推荐的书名和原因,重点是把自己推荐的理由讲得有条有理。
3、指导:
可以从一个方面说,如秘书读书后的启发;也可以是多个角度,如书的装帧、作者、内容等。
4、练习:
自由交谈,发表意见,听众可以提问,推荐者回答。
5、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范字:坐和器两个字中,坐字整体取斜势,中竖要正而挺,两个横画一长一短,短横略向上翘,长横略向下弧,两个人字呈左低右高之势;器字的四个口略有参差,中宫收紧,犬字撇捺宜收缩。
3、练习。
4、反馈。
三、作业设计:
1、整理口语交际内容。
2、练习写毛笔字。
练习说
一、教材说明
练习1内容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
一、教学建议(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1、读读背背
(1)读读背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在一颗葱翠的大树下,小朋友们拉着手在唱歌。
这一项词语排列整齐,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只要大体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不要详细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也不要求默写。但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过程中联想《做一片美的叶子》那篇课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根深固本:指树根深,树就长得牢固、茁壮。
根深叶茂:树根扎得深,树叶就长得茂盛。比喻事物只要根基厚实,就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叶落归根:树叶总凋落在树根边上。比喻人得有一定的归宿。
(2)《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主要写晚秋之夜的所见所感。指导朗读、背诵时,先和学生一起疏通文字,简述诗的大意,以帮助学生朗读、背诵。朗读、背诵时适当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节奏。《夜书所见》的大意是:晚秋的风打着梧桐的叶子沙沙作响,使人感到天气就要凉了。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深夜难眠,只见篱笆边有一盏灯亮着,便知道孩子们正在捕捉蟋蟀玩。
2、口语交际:《小小读书交流会》
(1)这是一道训练学生阅读和表达的练习。首先指导学生拿出自己的书默读,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了解书的作者、主要内容,然后选择中间自己喜欢的片断,组织语言讲述给同学们听。或者将里面的精彩语句摘抄下来读给大家听。
友情提醒:
讲述者:讲的时候要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
听众:听别人讲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想一想听了他(她)的讲述后你知道了些什么?如果读的是同一本书,还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各自不同的体会。
(2)教师总结: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今天的“小小读书交流会”是我们同学攀登书籍高峰的开端。多读书,多读好书,多与家人、同学、朋友们交流,你将会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人。
打折问题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问题的实际问题。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重点: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问题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教学过程:一、准备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要和商品打交道,我们小学生也不例外。“折扣”就是在商品经济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在生活中应用的知识。(板书课题)2、你对折扣了解吗?就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五月份,方方时装店店老板在门口打出“短袖t恤衫八五折优惠”、“裤子七折”、的标语。你会想到什么?a.商品为什么要打折扣?b.商品“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七折呢?二、自学与研讨宋老师想买一件衣服,我来到了一家时装店,看见门口有一块牌子:本店商品一律六折出售。店里有外套280元、上衣100元、裤子60元、手套20元。请同学们帮宋老师并算算一件衣服实际售价是多少钱?怎么算?宋老师便宜了多少元?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2、汇报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结果。(求60元的0.6是多少元,用乘法计算)商品原价(元)现价(元)裤子6036儿童毛衣羽绒服棉手套3、归纳数量关系:原价×折扣=现价4、拓展:除了求现价,你还能求出什么?(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三、试做1、一种电视机,原价是2100元,现在按七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1)学生尝试计算。(2)交流不同的方法。四、练习1、如果把10万元的商品全部以九折销售,商店实际让利给顾客多少元?2、六(1)班46人去“南湖”游览,门口的“购票须知”上写道:门票每张1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购票最省钱?3、我们城东小学的图书室想添置一些图书,不过有两家书店都打出了诱人的促销广告:“买《十万个为什么》,大优惠!每套原价30元。”新华书店考试书店现以八折出售买一套28元、买2套单价26元、莫失良机!买3套单价24元、以次类推,每套最低价20元!!如果你是校长,你打算买几套?到哪一家去买?为什么?(1)四人小组合作,探讨购买方案。(2)反馈交流,说明选择的理由。(3)评价讨论:哪个方案最合理,为什么?到底到哪家便宜?和什么有关?(4)让学生再次探讨,悟出规律,得出购买五、课堂总结谈对本堂课的所感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