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实践体验“检索在线数据库
  • 实践体验“检索在线数据库

    发表时间:2022-03-15

    【www.jk251.com - 实践体验检索在线数据库】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每一位老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高中教案该怎么写?《实践体验“检索在线数据库》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活动目的:

    (1)体验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2)了解在线数据库的访问方法。

    (3)对从数据库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观点、得出结论、表达主张。

    活动步骤:

    (1)访问国家环保总局的在线数据库《空气质量日报》。

    (2)从数据库中获得北京xx年7月的空气质量原始数据。

    (3)把原始数据复制到表处理软件excel中。

    (4)利用excel中的图表功能绘制xx年7月北京市空气质量级别折线图。

    活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按照教材中的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随堂评价,并记录在学生评价表中。

    由于本次实践体验活动的重点是获取数据和加工数据,所以,除了有关实践体验活动的常规评价指标外,我们建议着重对学生制作折线图的能力情况进行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折线图质量

    精确表达6分

    较为准确5分

    基本准确3分

    尚需改进2分

    评价分四档,精确表达指获取和加工数据能力强,用折线图表达数据特征显著精确;较为准确指能正确获取数据,折线图准确;基本准确指可以利用数据制作出折线图;尚需改进是指获取数据或制作折线图有困难。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实践体验“网络资源评价”


    活动目的:

    (1)了解信息资源评价的标准。

    (2)初步掌握网络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活动步骤:

    (1)教材中直接让学生对自己检索到的网络信息进行评价,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些评价指标时可能有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先用一个例子向学生说明网络资源评价的方法,帮助同学正确理解这些评价指标。

    (2)每位同学确定一个主题后,在因特网中检索有关的资源,并对这些资源按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从中确定有价值的资源。

    (3)每位同学将经过评价认为有价值的网络资源下载并保存在一个指定的文件夹中与其他同学共享。

    (4)请一位同学向大家推荐自己查找到的资源,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对这个资源共同进行评价,通过讨论确定该资源是否真正有价值。

    活动评价:

    在实践体验活动的常规评价指标中,本次活动中的操作技能的评价标准与一般的评价标准有较大的区别,特说明如下。

    操作技能中的正确熟练是指:对所收集的网络资源的评价结果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较为熟练是指:对网络资源的评价结果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基本掌握是指:对网络资源的评价基本正确。

    而合作精神的评价标准也有本活动的特色。其中的主动合作是指:认真考察其他同学的评价结果,有自己独到、正确的见解;较为合作是指:能够指出别人评价结果的错误;能够合作是指:能够谈一些看法,但没有新意。

    由于我们进行网络资源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收集到的大量网络资源中,甄别出高质量的资源供我们使用,所以除了实践体验活动的常规评价指标外,我们还需要对通过本次活动分拣出的资源的本身质量进行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资源质量

    质量很高6分

    质量较高5分

    尚有价值3分

    还需查找2分

    资源质量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分别是:

    质量很高是指通过网络资源评价的活动后所获得的网络资料符合各项评价标准,质量很高。

    质量较高是指获得的网络资源符合大多数评价标准,质量较高。

    尚有价值是指获得的网络资料符合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价值。

    还需查找是指获得的网络资料不符合最基本的评价标准,毫无价值。

    实践体验“观察字符的内码”【精】


    活动目的:

    1.通过工具软件直接观察字符的内码。

    2.了解内码的形式和作用。

    活动步骤

    1.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下ultraedit或winhex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生使用文本编辑器(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记事本工具软件)输入科普知识abc这些字符,并保存这个文本文件,文件名为kp.txt。

    3.学生使用ultraedit或winhex等工具软件打开文本文件kp.txt,察看以16进制形式显示的字符的内码。

    活动评价:

    在实践体验活动的6个常规评价指标即实践主题、独立思考、信息数量及来源、合作精神、操作效率和操作技能中,信息数量及来源不需进行评价。

    由于本次实践体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形式,所以设计了对了解内码的形式和作用进行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了解内码的形式和作用

    完全理解6分

    较为理解5分

    基本理解3分

    有待理解2分

    各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分别是:

    完全理解是指对字符编码的形式和作用完全理解,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较为理解是指对字符编码的形式和作用比较理解,通过实验加深了印象。

    基本理解是指对字符编码的形式和作用基本理解,通过实验有点感性认识。

    有待理解是指对字符编码的形式和作用还有待理解。

    高中教案实践体验“网址的收藏” 万能通用篇


    活动目的:

    (1)掌握网址收藏的一般方法。

    (2)掌握收藏夹中文件夹的创建。

    活动步骤:

    (1)通过操作方法示意图了解收藏网址的一般过程。可以对示意图进行一些解释。首先,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浏览网页,看到有用的内容时,不要关闭网页。然后,执行菜单收藏中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分别确定网址的名称、收藏在收藏夹中的哪一个文件夹中,如果该文件夹没有建立则首先建立这个文件夹。最后,将该网页的网址添加到收藏夹的指定文件夹中。

