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三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二
  • 初三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二

    发表时间:2022-03-15

    【www.jk251.com -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

    随着初中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那么如何写一份初中教案?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初三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二》,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气候和季风

    一、南北气温差异

    等温线--是在地图上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

    二、冬季一月气温状况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2、原因: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冬季风寒冷空气南下,对北方影响显著

    3、我国一月0度等温线:

    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一线)

    三、夏季气温状况

    1、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2、形成原因: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白天较长,

    获得光热较多

    四、我国极端气温

    漠河吐鲁番

    五、温度带的划分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积温

    积温:把≥10?c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合,叫做活动积温。

    2、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名称与分布

    寒温带:黑龙江的漠河一带地区

    中温带:东北大部、内蒙古、x疆北部

    暖温带:华北大部、秦岭-淮河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地区、x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地区

    热带:云南-广东-台湾南部、海南岛及南海诸岛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青藏高原大部

    六、东西干湿差异

    1、等降水量线概念:

    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

    a)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东部多,西部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b)形成原因:

    ①水汽主要来自东南和西南海洋

    ②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输送大量水汽

    3、我国等降水量线分布: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阴山-兰州-拉萨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jk251.coM小编推荐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期末总复习资料教案模板


    本章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有: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原点重合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

    2、由点找坐标(从已知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垂足对应的数分别是该点的横纵坐标)。

    3、由坐标找点(例p(a,b),先在横轴上找到点的横坐标a,然后过横坐标所在的点作横轴的垂线,则这条垂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都为a,再在纵轴上找到纵坐标b,然后过纵坐标所在的点作纵轴的垂线,则这条垂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都为b,两条直线的交点则为要找的点p)。

    4、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

    5、坐标平面被坐标系分成四个部分,分别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每个象限符号特点要清楚,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一象限。

    6、横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纵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7、点到横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

    点到纵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

    8、点a(a,b),b(m,n),若ab与x轴平行,则b等于n,且a不等于m;

    若ab与y轴平行,则a等于m,且b不等于n

    9、点a(a,b),b(m,n)关于x轴对称,则a等于m,且b与n互为相反数

    点a(a,b),b(m,n)关于y轴对称,则b等于n,且a与m互为相反数。

    点a(a,b),b(m,n)关于原点对称,则a与m互为相反数,且b与n互为相反数。

    10、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坐标差的绝对值;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横、纵坐标分别作差的平方的和的算术平方根。

    11、点a(a,b),b(m,n),则线段ab中点的坐标分别是a、b两点横、纵坐标的平均数。

    12、横、纵坐标相等的点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反之亦然。

    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在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反之亦然。

    13、在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如三角形有一边在坐标轴上或与坐标轴平行,则以此边为底来求三角形面积;

    如没有边在坐标轴上或与坐标轴平行,则分别过三个顶点作坐标轴的平行线,得到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边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要求三角形面积。

    如求四边形的面积,一般都是采用分割的方法,也可考虑补的方法。

    14、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可采用坐标的变化来描述。

    图形左、右平移,横坐标减、加;

    图形上、下平移,纵坐标加、减。

    酸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特性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

    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特性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

    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指示剂ph值石蕊酚酞

    酸性

    中性=7紫色无色

    碱性﹥7变蓝色变红色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

    [year+]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教案模板


    第一章走进温州

    第一节东瓯名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温州的历史、概况

    2.初步感受作为温州人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

    1.设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问:“温州”这个名字的由来?

    (学生自由猜测发言,教师引导学习本节内容)

    2.了解温州历史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建制沿革”部分内容

    问:阅读本段内容后,你有何感受?

    (学生踊跃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

    问:结合你对温州历史的了解,谈谈你心中的温州历史?

    (学生回忆、交流、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时温州的版图(图1-1)

    问:请在地图上找到我们梧田的大概位置?

    (3)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古建筑能说明温州的历史?

    (学生广泛讨论后,师生交流)

    3.了解现代温州

    (1)比较两副地图(图1-1、1-4)

    问:谈谈两副地图中,温州区域的变化怎样?

    (学生仔细比较、讨论)

    问:画出现代温州的界线,看看其呈什么形状?

    问:在现代版温州地图上找出你的家乡在哪里,与哪些县(市、区)相邻?

    (2)教师引导学生阅览“天下温州人”内容,探究温州人均耕地情况

    (学生完成书上探究活动表格)

    问:结合书上表格,请分析人均耕地面积对温州人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4.感受温州人的精神风貌

    (1)学生阅读图1-5海外温州人分布图、图1-6温州商会全国分布图

    问:为什么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

    问:谈谈在你的身边,有温籍华人或华侨在海外创业对家乡贡献的事吗?

    5.课后探究

    了解现代温州主要建筑

    第二节瓯越山川

    教学目标

    1.了解温州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

    2.了解温州丰富的地方物产资源。

    教学过程

    1.由阅读温州地势图导入

    问:请同学们结合温州地势图,找出温州主要的山脉、江河、海湾及海港?

    (师生交流)

    2.了解温州的主要地形

    (1)学生阅读“多山地形”内容

    问:温州的主要地势是怎样的?

    (学生结合书本提供的资料回答)

    问:你能说出你家乡的地形名称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了解温州的水域情况

    (1)采用抢答方式

    问:温州市三大河是什么?最大的河流是什么?温州的海域主要是什么?温州有哪四大渔场?

    (学生结合书上内容和自身掌握的温州常识回答)

    (2)东海油气、渔场对温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什么作用?

    4.了解温州的气候和物产

    (1)了解温州气候特点

    (学生阅读了解)

    (2)了解温州物产情况

    问:温州的主要有哪些农作物?你最喜欢哪一种?

    5.课后实践

    制作山水温州美景作品

    初中化学知识点相关教学方案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b、cl-c、2cl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例:从微观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电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例: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些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⑥化学式的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c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d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非金属气体单质h2、o2、n2、cl2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mgcl2。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cl-。构成氯化镁的微粒是mg2+、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4、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七年级上陆地海洋知识点归纳相关教学方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⑥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亚洲包围。

    ⑦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⑧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⑨四大洋中被五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大西洋。

    ⑩被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非洲,欧洲。(七大洲中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分布在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三.板块的运动

    1.魏格纳在大陆漂移说中提出了地球“活动论”的观点。

    2.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3.六大板块是: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5.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初三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二】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