    (2)在活动前,给定大家一个具体的主题,让大家收藏有关的网址。

    (3)对于部分有基础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自行练习。并注意新手与高手同学的互帮互学的组合。对没有基础的同学,应该加强指导和帮助。

    (4)可以介绍另外几个收藏网址的方法。

    活动评价:

    在实践体验活动的常规评价指标中,本次活动有两个评价指标因实验内容不同而有所区别外,其他指标的评价标准基本相同。

    实践主题中的明确恰当是指:所收藏的网址都与要求的主题密切相关;较为明确是指:所收藏的网址与要求的主题较为相关;基本明确是指:所收藏的网址与要求的主题基本匹配,但有部分网址不能完全符合要求。

    操作技能。其中的正确熟练是指:在正确的前提下,对收藏夹和收藏夹中的文件夹的操作非常熟练;较为熟练是指:对收藏夹和文件夹这两项操作中有一项不太熟练;基本掌握是指:经过同学或教师的帮助能够掌握收藏夹和文件夹的操作。

    由于收藏网址的操作与保存网页的操作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除了实践体验活动的评价指标外,在本次活动中还需要对将保存网页内容的操作技能迁移到收藏网址操作中的能力进行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技能迁移

    熟练顺畅6分

    较为熟练5分

    能够完成3分

    尚需指导2分

    技能迁移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分别是:

    熟练顺畅是指技能的迁移非常自然,操作熟练,好象已经学习过一样。

    较为熟练是指技能的迁移比较顺利,通过复习前面的操作过程,能够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能够完成是指经过操作示例的帮助,能够完成收藏网址的操作。

    数据处理excel练习试题


    1.excel是________。

    a.windows98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b.一个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c.一个专门用于文字处理的软件

    d.ie的主要组成部分

    2.中文excel97有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和________等多种基本功能。

    a.网络管理

    b.图表处理

    c.上网浏览

    d.e-mail收发

    3.在excel中,如果要进行分类汇总,一般要先进行________。

    a.排序

    b.筛选

    c.查找

    d.透视

    4.在excel中,如果要选定不相邻的区域,应该在鼠标操作的同时按住________键。

    a.shift

    b.alt

    c.ctrl

    d.tab

    5.在excel中,一个扩展名为xls的文件相对应于________。

    a.一本工作簿

    b.一张工作表

    c.一张图表

    d.一个表格

    6.在excel97某一单元格中输入公式=1999-10-10后回车,这个单元格的显示内容为________。

    a.1999-10-10

    b.1999/10/10

    c.1979

    d.99-10-10

    7.如果在excel的某一单元格中的公式为=b30,将公式复制到别的单元格,复制出来的公式________。

    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c.肯定不变

    d.变为=$b

    8.如果excel的某一单元格显示为#div/0!,这表示________。

    a.公式错误

    b.行高不够

    c.列宽不够

    d.格式错误

    9.以下________是专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

    a.excel

    b.word

    c.windows98

    d.方正奥思和authorware

    数据处理excel练习试题

    1.b2.b3.a4.c5.a6.c7.a8.a9.d

    高中教案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荐】


    一、教学目标:

    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从不同角度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这个客观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因此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

    某企业有股东5人,员工100人,1990~1992年的3年间,该企业的收益情况如表4-9,要求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

    年份

    股东红利(万元)

    工资总额(万元)

    1990年

    8

    10

    1991年

    7.5

    12.5

    1992年

    10

    15

    观察上表的数据,总体看来每年股东红利不断增加:1990年到1991年增加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也增加了2.5万元;工资总额也在不断增长:1990年到1991年增长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增长了2.5万元。但是用“股东红利/5”得出数据分别是1、1.5、2,用工资总额/100得出的数据分别是0.1万元、0.125万元、0.15万元。1万元与0.1万元比较相差9000元,1.5万元与0.125万元相差1.375万元,2万元与0.15万元相差1.85万元。股东与员工的工资增长形成一个很大的差距。

    1.站在企业主管的角度考虑

    从右图得知:股东和员工双方共同发展,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企业主管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2.站在工会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红利增长比率(%)

    工资总额增长比率(%)

    1990年

    100

    100

    1991年

    150

    125

    1992年

    200

    150

    股东红利三年来增长比率平均是50%,而员工工资总额增长比率平均是25%,显然员工工资的增长比例是股东分红增长比率的一半,应该适当增加员工的工资。

    3.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个人收入(元)

    工人个人收入(元)

    1990年

    10000

    1000

    1991年

    15000

    1250

    1992年

    xx0

    1500

    分析:股东个人收入每年增长0.5万元,工人个人收入增长仅250元,两者相差4750元。这说明只要这个企业的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股东的个人收入不断上升,而且比员工增长的速度还要快,甚至上万元。股东和员工的收入会逐渐悬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应当大幅增加员工的工资。

    实践题:

    比较电子表格与其他软件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特点,填表

    比较内容

    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

    其他

    计算功能

    绘图功能

    排序

    筛选

    查找

    其他教学反思:和上节课一样,在我讲解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绘制三种类型的图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原因是上节课掌握的比较好,因为这节课的图表就是要求在上次对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完成的,在演示时,我又把前面的内容复习了一下,所以大部分同学完成情况还是比较好。

    亲身体验主动感知(小编推荐)


    ----“吨”的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师:老师这有一袋重25千克的大米,你想搬一搬,感受一下有多重吗?

    生(齐):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学生活动略)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很重,搬不起来。

    生2:我勉强能搬起来。

    师:一袋大米重25千克,4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

    生3:重100千克。

    师:40袋呢?

    生4: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师:对,我们就说1吨=1000千克,如果把1000千克的大米装成1大包,你想象一下,让你去搬,你觉得怎样?

    生5:肯定搬不动。

    生6:我想我能搬得动。

    师:搬25千克的大米,你觉得怎样?

    生6:我能搬得动。

    师:1000千克里面有几袋25千克的大米?

    生6:40袋。

    师:如果把40袋的大米装成1大包,让你去搬,你能搬得动吗?

    生6:我想我还是能。

    师:如果有机会,请你试一试好吗?谁来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7:28千克。

    生8:32千克。

    师:请同桌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有多重?(学生活动略)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说一说吗?

    生9:我的同桌不重,我背起来了。

    生10:我的同桌非常重,我背不动。

    (师有意让生10说,因为他同桌是班上最重的)

    师:请生6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6:我同桌很轻,我轻松背起来了。

    师:这位(班上最重的)也是你的同学,请你也来背背他。

    (生6背时显然很吃力,背上的同学差点摔下来,听课的老师忍不住笑起来了)。

    师:请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6:太重了,我差点摔倒。

    师:你(胖小子)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11:50千克。

    师:多少个这样身材的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

    生齐:20个

    师:请问生6,20个这样的身材的同学合起来,让你去背,你认为怎样?

    生6:肯定把我压扁。

    师:你认为1吨的东西对你来说怎样?

    生6:非常重,老师,我改变主意了:1吨的大米我想我也搬不起。(这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30千克。(预先调查)请你算一算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

    生3:大约33个。

    师: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齐:26人。

    师: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1吨了吗?

    生齐:不够。

    师:你觉得1吨怎样?

    生齐:对我们来说太重了。

    [反思]

    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

    首先让生搬一搬大米,亲自感受1袋25千克的大米的重量,再通过想象感受40袋大米的重量,进而主动感悟出1吨有多重;接着让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生根据平均体重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问: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1吨了吗?让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在上述“吨的认识”教学片断中,当学生主动感悟出1吨有多重时,我让生展开想象:如果让你搬1吨的大米,你觉得怎样?在我备课和多次试教中,学生均回答“不可能搬得动”。没想到这节课竟有一个男孩说:“我想我能”,面对这件预先没有料到的“意外事件”我当时有点紧张,我想如果能很好的处理它,很可能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也许这男孩只是预先没听明白老师的问题吧,于是我重新引导一次,没想到还是失败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想我还是能”。好“固执已见”的一个男孩!为了圆场,我说了一句:“如果有机会,请你试一试”,然后回到了预设的下一个环节:让生互相背一背。我一边机械般地教学,一边为自己的话“如果有机会,请你试试。”而后悔,怎样引导才能改变这男孩的想法呢?我边教边想,还是让他在体验中感悟,自己说服自己吧!刚才错过了搬大米这个教育资源,现在得好好抓住背一背这个教育资源了。于是,我有意让一个学生说说他背的感受(他同桌是班上最重的)然后顺水推舟让那个“固执已见”的学生来背班上最重的同学并说感受,进一步引导,如果20个这样身材的同学大约重1吨,让你去背,你觉得怎样?这男孩的回答是:“肯定把我压扁”。并难为情地说:“老师,我改变想法了,1吨的大米我想我还是搬不动,太重了”。在老师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下,这男孩在体验中被说服了。此时,听课的老师给予热烈的掌声和满意的笑声,但我明白,我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还是不够的,还有待于不断磨砺、发展。

    经过反思,如果再让我上第二次,我想我在第一次引导失败时,我选择的不是回避而是积极面对,尊重学生的想法,然后及时引导,让他再一次体验。一袋25千克的大米你搬起来了,你真能干!2袋这样的大米就是50千克,(把两袋叠起来)你能搬吗?请上来试试并帮老师把大米从这搬到讲台。我想即使是力气再大也无法能按要求去完成,从而进一步引导他,如果是40袋就是1吨,让你去搬,你能搬得动吗?我想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搬不动。”从而进入下一环节“背一背”。我想我如果这样处理将会更满意、更完美。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对于那些在设计好的教案外和常规课堂内突然出现的有效教育资源,尤其需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抓取,细心呵护,用心挖掘,这样,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多姿多彩。

    关于专题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的高中教案推荐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②、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③、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像片,直观地去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能够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吗?”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通过播放《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或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来导入新课。

    (2)、在讲“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师生交流明白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

    (3)、在讲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课后搜集有关香港回归时的时事新闻,加深对回归过程的了解以及回归意义的认识。

    (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时事性较强,建议教师多联系时政,也可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实践体验“检索在线数据库】相关推荐
    [year+]年高考地理季现象的经典总结 万能通用篇

    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